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老百姓要不要囤糧?農業農村部:沒必要!糧食還是吃新的好

2020-12-20 齊魯壹點

4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5時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司局負責人等回答媒體提問。

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針對大家關心的糧食供給與是否囤積的問題,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可以從以下幾組數據就可以打消人們的顧慮。

第一,糧食產量。這些年,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小麥多年供求平衡有餘,稻穀供大於求,口糧保障絕對安全。

第二,人均糧食佔有量,2010年以來,我國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達到472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

第三,糧食庫存量。目前,我國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小麥和稻穀,庫存相當於一年全國人的消費量。

第四,我國穀物的進口量。我國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進口1468萬噸,僅佔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而且我國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的小麥和泰國大米,主要是為了需求餘缺結構性調整,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

魏百剛表示,總體來看,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即使國內疫情嚴重時期也是米麵無憂,老百姓沒有必要囤糧食,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也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加強市場糧源調度,有序組織拍賣政策性糧源,有效保障了市場需求。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個別市縣外絕多地區沒動用過地方儲備糧。順便提醒一下,在家裡大米、麵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蟲,放久了品質、口感都會下降,因此建議消費者朋友根據家庭需要適量購買。

針對網友關心的糧食搶購問題,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回應:多年糧食豐收,庫存較為充裕;今年夏糧豐收有望,春播進展順利;口糧完全自給,國際對國內糧食市場影響有限;米麵隨買隨有,不必囤積搶購。我們有信心決心端牢中國人飯碗。

(人民日報微博)

