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一家餐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開門、進貨、處理食材、烹飪、服務客人、關門休息,日復一日。
彥哥的餐廳,連每日的客人,都幾乎是同一群人。
一年365天,除去過年休息7天,剩下的日子,他們差不多日日來打卡。
而且每天吃的,都是一樣的菜。
彥哥的餐廳,叫新加坡餐廳,專做新加坡菜。
在獅城,每個住宅區附近,都有一個美食城。每個檔口只賣一種東南亞菜式,各自為營,應有盡有。
彥哥還記得,少年時他在新加坡留學,最愛鑽進各個檔口,嘗遍各路美食。
回國之後,再也吃不到正宗新加坡菜,乾脆自己動手,以慰思念。
掌勺林廚,是彥哥費盡心思請回,在新加坡待了8年,做得一手正宗東南亞好菜。
廈門的東南亞餐廳,幾乎都是泰國菜。所以初次見到新加坡餐廳的客人,都會有點懵逼:新加坡菜,是什麼?
獅城是個美食之國,集周邊所有東南亞菜式之大成,不像中餐有明顯的地域派系。
比如新加坡特色菜娘惹叻沙,咖喱一樣色澤金黃,卻沒有咖喱的辛辣口感。
林廚用蝦仁蝦膏與十多張香料一起熬製,再兌入椰奶,既有奶香濃鬱,又有海味鮮甜。
特別是配菜中的豆泡,吸飽叻沙湯汁,每一口都會爆出濃濃椰奶香氣。
肉骨茶,東南亞經典菜式,源於早年下南洋的閩南人,加入中藥熬湯以補身祛溼。
新加坡餐廳的肉骨茶,用大骨、雞骨與中藥一起,熬上一整晚,直至骨肉分離。喝得出藥膳香氣,又不至於反感。
一天只能供應40份,來晚可就喝不上這一口好湯了。
到了冬天,林廚還會推出白胡椒版肉骨茶。一碗入胃,辛辣感衝進每個毛孔,全身微微發汗,通體舒暢,簡直是冬日暖身神器。
海南雞,新加坡餐廳的另一道招牌。
選用兩斤半左右的小母雞,肉質細嫩。文火保持90°低溫燉煮,才能保證雞皮完整。
最重要的,是出鍋之後必須浸入冰水,雞皮才能脆嫩可口。去骨之後淋油上桌,香極了。
雞湯雞油,則用於烹飪雞油飯。米飯融入所有雞肉精華,搭配海南雞,一鹹一淡,相得益彰。
海鮮脆米泡飯,也非常值得一試。鱸魚切片,魚骨與老薑、乾貝、海鮮一起熬煮至濃白。
最妙的是其中加入的脆米,從一開始的脆口慢慢變軟,直至完全融入鮮甜湯汁,綿軟清新。
馬來風光,聽起來非常特別。事實上,是三巴醬炒空心菜。
藍姜、黃姜、香茅、大蒜、辣醬十多種香料,加入蝦醬香油一起熬煮,直至水分蒸發。
再加入空心菜一起翻炒,讓醬料分布均勻。
夾一葉菜,入口吃得出蝦醬鮮甜,微微辣感恰到好處,足夠噴香。
對於日日到新加坡餐廳打卡的客人來說,這家小店不止食物好吃,更有種家的溫情。
每日進店,沒有拘束的歡迎光臨,簡單一句「來了」,像進了家門一般隨意自在。
一個眼神,老三樣自動奉上。廚師也和爸媽一樣記住口味,喜歡吃辣的,多放點辣椒;愛清淡的,就做淡一點。
空閒時候,彥哥會拿瓶小酒,坐下來碰個杯嘮兩句。碰上周末,常常直接聊到天光。
新加坡餐廳的啤酒,是彥哥從西班牙進口的埃斯特拉。
純麥芽28天發酵而成,入口順滑,喝再多都不會頭疼噁心,最適合嗜酒如命的小酒鬼。
除了對待客人,彥哥對餐廳每個員工,都像家人一樣。
因為每一個在店裡的日子,都讓他想起在新加坡留學的時候。有美食,也有家。
新加坡餐廳
地址:前埔東路503號富林大廈1樓
------- --------- ---------
開始廈門|原創發布
記者/餘琦
圖片由彥哥提供,感謝分享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請關注「開始廈門」
發現廈門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