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的「消費降級」依然存在。
疫情的確打擊了很多行業,尤其是做實體門店的行業。但這一特殊狀態,也讓新零售再次走進了大家的視野,新零售可謂疫情階段為數不多的「受益者」。
以九品鍋為代表的新興新零售企業,疫情期間內更是成績喜人。「截止到5月1日,今年的九品鍋加盟量已經超過600家,總籤約數量突破1000家。」九品鍋負責人表示。
那麼這一輪的新零售風潮究竟緣何而起,又將走向如何呢?
新零售再度崛起
各大品牌借勢順風車
新零售為何能在疫情期間逆勢反增?這還要從一個十分現實的民生現象說起。
幾個月的隔離居家,幾個月的收入縮減,讓大部分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自己買菜做飯,要比以往每天外賣下館子,省了不少錢。
廣大人民群眾的消費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零售成為了新趨勢。
敏銳的企業都注意到了這一消費心理狀態,也紛紛選擇了在這一時期入場新零售。以大龍燚、小龍坎、海底撈等火鍋餐企為例,他們紛紛以自熱小火鍋等自熱餐的形式,搭上了拓展新零售的順風車。
海底撈與小龍坎等自熱火鍋產品更是出現了「一鍋難求」的局面,線上與線下均出現了斷貨現象。在疫情爆發之初,海底撈在發布的《蜀海頤海生產計劃》中就表示,目前蜀海供應鏈公司生產能力有限。同時還表示已經決定採用自建工廠、OEM代加工以及與所在國供應鏈合作等方式,在半年內大幅提升供應鏈產能,加速新零售鏈條發展。
不止火鍋,西貝等大牌餐企也紛紛研發零售產品,加入了這一賽道。
九品鍋聚焦三大維度
打造持續發展新零售
其他企業跨界新零售,主要需求是應對疫情難關,相比之下,盒馬、九品鍋等原生新零售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更多。
如何將疫情期間的消費習慣沉澱,延續新零售浪潮趨勢,才是謀求後續發展的主要核心。面對這一難題,九品鍋將聚焦三大維度。
造勢不如借勢,聚焦火鍋市場
火鍋,一直以來是國內餐飲市場的一桿大旗。
《2018-2019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白皮書》中提到,2018年全國餐飲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其中,火鍋餐飲成為餐飲細分中最大品類。據悉,從2014年起,火鍋業高速增長。2018年,全國火鍋業總收入8757億元,預計將在2020年超萬億元。
針對於目前火鍋品牌的新零售,都是以自熱小火鍋為產品,而九品鍋同樣聚焦火鍋市場,卻選擇了走不同的發展路線——火鍋燒烤食材超市。
九品鍋依仗火鍋市場大熱環境,聚焦火鍋食材供應鏈,即滿足火鍋市場龐大需求,又滿足後疫情時代的「降級」消費觀念,即能應對火鍋店食材採購需求,又滿足個人消費者日常飲食消費。
培養消費心智,延續消費習慣
疫情期間無論是商家採購食材,還是個人食材消費,都受到了很大影響。
一方面,市場多為散戶經營,沒有大量採購的議價能力,價格波動巨大。另一方面,市場由於人群聚集,採購也並不衛生、安全、便捷。
九品鍋作為新零售火鍋燒烤食材超市,擁有自建穩定供應鏈,店面乾淨整潔,擁有價格、衛生、便捷三大消費優勢,可以最大程度滿足火鍋消費的便利需求。
而疫情期間,九品鍋也憑藉多項優勢,吸引廣大火鍋商家與個人前來消費,並以此培養消費者心智,延續新式消費習慣。
深耕產品研發,提升品牌競爭力
作為主營食材的新零售店面,產品始終都是經營之本。
九品鍋將產品研發視為經營重點,合作雨潤公司,共建產品研發團隊,每款產品都經歷嚴格的產品研發、評測才能生產銷售。
以火鍋底料為例,通過研發團隊反覆調配配料比例,再經至少3次的試味嚴格篩選,依據各個地區口味不同,研發出適宜各地人口味需求的產品,針對性提升自家產品競爭力。此外,九品鍋還擁有十分嚴格的質檢體系,確保食材健康安全。
擁有強勁的產品力,才能保證品牌擁有持續競爭力。
疫情,為新零售帶來了足夠的機遇
但能否把握機遇,借勢發展,就要看企業如何把控了。
疫情期間連開600家門店的九品鍋,可謂敏銳果決,以點及面,從疫情期間的一次消費變化,展開並制定一整套後續發展策略,搶佔了當下商機,也把握了未來機遇。目前,九品鍋加盟招商仍在繼續,如果您也對九品鍋加盟感興趣,歡迎前來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