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這10樣美食過年必備

2020-12-16 騰訊網

心心念念的春節已進入倒計時,北京人過年吃什麼?有哪些過年必備美食?快來看看吧!

糖瓜

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製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豆兒醬

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

炸丸子

年夜飯上必有丸子,因為丸子象徵了闔家團圓。以前春節期間,各家總要拜年或者接待拜年的人,吃飯時間不固定,也沒有很多時間炒菜。事先準備好丸子,端上來就能吃。

滷炸豆腐

滷炸豆腐是一道老北京有名的清真小吃。豆腐嫩滑,湯汁鮮美深受百姓喜歡。自「豆腐」傳到北京,那吃法就越來越多,並得到了南北結合口味提升,經數百年的演變,形成了北京自己的特色。尤其到了明代的中晚期,京城的「六必居」開張以後,調味品更加豐富,又出現了「滷炸豆腐」這一小吃,經過不斷改良傳至今日。

薩其馬

薩其馬是老北京傳統糕點,前身是一種滿族的傳統餑餑——搓條餑餑。後來用白糖代替了熟豆面,成了「糖纏」,更名為薩其瑪。

食鯉魚

老北京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餘」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餃子

老北京的滿、蒙旗人管餃子叫「煮餑餑」。無論是富裕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餃子是一定要吃的。按傳統的老北京習俗,並非大年三十這天吃餃子,老北京講究吃的是「五更餃子」,即初一早上吃。大年三十吃大魚大肉,年夜飯吃完開始剁餡、包餃子,過了零點則不能再動刀。過年包餃子要全家人一起,體現一家人的團結和睦,齊心協力。餃子裡不光有餡料,還會放一些洗淨的硬幣和棗,圖個吉利。

到了五更天,素餡餃子煮熟之後先上供。儀式過後,全家人到院子裡燃放鞭炮。回到屋裡小孩給老人磕頭,拿壓歲錢。之後,全家人就可以聚在一起吃熱氣騰騰的「新年頭一口兒」了。

蜜供

蜜供亦叫「蜜供尖」,是敬奉佛祖的佛堂裡,碼得似小塔式的、下方上尖祭祀專用的麵食品,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不論斤,論「堂」賣。這種蜜供尖頂端像個小金字塔狀,塔尖上插有福、壽、祿、喜、財帶花的字籤子。

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老北京失傳的點心和菜餚很多,但芥末墩兒依然保存了下來,一是這道菜太有特點了,二是因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尤其是過年的時候,吃得油膩,換換口味,芥茉墩最好不過了,清爽、利口,頗受老北京人喜愛。

年糕

年糕——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作方法。明、清時,年糕已發展成市面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老北京的年糕由清真回民小吃店在春節時大量供應,是滿族拜神用的祭品,滿族名字叫飛石黑阿峰。

