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臨廬山最高峰,講述漢陽峰的前生今生

2020-09-13 徵途見聞

古往今來,人們對廬山的讚美詩篇可謂數不勝數。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把廬山放在中國名山的第一位,說:「匡廬奇秀,甲天下。」廬山是地壘式斷塊山,大小山峰重疊,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廬山拔地而起,巍然屹立在長江九江的南岸。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登廬山》詩中所寫:「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雲霧茫茫的廬山主峰漢陽峰。

廬山漢陽峰,位於江西九江市廬山牯嶺街以南,約20公裡境內,雖不及五老峰奇險,但雄偉高大。因山高路遠,沒有被旅遊開發,鮮有人登臨。漢陽峰頂有一漢王臺,因漢武帝登臨此峰而得名。傳說登上漢王臺,可遠眺長江、漢水、楚山、吳地。如遇月明風清之夜,可觀湖北武漢的漢陽燈火,故又稱「漢陽臺」,山峰亦因此得名。

廬山最高峰漢陽峰。

我於2003年7月和我哥哥及廬山的朋友曾登臨漢陽峰。當年,我們驅車從牯嶺街出發,經仰天坪,20多分鐘即可到達廬山電視臺(江西七0一臺)。那裡有一條小路人去羊種場、筲箕窪,然後經小漢陽峰到大漢陽峰之巔,大約步行需一個半小時。

廬山漢陽峰腳下的漢陽峰茶場。

廬山的羊種場,早已無羊可養,當年只有幾幢無人居住的舊房屋。再往前走,在一處陡峭的峽谷中,深藏著兩棟紅頂石屋。這裡叫筲箕窪,是廬山林場漢陽峰茶場的所在地。60多畝茶園,年產茶葉約500公斤。漢陽峰茶場和植物園茶場、五老峰茶場是廬山雲霧茶的正宗產地,每年30多公斤的特供茶,這三個茶場各佔三分之一。這三處的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土地肥沃,雲霧繚繞,峽谷深幽,多斷崖陡壁,瞬息萬變的雲海,滋潤了茶樹的生長,所產青翠多豪,湯色透明如玉,香氣芬芳,濃醇鮮甘。1970年朱德委員長登廬山品茶時,曾即席賦詩:「廬山雲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飲時,延年益壽法」。真是名山出名茶,名茶名人誇。

廬山漢陽峰茶廠特貢茶。


漢陽峰巔,建有兩幢石砌的房子,均為平頂,室外有階梯可上。南面的一間,門額橫匾隸書石刻「漢王臺」三字。北面的屋頂上立有一根長方形石柱,高約1.5米,四周都鐫刻有字:東面曰「廬山第一主峰」;西面曰「大漢陽峰」。南、北兩面為對聯:「峰從何處飛來,歷歷漢陽,正是斷魂迷楚雨;我欲乘風歸去,茫茫禹跡,可能留命待桑田」。由「武陵王以敏,光緒丁未(1907年)四月」題寫。

漢陽峰腳下的一路風光。

在峰頂西南端,有一巨石,上面鐫刻著海城陳興亞於民國甲戌(1934年)九月題的「廬頂」二個大字。

廬山漢陽峰峰頂石屋。

漢陽峰上有成片的黃山松。60年代,山上曾駐守解放軍的雷達部隊,1962年9月9日,他們密切配合空軍飛彈部隊,擊落國民黨空軍U-2型高空偵察機,立過戰功。因山頂沒有公路,不通車又不通電,所有物資、給養都要靠官兵肩挑背扛。1970年該雷達站搬到離牯嶺鎮較近的大月山巔。現在,大、小漢陽峰之間的隘口,仍有部隊當年建造的營房遺蹟。

廬山漢陽峰山頂的黃山松。

「依江臨湖傲蒼穹,層巒疊翠漢陽峰」。置身於漢王臺上,天高地闊,縱目遠眺,但見鄱湖浩淼,長江如帶,一瀉千裡。俯瞰腳下,群山連綿,山河壯麗,氣象萬千。清代曹龍樹寫詩讚它:「東南屏翰聳崔巍,一柄芙蓉頂上栽。四面水光隨地繞,萬層峰色倚天開。當頭紅日遲遲轉,俯首青雲得得來。到此乾坤無障礙,遙從瀛海看蓬萊。」這位家居山腳下星子縣(現為廬山市)廬山詩人,對漢陽峰特別鍾愛。他從遠處、高處、大處著眼,酣暢淋漓地描繪出了漢陽峰橫空出世、巍然聳立的氣勢。

