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古論今話話寧夏-5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位於寧夏吳忠青銅峽市青銅峽鎮,國家4A級景區,為石灰巖和砂頁巖構成的黃河峽穀類風景區,長10多公裡,寬50-100米,兩側的崖壁高30米以上,具有典型粗獷雄渾的北方黃河特色,被譽為「黃河中上遊第一峽谷」,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之美譽。
-
黃河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成為對中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研學遊...
秦漢渠灌溉工程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我國最早最著名的三大水利工程。經過歷代不斷修浚和發展,又相繼開挖了大清渠、惠農渠等渠系。新中國成立後,寧夏動員全灌區5萬多民工,分別在50年代、70年代相繼開挖了西乾渠、東乾渠,使銀川平原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灌溉體系,成為黃河開發的一個著名典範。
-
青銅峽黃河故道尋訪記
1 一個來自青銅峽的疑問「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青銅峽,黃河上遊的最後一道峽谷,素有「黃河小三峽」之譽。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來到這裡轉了個360度的大彎。在這個傳說中大禹治水劈山成峽的地方,山體粗獷雄渾,黃河平和開闊。登船而行,「十裡長峽」之美盡收眼底。
-
青銅峽有什麼旅遊景點
青銅峽好玩嗎?下文為大家整理了青銅峽有什麼旅遊景點,希望可以幫到您哦!青銅峽有什麼旅遊景點青銅峽市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部、銀川平原之南。青銅峽旅遊區以有其獨特之處—黃河庫區旅遊。依託黃河的人文景觀重點塑造聞名遐邇的黃河大壩、壯觀的十裡長峽、獨特的一百零八塔、神奇的臥佛山等一批精品景觀。 以黃河水上遊覽的方式將這些景點聯繫起來並輻射到明、清時代的長城及廟山湖、廣武巖畫、牛首山寺廟群,展示黃河文明。
-
《上陽賦》裡的寧朔所在地,一個縣級市竟然有這麼多「中國之最」
這部影視劇的歷史背景雖然是架空的,但故事發生的地點卻是有據可循的。今天阿呆想聊聊劇中男女主角定情的寧朔。寧朔,這個在地圖上已經不存在的名字,在中國古代卻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上,曾有兩個地方叫「寧朔」。一是北周時期建制,在陝西靖邊縣南邊;二是清朝建置,位於今寧夏青銅峽市。如果從歷史朝代來說,《上陽賦》不論從服裝造型還是場景布置上來看,完全不可能講述的是清朝以後的故事。
-
「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近日,大連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海南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今後將進一步加強文化旅遊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旅遊品牌。
-
行走的風景——跨紅門,看「北有故宮,南有木府」
木府是麗江古城的「大觀園」,有著「北有故宮,南有木府」美譽。
-
塞上耀明珠,秀美青銅峽
2017年,寧夏引黃古灌區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而青銅峽正是引黃古灌區的精華之地。 如今的青銅峽,黃河樓、黃河大峽谷、黃河壇,已經成為全國遊客心馳神往的旅遊目的地,靚麗的人文景觀和厚重的黃河文化,讓你在短時間裡與黃河古韻有一個美麗的邂逅。
-
「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品牌戰略合作拉開帷幕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韓順兆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強海南三亞與大連金石灘兩地文化旅遊交流合作,增進雙方溝通,實現聯手互動,共同促進雙方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12月9日,大連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在海南三亞金都蔚景溫德姆酒店會議廳聯合舉辦品牌合作座談會,共同商討打造「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旅遊品牌。