相關焦點

  • 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盤點老北京人過年必備吃食
    小時候,最期望的就是過年。除了可以穿好看的新衣服,受到壓歲錢以外,吃年夜飯是小時候最大的盼頭。小時候過年,從臘月十幾就開始準備年夜飯需要的食材。至今為止,還有很多地方保持著這個習俗。很多人都在問在北京過年是什麼體驗,小編只回答兩個字——"熱鬧"一直到年三十,家裡天天蒸汽瀰漫,香氣瀰漫。
  • 河北人過年吃什麼?哪些美食是除夕夜必備?
    河北人過年的餐桌必備1、餃子中國有句老話叫「好吃不過餃子」,餃子作為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傳統美食,過年時一定少不了它的身影。5、吃魚「無魚不成席」。我國八大菜系,都離不開魚菜名饌。尤其是大年三十晚吃年飯,老百姓更離不開魚。「魚」與「餘」同音,象徵吉祥物,如鯉魚,寓「得利有餘」;鰱魚,寓「連年有餘」;鱖魚,寓「富貴有餘」。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情結。
  • 慈利過年必備菜!各地美食你吃過哪些?
    香腸是慈利人最喜歡的,也是過年必備的一道美食。精選豬的前腿肉,拌上花椒、辣椒、橙皮等調料醃製,開始手工灌制,最後和臘肉放到一起燻,做成臘腸。這隻土雞,是年味,也是家的味道。豆兒醬是老北京傳統小菜,其實它就是升級版的皮凍。在過去,它是家家戶戶過年必備的地道下酒菜。芥末墩兒是老北京漢族傳統風味小菜。芥茉墩兒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講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兒。
  • 廣西過年過年4種不一樣的傳統美食,吃過3樣就算是老廣西了!
    廣西過年過年4種不一樣的傳統美食,吃過3樣就算是老廣西了!每逢佳節胖十斤,朋友圈很多人用曬體重的方式,來告慰春節期間為我們死去的,魚、雞、鴨、鵝、豬、牛……雖然是個玩笑,但回想春節在家的日常就是吃吃吃。
  • @白沙人,在海南過年必備的這些美食,你吃了嗎?
    比如說魚代表年年有餘,桔子代表大吉大利,就連海南齋菜煲裡的配菜都各有不同的寓意,水芹、腐竹、木耳……這些可都不是隨便加的,過年跟著海南人吃,把新年的吉祥如意都吃出來! 不管在什麼地方,過年時魚是一定要有的,寓意年年有餘嘛。
  • 老北京傳統並非年三十吃餃子 過年離不開兩樣小菜
    中新網北京2月8日電(記者 張中江)中國人一向注重飲食文化,婚喪嫁娶、逢年過節,重要的就是一個「吃」。春節來臨,全家人自然少不了團坐在一起大快朵頤。老北京人過年吃什麼?該怎麼吃?據文化學者崔岱遠介紹,老北京的傳統不是大年三十吃餃子。而且過年時離不開兩樣小菜——芥末墩兒和豆兒醬。  老北京過年吃什麼?
  • 老北京年貨大集:嘗美食 辦年貨 尋找過年的味道
    今天的《這裡是朝陽》咱們就去農展館裡的老北京年貨大集上去逛逛。年貨大集可以說是買年貨的首選。咱們今天逛的老北京年貨大集可是相當有名氣,這樣的大集在農展館是年年都有,堅果果脯、魚肉蛋奶、米麵油糧以及各種特產在這裡都可以買到。還有不少賣小吃的攤位,可以邊逛邊吃,有種逛廟會的感覺。
  • 老北京如何過年?有什麼規矩講究?
    老北京人的禮兒多這是出了名的,尤其是過年,規矩和講究特別多。雖然中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華人過春節各不相同,但最核心的是回家團聚。臘月三十(小建為二十九日)為除夕,俗稱大年三十兒,老北京人歷來將這天視為正式的年禧。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團圓飯也是全年最豐盛的一次家宴,又稱「團年飯」、「合家歡」。
  • 廣東過年吃什麼?盤點12種春節必備美食
    廣東人對春節時間的界定,一般從農曆12月23日至次年的正月16日,統稱為過年。團年飯是過春節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燭燒完才開飯。1、年糕在廣東,過年的時候必備的年貨是年糕,就算不吃,也要在家裡擺上一塊,圖個「好意頭」。 年糕皆因有個好彩頭——「年高」,有發財、步步高、甜蜜的意義,寓意新的一年圓滿甜美的生活。廣東人喜歡把年糕切成片,放進鍋裡煎香了。一口咬下去,表面香氣撲鼻,裡面則是黏稠軟糯的年糕,加上甜甜的味道,大人小孩都喜歡極了。
  • 那些過年必吃的美食,缺一不可
    吃雞大吉大利,過年吃雞!快要過年了,又可以收到大人們的紅包和吃到好吃的美食了。讓我們來討論討論過年的必備菜餚吧!雞肉,是逢年過節必備的菜餚。相信大家過年的時候都會吃雞吧?要說小編最喜歡吃什麼肉那非雞肉莫屬了。小編最最最喜歡的肉就是雞肉,沒有之一。所以過年過節什麼的小編最開心了,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每天每頓都有雞肉吃,別人都說,過年每天都大魚大肉的,吃得太油膩了,但是,小編一點都不會膩,可能小編對肉愛得深沉吧!你看下面這張圖,雞肉油汪汪的,小編的哈喇子都流下來了,不知道各位小可愛們家裡對雞是怎麼個做法呢?
  • 農村過年必備的美食,城裡人一個沒見過,全吃過才是地道農村人
