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是近幾年非常流行的一種健康蔬菜,口感清脆多汁,香味獨特,是很多運動員日常首選的蔬菜種類之一。這種蔬菜不是我國的本地蔬菜,但是隨著日益增大的食用量,我國栽種秋葵的面積也是逐漸的增大。這種蔬菜適宜溫暖氣候,在我國的很多地區都是適宜種植這種蔬菜的,那麼秋葵該如何種植呢?一起了解這種蔬菜的種植技術。
秋葵的種植對於新農戶還是比較的陌生,因為這種蔬菜流入我國的時間不長,種植技術還在不斷的完善,想要成功的種植這種蔬菜並且提高產量,需要學習科學的種植方式。首先在土地的選擇上,秋葵適宜種植在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土地上,需要在收穫前作物以後將土地進行翻整,墊足基肥,可以按照每畝施4000斤農家肥,餅肥200斤的比例摻入泥土中。一般種植在四月份種植,大部分種植在黃河以南地區,而中原地區也有少部分的種植,不適宜在北方種植。
秋葵屬於直播種子類,它的種子比較的堅硬,如同堅果,不能直接播入土地,否則它的出芽率不是很高,需要在播種前將秋葵種子進行處理。一般採取浸泡種子的方式,將秋葵種子放入浸泡液中24小時後按照每株行距為15*40釐米的距離將種子播入土地。每個洞穴需要播種2粒或是3粒可以加大它的成活機率,播種完成以後一般五天發芽,可以到時候觀看它的發芽效果。
直播的方式會採用多撒種子的方式,是為了避免發芽情況不好或是遭遇蟲害等,在播種一個月以後,秋葵出現三片真葉時可以進行定苗,將多餘的秋葵拔掉,留下長相好的秋葵,每個洞穴只留一株才能確保秋葵有做夠的生長空間,確保養分的供給,不可以貪圖產量留下較多的秋葵,否則在結果以後效果差強人意。
秋葵對土地的肥沃程度要求是比較的高,它的根部比較的發達,有著較強的吸收能力,如果土地的養分不足,那麼秋葵的主要能量會用來生長根部,造成根部發達,上面矮小的狀態。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秋葵苗達到40釐米以後需要補施第一次肥料,按照每畝20斤尿素撒入田地,也可以在灌溉的時候將尿素摻入水中,效果還是不錯的,在此之前需要進行中耕,將土地微微的翻整,保持土壤疏鬆,利於尿素的吸收。等到秋葵進入開花結果的時候開始補施第二次肥料同樣按照每畝20斤尿素的比例散入田地中。在結出兩三個果實以後,為了防止秋葵過早的進入衰落狀態需要在葉面噴灑0.3%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一周噴灑一次,需要連續噴灑三次會有明顯的延長效果,是提高量產的關鍵。
另外在灌溉上面,秋葵喜歡溼潤,為了節省投資,在秋葵苗的培育期間不需要經常的澆水,在開花之前,需要進行一次中耕保持土質的疏鬆,方便秋葵的紮根。在開花以後需要注意土地的溼潤程度,保持地表溼潤,一般建議每一周的時間灌溉一次,做好地面的排水工作,在灌溉後將積水排出,否則根部長期浸泡容易出現根部腐爛等病症。
在四月份種植以後,在七月份即可收穫果實。秋葵的果實屬於果莢,這種果實的口感適宜酥脆多汁,所以在採收的時候注意採收時機,如果過早,會影響到產量,過晚會導致口感喪失。一般是建議在果實達到9釐米長的時候將它採收,或是花謝8天以後及時的做好採收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採摘的時候不要傷害枝幹,在果柄處直接的修剪下來,這樣在噴灑葉面延緩藥物以後可以推遲結果時期,一般可以採摘至十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