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小龍蝦產業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小龍蝦養殖中,伴隨著小龍蝦養殖面積的激增造成養殖土地需求量越來越大。而農村大量閒置或正在養殖的魚塘就成為小龍蝦養殖池塘的主要來源之一。
最近幾年魚類養殖效益越來越低,農村很多魚塘都被荒廢處於閒置狀態,受小龍蝦火爆市場影響很多魚類養殖戶也想從事小龍蝦養殖,因此魚塘改造成小龍蝦池塘逐漸成為趨勢。
那麼針對農村魚塘改造成小龍蝦池塘該如何科學操作呢?又有那些重點及技術要領需要注意呢?
一.池塘改造部分;
1.魚塘抽水、清塘及曬塘;
將魚塘水全部排乾,將魚塘殘留的魚全部捕撈。為防止雜魚或其他水生生物捕撈不盡需要對魚塘進行藥物清塘,徹底殺滅雜魚、泥鰍、魚卵等。雜魚清除完成,需要將死亡的魚類撈除並進行掩埋,然後徹底排乾池水進行必要的曬塘。曬塘標準為池底淤泥出現裂縫為宜。
2.池塘池底清淤;
魚類養殖尤其是多年養殖的魚塘,由於養殖年限積累,大量餌料堆積在池底以及魚類自身死亡等會造成池底有機物或淤泥較厚。如果不進行徹底清淤會增加小龍蝦養殖疾病爆發利率,影響小龍蝦脫殼生長,最終影響小龍蝦養殖產量及效益。
因此魚塘改造的蝦池需要將池底淤泥進行徹底清淤,確保池底淤泥厚度不超過10釐米且清除的淤泥需要運離池塘,且不能堆棄在魚塘四周。
3.池塘基礎修建;
魚塘改造成小龍蝦養殖池塘最重點是加寬、加高養殖池埂,進行進排水重新建設並加注防逃設施,同時對池塘四周池埂加設防逃網。
小龍蝦池塘池埂要求:高度不低於1.2米,上口寬1.5-2米,下口寬3-4米。進排水管道使用PVC管道重新布置,且需要在進水口安裝100目以上濾網,下口安裝60目防逃網。
如果魚塘本身面積太大需要進行分塘,小龍蝦池塘精養一個池塘面積控制在6-8畝之間,如果面積過大需要在池塘中間每個20米左右距離加設一道池埂,確保小龍蝦有足夠池埂進行打洞及靠岸。
4.魚塘消毒、放水、清塘;
將清淤完的魚塘再進行必要曬塘,直到池底出現開裂。然後少量引入新水(池塘上高5釐米),用生石灰進行全池潑灑,進行池塘消毒、殺菌。生石灰用量每畝150-200斤,潑灑的生石灰同時可以起到清塘效果,將魚塘可能存在的雜魚等再次殺滅。
二.水草栽種;
以上池塘改造基礎工作完成後一個星期左右,需要對池塘進行進水10-15釐米進行水草栽種。小龍蝦養殖必須在池塘底部栽種沉水性水草,以伊樂藻、輪葉黑藻、苦草、沮草等為主,並可以輔助種植水花生、水葫蘆等漂浮性水草。水草面積不小於池塘總養殖面積30%。
三.水質調節,苗種投放;
待水草栽種後10-15天水草生根發芽後,慢慢加深池塘水位,水位加注需要分多次,且不了急迫。每次池塘加水完成需要進行必要肥水,可使用胺基酸類肥水製劑或發酵的糞便。
待水位保持1.2米左右維持穩定,水色、肥度(透明度)事宜,對水體進行檢測,滿足條件後進行苗種投放。小龍蝦養殖中採取每年3-5月或9-10月投放蝦苗及6-8月進行種蝦投放,種蝦每畝投放40-50斤,蝦苗每畝投放80-100斤。
蝦苗投放後即進入正常小龍蝦養殖環節,需要做好餌料投餵、水質管理、水草管理及日常巡塘等管理,同時定期做好小龍蝦疾病預防等工作。
本人長期從事小龍蝦養殖,銷售等小龍蝦產業相關的工作,如果想獲取更多小龍蝦養殖知識與小龍蝦產業資訊,請關注我!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