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律師說工傷」上班途中騎車摔傷,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12 株洲法制民生頻道

隨著時代發展,大家出行的交通工具也越來越方便。我們本著方便便宜的出行方式,共享單車自然是最好的選擇之一。

近日,張某騎共享單車在上下班途中摔倒致傷,這能否認定為工傷呢?

市民張某騎著共享單車去上班,在路過一處比較坑窪的路段時,由於自己操作不當摔倒了,導致左小腿骨折。事後,張某向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事故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貨車事故傷害的應該認定為工傷。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張某是在上班合理的路線上發生的交通事故,基本是符合上下班途中這一點的,但是在這起事故中張某的情形,並不符合非本人主要責任和因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貨車事故傷害這兩項。

因為,張某自己摔倒的事故不符合工傷認定的兩個要素。最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為張某的事故不屬於工傷。

公共法制民生頻道融媒體記者:程焱 龍羽

你還可以關注

相關焦點

  • 上班時請假回家辦私事,返回途中發生交通事故還能算工傷嗎?
    小編按:《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款第(六)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工傷」關於如何認定「上下班途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 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自摔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
    交警部門未作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同年4月15日,楊某某向鳩江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6月2日,鳩江區人社局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認為裴某不屬於工傷。楊某某不服該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裴某在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的自摔事故,在無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情況下,能否認定為工傷,就此存在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對此,筆者持否定意見。
  • 案例: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自摔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
    交警部門未作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同年4月15日,楊某某向鳩江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6月2日,鳩江區人社局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認為裴某不屬於工傷。楊某某不服該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裴某在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的自摔事故,在無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情況下,能否認定為工傷,就此存在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
  • 單位不提供口罩可以拒絕上班嗎?上下班途中感染算工傷嗎?
    那麼不提供的是否可以拒絕上班?上下班坐車感染是不是屬於工傷?下面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上班期間單位是否必須提供口罩為了安全起見,單位最好是提供口罩防護,但是也不是必須的,不能因為單位不提供口罩就拒絕上班,特殊的行業除外。
  • 工傷認定,怎樣才算工傷,工傷死亡怎麼賠償?
    (1) 工傷的認定認定工傷的七種情形: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法定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 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自摔事故能否認定為工傷?||【內蒙古律師、赤峰律師普法】
    交警部門未作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同年4月15日,楊某某向鳩江區人社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6月2日,鳩江區人社局作出《不予認定工傷決定書》,認為裴某不屬於工傷。楊某某不服該決定,提起行政訴訟。裴某在下班途中發生無外界因素影響的自摔事故,在無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情況下,能否認定為工傷,就此存在肯定和否定兩種意見。對此,筆者持否定意見。
  • 上下班路上發生車禍算工傷嗎?發生交通事故怎麼申請工傷認定?
    上下班途中,人多車多,經常會發生交通事故,當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車禍導致受傷是否算工傷呢?交通事故發生時又該如何申請工傷認定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一、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傷算不算工傷《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6項規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 提前上班遇車禍算不算工傷?法官教你這樣維權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5日20時20分訊(記者 李嫋)職工提前上班,途中遇到非本人為主要責任的車禍,能被認定為工傷嗎?近日,涪陵法院發布相關典型案例,一名幼兒園老師成功維權。陳某是墊江一幼兒園教師。一天早晨,陳某去幼兒園上班途中,行至墊江縣某路口附近時,被皮某駕駛的一輛小型客車撞傷。
