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破壞與構建

2020-12-12 紅門文創

當代油畫藝術家…杜成傑

整個社會文明都是在破壞與構建中交替進行,藝術尤其如此。

回觀西方藝術史,以基督教為主題的中世紀破壞了崇高輝煌的古希臘羅馬文化,好在到了14世紀,文藝復興打破了宗教神秘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將中世紀禁錮千年的人性徹底釋放,重新構建社會文明。進入18世紀,藝術出現了風格主義、巴洛克藝術與洛可可等,作品充斥著人性的光輝。到了19世紀,藝術流派紛呈,出現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批判現實主義、學院派、印象派、象徵主義等,藝術再現了人性的衝突與社會的矛盾。進入20世紀後,興起了現代主義、立體派、表現主義與抽象藝術,藝術步入即不受宗教影響也不被客觀世界束縛,而是崇尚個人內心世界的外化、獨立個性的表達。接著是後現代主義藝術運動,旨在將藝術語言擴展到人的身體內部,以強化其社會參與及社會批判的功能。一直發展到現今以「普世價值」為核心精神指向的當代藝術,整個藝術歷程在破壞與構建中不斷演變。

在藝術歷程的演變中藝術家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當卡拉瓦喬畫出《洛雷託聖母》中的那兩位裸露腳掌且衣衫襤褸的朝拜者時,為宗教服務的藝術便產生了藝術之外的人文關懷。當倫勃朗把《夜巡》中的部分人物扔進黑暗中,便破壞了權貴階級的利益規則與固有的藝術價值經驗,構建出藝術本體的現實意義。當文森特梵谷在創作之初備受宗教教義與藝術操守的煎熬,突破禁錮,最終以一件描繪貧窮民眾生活境遇《吃土豆的人》時,就開啟了創作源於現實生活的藝術之路。當塞尚在畫面中將世界物質以幾何形式呈現時,藝術便告別了對世界的模仿,將藝術內容推向了藝術個性語言追求的新領域。當杜尚把小便池《泉》搬進博物館時,為藝術帶來了一次重大革命,發出「到底什麼是藝術?什麼是藝術品?」的深刻追問,徹底改變了西方藝術史的進程,開啟了現代藝術之旅。當波依斯懷抱死野兔,臉上塗滿油脂和蜂蜜,腿和腳用夾板固定來傳達其反戰反暴力的訴求時,社會邁入了後現代主義運動。當森達達喊出《藝術不是政治的傳話筒》時,便拉開了國際當代主義藝術運動的序幕。

當今,人類社會在迅猛發展。一方面科技的進步不斷突破著人類想像的空間維度,經濟進入全球化貿易偏平化時代,文化更是出現全球共享交融的鼎盛局面;另一方面人類對現實世界的思考與憂慮也日益增強,關於環境、戰爭、疾病、災難、人權等太多的共同問題時刻困擾著我們。而國內大多數藝術工作者總愛停留在對傳統的認知與情懷中,躺在既得利益的溫床裡不願動彈,害怕改變,習慣囚禁在固有的秩序中審美,墮落在普遍現實存在的經驗中。作品反應出的淨是功利、浮躁、媚俗、抄襲、低級之風,缺乏思想性與建設性。而真正好的藝術家對世界的認知與幻想從未滿足。總是以先鋒的姿態反思現實意義,破壞固有的經驗存在,在現實語境中構建新的藝術邏輯,參與到人類社會文明建設中來。這種強烈改造世界、表達自我、創造未來的欲望與衝動,向來是藝術家從事藝術創作的原動力。

但藝術創作從來都不是隨隨便便一蹴而就那麼簡單,藝術家需要經過大量長期的深入學習、思考與實驗來完善。藝術家要從歷史的研習中了解藝術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姻緣關係與發展脈絡,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熟練掌握應用藝術語言與材料,在當下現實語境中重新思考藝術。以自己的眼睛重新審視這個世界,以自己的身體靈魂體驗這個世界,用各種材料語言去實驗傳達這個世界。通過這些長期的個人藝術實踐與證明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與方法論。

而藝術的實踐與證明總是在破壞與構建中糾纏。理論與實踐常常會發生碰撞與偏離,藝術家對世界的認知與訴求可能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與現實處境的不同而發生改變。創作不會按藝術家初設的意圖永遠順利前行,這樣便在創作中埋下諸多的問題與麻煩。藝術家會經常處在認知的艱難思辨與行動的痛苦糾結中,一生都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循環度過。當意識到作品不對時,按原有的思路繼續下去會感到索然無味,改變途徑又難以明確方向。這種困惑的處境只能在大膽的自我破壞中尋求出路。破壞會生發新的意識與形態,探尋出構建未來的藝術可能。

