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訪古之314」和放羊老漢一起給牛郎織女起源地揭碑(下)

2020-09-05 寫秋齋主人喬治邦

原文:2017-08-29

「崗前一條武關道,屋後一片大桑園」。

我們一行30人西去桑林走的正是著名的武關道。



按照計劃,此次活動網友們以騎行或自駕的方式前往,第一集合點我特意選在了麒麟路與北京路交叉口。

麒麟路因麒麟崗而名,更因那位秦穆公用五隻黑羊皮從市井之中換來的一代名相百裡奚而聞名。


而當年,和牛郎孫如意一樣,窘困潦倒的百裡奚也曾是一位放牛郎,在這麒麟崗上,他割草牧牛,並且創造性的提出了「心與牛一」的養牛經。此時的南陽如張衡《南都賦》所言:「百穀藩廡,翼翼與與」,南陽黃牛已進入舍飼、圈飼階段,且有耕種、鬥牛等習俗。

據說他耳聞周王子頹喜歡牛,遂以養牛作為覲見的見面禮。


而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獨山腳下白塔村發現了一座漢墓,這或是傳說中的「獨山前懷七十二冢,三十六陂」中的一座,其中一塊漢畫像石引起了轟動:畫像右上角有一牽牛星,星下畫一牛,牛前有一人做揚鞭牽牛狀;左下角有一織女星,裡面跪坐著一位頭挽高髻的女子。


仔細觀察,畫像石中其牛鼻穿有韁繩,神態馴服自然,已屬圈養的耕牛。
這塊漢畫像石生動形象的把星宿與傳說結合在一起,被命名為牛郎織女星座圖,成為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南陽的重要物證之一。


這些也更充分證明了南陽黃牛的悠久歷史,構成了南陽豐富多彩牛文化的重要一筆,使河南三寶和全國五大優質牛之一的南陽黃牛更加聲名遠赫。


此去桑林僅七八裡,一路西行,翻越連綿起伏的十八裡崗大家準時抵達第二集合點----城西桑林村內的織女浣紗塘。


唐朝那一年的春半時分,天正下著綿綿的細雨,杜牧途徑桑林,也信步走進這座村落,並吟出《村行》那首「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娉娉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茜裙女。半溼解徵衫,主人饋雞黍。」的著名詩篇。

時空輪迴,當年那一幅村舍錯落、綠樹娉婷、水塘清澈、和風輕吹的熟悉場景已蕩然無存。

村外二十裡崗崗坡上,日益逼近的廠房、蔥綠的包穀地裡,那棵大桑樹顯得孤拔而醒目。


這棵桑樹也是近年栽植的,當時的桑樹園已經成為一片耕地,而沒有桑樹的桑林,牛郎織女傳說裡的重要元素如種桑、養蠶、繅絲、紡紗、織錦似乎也沒有了可以依附的枝幹,變得可疑和恍惚。

桑樹東邊掩映在包穀地中的是十年前樹立的碑牆,那是用單面磚砌築成牆,兩邊用磚柱壘支一塊預製樓板為頂,裡面鑲嵌著桑林、牛郎織女故裡和原本用毛筆書寫的牛郎織女故事的三塊碑刻。


放羊老漢這次嘔心瀝血樹立的紀念碑牆分為兩組,東西對稱擺放,磚砌臺基牆身,並分別鑲貼仿古或黑色牆磚,碑牆上覆灰色筒瓦,顯得古樸端莊。

西邊是主牆,正面鑲嵌著牛郎織女傳說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碑,兩邊分別是南朝梁殷雲《小說》中相關的文字記述、杜牧的《村行》詩碑及國際郵政局2010年8月16日七夕節發行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紀念郵票四枚石刻像中的「盜衣結緣」「男耕女織」。



對應的背面分別鐫刻著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簡述、論點論據、牛郎織女星座圖漢畫像石碑及二月河題寫的「牛郎織女源起南陽」碑和及牛郎織女郵票的「擔子追妻」和「鵲橋相會」兩塊石刻。

