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適應能力強,生長迅速,肉味鮮美,營養豐富,市場需求旺盛,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在養殖實踐中,小龍蝦大多以混養為主,池塘混養是我國池塘養殖的特色,也是提高池塘水生經濟動物產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混養可以合理利用飼料和水體,發揮養殖魚、蝦類之間的互利作用,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產量。
小龍蝦為底棲爬行動物,池塘單養使得池塘的大部分水體沒有被充分利用而影響經濟效益。魚蝦混養或多品種的混養、輪作,以提高池塘的利用率,提高經濟效益。尤其是主養濾食性、草食性的池塘,因龍蝦與主養魚類的食性、生活習性等幾乎沒有矛盾,不需要因為混養小龍蝦而減少放養量。
小龍蝦混養類型一般有以下幾種。
1、以小龍蝦為主,混養其他魚類的混養方式:小龍蝦在自然條件下以小魚、小蝦、水生昆蟲、植物碎屑為食。養殖小龍蝦的池塘,水體的上層空間和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尤其是浮遊植物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可以適當套養一些中上層濾食浮遊生物的魚類,如鰱魚、鱅魚,不僅可以控制水體浮遊生物的過量繁殖,調節池塘的水質,改善小龍蝦的生長環境,而且可作塘內缺氧的指示魚類。但不要混養肉食性和吃食性魚類,以免影響小龍蝦生長。
在我國南方,由於適溫期長,多採取這種方式。一般每畝放養規格為2~3cm的蝦種5000隻,再混養花白鰱魚種150~200尾(規格為20尾/千克),採用密養、捕大留小和不斷稀疏的方法飼養。
2、將小龍蝦親蝦直接放養。將親蝦直接放入養殖池讓其自然繁殖獲取蝦種,每畝投放抱孵親蝦20~25千克,每千克為30~40隻。其他魚種為鰱魚250尾(規格為250克),鱅魚30~40尾(規格為250克),草魚50尾(規格500克)。在混養的魚類中,儘量不要投放鯉魚、鯽魚和羅非魚(非洲鯽魚)。因為在投餵飼料的情況下,投餵的飼料會被鯉魚、鯽魚和羅非魚先行吃掉,這樣會影響龍蝦的攝食和生長,降低產量。注意魚种放養時,要用3%~5%的食鹽水浸泡5~10分鐘,並且先放小龍蝦苗種,10~15天後再放其他魚種,以利於小龍蝦的生長。
3、以其它魚類為主,混養小龍蝦的養殖方式:在常規成魚池搭配龍蝦時,小龍蝦可以一次放養,也可以多次輪捕輪放,捕大留小,這種混養方式的小龍蝦產量也不低。
根據不同主養魚的生活習性和攝食特點,又分為以下幾種。
1.主養濾食性魚類
在主養濾食性魚類的池塘中混養小龍蝦時,在不降低主養魚放養量的情況下,放養一定數量的小龍蝦。放養密度隨各地養殖方法而不同,一般每畝產750千克的高產魚池中,每畝混養小龍蝦3cm的蝦種2000尾或抱卵蝦5千克,在魚鴨混養的塘中絕對不能混養。
2.主養草食性魚類
草食性魚類所排出的糞便具有肥水的作用,肥水中的浮遊生物正好是鰱魚、鱅魚的餌料,俗話說「一草養三鰱」,主養草食性魚類的池塘一般會搭配有鰱魚、鱅魚。搭配有鰱魚、鱅魚的池塘再混養小龍蝦時,方法同上。
3.主養雜食性魚類
雜食性魚類一般會和小龍蝦在食性和生態位上相矛盾,因此,主養雜食性魚類的池塘是不可以套養小龍蝦。
4.主養肉食性魚類
主養兇猛肉食性魚類的池塘,其水質狀況良好,溶氧豐富,在飼養的中後期,由於主養的魚類魚體已經較大,很少再去利用池塘中的天然飼料;加上投餵主養魚的剩餘飼料可以很好地被小龍蝦攝食利用。因此,主養兇猛肉食性魚類的成魚池塘中混養小龍蝦時,放養量可以適當增加,每畝可放養規格為3cm左右的小龍蝦3000尾或抱卵蝦8~10千克。小龍蝦下池的時間一般應在主養魚類下池1~2周之後。此時,主養魚對人工配合顆粒飼料有了一定的依賴性。
混養小龍蝦的池塘必須是無汙染的江、河、湖、庫等大水體地表水作水源,池中的浮遊動物、底棲動物、小魚、小蝦等天然飼料豐富。
也可用地下水,地下水有如下優點:有固定的獨立水源;沒有病原體和野雜魚;沒有汙染。全年溫度相對穩定。pH值在6.5~8.5之間,溶解氧在5mg/L以上。
池塘中必要時要配備增氧機或其它增氧設備。
池塘的防逃設施也要做好。
池塘要有良好的排灌系統,一端上部進水,另一端池底部排水,進排水口都要有防敵害、防逃網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