藝術不是博物館裡的閒庭漫步,也不是社交場所的附庸風雅,更不是居家牆上的華麗裝飾。藝術是藝術創作者的艱難實踐,是勇敢者的玩命遊戲。藝術好比是一場場生死未卜的野外求生探險,初設的途徑與設防都將被途中的複雜情景打破與重建。一路的孤獨與迷惑時刻左右著你的方向,一路的阻礙與陷阱時刻威脅著你的鬥志。你可能會陷入糾結絕望的痛苦深淵,也可能會闖入令人驚喜的世外桃源。

藝術家永遠肩負著對現實世界的重新認知與定義,更著力於對未來世界的探索與幻想。破壞與構建儼然成為藝術的永恆命題。

2

2017年代表性作品

《鬥牛》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隊形》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打鳥》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嫌疑人》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泳池》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行走的人》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望月》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果盤》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三顆樹》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越界》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紙船》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盆花》27x39cm 紙本丙烯 2017年

《浮遊》27x39cm 綜合材料 2017年

《花邊》27x39cm 綜合材料 2017年

《香格裡拉》 60x190cm 2017年 布面油畫

杜成傑

杜成傑:

1975年出生於湖北,定居於杭州,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當代油畫院畫家。主要展覽:2017年 「2017 ASIA and RICE」Exhibition(韓國全北藝術中心)2017年 色彩中華—中國百家金陵畫展(南京江蘇美術館)2017年 聚焦中國—當代藝術作品法國展(法國巴黎GALERIE ICONCLASTES)2017年 綻放空間—中國當代藝術家邀請展(日本東京石川畫廊)2017年 第二屆「風致」邀請展--格物(北京798鳳凰含章藝術中心)2017年 北京藝術博覽會(中國國際展覽館)2017年 北京夏季展17(北京恩來美術館)2017年 第二屆前鋒情色藝術作品展(線上媒體)2017年 綠水青山大美浙江-2017春季寫生油畫作品展(浙江當代藝術館)2016年 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北京宋莊)2016年 臆·想---杜成傑當代藝術展(杭州西博會博物館)2016年《寶藏·人物》杜成傑的探索與表達(浙江電視臺)2016年 交流·互補---中外油畫邀請展(浙江當代藝術館)2016年 《收藏天地》杜成傑專訪(杭州電視臺)2016年 迎面與撞見---全國油畫展(杭州江虹美術館)2016年 浙江小幅油畫作品展(麗水巴比松油畫館)2015年 回望·創變—浙江當代油畫院畫家作品展(浙江當代油畫院)2015年 《人民看畫》全國優秀優秀作品展(杭州江虹美術館)2015年 人民日報《人民看畫》欄目展播(上海)2015年 中國優秀藝術家作品邀請展(上海188藝術倉庫)2015年 生活的藝術—浙江當代油畫名家群展(杭州望京藝術中心)2014年 紅裝---杜成傑個展(杭州MK)2014年 九月人文-浙江省油畫作品展優秀獎(寧波美術館)2014年 中國夢·軍民情--首屆書畫精品展金獎(杭州圖書館)2014年 美麗浙江·水之韻----浙江海島繪畫寫生大展(浙江自然博物館)2014年 圖式·切換----浙江當代油畫院邀請展(浙江當代油畫院)2013年 視域江南——浙江省油畫作品展(寧波美術館)2012年 中國青年油畫作品展——最繪畫(中國美術館及全國巡展)2011年 夜畫周莊」全國美術·攝影作品展金獎(周莊國際藝術中心)2011年 全國第二屆小幅水彩畫展(安徽博物館)2011年 全國第五屆鋼筆畫展(浙江溫州美術館)2009年 第七屆中國體育美展,第六界浙江體育美展獲得優秀獎。(山東美術館)2009年 《丹心·丹青》浙江省第十二屆美術作品展。(浙江美術館)2003年 中國首屆粉畫展,作品由中國粉畫藝術館收藏。(蘇州美術館)

