廣州明朝古墓遭蓄意破壞 用地單位要建生態公園

2020-12-24 搜狐網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摘自白居易《長恨歌》墓上的石龜石馬被搬走後散放山腰,其中馬頭與馬身已斷開。

  武廣鐵路、地產開發項目、廣州地鐵六號線……不知哪個工程就讓廣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陳天遊墓歷盡劫波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朝陳天遊墓被蓄意破壞,地面構築物成為一堆殘垣斷壁,正橫陳金沙洲潯峰山荒山野嶺,觸目驚心!

  4月3日,廣州市文化局給各區、縣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出了一份《關於加強轄區內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通知說,近期廣州連續發生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天遊墓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湛若水墓被蓄意破壞和盜掘的惡性案件,影響極其惡劣。

「市領導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局向各區、縣級市發通知,強化屬地責任,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市級以上文物均要配置顯著的標誌牌,並要求於近期就重點文物再確認核發一次」。

  陳天遊墓被蓄意破壞案,引發了廣州文物界的震動。

  石馬斷頭巨柱臥山林

  陳天遊墓,原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金沙洲沙貝村魷魚崗坡上,「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包括陳天遊墓)」是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昨天,沙貝村一名姓湯的年輕人,帶著接獲陳墓被蓄意破壞信息前去調查的羊城晚報記者趕往現場。

  在進入萬科四季花城的一條馬路邊,是一處施工工地。湯先生說,就從這裡進去,因為他以前每年去拜祭祖墳都要經過陳天遊墓,「陳天遊墓原來很有氣勢的,有石人石馬」,但今年清明拜山這裡就不給走了,因為要封閉施工。記者在工地入口處看到,正在施工的是「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潯峰崗停車場工程」。

  驅車進去,裡面是巨大的工地,右邊有一條隧道正從山裡開出來。工地的另一邊,是一座小山峰,鬱鬱蔥蔥,那便是潯峰山。車開到山腳,記者遇到幾名施工工人。他們說,的確有古墓,就在山腰上,說完就帶著我們上山。爬上腳手架,便是山腰,沿著泥濘的山路一路前行,不久轉上一條新開的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行不久,便看到山路右邊出現兩根紅色巨柱,倒臥樹叢,其中一條中間架著一塊白色碑牌,上刻「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包括陳天遊墓)」。山路左邊雜亂堆積著一大堆建築構件,走近一看,有石碑一塊,呈灰黑色,面地背天,有損毀;接著是石馬,紅砂巖制,馬身和馬頭已經斷開,新斷痕跡非常明顯;再有就是石人,體型巨大,臉朝樹叢;再往下是兩隻巨大的麻石石龜,龜背有細長凹槽,其中一隻龜頭掉了一半,痕跡較新;後面又是一大堆建築構件,體量巨大,胡亂堆於一處,不少已經斷裂並陷在山泥中。有蔓草覆於其上,可見時間已然不短。

  工地工人徐先生說,他是今年二月份來的工地,來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堆雜亂的構築物。

  這些雄偉的構築物,到底是誰,在何時,因何,把它們橫陳在路邊?

  古墓搬遷只為建公園?

  記者前往宋名賢陳大夫宗祠,找到了幾位陳氏後人。

  「陳天遊墓原來在魷魚崗,現在新遷到了同屬潯峰山的陳子壯衣冠冢旁,地上的構築物也搬到了那裡。搬遷我們是知道的,不過我們沒有看到搬移過程。」一名陳氏後人對記者說,都過了幾百年了,石人石馬本來就很脆弱,如果搬遷時不多加小心,斷裂是必然的。

  陳天遊墓為什麼要搬遷?這名陳氏後人說,聽說要搞一個生態公園,要把所有的古墓集中起來做一個景點;以前上山祭拜陳天遊等祖先,非常不方便,有關方面說集中在一起就方便多了,而且廣州地鐵六號線的出口就在那裡;還有武廣線隧道要經過陳天遊墓的下面,所以最好還是搬遷。「上面要這麼弄,我們也沒有辦法。」他說,我們沒有錢,又要別人出錢,你不遷還能怎麼辦?

  陳氏後人還透露,陳天遊墓構築物雜亂堆積的地方,就是將來要重建陳天遊墓的所在地。「陳天遊及其夫人的遺體也就遷葬在附近,工程很大,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動工和完工」。

  而同屬陳氏後人的坦尚尼亞駐香港領事館領事陳沛耀4月23日寫了一份文案表明了自己的另一種態度,文案說:「族人期望保留現狀,以不遷為原則,提議可興建交野(郊野)公園,環繞陳子壯墓群,發展成文物保育及旅遊景點……悉心保存,實在有深遠文化保育意義。」

  「蓄意破壞」誰才是兇手?

