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新手不是太清楚山地車21速、24速、27速的區別。只知道21速是3*7,24速是3*8,27速是3*9,30速是3*10,變速選擇更大。
許多新手也在問,27速是不是比21速跑的快?
其實速比只是給騎行人更多的選擇機會,速度是靠自個的腿部力量和耐力,只要你力量大,21速也不比30速慢!
只是在理論上,同樣踏頻下,用最高檔位,27比24跑的快,24比21跑的快。
但事實上高傳動比蹬著很沉,踏頻也自然會降低,踏頻降下來,速度自然也降下來,達不到理論的速度。要不有的新手買了車說,我的車不錯呀,怎麼我的車蹬著這麼費勁呀,原因在騎行時沒選擇一個合適你的傳動比。
27和24速是比21速有更大或更小的傳動比,即可讓你跑的更出速度又能讓你跑的更省力。因為24的齒盤和21的是不一樣的,更小的齒盤可以得到更輕的傳動比,這在爬坡時顯出很大優勢。
24速車即使使用2*1速比時,也可以達到1.07的傳動比,如果飛輪是11~32的車,那可以達到1的傳動比,(21速的最小傳動比才是1).所以24速比21速車的優勢不在最快檔,而在最慢檔,讓你走山路更輕鬆更給力。
一般自行車變速所謂的幾段變速是指『前大盤齒片個數 x 後飛輪齒片個數』,登山車通常是前3大盤,後飛輪六、七、八、九速,乘起來就是18、21、24、27段變速。首先看下參數21速 齒盤48-38-28 飛輪14~ 2824速 齒盤42-32-22 飛輪11~ 30(11~ 32)27速 齒盤44-32-22 飛輪11~ 30(11~ 32)齒盤數除以飛輪數就是傳動比21速最大傳動比3.43,最小傳動比124速最大傳動比3.82,最小傳動比0.73(0.69)27速最大傳動比4, 最小傳動比0.73(0.69)
但如果將各種前後對應的齒比計算列出的話,你會發現不同的『齒比』其實沒那麼多段。例如前44T/後22T跟前32T/後16T的齒比都是2,齒比是重複的。所以幾段變速的意義其實沒有幾段『齒比』大,『齒比 = 前大盤齒數 / 後飛輪齒數』。
你假若不要加大自已的力度,只加大齒輪比來加快騎行,那是不可能的事。實際騎行過程中很快發現這一點的。加大齒輪比(高力矩、低踏頻)來騎行時,達不到最適當的騎行速度。這將會增加膝蓋的負擔和成為引起各種障礙的原因。很多車店賣車時都特意標出多少速,這並不是一輛車的本質區別,所以,買車時不要只關注多少速,也要綜合其他配件檔次來決定,比如前叉,剎車,輪組等等。青春不老,為夢而年輕,愛上騎行,徵途單車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