聯繫我們

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定安路紅門局7-9號

電話:0571-86879899

郵箱:hm_art@163.com

相關焦點

  • 臺南漁光島藝術節 裝置藝術遭破壞
    不料,開幕第一天竟傳出有人破壞現場的裝置藝術,網友不僅痛批「臺灣人的公德心實在可怕」,此事也驚動臺南市長黃偉哲,昨天特地透過臉書呼籲民眾發揮公德心愛惜藝術品。    市府文化局表示,此次的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精心傑作,該局不會因為少數人的破壞,就將藝術作品圍起來,呼籲所有的民眾能夠珍惜所有的藝術作品,讓更多的人能欣賞。
  • KaDa故事同步上線迪士尼《無敵破壞王2》數字繪本 好故事構建兒童...
    11月23日,由全球最大的娛樂媒體公司華特·迪士尼出品的電影《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同時,獲官方授權的同名定製化數字繪本,在中國領先的兒童數字內容平臺KaDa故事同步上線。
  • 《暗黑破壞神:不朽》藝術原畫 詭異怪物很強悍
    《暗黑破壞神:不朽》已在澳洲開放Alpha技術測試。近日外媒Wowhead發布《暗黑破壞神:不朽》藝術原畫,展示了六個可玩職業、玩家將在遊戲中探索的環境,以及一些看起來很詭異的怪物等。 可玩職業:
  • 張大千為了臨摹敦煌壁畫,成為藝術的「破壞者」?
    張大千當時的行為根本談不上破壞。當時敦煌壁畫殘破,屬於戰亂年代,當時法制體系很不健全。作為近代著名的國畫大師的張大千,他深知裡面壁畫的水準。尤其當他看到裡面很精彩的部分時,他根本不可能停下手來,沒有辦法阻止他對藝術的熱愛。於是他帶領他的學生們克服技術上的各種困難,刮一層畫一層。
  • 百歲香樟被打進千顆釘 保護藝術是否破壞生態?
    這是在做藝術課題記者在前天下午找到這三棵樹,只見樹幹包著層層竹葉,看上去挺漂亮,但竹葉卻是用一顆顆書釘固定著的。「長假裡五六個年輕人在梯子爬上爬下搞的。」竹葉則是從附近毛竹上摘的。帶隊的李老師說,他們是中國美院雕塑系師生,在搞一個行為藝術課題,主題為「身體與空間」,題目叫「生長」,宗旨是讓學生們通過與大自然的合作,創作出天、地、人和諧統一的生態保護作品。
  • 構建湘南美學:湖南工筆名家趙洪琦藝術巡迴展長沙首展
    7月 28日,由湖南省文聯、湖南省美術家協會主辦,湖南省東方詩書畫院承辦的「構建湘南的美學:當代著名畫家趙洪琦2019藝術巡迴(長沙)展」在長沙美廬美術館舉行,湖南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清柯致辭,原湖南省副省長鄭茂清宣布開幕,湖南省文聯副主席鄧東源、湖南省美協副主席、湖南省花鳥畫家協會主席魏懷亮、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湖南省東方詩書畫院執行院長肖歌、湖南省文聯文藝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王涘海
  • 圓桌|復旦哲院與維也納大學辦工作坊:關於藝術與空間的構建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與維也納大學藝術史系近日聯合主辦了「藝術與空間的構建」工作坊,並舉行了為期三天的演講和討論。來自藝術、哲學、建築、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八位西方學者與十六位中國學者,就空間主題進行了深度交流,加強了對彼此的藝術、文化差異的理解。
  • 這所幼兒園在「創意美術」課程基礎上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課程
    當天,南星苑、潤碩、吉祥、香楠、麗景5所幼兒園老師們,在南星苑副園長戴春燕老師的引領下,以周邊道路施工改造修剪下的枝椏為資源,用專業眼光思考其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分組進行課程的計劃與決策,構建課程網絡圖,並根據所設計年齡段內容進行創作體驗活動。構建「自然藝術博物館」幼兒園課程,這是新吳區南星苑幼兒園的創新實踐,在全市幼兒園還不多見。
  • 成都當代影像館開放,五項全新展覽構建影像藝術
    作為專注於當代影像藝術作品收藏與傳播的文化機構,成都當代影像館持續致力於連結國內外優秀影像類藝術作品的呈現。此次面向公眾開放的五項全新展覽涵蓋: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與貝爾納·弗孔的經典攝影原作——即該館持續展出的兩項常設展,現已更換全新展品;與法國國立當代藝術研究院聯合呈現其院藏作品,欲引發對於影像藝術不斷擴張的影響力的再認識;聯合呈現七位不同方向且頗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的視頻藝術作品;以及藉由圖像生產的方式,關注生命體微妙感知的藝術家陳蕭伊的個展「爭執」。
  • 易水三年展:構建一個真正意義上中國特色的藝術三年展
    ——總策展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 趙力 2020年10月10日,由圓歌文商旅集團主辦,易水湖旅遊度假區、名泰文化和袈藍文化協辦、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支持的「藝術照亮鄉村振興之路——易水三年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隆重舉辦。
