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如果你以為溫州只是商業之都,那你就小瞧它了。中國最美鄉村、廊橋之鄉、千年古村、畲寨.....皆在這留下腳印,它是一座活著的「鄉村收藏館」。在浙南溫州,找一處寧靜恬然的鄉村體味別樣風情吧。
行程安排:
day1:下橋村→高場村→沐雲山居
day2:嶺北古村→左溪畲寨→竹裡畲族村→竹裡·雲溪
day3:裡光村→徐岙底古村→千年庫村→返程
均可導航到達
01
第一站 下橋村
孫新尖/攝
泰順縣泗溪鎮下橋村是國寶廊橋「世界最美廊橋」姐妹橋(北澗橋、溪東橋)的所在地,境內東、西、南、北四條溪相交匯,素有「泗水迴瀾,人傑地靈」之稱。
十八/攝
姐妹橋結構精巧,保存完好。因其結構形式與造型、修建時間均相差無幾,被稱為「姐妹橋」。其中北澗橋與周圍民居、民宿建築、風景融合極好,橋頭兩株千年古樹點綴其中,汀步、溪流增彩添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山村圖畫。
林上兆/攝
溪東橋與北澗橋相隔不過百步,這是明朝隆慶四年即1570年修建的廊橋,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屋簷翼角飛挑,屋脊青龍繞虛,頗有吞雲吐霧之勢。除了「姐妹橋」,下橋村還有十八學士舊址、古道、古井等人文景觀,廊橋文化園內的步行街更是有各式的泰順特產等售賣。
第二站 高場村
《夏夜精靈》 鄭浩/攝
高場村位於泰順縣柳峰鄉,是雲嵐牧場的所在地,現在這個季節前往,還有螢火蟲觀賞基地、格桑花海點綴村莊。雖然不大,但高場村「五臟俱全」,是泰順最適合拍照的村莊啦~
在「小瑞士」雲嵐牧場,一秒穿越到國外;在格桑花海裡穿梭,被花海包圍,像是身處西藏;螢火蟲觀賞基地帶你回到童年,一盞盞小燈,點亮黑夜。
第三站 沐雲山居
沐雲·鳴泉:自然節制
沐雲·嚮往:陽光通透
沐雲·綠綺:草坡上的綠盒子
沐雲山居共有三家精品民宿,三款三個模樣。沐雲·鳴泉自然節制;沐雲·嚮往陽光通透;沐雲·綠綺落在草坡上的綠色盒子。三家繞著雲嵐牧場散落於村中,相隔不遠,各有各景,高山野色與田園風光兼具。晴好時傍晚大片紅霞層染,落雨清晨雲霧在山間翻騰,薄濃相間。一年間足有一半時間可以看到雲海,村子與牧場皆如沐浴於雲霧之中,便是為「沐雲」。
02
第一站 嶺北古村
馬蜂窩@Shell/攝
黃林林/攝
位於泰順嶺北的村尾古村,是嶺北的中心村,曾被評為「中國美好鄉村」。村尾村臨溪而建,因為四面環山的地貌,所以村裡森林茂密,竹海茫茫,古廊橋、千年古道、古民居與自然風光相映成章,秀美異常。「這裡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春夏有青山翠竹,秋有梯田相襯,冬有紅葉渲染,白雪飄落,如詩如畫,令人沉醉。」
胡昌新/攝
嶺北古村是夏季避暑的首選,這夏季均溫22℃,村中廊橋、田野、古道、燒烤、露營基地齊全,在這裡不會失去鄉村探野的樂趣,又能兼顧到吃喝玩樂。
第二站 左溪村
胡昌新/攝
左溪村位於泰順縣司前畲族鎮,被譽為「畲寨第一村」。村裡分為新、舊兩個部分。一部分黃色、白色的小樓林立,這是改造的民居,在窗楣、門簷上皆有畲族印記。左溪村還是泰順有名的網紅民宿村,十幾家民宿散落在村中,夜晚的時候家家戶戶點亮燈光,從高處看去像是星星掉落在大地上。
舊的部分,就是保留下的畲寨。並不位於村中心,但也因為較為偏僻的地理位置,讓畲寨與周圍的景色融合完美。碧綠青山之間,一片黑瓦土色的民居點綴在山腳、山腰。偶爾兩隻雞鴨走過,這裡的動物都很隨性,主人也放任它們自由,偶爾路過荷塘、花樹,桃源人家便是此般。這還有一家「畲寨農莊」,做菜手藝一流,泰順正宗的畲家菜。
第三站 竹裡村
背靠烏巖嶺,竹裡畲族鄉的竹裡村,藏著22℃的夏天,雖然立秋已至,但炎熱的暑氣並未褪去。土牆青瓦藍腰帶,竹林庭院有人家。走在竹裡村的鄉間石板小路上,不僅能欣賞到濃鬱的畲族風情,還能在這個以「竹」得名的地方,循溪看瀑,穿林賞竹,享受一片寧靜和悠閒。
