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海城魁星樓,遼南地區最大的魁星樓,全國僅有的37座魁星樓

2020-12-10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在中國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樓」或「魁星閣」,其正殿塑著魁星造像。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隻角,整個仿佛是鬼的造型。古時候,基本上各地都會建一座魁星樓,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因此,魁星樓是具有濃厚中華民族風格和地方文化特色的產物,是華夏幾千年燦爛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據統計,全國目前僅有三十七座魁星樓,而每一個魁星樓都有它獨特的建築特色和文化內涵。海城魁星樓位於遼寧省海城市城南的厝石山公園內, 歷史為「臨溟八景」之一。海城魁星樓在造型特點和彩繪裝飾上都展現了古人的辛勞和智慧, 是人們瞻仰和崇拜的地方。

鞍山:海城魁星樓

海城魁星樓始建於1778年(清朝乾隆四十三年),重修於1923年(民國十二年),毀於十年劫難。後於1999年重建,是遼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座魁星樓。海城魁星樓一直是人們瞻仰和崇拜的地方,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傳說,在這座城市有著崇高的地位,是海城人民的一種精神寄託。

鞍山:海城魁星樓

走入海城厝石山公園,一眼就可以看到屹立在山坡之上的魁星樓,該樓也是這座公園的標誌。海城魁星樓主要由屋頂、屋身、臺基三部分構成。臺基採用白色石材,四方圍牆將魁星樓環繞其中,臺基的正前方設有臺階,左右分別有兩塊石碑,上面記載了歷年來海城人民的捐贈情況。上了第一層臺階後,映入眼帘的是刻有吉星高照的三足鼎,以及刻有雙龍戲珠的石階浮雕,彰顯了魁星樓的氣魄宏偉、地位不凡。屋頂青磚碧瓦,飛簷鬥拱,龍頭吞脊走獸排列其上,體現地位尊卑。翹起的簷頭上各掛著驚鳥鈴,當風吹過時,叮咚作響,悅耳清脆,別具風韻。屋脊採用自然流線型,既可以防風避雨,又有助於排水。

鞍山:海城魁星樓

樓頂處九龍鑲金匾中的樓名是由中國著名書法家沈鵬先生親自題寫。

鞍山:海城魁星樓

走進魁星樓,首先是「魁樓神武」四字牌匾,下掛有魁星樓簡介,隨著右邊的樓梯通往二樓,可以看到樓梯轉角處為《臨溟八景圖》,畫有遼南古城之海城市古時八景致, 「魁樓晚眺」便是其中之一。魁星樓在中國古代社會的科舉制度下,文物對考舉高中的期望,體現了儒家哲學和中國祭拜文化。

鞍山:海城魁星樓

魁星樓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在傳播文化,發揮社會價值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魁星樓的建築造型和彩繪特點的探索和研究,了解古代建築的建造方法,學習古代建築的設計構思、美學文化等,結合現代知識,將古代建築的精神和技法發揚光大。海城魁星樓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記載了海城從1978年至今的狀元,見證了海城的發展歷史,是海城人民引以為豪的歷史文化產物。

