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程林裡社區添新菜市場 三條石地區不再買菜難!
南開區
從經濟廣播大時段直播節目的宣傳帶播出以來,23602190的民生熱線就接到一些聽眾打來的熱線,反應有關菜市場的問題,其中就有聽眾反映南開區二馬路菜市場外溢經營的問題。
記者也到實地進行了調查採訪,梳理總結來看:二馬路市場佔路已經有若干年,由於二馬路佔路的時間由來已久,攤販比較頑固,政府相關部門組織過多次嚴厲打擊,現在由於一些客觀原因,警力不夠的時候就會時常出現回潮。
那麼目前,南開區菜市場建設還存在哪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下一步整個的方案和措施?
南開區商務委副主任崔玉剛:
現在有一些問題就是菜市場存在著裡空外賣。尤其南開屬於老城區,佔路擺賣的攤販比較多,造成購買力分散,所以菜市場裡的商戶營業額達不到期望值,造成有的市場比較冷淡。
為了清理佔路,南開區在二馬路附近新建了一個興南順菜市場,在3000平米左右,在三馬路建了一個1500平米的菜市場。建成以後,二馬路佔路擺賣問題依然沒有徹底根治,下一步南開區將會把這個問題帶回到區裡相關部門,加大清理力度、措施,確保二馬路形成順暢的道路。
發展規劃:
制定了「南開區標準化菜市場提升方案」,在下階段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突破難點、打造亮點、把握重點,結合創衛工作加速推進菜市場提升改造和管理工作,使民心工程得到新提升。
(一)切實抓好落實加快提升改造
以提升改造老舊菜市場為契機,以功能區域調整、公共設施配套、攤位標準化建設為重點,提升菜市場建設硬體水平。全年結合各街全力打好「一平方公裡」示範區的標準要求,完成萬德莊等5個示範菜市場、天大四季村等11個標準化菜市場的新建提升改造任務
(二)引進先進模式提升管理水平
做好新建提升改造菜市場經營秩序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通過強化監管力度鞏固現有成果。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提高菜市場主辦方積極性。針對部分菜市場存在閒置空餘攤位的問題,加大整治佔路經營力度,通過為進場經營商販提供攤位和適當優惠,確保標準化菜市場健康發展。
(三)整治薄弱環節狠抓長效機制
健全完善菜市場管理制度,將提升環境納入長效機制,抓住提升改造和強化管理兩條主線,做好經營秩序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徹底解決環境衛生、佔道經營、車輛停放、人員配備等方面存在的老大難問題。使菜市場創衛工作走向「常態化、規範化、制度化」。
紅橋區
經濟廣播民生熱線接到了聽眾反映關於紅橋區河北大街泰達城地區一直沒有菜市場,買菜不方便。
泰達城處在北開大街、三條石大街、河北大街、北營門橋周邊,並且離估衣街和大胡同都較近,可以說是一個商業和交通都比較方便的地方。並且周圍的幾個小區,包括河海花園、瞰海花園、金領花園,北開花園等都是中高檔小區,周圍有居民住戶近萬戶。
記者實地調查:
這幾個小區入住的時間都不短了,有的是2008年就入住了,有的是2012年入住,但周圍近萬戶百姓面臨的大問題就是至今沒有菜市場。在跟居民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幾年前周圍有個易買得超市還可以買到蔬菜水果等商品,但是自從超市關門後,就給附近軍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相對較近的菜市場例如河北區的十月地區、西南角地區或者是新世界百貨裡的家樂福超市,但無論哪個都有兩公裡左右的距離,甚至更遠。因為這塊居住的居民除了上班族外,還有不少的老人和孩子,出行不便,賣菜也就造成困難,特別是像現在比較寒冷的時候。一部分上歲數的人只能靠家裡人上班回來路上帶回菜品。雖然在這塊居民區的周圍有一些小的超市和便利店,但菜品通常不是很多,而且價格相比市場略高。此外就是在不同的小區有蔬菜直通車每周分一三五、二四六日的進入小區內為居民提供買菜的便利,但是居民也表示,買都的都是常用菜和一些米麵,雖然可以解決燃眉之急,買到比較新鮮的蔬菜,但是對於肉類、水果、甚至油鹽醬醋的需求還是無法解決。相比菜市場還是有很大的欠缺。作為一個居民生活居住的聚集區,菜市場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設施,泰達城地區的百姓對菜市場的需求是非常大的。
發展規劃:
河北大街三條石地區地處三條石商圈內,是紅橋區未來經濟發展的中心之一,該地區近年來一直缺少菜市場,給周邊居民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周邊居民多次通過各種渠道反應此問題。三條石地區菜市場問題已連續4年成為區人大、政協提案建議的重點。
此外,三條石地區已被列入天津市急需建設菜市場的4個菜市場空白點之一,列入天津市民心工程菜市場建設督辦點位。因此,在該地區選址建設一座標準化菜市場已成為當務之急。區委、區政府對此事高度重視,我委多次與規劃、建設等部門協調選址,調整規劃,經過多次會議協調,規劃在河北大街與西青道交口(西青道立交橋南側)已預留2500平米菜市場用地。該預留菜市場用地如果建設菜市場需地塊旁的河與海二期建成後方可建設,仍需耐心等待一段時間。紅橋區商務委會力爭早日完成超市重新開業及菜市場建設,解決困擾該地區居民多年來的買菜難問題。
紅橋區現在的菜市場普遍存在利用率不高,攤位出租不滿,甚至有些菜市場面臨將要關停的窘境。針對這樣的情況,政府部門有沒有拿出一些解決的方案?