相關焦點

  • 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 不必搶購囤積
    央廣網北京4月5日消息(記者朱敏)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昨天(4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糧食產量連年豐收,口糧絕對安全有保障,國家糧食庫存充足,穀物進口數量不大,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貨足價穩,沒有必要搶購囤積
  • 有人囤5袋麵粉,有人囤500斤大米,難道中國糧食不夠你吃嗎
    有人囤5袋麵粉,有人囤500斤大米,難道中國糧食不夠你吃嗎?昨天看到有人又在囤糧食了,一次性買了5袋麵粉,足足好幾百斤,這要吃到何年馬月啊,即使天天吃,也夠吃上好幾個月甚至半年了,再說天天吃不會吃膩嗎?
  • 糧食夠不夠吃?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
    人民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劉然)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
  • 糧食危機來了?有人在超市搶米、囤糧
    部分國家甚至出現了民眾瘋狂搶購大米、囤糧的現象,直接導致國際大米價格飆升,其中泰國產大米的出口價格達到六年半以來最高水平。全球糧食危機,真的要來了?中國大豆1號主力合約價格走勢面對越來越多的國家"囤糧"限制出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屈冬玉警告:多國突然限制糧食出口,可能導致嚴重市場混亂應極力避免供應斷檔。
  • 全球疫情下的「糧食危機」:誰在「囤糧」?
    疫情恐慌蔓延,一些國家採取了「封國」措施,還有的國家為確保國內糧食需求,紛紛限制和禁止出口糧食。這些信息對國內消費情緒會產生一定影響。在「未雨綢繆」的心理下,一些消費者也開啟了「囤糧」模式。泰國政府3月26日起,正式實施一項緊急措施,並關閉所有邊境口岸,但尚未公布直接影響農業生產和出口限制措施。雖有貿易商稱,大米供應不會短缺,但價格可能保持高企狀態。越南政府宣布在3月28日之前暫停籤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確保疫情期間的國內大米供應。
  • 「搶糧潮」又來了?國家發話:中央庫存夠吃1年!
    為此,農村農業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以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等相關人員進行了回應。總結下來:我國人民沒必要「搶糧」,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為何我國不要囤糧?魏百剛透露了四大原因。首先,我國的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生產在1.3萬億斤以上;其次,我國的人均糧食佔用量持續高於世界水平,2019年甚至超過470公斤。
  • 「向前蔥」「姜你軍」頻現,農業農村部:春節前將持續高位運行
    農業農村部定於2020年12月24日(周四)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
  • 有國家糧食只夠吃3個月,最愛吃米、面的中國人,需要囤糧嗎?
    最近,你囤大米了嗎?截至北京時間4月2日11時30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93萬。這個數字從85萬到現在,只花了不到20個小時。 搶口罩、搶消毒水、搶體溫槍、搶雙黃連……當下,我們發現,全球不少地方都陸續出現了「囤米搶油」的現象。
  • 市民囤糧有沒有必要?糧食價格會大漲嗎?一文看懂
    要走進一間存放稻穀的平房倉,需從懸掛在牆外側的樓梯爬到倉庫頂部,從牆上的小門進入糧倉,記者目力所及,全是平整的穀粒。「這間1600平方米的倉庫,一共裝有5842噸稻穀。」倉庫保管員單林傑介紹。原糧存儲實現了智能化檢測,通過電腦可以在線監測糧食的溫度和溼度,當儲存條件超過標準時,會自動報警。
  • 種糧食從農民的主業變成副業!兩季糧變一季糧,有3個原因導致
    但我剛出生那會兒,糧食產量並不高,村裡很多人家要種兩季糧,比如水稻要種早稻和晚稻。其他地大多用來種玉米、高粱、葵花、小麥、菜籽等,反正一年四季地裡都是糧食,幾乎不間斷。但那時候糧食產量太低,哪怕辛勤耕種,很多農民還是吃不飽,比如我家那時候6口人,每年的水稻都吃接不到,都需要買一兩個月的米吃才等得到新稻米收穫進來。但很奇怪的是,十多年過去了,現在農村不僅種兩季糧,改種一季糧的特別少,甚至農村還有不少拋荒的農田農地。
  • 糧食生產實現「十六年豐」!今年農業農村部準備這樣保糧食豐收
    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先生、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先生、國際合作司司長隋鵬飛先生、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先生就農村經濟情況、農民就業增收、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科技運用等回答了媒體提問。發布會現場「穩」字當頭,三農成「壓艙石」今年以來,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特別是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米袋子』『菜籃子』供給保障有力,在四個方面表現還是比較突出的。」
  • 農業農村部:進口的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4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請農業農村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司局負責人等回答媒體提問。
  • 疫情引發全球糧食危機?要囤糧了?有人從澳門遊泳回廣東?真相是……
    此外,近日網上還有傳言 疫情可能引發全球糧食危機, 有聲音號召網友 「空下來去超市買點米,囤三個月的糧」。
  • 農業農村部:支持河南建設中原糧農產業大數據中心、糧農資產交易...
    【大河財立方消息】11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5087號建議的答覆。答覆稱,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河南省紮實推進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繼續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力度,支持建設中原糧農產業大數據中心、糧農資產交易中心,突出抓好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支持創建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穩步提升糧食生產加工儲運能力,不斷鞏固河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 實錄|雙節將至,來看農業農村部介紹「米袋子」「菜籃子」生產和...
    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副主任 劉均勇: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我們邀請到了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先生,種植業管理司一級巡視員陳友權先生,他們將為我們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的提問。下面首先請唐珂司長通報有關情況。
  • 「十六連豐」 農業農村部:保障14億人口吃飯沒有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9月23日,據農業農村部官網消息,目前秋糧豐收已成定局,全年糧食產量有望高位增產。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看待當前糧食價格上漲和進口量增加?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答記者問時談到,人們擔心糧食漲價和供給緊張可以理解,不過我國糧食已實現「十六連豐」,保障14億人口吃飯沒有問題。「當前我國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特別是稻穀小麥兩大口糧的庫存可滿足全國居民1年的消費需求。」關於糧食進口問題,韓長賦介紹,適度進口是我國的國情和資源稟賦決定的。
  • 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
    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農業農村部負責人解讀《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農業農村部:我國糧食取得「十六連豐」 總產量增加了54%
    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記者畢磊)28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糧安天下,「地」是基礎,「技」是支柱,農業科技對豐富中國人的「米袋子」「菜籃子」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 農業農村部:落實好「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王紅茹) 每年元旦春節,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是否供應充足備受關注。在12月24日農業農村部舉行的介紹當前及元旦春節期間我國糧食和主要農產品市場形勢、生產形勢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元旦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重點品種供給總量充足、品種豐富,城鄉居民碗裡不會缺糧缺油,也不會缺肉少菜。
  • 發生大規模戰爭普通老百姓屯什麼好?
    如果是大規模戰爭,其實老百姓什麼都囤不住,就算囤了也大部分會丟棄,家園被毀與流離失所將伴隨戰爭始末。對於城市中的老百姓來講,有條件的家庭,最好是囤積一些生活必需品。麵粉就不要備了,在水源被切斷後,麵粉除了用來炒制外,其它的都不方便做,這時主要靠的是直接能吃的乾糧。像罐裝的八寶粥之類的食品,能買多少買多少,與飲用水一樣,車上也要放一部分食品和糧食,隨時準備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