早在2010年3月16日《中國郵政報》曾經刊文指出:這套郵票的最佳原發地非南陽莫屬。最終,這套郵票在江蘇太倉,河南魯山、南陽,山西和順,山東沂源,河北邢臺,湖北鄖西、老河口,江西新餘,陝西鹹陽、興平等八省同時首發。


東邊碑牆規制大小與西邊相同,正面鑲嵌著中國傳統節日七夕起源地、楚太子熊槐遇雨得病救治處、牛郎織女傳說根系地名等三塊碑刻。


背面是著名作家殷德傑《楚懷王初定七夕》的文章,這衍生於明代羅頎《物原》中楚懷王熊槐初置七夕的記載,王萬和特意將這篇文章製作成了一面碩大的陶瓷碑牆。


為了完成樹立牛郎織女起源地系列紀念碑刻這個鬱積於懷的多年心願,王萬合徵得家人同意,將自己的土地與村民這一片自行進行了調換,

並墊付錢款、自行設計施工完成,也為後續的牛郎織女文化紀念館等預留了發展空間,

並和桑樹、原有的碑牆一起構成有機整體,乃至和他心中全部的二十九處景觀形成完整的牛郎織女故裡。



麻尾雀,尾巴長,七月七日搭橋梁。

大家聚攏到碑牆前,受大家委託,寫秋齋主人主持了揭碑儀式。

他說: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傳承,不僅僅是自然山水和風物地貌的保持,更是那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內核的繼承與發揚。

而民間傳說具有歷史性、可信性特徵和解釋隱喻功能,一般與產生地區的地名風物歷史相粘連,也是我們文化遺產保護尋訪的重要內容之一。



「河西走來天仙女,河東走來放牛郎」。

秋齋首先邀請放羊老漢王萬合和他的老伴向大家傾訴牛郎織女傳承保護的經歷和切身感受。

「落到地上是七夕雨,打溼一片蠶姑娘」。

說到動情處,王萬合情不自禁的緊緊拉住老伴的手動情的說:老伴每天走十幾裡路,牽著羊到城裡擠奶,就是用這雙手一點一滴的為我攢下立碑的錢,這多麼不容易!


因自身局限和行為方式等原因,王萬合在當地也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但他對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十年如一日的一腔熱情、勤勉執著與辛勤付出有目共睹。

肯定和鼓勵老漢行為的同時,我還是勸誡老漢:一定要量力而行,一定要嚴密認真,不能因為完成心願而大量突擊立碑。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牛郎織女傳說申報者天寶系統講述了發生在白河兩岸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


他說:「根據古今傳說的故事發生地,結合史書記載印證,我們尋到了南陽城西二十裡崗的古桑林以及相關遺蹟、風俗、傳說,進一步確認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這裡。」

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被當地老百姓口口相傳,代代傳承,傳向天南海北。天寶最後提高了聲音說:時至今日,全國各地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是無數個,而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只能有一個,那就是南陽。



以《老南陽》一書彰顯古城情結及濃鬱人文情懷的著名作家殷德傑今天也拔冗參加了揭碑儀式。

十年來,他對牛郎織女傳說相關文字、說唱等資料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修改和完善。

在評述南陽厚重的歷史文化與牛郎織女傳說和七夕起源地的重要性外,殷德傑還深有感觸的說,今天的活動很有意義,在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建設這一方面,南陽的民間力量自覺主動的發揮出了重要作用。



作為大河網文化遺產板塊的版主,雪蓮也一直關注支持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的宣傳保護,並親自參與有關方案策劃、資料整理、財務審計等工作。

今天,雪蓮不僅準備並現場發放了本次活動的相關內容和文化遺產保護宣傳頁,她還簡單回顧介紹了「訪古尋蹤·南陽文化遺產保護公益團隊」的組建與歷程;並向大家介紹了剛剛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社會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論壇的相關精神與共識。



