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摘自白居易《長恨歌》墓上的石龜石馬被搬走後散放山腰,其中馬頭與馬身已斷開。 |
武廣鐵路、地產開發項目、廣州地鐵六號線……不知哪個工程就讓廣州文物保護單位明朝陳天遊墓歷盡劫波
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明朝陳天遊墓被蓄意破壞,地面構築物成為一堆殘垣斷壁,正橫陳金沙洲潯峰山荒山野嶺,觸目驚心!
4月3日,廣州市文化局給各區、縣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出了一份《關於加強轄區內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通知說,近期廣州連續發生了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陳天遊墓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湛若水墓被蓄意破壞和盜掘的惡性案件,影響極其惡劣。
「市領導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並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我局向各區、縣級市發通知,強化屬地責任,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市級以上文物均要配置顯著的標誌牌,並要求於近期就重點文物再確認核發一次」。
陳天遊墓被蓄意破壞案,引發了廣州文物界的震動。
石馬斷頭巨柱臥山林
陳天遊墓,原位於廣州市白雲區金沙洲沙貝村魷魚崗坡上,「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包括陳天遊墓)」是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昨天,沙貝村一名姓湯的年輕人,帶著接獲陳墓被蓄意破壞信息前去調查的羊城晚報記者趕往現場。
在進入萬科四季花城的一條馬路邊,是一處施工工地。湯先生說,就從這裡進去,因為他以前每年去拜祭祖墳都要經過陳天遊墓,「陳天遊墓原來很有氣勢的,有石人石馬」,但今年清明拜山這裡就不給走了,因為要封閉施工。記者在工地入口處看到,正在施工的是「廣州市軌道交通六號線潯峰崗停車場工程」。
驅車進去,裡面是巨大的工地,右邊有一條隧道正從山裡開出來。工地的另一邊,是一座小山峰,鬱鬱蔥蔥,那便是潯峰山。車開到山腳,記者遇到幾名施工工人。他們說,的確有古墓,就在山腰上,說完就帶著我們上山。爬上腳手架,便是山腰,沿著泥濘的山路一路前行,不久轉上一條新開的坑坑窪窪的山路。上行不久,便看到山路右邊出現兩根紅色巨柱,倒臥樹叢,其中一條中間架著一塊白色碑牌,上刻「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宋名賢陳大夫宗祠(包括陳天遊墓)」。山路左邊雜亂堆積著一大堆建築構件,走近一看,有石碑一塊,呈灰黑色,面地背天,有損毀;接著是石馬,紅砂巖制,馬身和馬頭已經斷開,新斷痕跡非常明顯;再有就是石人,體型巨大,臉朝樹叢;再往下是兩隻巨大的麻石石龜,龜背有細長凹槽,其中一隻龜頭掉了一半,痕跡較新;後面又是一大堆建築構件,體量巨大,胡亂堆於一處,不少已經斷裂並陷在山泥中。有蔓草覆於其上,可見時間已然不短。
工地工人徐先生說,他是今年二月份來的工地,來的時候已經發現了這堆雜亂的構築物。
這些雄偉的構築物,到底是誰,在何時,因何,把它們橫陳在路邊?
古墓搬遷只為建公園?
記者前往宋名賢陳大夫宗祠,找到了幾位陳氏後人。
「陳天遊墓原來在魷魚崗,現在新遷到了同屬潯峰山的陳子壯衣冠冢旁,地上的構築物也搬到了那裡。搬遷我們是知道的,不過我們沒有看到搬移過程。」一名陳氏後人對記者說,都過了幾百年了,石人石馬本來就很脆弱,如果搬遷時不多加小心,斷裂是必然的。
陳天遊墓為什麼要搬遷?這名陳氏後人說,聽說要搞一個生態公園,要把所有的古墓集中起來做一個景點;以前上山祭拜陳天遊等祖先,非常不方便,有關方面說集中在一起就方便多了,而且廣州地鐵六號線的出口就在那裡;還有武廣線隧道要經過陳天遊墓的下面,所以最好還是搬遷。「上面要這麼弄,我們也沒有辦法。」他說,我們沒有錢,又要別人出錢,你不遷還能怎麼辦?
陳氏後人還透露,陳天遊墓構築物雜亂堆積的地方,就是將來要重建陳天遊墓的所在地。「陳天遊及其夫人的遺體也就遷葬在附近,工程很大,不知什麼時候能夠動工和完工」。
而同屬陳氏後人的坦尚尼亞駐香港領事館領事陳沛耀4月23日寫了一份文案表明了自己的另一種態度,文案說:「族人期望保留現狀,以不遷為原則,提議可興建交野(郊野)公園,環繞陳子壯墓群,發展成文物保育及旅遊景點……悉心保存,實在有深遠文化保育意義。」
「蓄意破壞」誰才是兇手?