  「蓄意破壞」陳天遊墓的究竟是誰?他們是如何蓄意破壞的?

  2009年1月4日,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曾發出起墳通告:「因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廣州分公司地鐵六號線建設及政府儲備用地出讓需要,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廣州分公司、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徵收金沙洲橫沙村潯峰山的土地(南至廣佛高速公路段,東至珠江邊,北至南海區,潯峰山界限西至潯峰山沙鳳村邊界線地號)……具體遷墳等工作由橫沙村委會及橫沙村遷墳辦公室實施。」通告還附上了橫沙遷墳辦公室的電話:81980230。

  陳天遊墓的遷移也是橫沙遷墳辦公室「實施」的嗎?記者昨天下午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

  但是,有了解情況的當地人稱,陳天遊墓早在2008年便遭到了破壞。知情者說,去年12月5日,他接到信息,說陳天遊墓上正有推土機在作業。他馬上帶上相機趕赴現場,看到陳天遊墓地面構築物已遭到破壞,一些構件被勾開、勾斷、勾爛。這名知情者馬上制止,並報告了文化行政部門。「我跟作業司機講明了法律關係,說你們的手續還不完善就不能動(實際上相關手續到2009年清明前後才批准);偷了兵馬俑的一兩個頭都要槍斃,你們想想吧。司機說這麼嚴重呀,那這錢我不賺算了。」他透露,在這之前,白雲區和廣州市文化部門的人都來看過,想不到這麼快推土機就來了。隔了兩天,出差外地的這名知情者又接到電話,說推土機又動起來了:「我還接到棺材佬的電話,說僱主又要他們繼續挖地下。」身在外地的這名知情者馬上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情況。想不到從外地回來,陳天遊墓地面部分已被「搬曬」。

  這名知情者曾質問推土機司機是誰指派來作業的,「對方死活不肯說」。「徵地的是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遷墳是以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的名義打的報告,用地單位肯定是越秀集團。」他說,聽說這裡將進行房地產開發,由於這一帶墓地不少,開發單位向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提出意見說:誰願意出門見墳?「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曾向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希望能夠協助『做工作』,說服墳主遷墳。」這位知情者說。

  他說,大約一周後,廣州市一名副市長率人來到現場,責令「立案嚴查」。

  雖有公文卻無人負責

  記者昨天下午致電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114提供的電話號碼接通後,一位女士對記者的採訪意圖表示不解,說這裡是負責徵地的,讓記者轉打另一個「綜合性」的電話。記者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

  記者發現,和陳天遊墓相關的單位還有不少。今年4月1日,廣州市文化局向廣州市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徵地拆遷辦公室發出《關於對陳天遊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的函》,函件說,由於陳天遊墓位於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紅線範圍內,經按有關程序報省政府批准,同意將之異地遷移重建。該墓在遷移前需進行搶救性文物考古工作,文化局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可能對文物造成破壞的工程施工,保護好考古現場,並為考古工作提供必要的協助,待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再按結果補充完善遷移重建方案,確定下一步的文物保護計劃,並按要求報文化局審核通過後實施。

  廣州市文化局給對方算了一筆帳,對該工地進行考古發掘所需經費提出了105300元的預算,「列入工程建設預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兩天後的4月3日,廣州市文化局就給各區、縣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出了那份《關於加強轄區內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

  其實早在2008年,廣州市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徵地拆遷辦公室就向廣州市文化局發出了《關於提請對武廣鐵路金沙洲段用地內陳天遊墓保護性遷移工作批覆的函》。廣州市文化局於2008年12月16日答覆說,已將有關材料上報市政府,正按法定程序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在該項申請正式批准之前,你辦及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文物保護的要求,停止一切可能對文物及其環境造成破壞、危及文物安全的活動。

  前天,記者前往位於沙貝村的「廣州新站項目工程部」採訪,工程部辦公室曾姓主任說,這裡就是負責這段武廣線隧道施工的單位,但從來沒聽說過「發現文物」的事情:「我們作為央企,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如此前建設渝懷鐵路的時候,沿線發現了西漢文物,我們馬上和考古部門合作,保護了文物。」工程部徐書記也說,沒有聽說過任何有關文物的信息。張演欽

(責任編輯:劉峰)