訪古尋蹤團隊主要發起人之一的飛舟也回顧講述了幾年來到桑林尋訪的感受和收穫。

他還深刻的提醒道:隨著新農村建設和村民改善生活居住條件,和前幾年相比,桑林的原生態村容村貌現在已經改變很大,連重要的浣紗塘也失去了原有的韻味,這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很不利。

一定要統籌規劃,合理利用改造,保留必要的元素,讓桑林成為名副其實的牛郎織女故裡。


十年前,具有文化情懷的大河人家老闆張有臣與天寶等一起為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鼎力相助,奔走呼籲。

南陽集郵協會也多次啟用紀念郵戳支持本土民間文化的傳承,這也已成為南陽牛郎織女文化傳承獨具特色的表現形式和內涵。


最後,在鞭炮和大家的掌聲中,殷德傑、張有臣、天寶、寫秋齋主人共同為牛郎織女傳說起源地系列紀念碑刻揭碑。



曲終人散,駐足四望,我又想起2011年8月寫的那篇《【南陽訪古之57】七夕:我和牛郎織女有個約會》,在文中,我寫到:

歷史,不僅僅寫在書上;傳說,也不僅僅只活在民間。


那棵桑樹在廣袤的原野和步步緊逼的廠房面前顯得那麼柔弱和單薄,那傳說中的桑林還能在挖掘保護牛郎織女故裡的大背景下蔚然成林嗎?

我們真誠的希望政府和民間攜手,讓牛郎織女起源地真正落戶桑林,造福南陽,庇蔭後人!