「蓄意破壞」陳天遊墓的究竟是誰?他們是如何蓄意破壞的?
2009年1月4日,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曾發出起墳通告:「因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廣州分公司地鐵六號線建設及政府儲備用地出讓需要,經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廣州分公司、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徵收金沙洲橫沙村潯峰山的土地(南至廣佛高速公路段,東至珠江邊,北至南海區,潯峰山界限西至潯峰山沙鳳村邊界線地號)……具體遷墳等工作由橫沙村委會及橫沙村遷墳辦公室實施。」通告還附上了橫沙遷墳辦公室的電話:81980230。
陳天遊墓的遷移也是橫沙遷墳辦公室「實施」的嗎?記者昨天下午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
但是,有了解情況的當地人稱,陳天遊墓早在2008年便遭到了破壞。知情者說,去年12月5日,他接到信息,說陳天遊墓上正有推土機在作業。他馬上帶上相機趕赴現場,看到陳天遊墓地面構築物已遭到破壞,一些構件被勾開、勾斷、勾爛。這名知情者馬上制止,並報告了文化行政部門。「我跟作業司機講明了法律關係,說你們的手續還不完善就不能動(實際上相關手續到2009年清明前後才批准);偷了兵馬俑的一兩個頭都要槍斃,你們想想吧。司機說這麼嚴重呀,那這錢我不賺算了。」他透露,在這之前,白雲區和廣州市文化部門的人都來看過,想不到這麼快推土機就來了。隔了兩天,出差外地的這名知情者又接到電話,說推土機又動起來了:「我還接到棺材佬的電話,說僱主又要他們繼續挖地下。」身在外地的這名知情者馬上向有關部門通報了情況。想不到從外地回來,陳天遊墓地面部分已被「搬曬」。
這名知情者曾質問推土機司機是誰指派來作業的,「對方死活不肯說」。「徵地的是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遷墳是以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的名義打的報告,用地單位肯定是越秀集團。」他說,聽說這裡將進行房地產開發,由於這一帶墓地不少,開發單位向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提出意見說:誰願意出門見墳?「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曾向當地有關部門提出,希望能夠協助『做工作』,說服墳主遷墳。」這位知情者說。
他說,大約一周後,廣州市一名副市長率人來到現場,責令「立案嚴查」。
雖有公文卻無人負責
記者昨天下午致電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114提供的電話號碼接通後,一位女士對記者的採訪意圖表示不解,說這裡是負責徵地的,讓記者轉打另一個「綜合性」的電話。記者多次致電,均無人接聽。
記者發現,和陳天遊墓相關的單位還有不少。今年4月1日,廣州市文化局向廣州市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徵地拆遷辦公室發出《關於對陳天遊墓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的函》,函件說,由於陳天遊墓位於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建設紅線範圍內,經按有關程序報省政府批准,同意將之異地遷移重建。該墓在遷移前需進行搶救性文物考古工作,文化局要求施工單位立即停止可能對文物造成破壞的工程施工,保護好考古現場,並為考古工作提供必要的協助,待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再按結果補充完善遷移重建方案,確定下一步的文物保護計劃,並按要求報文化局審核通過後實施。
廣州市文化局給對方算了一筆帳,對該工地進行考古發掘所需經費提出了105300元的預算,「列入工程建設預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僅僅兩天後的4月3日,廣州市文化局就給各區、縣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發出了那份《關於加強轄區內文物保護工作的通知》。
其實早在2008年,廣州市武廣鐵路客運專線徵地拆遷辦公室就向廣州市文化局發出了《關於提請對武廣鐵路金沙洲段用地內陳天遊墓保護性遷移工作批覆的函》。廣州市文化局於2008年12月16日答覆說,已將有關材料上報市政府,正按法定程序辦理相關審批手續,在該項申請正式批准之前,你辦及其他相關部門要按照文物保護的要求,停止一切可能對文物及其環境造成破壞、危及文物安全的活動。
前天,記者前往位於沙貝村的「廣州新站項目工程部」採訪,工程部辦公室曾姓主任說,這裡就是負責這段武廣線隧道施工的單位,但從來沒聽說過「發現文物」的事情:「我們作為央企,非常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如此前建設渝懷鐵路的時候,沿線發現了西漢文物,我們馬上和考古部門合作,保護了文物。」工程部徐書記也說,沒有聽說過任何有關文物的信息。張演欽
(責任編輯: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