    推薦語:吃過三種,還沒說,看到這幾個,突然好懷念小時候呀,並且對這三種美食好懷念...下文轉載自作者:老劉隨便聊如今很多人都喜歡大城市的生活,因為大城市的建築很高大,街道也很繁華,而且還有很多新鮮的事物,不過我倒覺得農村的生活更好一些。因為在農村,生活壓力不大,每天過得都很悠閒,雖然吃不著那些山珍海味,但是每天吃飽喝足都是沒問題的,而且每年過年的時候還能吃到很多美食,有的城裡人都沒見過,今天要說的就是農村過年必備的美食。
  • 家裡再窮,過年時家裡也要擺這三樣東西
    眼看就要過年了,你家的年貨置辦齊了嗎?小編覺得上次陪媽媽買年貨還是在昨天呢!話說回來,已經過了20多次的年(好像暴露年齡了啊),你有沒有發現,每年媽媽買年貨回來時,除了買菜,都少不了3樣吃的東西,你知道都有什麼嗎?
  • 老北京人過春節吃什麼?一個比一個美味,這些你都見過嗎?
    說到春節就肯定會想起美味的春節食物,雖然現在還沒有到春節,可是小編已經按耐不住想過年的心了,恨不得馬上飛回去過春節。估計每個人對北京食物的印象都停留在北京烤鴨,其實這就大錯特錯了,北京人對食物的研究頗為豐富,而且融合了各種吃法,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老北京人過春節吃什麼?
  • 過年必備的美食,自從學會後,我家每年都做5斤還不夠吃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安倫美食屋,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過年必備的美食,自從學會後,我家每年做5斤不夠吃冬天我家經常購買的食材有兩種,一種是豆腐,一種是胡蘿蔔。其實也沒有什麼原因,就是因為愛吃。胡蘿蔔含有的胡蘿蔔素可以增強人的免疫力,還可以益肝明目,胡蘿蔔含有一種免疫能力很強的物質,它可以提高人體巨噬細胞的能力,使人不感冒。冬天常吃胡蘿蔔身體是非常好的,不但可以補充維生素還可以預防感冒,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做法也是千奇百怪的多,可以生吃,可以熬粥喝,還可以當配菜來吃。今天小編就用這兩種食材為大家帶來一種過年必備的美食,也是北方人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比較喜歡吃的美食!
  • 春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過年春節吃餃子吃魚吃年糕的寓意
    春節期間按照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吃飯的時候必須雞鴨魚肉擺滿桌子,不管是許久未見的老友,還是久別重逢的親戚,見面必須一起吃上一頓好的。那麼春節的時候吃什麼傳統食物合適呢?過年時為什麼要吃餃子吃魚吃年糕呢?這三樣東西有什麼寓意?
  • 蕪湖人過年必備的美食,除了好吃其中的寓意你知道嗎?
    寓意"團團圓圓"的"圓子",是蕪湖人過年舉足輕重的一道美食。在除夕前,蕪湖人就要把年三十晚上的飯菜都準備好,其中「炸圓子」是頭等大事。一般家家都要炸上幾盆,從除夕一直吃到正月十五之後。紅燒一條大鰱魚是家家戶戶過年不可缺少的主菜。寓意「年年有餘」的鰱魚,燒熟後放在長長的盤子裡,隆重的擺上桌子,但這道菜只是擺設,是不能做吃的。因為它寓意「年年有餘」,留下這條魚,代表了來年的生活豐裕、年年有餘。「餃子」與「交子」諧音,取更歲交子之義,寓意"辭舊迎新"。
  • 老北京人過年必吃的美食推薦
    一種用黏性大的糯米或米粉蒸成的糕,在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糖瓜 北京民謠:「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滷炸豆腐 滷炸豆腐是一道北京小吃,可用熬煮氽燉燴燜的方法製作。不老不嫩,鮮香可口,隨芝麻燒餅食用,別有一番風味。
  • 北京人過年要準備的吃食,一樣不落,都在這兒了!
    北京人的米粉肉是過年必備的大菜,俗稱「合碗菜」。有心得人將煎餅捲成卷切成段下油炸,吃著又脆又香,之久不變質。過年時,咯吱盒不僅可做點心用來招待客人,亦可做湯、做餡、焦溜、爆炒,也可葷可素。 肉凍 老北京人把製作「豆兒醬」,叫做「打豆兒醬」,那可是過年時才能吃到的美食,臘月二十九開始「打豆兒醬」,臘月三十除夕晚上就可以開吃,直吃到正月初五,也有的吃到正月十五的,因此,家家每次做,都是一大盆,好幾天才能吃完。
  • 廣東人過年必備的小零食,有了「它」就有了過年的氣氛!
    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那麼一個食物,當它出現的時候就感覺過年的氣氛就有了。有個廣東的朋友和我講,他們過年的時候會吃冬瓜糖、糖藕片、糖椰角、糖蘿蔔等等。反正就是有好多好多糖,我好奇地問他,不會膩嗎,他跟我講很甜,但是看到這些東西就感覺真的過年一樣。
  • 臺灣人過年一定要吃這四樣東西 其中一樣新加坡人都愛吃
    然而大家是否好奇過,號稱美食天堂的臺灣,過年又都吃些什麼呢? 雖然同為華人社會,新年文化大同小異。但臺灣仍衍生出獨樹一格的農曆新年美食。 鯧魚本來就是臺灣人愛吃的魚種,也不知是誰起的頭,說吃鯧魚「繁盛昌隆」、「吉祥昌運」,於是便順理成章的成為年夜飯的桌上佳餚。這不算是所謂臺灣的過年傳統,而是近二、三十年來才出現的風潮。 鯧魚外觀討喜、肉質細嫩少刺,不論幹煎、清蒸、糖醋、紅燒都極為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