紅橋區商務委商貿管理科科長田野:
紅橋區因為地域、歷史和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佔路市場較多,對正規菜市場形成包圍之勢,導致紅橋區菜市場很難維持正常經營,攤位出租率基本均未達到50%,最艱難的菜市場出租率甚至達不到5%。
為提升紅橋區整體環境秩序,2016年,紅橋區區委、區政府決定,下決心、下力量,自2017年起,利用三年時間,逐步取締佔路市場,切實實現退路進廳。
目前,區委書記、區長已組織各相關部門召開四次專題會議,制定《紅橋區市場環境綜合整治實施方案》,目前正在審議和修改方案中,待方案正式確定後,紅橋區各相關部門將儘快組織實施。
河東區
聽眾反映河東區春華街老明和裡菜市場荒廢,新環路上從春華裡樓下到城市之光門前變成了攤群市場。河東區針對市場裡空外佔的情況又什麼管理方案呢?
河東區商務委副主任何雲翔:
在新建和提升改造老舊菜市場的同時還配合區裡清理了二號路、宮前園、程林裡三處佔路市場。雖然今年菜市場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此同時仍存在不少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市場分布不均勻,部分地區市場缺失嚴重。春華街後廣場地區、唐口街南橫街地區特別是富民路地區沒有一個標準化市場,雖然有部分超市滿足了居民購物需求,但整體導致我區還有部分居民買菜難,買菜不方便。二是佔路攤群市場嚴重影響正規市場經營。目前我區一些佔路市場雖然滿足了部分居民的購物需求,但經營條件差、環境衛生惡劣、食品安全無保證,擾民堵路等問題突出,同時也嚴重衝擊正規市場經營,導致部分正規市場難以維持,不得已有些停業關閉。
河東區程林裡,市場小,不滿足市民買菜需求。希望市場擴建。
河東區商務委副主任何雲翔:
程林裡菜市場是周邊僅存的一個市場,面積比較小,確實不滿足市民買菜購物需求。河東區將對周邊菜市場加大商販引入。計劃還要規劃建設四個標準化菜市場,正在選址階段。
下一步舉措:
(一)推動舊市場改造提升。在現有的菜市場中重點推進北長路、家家福等服務範圍廣、群眾依賴性較強的菜市場進行改造提升,為地區居民提供更加舒適、便捷的購物環境。
(二)大力推薦「網際網路+菜市場」、便民菜店等新型蔬菜流通模式,拓展傳統菜市場服務半徑,來滿足菜市場空白區域內百姓的購物需求。
(三)清整佔路市場、露天早市,盤活空置菜市場。
(四)加大市區兩級菜市場財政支持力度,用以鼓勵舊市場改造、新市場建設以及示範菜市場完善提升等工作開展,充分發揮政策槓桿作用,調整行業布局,增強菜市場公共服務功能。
和平區
和平區地處中心城區,地域狹小、商業網點稀缺,且布局不夠均勻。在菜市場規劃當中選址就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比如小白樓、五大道等地區學校、寫字樓、風貌建築多,而菜市場、菜店比較少。那硬體條件不足,咱們是不是可以通過一些靈活的方式來緩解百姓買菜難的問題呢?
和平區商務委副主任戴文英:
比如小白樓、五大道這些地區目前又不具備新建菜市場的條件。為了解決菜市場和網店配套不足的問題,我們一方面建設、改造、提升小型菜店,通過政策扶植,挖掘社會資源,動員鼓勵社會力量開辦小型菜店,方便群眾購買,另一方面積極推廣農菜直銷項目,今年在白樓街進行了先行試點。通過實地調研,首先在白樓街選取具備項目落地條件的社區,然後對接農村合作社實施農菜直銷車進社區。社區各蔬菜銷售點全部由合作社統一管理。政府在場地上給予服務保障,並且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植。通過減少中間環節,實現了蔬菜從農田到餐桌,各蔬菜銷售點不僅商品新鮮,而且價格實惠,大部分蔬菜較周邊便宜20%以上。每個蔬菜直銷點實施統一標識、統一配送、統一服務,蔬菜品種可以達到20種以上。每天早上,直銷車一開進社區,周圍的老百姓就來爭先選購。目前,我們已在解放路、泰安道、崇仁裡、開封道、養和裡、大沽路6個社區開展了蔬菜直銷。
河西區
河西區新梅江仁湖裡,入住兩年多周邊沒有菜市場
河西區商貿旅遊局局長王瑜:
這個地方已經納入考慮正在規劃當中,有建設的預期目標
河北區
河北區隆達新苑,住了兩年多,附近沒有大的菜市場。距離附近的大菜市都有20分鐘以上路程。
河北區市場辦副主任王寧:
針對這個位置,我們和街道商量利用小區後面的廢舊廠房,是不是能擠出地方建一個臨時的菜市場,先解決這幾個小區居民買菜問題。後期再協調具體選址問題。
每個區都有自己的區位特點和區域特性。在菜市場的建設的管理過程中各區政府和管理部門也在因地制宜的積極尋求解決方案,不斷完善管理方法。殊途共同,不管這過程中是不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難處,我們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服務於民,方便百姓。(曲璐琳)
(責編:孫曉川、魏炳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