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新加坡:美得令人屏息觀賞,安定人心的聖安德烈教堂
大家好,我是本期旅行編輯,我將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點讚關注額!
這次到新加坡參觀了一些印度廟宇、清真寺與教堂,都是臺灣難得一件的宗教建築,而其中讓不羈最能感受宗教帶來的寧靜力量的,就非聖安德列教堂莫屬了。
聖安德烈教堂位於人來人往的市中心政府大廈站(City Hall),一出站很容易就瞥見這純白色的尖塔狀哥德式建築,相當顯眼。從外觀來看,1837年開始啟用、進行禮拜的聖安德烈教堂即使過了近180年,外表的牆面依然潔白如新,據說這是因為在興建時,建築者將貝殼磨成灰,加入水、石灰、蛋白與糖,再混入椰子殼,製成塗在建築表面不易出現裂痕並使顏色白如雲朵的石膏。
不過這教堂命運有些坎坷,曾遭受兩次雷擊,1852年因為不安全而關閉,之後於原址整修重建。教堂外觀最吸引人注目的就是西面大門上高聳對稱的白色尖塔,素白的牆面上裝飾著簡單淡雅的花紋,相當古典。由於教堂四周都是草坪,人行通道靠近教堂且不寬,又不太好踐踏草坪,所以只能近距離拍攝教堂,但如此一來就無法捕捉全景。
教堂的入口就像一般的舊式建築機關,通過走廊來到教堂裡卻讓人一陣屏息,因為裡頭的氣氛實在是相當肅穆且安靜,使人不知不覺也放輕腳步、縮小聲量,深怕驚擾了這一片平靜。首先映入眼底的是數量龐大、從教堂前延伸至教堂尾的成排木椅與木桌,看得出有些歷史,都有些復古老舊。木桌裡的開放式抽屜都放著許多以中文、英文或其他語言撰寫的聖經與讚美詩。桌子下則有供祈禱用的跪膝小凳子,各個花色都不盡相同,卻都相當雅致。
聖安德烈教堂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充滿彩色拼貼玻璃圖案的窗戶。窗戶皆呈圓弧椎狀且對稱,以豔麗色彩的毛玻璃組成幾何圖案或聖經人物的圖像,當陽光透過玻璃照射進教堂裡,七彩的顏色有時就會落映在地板上。牆壁上掛著許多讚美主、感念某些為教堂或基督付出的忠義之士的石碑與金屬紀念碑,一旁也總有經書與鮮花相襯。
走了聖安德烈教堂裡一圈後,找個位子坐下來吧,靜靜感受教堂內的神聖氛圍。教堂共有三道貫徹頭尾的走道,而主要走道則位於正中間,從這裡往前看,能看到最前面正中間的講臺。挑高的天花板垂掛著兩排白色的吊扇,但即使約莫正中午的當下,沒開啟吊扇的教堂內也相當涼爽。此外,三、四層樓高的牆壁有著整排的窗戶,陽光經由一座座的窗戶鑽進教堂內,雖然沒開燈,卻也感受不到陰暗,只覺得這樣的亮度,反而增添了沉穩的神聖感。
當時教堂內的人不多,三三兩兩的分散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有的是拍照的遊客,有的則是面有所思、看著前方、口中念念有詞或是眉頭深鎖的教徒,好似在與主進行交流與對話。這一切都在沒有任何聲響的安靜中進行。坐在位子上,看著這一切,原本被新加坡烈日曬得心浮氣躁的心情也莫名平靜下來,真的非常適合來此冥想與靜心思考。前方中央的神壇是整座教堂的核心,是重要節慶與舉辦活動時的焦點所在,背後那片以淺藍色調為主的彩色玻璃相當搶眼,此種藍色色調有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旅遊資訊,最後在這裡祝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謝謝大家。如果文章有不理解地方請在留言區留言一下,小編會為大家一一解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