  • 到了退休年齡後繼續打工,發生交通事故卻沒被認定工傷?是何原因
    到了退休年齡後,王阿姨仍然在北京一家酒店繼續打工,但當她因為一次下班後的交通事故申請認定工傷時,卻兩次遭拒。關於已達退休年齡仍繼續工作的勞動者能否依法認定工傷的問題,法院和人社部門給出了不同的結論。「到底是不是勞動關係,不能單單靠合同的名稱來認定。」劉偉法官認為,雖然王阿姨和公司籤訂的是勞務合同,公司無法為她繳納社會保險,但她在退休前後均為公司工作並接受公司的管理,雙方仍可能構成事實上的勞動關係。而認定工傷與工傷賠償是兩個不同的階段,不能因為超齡勞動者不能享受社保,就拒絕對符合條件的人作出工傷認定。
  • 美團外賣騎手上班途中遇車禍,配送商拒申報工傷稱其當天離職
    一年前,2017年8月4日,楊豪傑在騎車上班途中發生車禍,交警認定雙方負事故的同等責任。那場事故造成他股骨頭骨折,「左腿幾乎斷了,膝蓋也碎了」。楊豪傑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爸媽擔心他,於是從河南老家趕來照顧住院的他,一年多的治療,花去了他將近5萬元。
  • 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務工時受傷是否能夠認定工傷?
    某火鍋店的工作安排為,李某10點至14點,周六至周日16點,周一至周五16點30分;晚上客人走完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免費)。2018年3月9日(周五),李某工作至22時左右,拿著碗去吃工作餐時,因剛打掃的地面溼滑,在洗碗間門口摔倒,店長劉某等同事將其送醫院治療,診斷為:右股骨頸骨折。李某要求做工傷認定,但是火鍋店認為李某摔傷時已經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夠構成工傷。
  • 上班途中駕駛無牌無證摩託發生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不宜認定為...
    後經重慶市銅梁區人民醫院診斷為左脛骨平臺骨折。後王某向銅梁人社局遞交了工傷認定申請,2017年11月15日,銅梁人社局依據調查核實的事實,作出銅人社傷險認字[2017]716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王某2017年8月27日受到交通事故傷害,因無證據證明王某在此次事故中負主要責任,其情形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六)項的規定,予以認定為工傷。
  • 日本首次認定兩起新冠病例系工傷 將發放工傷保險
    中新網5月15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相加藤勝信15日表示,截至14日,感染新冠病毒的勞動者提出的39起工傷申請中,目前已認定2起,決定發放工傷保險。這是日本政府首次透露關於新冠病毒的工傷認定,此前有不少醫務人員強烈要求迅速予以認定。
  • 北京海澱區人保局因工傷認定案
    「工作時間」在《工傷保險條例》未有明確定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國務院關於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中有職工工作時間、單位規定時間和制定上下班具體時間,以及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通常來說,工作時間一般為正常上班時間。「工作崗位」在《工傷保險條例》中亦未有明確定義。通常來說工作崗位是在工作場所開展屬於工作職責範圍內的工作地點。
  • 說說工傷那些事兒在公司取快遞,不小心摔傷算工傷嗎
    王姐:不過你這在公司摔的,應該可以報工傷吧?小靜:雖然我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受的傷,但我拿的是自己的新衣服新鞋子,都屬於我的私人快遞,是不能算工傷的。如果我拿的是替公司採購的辦公用品,屬於因工作原因受傷,才能夠算作是工傷。
  • 摔跤幾天後才確診骨折如何認定是不是工傷?聽聽專家怎麼說
    張先生表示,如果說在店裡摔傷導致骨折的話,第二天張女士就不可能來上班,但是第二天她還依舊來上班,因為火鍋店離康復路很近,張女士第二天還約另外一個阿姨中午去買東西,讓另外一個阿姨幫忙講價,雖說最後沒去,也側面證明張女士前一天摔得並不嚴重。「店裡監控視頻7天覆蓋一次,現在已經找不到之前摔倒的視頻了,要不然也能看出來到底摔得重不重。」張先生說。
  • 廬山西海溫泉度假村員工意外受傷 引發工傷認定之爭
    上班時間,公司大門口,遭遇交通事故重傷,公司為員工支付兩萬元醫藥費後,未再支付其它費用。員工為維護自身權益,要求申請工傷認定,遭到公司拒絕,引發一場工傷認定之爭。
  • 建築工地受傷,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摔傷,如何要求工傷賠償?
    建築工地受傷,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摔傷,如何要求工傷賠償?工地臨時幹活受傷致殘,是選擇工傷賠償還是選擇人身損害賠償?一,無勞動合同臨時工作發生工傷如何處理。第二,那麼單位,為你申請工傷認定,那麼工傷認定是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來處理,你家人配合的話相當於默認了你與單位之間有勞動關係或者是有工傷保險責任關係。這種情況下,你就需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往下走相應的法律賠償程序。
  • 央視女記者救人被撞身亡續:被認定為工傷
    本報記者 喬雪陽 為您報導  路遇車禍 受傷後救人被撞  《每周質量報告》欄目的主編沈偉心情沉重地告訴記者:就在出事的前一天,劉薇剛剛出完差回到北京。「春節長假之後,為了趕製節目,劉薇一直在外出差。從浙江到河南,從河南到天津,她一天都沒有休息過。」
  • 義聯維權故事之——他們賠得比工傷多多了
    河南農民工張先法上班第一天就摔成重傷。建築單位互相推卸責任,沒有合同確認勞動關係,工傷認定申請無從談起……張先法一家的維權之路看似走進了死胡同。在勞動維權專家黃樂平律師的援助下,一場耗時兩年半的艱難官司為張先法討回了85萬元的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