相關焦點

  • 120公頃生態公園!廣州後花園要這麼建……
    生態設計小鎮以產業引導,定位為「生態設計經濟示範區」,並將打造一處佔地120公頃的生態公園。而14號線太平站周邊則建設山水交融的「生態宜居新城」,以軌道站點為核心提供零換乘一體化出行服務。沿鴨洞河將有生態公園小鎮生態環境優越,北部有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南部有石門國家森林公園,周邊還有溫泉水資源。規劃總體要求以生態設計為抓手,融入區域山水環境,將山水林田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進行統一保護,構建涵蓋「山水林田」多要素的綠地系統。
  • 宋代古墓遭野蠻施工:損毀文物準備拿膠水粘
    原標題:宋代古墓遭野蠻施工:損毀文物竟準備拿膠水粘   宋代古墓遭野蠻施工   宋代古墓遭野蠻施工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王德墓文物保護紫線內正在施工。」郭勇稱,他們此前向施工單位一再強調修繕要文物部門到場,且修繕單位必須有相應的文物修繕資質。燕子磯新城建設指揮部相關人士隨後又來電稱,這家公司肯定有資質,且是江蘇省唯一一家有文物修繕資質的公司。棲霞區的南齊墓遷移也是他們實施的。   至於手續不到位,就開始修繕一事,周顯強稱,「當時施工單位南京建工集團要用膠水把羊角給粘上去,我們說不行。
  • 福建文物局稱寧德古墓並非明朝建文帝之墓(圖)
    為找到「建文帝墓」一說的新證據,當地成立了「建文帝研究小組」。隨後,寧德不斷爆出尋找到建文帝在當地留下蛛絲馬跡的諸多文物。今年5月21日,南京明史專家馬渭源,鄭和第十九世孫、南京鄭和研究會秘書長鄭自海,鄭和第二十世孫、鄭和研究會學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寬濤得到消息後,到實地查看古墓,發現古墓頂上有一處蓮花座託著的火龍珠雕刻。
  • 廣州出臺12條用地措施 允許閒置宅基地農房建民宿
    廣州出臺12條用地措施 允許閒置宅基地農房建民宿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沈逸雲  2019-03-26 《通知》共12條,旨在強化鄉村振興的規劃引領和用地保障。其中明確市在年度土地利用計劃中專項安排不少於1000畝建設用地指標用於鄉村振興項目,並鼓勵利用存量用地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並允許閒置宅基地、農房建民宿。  鼓勵利用存量用地  發展鄉村旅遊等  未來廣州將適度加強指標傾斜,優先保障鄉村用地需求。
  • 又一校園喜提古墓派,學校建在墓地上之謎,考古學被艾特好無奈
    網友紛紛表示,原來學校都是建在墳場上的傳說是真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也許哪個就是「古墓派」,以後大家都可以說是古墓派傳人了。「學校都建在墳場」的傳聞越來越多地被提起,很多網友甚至覺得幸好上學那時候信息不發達,要不然多害怕。結合起校園的特殊環境,五花八門的校園靈異事件,確實也為學生枯燥的學習,豐富了很多樂趣哈。也有言論表示,有什麼好怕的。
  • 滁州一開發商公園蓋圍牆 破壞綠化苗木
    原標題:開發商施工蓋圍牆,公園綠化遭破壞「今天路過南湖公園三期,發現原本好好的綠植都被拔了出來,附近還有開發商的推土機在推土,不知道是不是開發商故意損壞綠化苗木。」
  • 檢察機關就破壞長白山國家公園生態環境案聽證 因居民盜挖遭破壞
    吉林省人民檢察院13日通報稱,近日,白河林區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政機關負責人等,對一起破壞長白山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案件召開公開聽證會。據介紹,該案由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駐長白山檢察室交辦至白河林區檢察院。
  • 廣州「最特別」的博物館,直接建在千年古墓上,還是國家4A景區
    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南越文王墓」,具體位置在越秀區的解放北路上,與越秀公園面對面,距離廣州市的地標「五羊石雕」非常近。「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直接建在「南越文王墓」上,走進博物館,就能直接參觀古墓,這在全國的博物館裡都算是相當罕見的了吧
  • 廣州「最特別」的博物館,直接建在千年古墓上,還是國家4A級景區
    位於我國華南地區的廣州,不僅是廣東省的省會,同時也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人文古蹟眾多,最近我到廣州旅遊,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南越文王墓」,具體位置在越秀區的解放北路上,與越秀公園面對面,距離廣州市的地標「五羊石雕」非常近。現在,在「南越文王墓」上已經建起了一座「西漢南越王博物館」,還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而且也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哦!