-
秋到青銅峽,庫區溼地成「鳥類天堂」
新華社銀川10月5日電(記者趙倩)茂密的蒲草和蘆葦隨風搖曳,上千隻南飛的鸕鷀棲息枝頭。初秋時節,寧夏青銅峽庫區已成為候鳥的天堂,如畫一般的自然溼地生態景觀躍然眼前。 青銅峽庫區溼地是黃河上遊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也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青銅峽北岔口明長城
青銅峽境內古長城,南起廣武鄉蘆溝湖,北至邵剛鄉磨石口,全長40.6公裡,是明代嘉慶年間修建。因年代已久,大部分已坦塌,但長城最北端的北岔口一段卻保存較好,是迄今寧夏境內明代長城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北岔口長城不僅保存完整,而且構築方式、結構也很有特點
-
在寧夏青銅峽,我遇見了黃河
寧夏吳忠的青銅峽市是黃河文化的富集區,引黃灌區的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地質公園黃河大峽谷,黃河兩岸既有新景觀也有舊文物。黃河壇全稱是「中華黃河壇」,是黃河金岸的標誌性建築,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青銅峽市,為了禮敬黃河、祭拜黃河、感恩黃河,黃河壇於2010年5月開工建設,2011年4月底建成。黃河壇背靠賀蘭山山脈,隔河屹立牛首山,左傍萬裡黃河臂彎,右依青銅峽峽口。
-
翔海森林小鎮:煙臺龍口新機遇,南有三亞,北有龍口
翔海森林小鎮解讀:「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談起海邊度假城市,在南方,有三亞;在北方,有龍口。下面就跟隨翔海森林小鎮一起來看看煙臺龍口吧。當厭倦了大城市裡的生活,到海邊生活,因為有海的地方就有詩和遠方,三亞之後,人們的濱海生活多了一項選擇,那就是到龍口。
-
寧夏青銅峽 詩意塞上明珠
天下黃河富寧夏,塞上明珠青銅峽。黃河岸邊,稻花香裡,荷蘭山下,處處皆詩意,遍地是物華。青銅峽這顆耀眼明珠,璀璨奪目,熠熠生輝。河色如青銅,青銅峽由此而得名。從此黃河水得以疏通,滋養沃野,潤澤後世。牛首山和黃河水在這裡相遇,自然與人文在這裡輝映。十裡長峽十裡景的黃河大峽谷,盡覽大河奔湧的壯美風景和美麗傳說。漫步塔林期間,滌蕩心中煩惱。
-
北有頤和園,南有頤養園。探秘二沙島上的近代歷史建築群
北有頤和園,南有頤養園。探秘二沙島上的一座歷史園林北有頤和園,南有頤養園。被稱為廣東首家「旅館醫院」的頤養園舊址建於20世紀20年代,位於二沙島西端,即今廣東省體育運動技術學院內。頤養園由著名「藥王」梁培基創建,醫院設計仿北京頤和園,取頤養天年之意,名「珠江頤養園留醫院」,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
-
春到青銅峽黃河大峽谷
↑ 4月5日拍攝的青銅峽黃河大峽谷風光(無人機照片)。 青銅峽黃河大峽谷位於寧夏青銅峽市青銅峽鎮,長10多公裡,是由石灰巖和砂頁巖構成的黃河峽穀類風景區,內有寧夏引黃古灌區、青銅峽水利樞紐、108塔、大禹文化園等多處景點。
-
黃河邊一顆璀璨明珠,古老傳說伴隨深厚文化,寧夏青銅峽風光無限
青銅峽口過輕舟,百八亭亭塔影浮。關於青銅峽這個名字可謂歷史悠久,早在上古時期就有青銅峽這個稱呼,青銅峽承載著上古時期兩位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大禹和共工氏。其中大禹治水可謂家喻戶曉,但還有一件事就是共工怒觸不周山。
-
有「北有故宮,南有木府」之說!
木府雖是土司王府,但宮室之瑰麗,不遜皇家,據說當年既是「仿紫禁城而建」,鼎盛時期,有宮舍100多間。沿著關門口的石板路走進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雨流芳」木牌坊,「天雨流芳」是納西語「讀書去吧」的諧音,可見木氏土司還是很重視文化教育。轉過木牌坊,右手邊是一座雕工精美的石牌坊,上書「忠義」二字。當年的這座石牌坊結構宏偉雕工精湛,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讚譽。
-
構建「北有中關村 南有隆平城」發展格局 省政協委員印遇龍這樣建議
政協委員印遇龍建議在瀏陽河以東建設隆平農業科技新城,構建「北有中關村 南有隆平城」發展格局 「東」播一粒「種」壯大產業群 省政協委員印遇龍建議在瀏陽河以東建設隆平農業科技新城,在湖南版圖上與河西嶽麓山大學科技城相呼應,構建長沙「雙核驅動」的發展新格局,在全國版圖中與北京中關村南北呼應,構建中國科技矽谷「北有中關村 南有隆平城」的發展新格局,實現「種業矽谷」品牌疊加效應,形成一個規模與質量俱佳的產業集群,提高長沙在全國農業領域的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