通往漢陽峰頂處的石碑。

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曾登臨過漢陽峰;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也到過漢陽峰「觀禹疏九江」的史跡,並最早將廬山載入了史冊。登臨廬山,第一主峰漢陽峰不可不去。

相關焦點

  • 廬山漢陽峰夜遊記
    未去過漢陽峰的君客不妨一閱。漢陽峰是廬山主峰,海拔1474米。古人云:「登峰頂,西北望數百裡,可極目江漢」,月明風清之夜,可望漢陽燈火,遂名漢陽峰。峰頂平曠,無喬木,雖六月天,亦覺寒慄。漢陽峰雖為廬山的主峰,名氣卻小於區內的許多景點。廬山風景中,以五老峰和三疊泉名聲最響。「不到三疊泉,不算廬山客。」
  • 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
    漢陽峰是廬山的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據說,在月明風清之夜,站在峰巔上,可觀漢陽燈火。漢陽峰南為紫霄峰、東北有小漢陽峰。西北乃一峽谷,系張性斷層,長7-8公裡,是廬山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傳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為原型。
  • 江西給廬山量"高"最高峰漢陽峰高度之謎將揭開
    從古至今眾說不一,但有幾種較權威的說法:一是1930年初出版的《廬山志》上記載:「廬山最高峰為漢陽峰,海拔1543公尺」,此數據一直沿用到1960年;二是1968年版地形圖上漢陽峰高度的數據為1473.
  • 漢陽峰,不僅是太乙村的屏障,廬山更是因它而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漢陽峰,不僅是太乙村的屏障,廬山更是因它而正式登上歷史舞臺廬山群峰環聳,連綿起伏,號稱有九十九座。蘇東坡筆下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並不是藝術的誇張,而是廬山真實的寫照。廬山最高的山峰要數漢陽峰了。
  • 廬山最高峰:旅遊熱中為何遭冷遇?
    12月11日,九江一些驢友欲從山路向廬山最高峰——漢陽峰挺進時,心裡還是忐忑不安,畢竟沿途荊棘密布,山路陡峭,指示路牌也寥寥無幾,風險較大。原來,讓外界心馳神往的漢陽峰,一直備受冷落,至今沒有進行旅遊開發。圍繞著漢陽峰是否應該開發的問題,民間與官方態度迥異,爭論還在持續。
  • 廬山 (中華十大名山之一)
    廬山,又名匡山、匡廬,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境內。介於東經115°52′—116°8′,北緯29°26′—29°41′之間。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
  • 講述的是你不知道的廬山真面目
    她地處江西省北部,風景區總面積302平方公裡,山體面積282平方公裡,最高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東偎鄱陽湖,南靠南昌滕王閣,西鄰京九大通脈,北枕滔滔長江。大江、大湖、大山渾然一體,雄奇險秀,剛柔並濟,形成了世所罕見的壯麗景觀。「春如夢、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更構成一幅充滿魅力的立體天然山水畫。歷史造就此山,文化孕育此山,名人喜愛此山,世人讚美此山。
  • 冬雪廬山,江南一絕,冬季來廬山嗎?那別有一番的景色
    對於廬山的想像,最開始是源自蘇東坡的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小時候,只知背誦卻不明白深意,分明已在了山中,分明橫看成嶺側已成峰,卻還是沒有看到廬山最真實的面目。直到來到這裡,才明白,冬天廬山的樣貌,是每個人都不捨得將它一一看清的。
  • 廬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唯獨太乙峰拔地而起,卓爾不群特立高標
    廬山有九十九座山峰,唯獨太乙峰拔地而起,卓爾不群特立高標大家好,我們今天走進廬山的太乙峰。充滿傳奇色彩的太乙將軍村位於太乙峰下,太乙村的名稱顯然也是來自太乙峰。在廬山眾多的奇峰峻岭中,太乙峰算得上是別具奇姿的佼佼者,讓人一見便怦然心動,讚嘆不已。
  • 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廬山
    長約25千米,寬約10千米,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山體呈橢圓形,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 。全山共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地形地貌複雜多樣。
  • 避暑廬山,過清涼一夏
    被著名詩人李白讚頌的開先瀑布,就在廬山南麓秀峰的鶴鳴和龜背二峰之間。開先瀑布由同源異流的東西兩瀑組成,東瀑落下水流散開,形若馬尾,故稱馬尾瀑;西瀑黃巖瀑自黃巖山巔傾瀉而下,跌落在大龍潭中,十分壯觀。瀑布之上,秀峰「日照香爐生紫煙」的香爐峰等各峰簇簇。自古有云:「廬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李白筆下的秀峰瀑布是如此有聲有色,淋漓盡致。
  • 76名驢友登廬山漢陽峰夜困4小時 消防官兵上山營救(圖)