竹裡館 張飛青/攝
百竹園 藍三峰/攝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在竹裡村這個隱藏在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中,有一座別具風情的建築、一個蘊含著濃厚竹文化的地方,這就是竹裡館,其中展示著上千件竹製藝術品。在竹裡館附近還有一座百竹園,這裡種植著許多不同種類的竹,讓人欣賞不及,眼花繚亂。
夜宿竹裡村,這的夜景也是一景。村裡溪上的汀步全安裝上了彩色燈帶,一到夜晚,整條小溪都被彩燈照耀著發出微弱的光亮,「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也就是這般的意境了。
第四站 竹裡·雲溪
天與地之間,雲與溪之間,這便是「竹裡·雲溪」。其名如畫,其貌如華,頗具現代感的設計,素淨的外貌在翠竹的掩映下顯得十分素雅可人,四層小樓的白牆外,流連於其的枝葉翠地要溢出般,碧嫩得很。
除了住宿,竹裡·雲溪還有餐飲服務,不像酒店般的一排排餐桌,密密麻麻。竹裡雲溪更像是私家菜,餐館裡的每一個包廂,每一張餐桌都面對著竹裡的山水觀光,讓吃飯一件普通的事兒也跟著細緻,優美了起來。如果是在雲溪的稻田野餐廳,靠近自然,露天餐桌,浪漫非常。
03
第一站 裡光村
裡光村,背靠烏巖嶺國家自然保護區,面臨飛雲湖,村莊前有清澈見底的裡光溪縈繞,後有青山相倚,左右群山環抱,更有國立英士大學舊址、林鶚故居、水尾亭等歷史遺蹟,自然文化底蘊深厚。
但八月的裡光村最具亮點的是荷花,文化禮堂前的一大片荷塘,在夏日格外醒目。荷花的花期是很長的,裡光村的荷花從六月開花,到八月,已經快凋零了,不想錯過最後一波賞荷機會,就趕緊走起吧。
第二站 徐岙底古村
馬蜂窩@cs-timelapse/攝
徐岙底古村位於筱村鎮,是泰順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全村人姓吳,是典型的家族村落。四周樹繁葉茂、翠竹掩映,前臨玉溪環流,後倚金山,左右奇峰對峙,似龍虎盤踞之勢。徐岙底村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村中環境清幽、山泉潺潺,乃是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十八/攝
現在村中的原住民甚少,但依託紅粬文化,與墟裡的加入,徐岙底正慢慢恢復生機。破敗了的古民居是村落延續七百多年的見證,修繕一新的古民居,則是徐岙底重生的印證。這是一座值得細細品味的村落,古今更替,歲月荏苒,在七百多年的歲月前,任何新生事物的加入都破壞不了它的本來氣質。
第三站 千年庫村
林作祥/攝
庫村位於泰順縣南浦溪鎮,是一處頗具唐宋遺風的古村落,有著1200多年的歷史,是泰順古民居建築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村落。庫村整村皆有鵝卵石建成,故也被稱為「石頭城」。
走進庫村,錯落有致的老屋,映入眼帘,村中古樹參天,古韻猶存。漫步其中,仿佛與歷史同行,穿越在吳越文化的歷史畫卷中。庫村是泰順耕讀文化的先河地,後期便逐漸形成以庫村為中心的詩意棲居、文風昌盛的包姓、吳姓血緣村落。門口洋老街是古庫村的繁華地,千年前,外地的不少攤販都曾在這擺攤,南北百貨、中藥藥材、布店應有盡有,走在巷中,不禁想像千年前的場景是何等熱鬧。
鄉村裡藏著的是舊時光
舊時光中藏著美好的記憶
鄉村的情感是有串聯的
走過百千個地方
最想留下的是仍是那座鄉村
▏來源:泰順旅遊
▏版式:晶晶
▏審核: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