相關焦點

  • 牛郎織女故裡在哪裡 河南南陽可能是起源地
    明確交代的起源地只有南陽    七夕節始終和牛郎織女的傳說相連,這是一個很美麗的、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與「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並稱為我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    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一起下凡遊戲,在河裡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認識了織女,二人互生情意;後來織女便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織女還把從天上帶來的天蠶分給大家,並教大家養蠶、抽絲、織出又光又亮的綢緞。    牛郎和織女結婚後,男耕女織,情深意重,他們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
  • 「南陽訪古之405」禹王店追蹤(1)禿尾巴老蒼龍,龍魂不死
    2014年5月,【南陽訪古之150 遮山行(6):禿尾巴蒼龍爺,遮山的保護神】寫到:「蒼龍爺是遮山的保護神,相傳就居住在山東北的蒼龍潭中,他的老家在禹王店。」 禹王店位於黃臺崗鎮,十裡河東岸。 在這裡,「蒼龍出世」的傳說攜風帶雨、播撒千年:這蒼龍爺姓孫,家住禹王店東北五裡的大龍泉,其母親姓許,家在河西二裡的莊兌莊;其母年逾四十而尚未有一子半嗣。
  • 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地之爭,只有一個被列為牛郎織女故鄉傳說遺址
    關於牛郎織女的故事大家不陌生,七夕節更是不陌生,作為中國的情人節,現在越來越被年輕人喜愛,但是你知道牛郎織女相關的旅遊景點和起源地在哪兒嗎?純真的愛情是被國人追求的,而去和牛郎織女相關的七夕節故事發源地朝拜,來一場甜蜜的情人節尋緣之旅,祈求甜蜜而幸福的愛情,讓老靳給你推薦流行比較廣泛的和牛郎織女相關的旅遊地吧。
  • 南陽,牛郎織女愛情發源地
    無奈之下,牛郎便在織女村(現地名史窪)附近住了下來,天長日久便形成了現在的牛郎莊。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被老百姓口口相傳,流傳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今天的牛郎織女傳說。」杜全山為記者講述牛郎織女與南陽的傳說。東晉詩人蘇彥《七月七日詠織女詩》曰:「織女思北沚,牽牛嘆南陽」;現代諸多民俗類出版物,大都記載「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南陽,如海燕出版社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間神話》中有「牛郎是南陽縣桑林人」之說,宗教文化出版社的《節俗》和三峽出版社的《中華民俗藝術大全》中均記載:「相傳在很早以前,南陽城西牛家莊有個聰明、忠厚的小夥子……」根據古今流傳的故事發生地,我們仍可以在現在的南陽城西十公裡處
  • 「南陽訪古之412」關於統籌打造黃龍廟文化創意社區的報告
    郡之西七裡有臥龍崗,橫亙於淯水西北崗上,諸葛亮躬耕於此;崗下淯水迴環處,有一古村名曰:黃龍廟,乃黃承彥隱居地,皆淳樸有上古之風。《南陽訪古之361:為臥龍崗景區提升謀對草廬十三策》中寫到:「在黃龍廟復建黃承彥故居,藉助「諸葛亮招親」和三顧橋與臥龍崗相呼應。
  • 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於南陽,你知道嗎?
    回到正題,大家都知道七夕節源自於牛郎織女的悽美愛情故事,普遍認可的七夕節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那麼還有一個問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七夕節牛郎織女的故事發生在哪裡呢?大家都知道牛郎織女故事涉及天上人間,天上的事情自不必多說,但人間的故事主要還是發生在牛郎的家鄉。那麼,牛郎是哪裡人呢?
  • 訪南陽、襄陽、漢中:踏尋諸葛亮遺蹤,領略三國文化
    去年春天,跟隨二弟自駕遊,去了南陽、襄陽和漢中,一路經過河南、湖北和陝西,觀山賞水、尋古訪賢,是一次很有趣的文化之旅,至今記憶猶新。這次出遊,最初想法是踏尋諸葛亮遺蹤,領略一下三國文化。先訪南陽,再訪襄陽、漢中,三處都有武侯祠,一處勝似一處,算是一次系列之旅。而漢中,更早還是漢家文化起源地,更值得探訪。
  • 曾曉輝參訪「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香港《中華時報》社長曾曉輝博士在臺灣《中華時報》首席代表謝紅秋陪同下中參訪「龜馬山紫皇天乙真慶宮」。
  • 各執一詞 中國十多個地方宣稱是牛郎織女發源地