  • 武昌要建南湖公園 面積相當於漢口中山公園
    本報訊(記者 符櫻 通訊員董衝盛祥雪)武昌要建南湖公園了。記者昨悉,今年園林建設重點項目———南湖新城水上公園規劃設計已初步通過,有望年內開工,面積相當於一個中山公園。  據了解,南湖公園坐落在南湖新城居住區中心,規劃面積與漢口中山公園相當,其中水域面積17.15公頃,屬南湖水系一部分。
  • 滁州:開發商施工蓋圍牆 南湖公園綠化遭破壞
    中安在線訊 據滁州網報導,「今天路過南湖公園三期,發現原本好好的綠植都被拔了出來,附近還有開發商的推土機在推土,不知道是不是開發商故意損壞綠化苗木。」日前,有市民撥打本刊熱線反映南湖公園綠植被破壞情況,電話裡該市民表示看到近百平方的綠化苗木被破壞很痛心,希望相關部門及時核實處理。
  • 廣州犀牛嶺20處古墓僅6處保存好 有的被盜成貓窩
    春節前,白雲山犀牛嶺上清代古墓楊靜軒墓被盜,引發大家對古墓的關注。近日,廣州民間文物保護協會對白雲山的古墓現狀進行了調查,令人震驚的是,很多古墓被盜,卻無人理會。志願者在犀牛嶺上找到了20處古墓,僅有6處保存較好,其中7個已經被盜過。而這些古墓當中,清代廖東山夫婦墓、黃玉生夫婦墓、楊靜軒墓等等,均有被盜痕跡。
  • 南京假古建築遭質疑 環莫愁湖建樓致景觀遭破壞
    薛冰說,南京城牆在明朝的時候總共有十三個門,現在修建的長幹門、華嚴崗門、標營門等城門,不僅名字在歷史上沒有出現過,而且也不符合我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原江蘇省作協專業作家薛冰:所以你造假城牆的時候,勢必把原來的基礎,又破壞了,又第二次加以破壞。
  • 廣州舊白雲機場將建生態新城 規劃總面積12.8平方公裡
    規劃總面積12.8平方公裡,人口25萬;預計2005年開始建設  本報訊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規劃局獲悉,花都新白雲機場建成後,舊白雲機場所在地將成為廣州北部未來的生態新城——白雲新城,並將通過在新城內增加綠地、廣場和目前舊城區缺乏的公共設施,來改善整個廣州北部的居住環境。
  • 廣州將再建6個溼地公園
    原標題:廣州將再建6個溼地公園 第22個「世界溼地日」之際,記者走訪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廣州已經完成並向公眾開放19個溼地公園,監測數據顯示,廣州溼地生態改善、動植物回歸,取得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綠色生態正成為廣州建設國家重要中心城市的新動力之一
  • 在廣州逛街,一不小心就是在古墓蹦迪
    執信中學先烈南路校區古墓發掘現場 via廣州日報 在廣州,你家附近沒有挖出幾個古墓,你都不好意思跟別人打招呼。 作為廣州高校古墓派的領頭羊,雙鴨山學子們同樣不「執輸」!
  • 「愛鄰匯」廣州南站周邊要建超大型專業足球場
    配套設施用地面積增加157公頃,建築面積增加165萬平方米。同時,根據區域定位目標對居住、商業用地集約開發。廣州南站周邊將形成「1+7」組團結構,打造3個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產業為主的產業組團,3個產業配套的綜合發展組團和1個生態組團。與此同時,規劃提出,將打造三大圈層。第一圈層為南站樞紐核心組團,是交通樞紐的直接輻射範圍,以商務服務、總部辦公功能為主。
  • 北京明長城疑似遭人為損壞 破壞景區文物並非修復了事
    從國家文物局通報的文物法人違法案件專項整治行動(2016-2018年)情況看,查處涉及長城重大違法案件包括:內蒙古自治區關閉阿拉善左旗明長城保護範圍內破壞文物環境風貌的20多家採石企業;陝西省查處榆林市公路建設破壞長城案,20名相關人員被嚴肅追責;河南省查處輝縣市趙長城遭破壞案,24名相關人員被追責或刑事拘留,違法設施全部被拆除。  據了解,國內外文物破壞事件時有發生。
  • 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臺灣北部溼地遭小龍蝦入侵 破壞農田影響生態 2014-05-14 16:38:55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吉翔      新北市金山區最近遭外來種克氏原螯蝦
  • 湯王陵公園公共設施遭破壞
    渦河公園內的美人魚遭「斬首」 ,公園正成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休閒娛樂場所。8月4日、5日,記者對市區湯王陵公園、渦河公園、曹操公園進行了暗訪。  □記者:任雷、實習生:馬珍、孫杰、王會  8月4日上午10時30分許,烈日當空,湯王陵公園茂密的樹林,這裡隨處可見成雙成對的情侶、玩耍的孩子,還有搖著扇子納涼的老人,整個公園安靜而祥和。  當天上午11時許,渦河公園,楊柳依依、綠草青青,幾位釣友不顧烈日高溫,撐著遮陽傘依然在岸邊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