    中國江西網九江訊 通訊員牛玉徵、記者李餘報導:10月25日下午,來自南昌的一個76人的戶外隊在星子縣登廬山時迷路被困漢陽峰。天色漸黑,疲乏的戶外隊員被困荒野之中,隊伍中還有兩名兒童。經過星子縣消防大隊的救援,被困人員最終在次日凌晨下山。
  • 談古論今話江西-4 登廬山
    景區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是我國著名的旅遊風景區和避暑療養勝地,於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相繼登臨廬山生活、遊覽,寫下1萬餘首讚頌廬山的詩詞歌賦。蘇軾所寫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形象描繪了廬山的景色,成為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名篇。
  • 廬山五老峰,大自然出神入化,讓你震撼無比
    廬山五老峰一峰「仙人橋」(右)景觀。過了山門,走不遠,就是一米餘寬的花崗巖石階,拾級而上數百個臺階,就到了五老的第一峰,峰下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一派怪石現象。廬山五老峰二峰間的「五老洞」景觀。此亭叫「待晴亭」。
  • 廬山五老峰,大自然出神入化,讓你震撼無比
    廬山五老峰一峰的「仙人橋」(右)景觀。過了山門,走不遠,就是一米餘寬的花崗巖石階,拾級而上數百個臺階,就到了五老的第一峰,峰下有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一派怪石現象。那邊石頭疊成的橋,叫「仙人橋」,完全是天然造就,像是為仙人搭建的。接近二峰時,有一個四柱石亭巍然聳立,這是二峰的標誌。
  • 廬山:夢裡老家!
    廬山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地處長江南岸,鄱陽湖的西畔,位於長江與鄱陽湖交匯處,地處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區,是聳立於長江和鄱陽湖交匯處的孤立的山體,地貌特點「上平外陡」,是由典型的地壘式斷塊山構造地貌、冰蝕地貌和流水侵蝕地貌疊加而成的複合地貌,廬山最高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m,最低山麓海拔只有
  • 翻山越嶺看廬山煙雲霧雨
    廬山位於江西省的北部,自古就有「磅礴五百裡,奇秀甲東南」的讚譽。廬山山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長約20公裡,總面積約為300平方公裡。廬山有99座山峰組成,最高峰為漢陽峰,海拔1474。廬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於是形成了廬山春遲,夏短,秋早,冬長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1.5℃,是有名的避暑勝地。廬山特點之一是:雲霧。煙雲霧雨是廬山最美的景色之一。特點之二是:瀑布和泉水。一峰千態匡廬雲,一雨百瀑匡廬水。廬山有22條瀑布,著名的有秀峰開先瀑布,三疊泉瀑布,大口瀑布,彩虹瀑布等。
  • 【廬山】天沐溫泉渡假村
    廬山天沐溫泉渡假村位於廬山山南景區,地處星子縣溫泉鎮,面對廬山最高峰----海拔1474米的大漢陽峰,背靠黃龍山麓,佔地200餘畝。渡假村南臨鄱陽湖,北往九江35km,西臨昌九高速,京九鐵路德安站18km,南去南昌108km,105國道經門而過,交通極為便利。
  • 廬山: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
    廬山位於中國中部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面積302平方公裡,全山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大漢陽峰,海拔1473.4米。群峰間散布有許多壑谷、巖洞、瀑布、溪澗,地形地貌複雜。廬山無數次出現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其中以蘇軾一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為著名。如今廬山已是一處很成熟的旅遊景區,山中的青山綠水、飛瀑、日出,還有近代別墅,引得不少遊人來此一窺「廬山真面目」。廬山風景名勝區,隸屬於江西省九江市,位於九江市南36公裡處,北靠長江,南傍鄱陽湖。南北長約25公裡,東西寬約20公裡。
  • 【登廬山,夜宿牯嶺】五言古風
    頓悟東坡語,身陷廬山由。三山,一般指黃山、廬山、雁蕩山。出語自清代曹寅詩「三山五嶽渺何許?」廬山,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文化景觀遺產。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南,北瀕長江,東接鄱陽湖,面積約302平方公裡,全景區約擁有90餘座大小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高度為1473.4米。可謂群峰密布、溝壑縱深、峭崖聳立、溪瀑橫流。故深受歷代文人墨客青睞,無數次出現在古代詩詞歌賦之中。其中以蘇東坡「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最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