    作者 張墨    八月三十日將迎來今年第二個有著「中國情人節」之稱的「七夕節」,關於牛郎織女愛情文化源地,眾說紛紜,各執一詞。繼山東大學專家結合史料記載並經過實地考察後認為牛郎織女文化源地可能在山東省沂源縣後,山西和順縣二十八日在太原召開「牛郎織女愛情故事源於和順」研討會及新聞發布會。
  • 日本「伊豆半島」必訪超美景點總整理
    來自東京的少年「川島」到伊豆旅行時,途中遇見了少女舞娘「燻」,在短暫的相處時光當中川島對燻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但因為兩人身份背景的關係,這段情愫終究無疾而終。故事的背景舞臺就在靜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大致可區分為:東伊豆(紅色)、中伊豆(藍色)、西伊豆(綠色)、南伊豆(黃色)這四大區域。
  • 日本旅行推薦:靜岡縣「伊豆半島」必訪超美景點總整理
    而伊豆半島最有名的當然就是溫泉、海景和河津櫻囉!「樂吃購!日本」幫大家整理了來到伊豆半島必訪的景點,悠閒緩慢的步調以及迷人的絕景,非常有度假勝地的氛圍呢!來自東京的少年「川島」到伊豆旅行時,途中遇見了少女舞娘「薰」,在短暫的相處時光當中川島對薰逐漸產生了愛慕之情,但因為兩人身份背景的關係,這段情愫終究無疾而終。故事的背景舞臺就在靜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大致可區分為:東伊豆(紅色)、中伊豆(藍色)、西伊豆(綠色)、南伊豆(黃色)這四大區域。
  • 餓狼吃羊追進值班室 濟寧放羊老漢手持羊鞭擒餓狼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早安山東》報導,7月30號,正當劉老漢在村頭一個鐵路道口放羊的時候,他和他的羊羔們竟然和一大一小兩隻狼狹路相逢。    鄒城市北漸興東村劉廷良告訴記者,「追我的羊,追了80米,又追回來。兩頭狼,一口咬了脖子,我拿鞭子打,沒用。」
  • 南陽中日友好紀念鍾修復
    值得一提的是,南陽書友在本地舊書攤上偶然尋獲訪華團成員與南陽官方、民間交流的六封信件,承蒙南陽師院日語系楊淑萌和室友、以及兩位不知姓名的網友的幫助,已經翻譯出來,在此公布,並致謝。六封信件不僅講述了訪華團與南陽官方、民間的交流,也涉及南陽訪日團在日本的交流細節。
  • 【南陽訪古之405】禹王店追蹤(1)禿尾巴老蒼龍,龍魂不死
    2014年5月,【南陽訪古之150 遮山行(6):禿尾巴蒼龍爺,遮山的保護神】寫到:「蒼龍爺是遮山的保護神,相傳就居住在山東北的蒼龍潭中,他的老家在禹王店
  • 「台州古村落」東西:清音繞梁一萬尺
    清康熙八年(1669),遣督撫王虎在竹崗寨設防修築城恆,西立城隍廟,東立東關廟,歷時80餘年,並重修了東西村的古戲臺。民國十九年(1930)浙南紅十三軍第五中隊就駐紮東關廟。解放後,東關廟曾改為小學校。東西古戲臺,處於東關廟內,它寬5米, 深4.8米,幾乎成一個正方形的木製結構戲臺。
  • 正義英雄傳說起源地日本岡山,「桃太郎」主題一日遊攻略
    現在從國內往日本航線不只飛東京、關西等地,也增加了直飛岡山的航班,除了岡山城和後樂園之外,這裡還有什麼特別的景點呢?就讓「樂吃購!日本」來深入為大家介紹「桃太郎」傳說起源地岡山的主題特色景點,以及必買可愛開運小物!
  • 「共賞古時光」 探尋頤和園(二)
    ),門前有一對高大的銅獅子,是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清漪園時留下的遺物,左為雄獅,稱獅子滾繡球;右為雌獅,左前爪下踏一小獅,稱「太師少師」,其造型生動、象徵著皇帝的尊貴和威嚴。東宮門屋簷下,懸掛著一塊鎏金大匾,「頤和園」三字,字跡渾厚、蒼勁有力。
  • 錫林郭勒盟環湖訪古探秘之旅(一)行程體驗篇
    來源:鳳凰網旅遊全國百條精品主題旅遊線路之一【錫林郭勒環湖訪古探秘之旅】旅遊指南—.行程體驗篇環湖吸氧感知自然生態之美訪古探秘體驗人文歷史之妙1 錫林浩特往返2日遊牧人之家:沙海(生態)旅遊度假村是座落於正藍旗那日圖蘇木高格斯臺河景區(207國道723公裡西17公裡處河南東1500米)的牧人之家。
  • 北海道愛努文化園區「Upopoy」文化之旅,與愛努人一起歌唱
    來到日本北海道,不妨規劃一場深度體驗之旅,走訪「白老町」一起認識「愛努族」文化吧!擁有豐富的愛努文化資產的白老町,為了向更多人推廣並復興珍貴的愛努文化,規劃了民族共生象徵空間「Upopoy」,包含國立愛努民族博物館、民族共生公園都在其中!
  • 南陽的古樂譜和大鑼鼓
    □ 本報記者 奚同發  南陽市高波群老人家中收藏了大量的明清及近現代樂譜,宛城區文化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過程中發現後,便開始整理相關資料,準備邀請國內研究古代音樂的相關專家,對古樂譜的價值進行研討和論證。  其中的4張明代宮廷樂譜,抄寫了11首明代南陽藩王唐定王王府樂曲,採用的是「工尺譜」記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