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貨地圖】
這些過年必備的「老三樣」和「標配」,哪裡能買到新鮮又好吃的?昨日,記者特地走訪廈門知名菜市場及「明星」店鋪,為讀者們提供美味地圖。
●剛出爐的寸棗、花糖、炸叩(八市的源利餅店)
●包裝好的寸棗和花糖(第七菜市場、古城西路的順成麻酪店鋪)
●春卷皮(思東春卷皮店、八市內清潔樓對面的一家春卷皮店)
●炸棗(大同路的阿美芋棗店、大同花生湯)
●綠龜、紅龜、年糕(八市康氏貢品)
●五香(八市的阿傑五香)
【寸棗】
呈條狀,裹著糖衣,是種帶甜味的油狀小吃
【花糖】
看起來像粉色白色的糖果,裡面其實是炸花生仁。
【炸叩】
長得像金元寶,裡面包滿了芝麻和花生。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記者 何無痕)
年味漸漸濃厚起來。什麼是年味?有人說,年味就是全家團圓的喜樂氣氛;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就是媽媽忙前忙後做的一頓年夜飯中的餃子……實際上,過年了,比起吃什麼,背後的美好寓意更值得大家期待。
今天,我們就帶您走進「老三樣」的世界,隨著過年的腳步漸近,它們實在太火。
賣春卷皮的老闆:到大年三十,隊伍會排得老長
「老闆,寸棗來兩包!還有花生糖。」一名顧客奮力從人群中擠出,放開了音量喊。如果昨天你也去了八市買這些,必須得喊上這麼幾聲,因為買的人太多了。
作為八市唯一現做寸棗的老店,源利餅店年前就人滿為患。顧客外頭喊,裡頭的夥計不停地攪拌大鍋裡的糯米粉——這是製造寸棗的原材料之一。不多時,就有新鮮的寸棗被整齊裝在透明袋裡送出來,小小一根,外面裹著一層糖霜。而色彩鮮豔的花糖也擺在一旁,讓不少孩子看著格外嘴饞。
而在第七市場的對面,思東春卷皮店的老闆陳志清也幾乎沒有停下過手中的動作,他不停歇地抖動麵團,在恆溫的鐵鍋上,沾上一層薄薄的面,5分鐘的時間,已經有40張薄厚適中的春卷皮新鮮出爐,排隊的人還不多,因為大家都等著大年三十來買最新鮮的春卷皮,「等到了那天,隊伍會排得老長。」陳志清伸開手臂比劃了一下。
除了自己吃,還得考慮過年的貢品,這幾天,位於大同路的阿美芋棗店的老闆廖經火忙壞了,他2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已經被圍得水洩不通,不停有人問,「老闆,還有炸棗嗎?」一天賣出的炸棗芋棗瞬間多了幾千個,中午時間,炸棗已經就剩下幾個,「忙壞了。」老廖有些疲憊。
老廈門:沒買「老三樣」,年味就不夠
實際上,這些「小年貨」雖然不是年夜飯中的「主力軍」,但對於老廈門人來說,它們可是過年實實在在少不了的「廈門味道」。
「沒有買這『老三樣』,過年的感覺就不夠!」正在源利餅店排隊等待的顧客陳先生大笑,他說的「老三樣」,通常指的是寸棗、花糖、炸叩。寸棗呈條狀,裹著糖衣,是種帶甜味的油狀小吃。花糖看起來像粉色白色的糖果,裡面其實是炸花生仁。炸叩長得像金元寶,裡面包滿了芝麻和花生。
閩南俚語裡「呷春糖,越呷越有春;呷寸棗,年年好」,說的就是這些甜甜蜜蜜的小零食。源利餅店老闆王小鐵告訴記者,別看這寸棗不起眼,背後其實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逢年過節,主人家請客人吃茶點時,常以紅棗、桂圓、冬瓜糖來款待。但在戰亂時期,寓意早生貴子的紅棗稀有珍貴,物資缺乏的年代,為了討吉利,聰明的鄉賢就以糯米做成棗子的形狀,這便有了因棗得名的寸棗茶點。
過年了,大家互相串門,喝茶時配著「老三樣」,這過年的感覺確實也就油然而生,而大夥一起包春卷,同樣也是過年的「標配」。「大家都喜歡來買春卷皮,其實並不一定是喜歡吃春卷,更多的,是家人熱熱鬧鬧一同包春卷的過程,這樣才像過年嘛。」陳志清一語點破其中的玄妙。雖然過年吃春卷代表著討個好彩頭,但比起美好的寓意,包春卷讓大家更實在地感覺到在一起的溫馨。
有甜有鹹的炸棗背後,同樣也有著許多廈門遊子的味覺記憶。炸棗的寓意,正如它圓圓的外形,代表著團圓美好,這是給菩薩的最佳祭品之一。在以往,家家戶戶的人們都會做炸棗迎接新年、祭拜祖先、敬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