鞍山:海城魁星樓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魁星樓散記
    景學信  前不久,我有幸參加了聞喜縣城郊姚村魁星樓重建和革命烈士紀念碑揭碑儀式,並登上了新落成的魁星樓。楊氏兄弟為感恩寡母,立了「貞節碑」,並在關帝廟書院附近修魁星樓,以耕讀傳家,興學育人。  如今,瑰麗莊重的魁星樓與村莊的高樓和周圍林立的廠房相比,早已顯得遜色了許多。
  • 遼陽旅遊之《從望京樓走向魁星樓》
    古城遼陽有兩座名樓,一座叫望京樓,另一座叫魁星樓,兩樓原址在古城牆的西南角和東南角,東西距離2250米。雖然古城牆己難尋蹤跡,但好在護城河仍在,而且沿岸還修了綠化帶,更為可喜的是,在原址復建了魁星樓,在護城河折角處外岸地面上重建瞭望京樓。
  • 1941年遼寧海城舊影,城牆東南角的魁星樓與還沒拆的古城牆
    這是海城的柞蠶,柞蠶以柞樹葉為食。魁星樓位於海城市城南厝石山公園內,原為「臨溟八景」之一,始建於1778年,重修於1923年,毀於文革之初,重建於1999年。老魁星樓為二層六角,後改為八角三層。青轉碧瓦,非簷鬥拱,龍頭吞脊走獸排列其上。翹起的簷頭上掛驚鳥鈴。風過,叮咚作響,別具丰韻。樓內為木質的「魁星」神像。圖為城牆東南角上的魁星樓。
  • 陝南旅遊,遇見兩座古代魁星樓,一座素麵,一座濃妝
    我遊覽白何魁星樓時,是在去年冬季。那天,天寒地凍,我去的時候村子裡空無一人。我找了半天,最後終於在村子邊的一個魚塘旁找到了白何魁星樓。這座白何魁星樓,清代建造,建築面積35平方米,通高7米,面闊三間,穿鬥式梁架,簷下置鬥拱,歇山灰瓦頂。現在,白何魁星樓屬于洋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重慶魁星樓秘事:公路大王、資本家和女明星
    △22樓的天橋電影讓這座天橋風靡整個中國,至此來到魁星樓廣場上的年輕人絡繹不絕,拍照發朋友圈,拍視頻發抖音,才子二狗再一次展現它的犀利諷刺:魔幻重慶的8D和小姐姐小哥哥們的傲人胸臀圍是正成比例的。但遺憾的是,沒有人關注到那些空空的古建築,也無人知曉它背後的傳聞秘事。
  • 遼源魁星樓:中國「玄門第一樓」
    清光緒30年(1904年)至1913年間,僅境內的「龍山遼水」之間就有大小宮觀七座,其中以坐落在市區中心龍首山南麓、東遼河畔的福壽宮最為宏偉、最具規模,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道觀之一。可惜後來,福壽宮不幸毀於戰火,建國後又曾遭遇人文浩劫,早前的樓臺早已經蕩然無存,只剩下斷壁殘垣,讓人悲緬不已。
  • 張家口蔚州署有座魁星樓,您知道魁星樓有什麼講究嗎?
    李愛萍近日,與老戰友及家屬一行8人到張家口蔚縣蔚州署衙遊覽,在署衙的西南角,看到一座魁星樓,高40米左右,直徑10米左右,木質結構,是重修蔚州署衙時新建的。今年五一期間,我和朋友們到涿鹿溪源村旅遊,也看到一座魁星樓。
  • 通過廣西河池謝家峒隧道,一睹具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河池魁星樓
    在廣西謝家峒隧道時我們便了解到,河池魁星樓是一座六角紅塔樓,位於廣西河池市東蘭縣武篆鎮,興建於光緒三十一年三月。前人稱為「文明樓」,今被定為廣西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廣西最古老的一棟樓。魁星樓是清光緒年間所建,由地方賢達父老熱忱囊助,獻策獻計,士農工商各界慷慨解囊捐助,不數月即捐獲白銀7千元之巨款,乃於光緒三十一年三月興土建築,至三十三年四月落成。
  • 騎行發現的小秘密——大遼國東京城(天祐門)、魁星樓
    園區中有一水塘,遊客岸邊嬉戲餵錦鯉……從東京城出來,騎車往市中心方向,不久來到魁星樓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章興衰的神魁星而建的,其中有魁星造像。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
  • 魁星的傳說
    魁星是北鬥七星中的第一星至第四星,民間信仰以其為主文運之星神。最早起於古代的奎宿崇拜。
  • 1909年遼寧奉天府建築老照片,瀋陽魁星樓與小南天主教堂
    廣義上盛京地區還包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在內的整個東北地區。圖為奉天城內。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把都城從遼陽遷到瀋陽中衛,並在瀋陽著手修建皇宮。瀋陽迎來了歷史性轉折,從一個軍事衛所,一躍成為盛京皇城,逐步發展為東北中心城市。1657年以「奉天承運」之意在盛京(瀋陽)設立奉天府,因系「龍興重地」而定為京府,相當於省級行政建置。該府設府尹轄有治中,通判等官職。