  • 美術館的「網紅」現象:藉助藝術能否構建新型公共空間?
    黃永砯,1954年生於福建,被認為是中國當代藝術中最重要的一員,與森達達、艾未未並稱為中國當代藝術的「三巨頭」。除了高質量的展覽,美術館更是推動藝術研究和藝術收藏的機構,不僅如此,在當下,美術館更是一個重要的公共空間,培養觀眾的公共意識,展開各種公共議題的討論。此外我們也不應該忽略其對藝術的建構和創造。
  • 五項全新展覽構建影像藝術豐富性與複雜性面貌丨成都當代影像館...
    由於疫情防控無法出席現場的成都當代影像館館長讓-呂克·蒙特羅索(Jean-Luc Monterosso ),本館藝術總監、「隨俗浮沉:當代影像展」策展人王慶松也通過視頻帶來了遠方的問候。簡短而又溫暖的儀式後,嘉賓移步至各展廳觀展,陳蕭伊於F廳對個展進行了現場導覽。作為專注於當代影像藝術作品收藏與傳播的文化機構,成都當代影像館持續致力於連結國內外優秀影像類藝術作品的呈現。
  • 小熒星與東華大學等滬上多家高校籤約構建藝術教學師資培訓基地
    小熒星與滬上多家高校籤約構建藝術教學師資培訓基地(央廣網發 小熒星提供)「小熒星」走秀更上層樓根據此次籤約的協議,東華大學將為上海小熒星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教師人才,使小熒星的教學質量得以保障,優秀、充裕的專業人才,更為孩子們搭建優質實踐平臺,開拓藝術教育新模式提供了充分保障。
  • 搞事情,德國藝術家用「矩形」構建地下室花圃
    與其說自己是一位「抽象藝術」創作者,他更想單純地探索「矩形」的可能。房屋、門窗、電腦、手機……德國藝術家班傑明·阿普爾發現人類對「矩形」的迷戀無處不在。在展覽《地下室花圃》中,他以這一生活中隨處可見但在自然界中無跡可尋的幾何形狀為靈感,展示了於2016和2017年在北京兩次駐留期間創作的油畫、裝置及影像文字作品。
  • 家庭影院音響設備構建的難點
    家庭影院概念的興起,不僅僅是影音行業的發展趨勢,更是一次人文、科技、藝術等眾多領域的多元化融合的過程。時至今日,客廳已成為家庭影院的第一選擇。在構建客廳家庭影院過程中,用戶往往會顧慮音響如何與裝修風格搭配,空間如何滿足觀影的需要等。在視頻系統方面既可以採用大畫面前投系統,也可以採用平板電視、雷射電視甚至微投系統作為整套系統的顯示部分。但必須考慮環境光線對於畫面造成的幹擾,從而選擇輸出亮度較高或者抗幹擾能力更強的設備。
  • 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方略
    技術的創造性破壞帶來了國內和國際的力量重組,發展的不均衡分享助長了各國和全球的社會對抗。信息技術創新正推動人類進入第三次產業革命,為經濟、文化和社會變革注入強勁動能;網絡科技應用也驅動全球發生更深度競爭碰撞,為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帶來極大威脅。
  • YING 34位藝術家在山水美術館構建了一個「在地生態系統」
    展覽邀請來自全球18個國家與地區的34位藝術家共同構建美術館內的「在地生態系統」,以藝術為媒介參與自然環境的議題,通過視覺藝術、裝置、雕塑、新媒體互動藝術等作品,提供一種「行動」的詩化可能性。展覽現場作品人類行為的影響與生態脆弱的本質使自然環境生態持續遭到破壞,面對生命圈不可逆地徹底被破壞的可能性,展覽試圖讓人類跳出古典人類學和人文學科的桎梏,從而置於更廣泛的領域與視野中、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自然、人類以及二者之間的關係,並更好的理解這個面對著前所未有的人為環境災害的世界。
  • 帝國藝術第五枚作品銀幣欣賞:印度
    銀幣整體採用高浮雕工藝和瑪瑙鑲嵌藝術相結合,進行復古處理。前景部分是摩訶菩提佛寺。菩提伽耶最著名的佛寺是摩訶菩提寺,這座巍巍壯觀的寺廟最早應為公元前三世紀大興佛法的阿育王所建。公元前一世紀的著名巴爾戶特佛塔的石頭欄柱上,就刻有此寺廟浮雕的外形,從浮雕的圖案可以看出有金剛寶座及菩提樹被欄楯柱所圍繞。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第2927期文化產業評論 科幻世界的構建者遊走在想像力的懸崖邊,科幻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自由和顛覆。韓松認為,建構一個科幻世界要考慮八個方面:概念、狂想、世界、奇觀、細節、科學、宗教、藝術。
  • 破壞環境方面真正「獨佔鰲頭」的是美國
    據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記者伍嶽、馬卓言)針對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對中國生態環保方面的無端指責,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美國一些政客不斷重複著早已被事實打臉的謊言,真實目的就是否認中國在環境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成就,企圖抹黑中國的國際形象,掩蓋其自身破壞環境、阻礙國際環境治理進程的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