  • 海城這3個地方 被定位鞍山歷史建築!
    魁星樓鞍山市自然資源局又公布三處歷史建築,都分布在海城市,分別是海城市委主樓、老海城高中教學樓和魁星樓。至此,鞍山市共公布六處歷史建築,其它三處分別為鞍山賓館舊址、偽滿鞍山電報電話局舊址、第六中學教學樓。
  • 山西洪洞縣,魁星樓前趴著一隻大鰲,獨佔鰲頭的大鰲到底長啥樣
    山西省洪洞縣,魁星樓前趴著一隻大鰲,獨佔鰲頭的大鰲到底長啥樣?(王建安 攝影)山西省洪洞縣的大槐樹尋根文化園景區是明代移民遺址,屬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大槐樹尋根文化園內的西北位置,有一座上圓下方的兩層樓閣式魁星樓。
  • 成都魁星樓最受歡迎的人氣川菜館!
    在魁星樓的光芒萬丈中,它簡直是屌絲中的戰鬥機!幾個簡陋的防水傘混搭著油煙味的烤架,一臺超大電風扇呼呼亂轉,甚至連萌萌噠3D鯊魚都被掩蓋在一堆桌椅傘架中。各路媒體爭先報導各路媒體飛也奔而來,競相報導:魁星樓有一家做創意菜的暗黑館子
  • 道教傳統民俗中的「魁星踢鬥」
    而在某些宮觀的法會介紹中,除了虔誠禮拜月老,還提到了「魁星踢鬥」的民俗活動環節。那麼,大家熟知的「魁星」和七夕有什麼關係呢?魁星的形象為何那樣猙獰呢?所謂的「魁星踢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記載,最早在東漢緯書《孝經援神契》中便有「奎主文章」一說,因此魁星曆來被文人墨客們視為主管文章興衰、官運起伏的神明,是讀書人的守護神,我國很多地方都建有祭祀魁星的魁星樓、魁星閣等建築,在民間的影響非常深遠。道教魁星信仰興盛於宋代,當時社會重文抑武,科舉考試幾乎成為改變階層的最佳途徑,人們都渴望通過金榜題名來改變命運。
  • 魁星到底長啥樣
    ▌清 珊瑚魁星點鬥盆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珊瑚魁星點鬥盆景,是在一個方形的玉質花盆中,塑造湧出翠羽貼飾的層層波濤,水波中則浮現一龍首魚尾的翠玉鰲魚。站立在鰲首上的,便是一尊以朱紅色珊瑚雕造,身繞飄帶,高舉七星的的神祇——魁星,又稱魁鬥星君。相傳,魁星為北鬥七星之首,職司掌理人間考選文運,為司祿與進賢之星宿。南宋以至明清時期,民間為祈求科第高中,仕運亨通,多有興修樓閣供奉魁星的習俗。魁星高照、獨佔鰲頭等詞彙也應運而生。那麼,魁星之說是怎麼來得,魁星的相貌又是如何的呢?
  • 原創)江西新餘魁星文化漫談(上
    與此同時,閣的頂層設有魁星閣木雕像,魁星右手拿著石硃筆,左手端著木鬥,以為點鬥之勢,意思是說用硃筆點中考試過關者的姓名,所以在科舉時代,當地文人特別是應試學子,紛紛攜香燭、供果前來,以求得償所願。清末瀛洲書院山長趙輝有「魁星閣聯」:「攬勝賦長吟,每當曉來江氣,雨後山光,憑斯樓坐收諸景; 凌虛聊縱步,若要手抉雲章,胸羅宿海,與群英更上一層。」
  • 重慶別處江景民宿,穿過魁星樓任所有繁華,俯一線江景睹洪崖芳容
    可以去繁華的解放碑中心喝個下午茶,可以去388.9米的WFC最高樓看看重慶美景...穿過天橋就是魁星樓,附近就是解放碑商圈,感受到了重慶電梯的奇妙!滿屋子的茉莉花香,超大的落地玻璃窗也是民宿裡的一大點睛之筆,43樓的視野足以俯瞰整座城市
  • 海城厝石山公園: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公園
    海城是東北經濟最發達是縣城之一,也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的古城,想要了解海城的城市歷史文化,厝石山公園則是必去之地。親身走在園中,除了能享受城市喧鬧之外的寧靜外,更可以感受這座城市的中的那一處青松翠柏的寧靜,還可以感受這座百年歷史公園中積澱的城市記憶。
  • 【河北旅遊】文昌帝君和魁星:封建社會讀書人最崇信兩個神,共居一閣筆點狀元
    (王子瑞 攝)勝芳古鎮文昌閣又稱「魁星樓」,始建於明正德十四年(1615年),歷代曾有過多次修繕,工程最宏大的一次是在清乾隆初年,由直隸總督方觀承親自督導。文昌閣上高懸匾額兩塊,上面的豎額曰「魁星樓」,下部的橫匾曰「文昌閣」。下有基臺,上有頂尖,閣的底層四周磚牆,樓梯分布於大廳兩側,供遊人攀登。中層三面磚牆,西北面為前敞式木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