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中國方便麵幾乎被日掌控 4巨頭3家日資背景

2020-12-25 搜狐網

  800億元的方便麵市場正瀰漫著硝煙,而這緣於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師傅」)莫名遭遇的「日資門」事件。

  一個多月以來,由於被指是日資背景企業,康師傅連日來銷量下滑、股價下挫,而這被其認為是有幕後推手操縱,並最終鎖定為競爭對手統一集團,一場行業龍頭企業間的「無間道」被撕開一條裂縫,整個方便麵行業幾乎被日資控制的現狀也暴露出來。

  新聞源頭

  疑「統一」爆「康師傅」被日資控股

  康師傅「日資門」事件正將戰火引至整個方便麵行業。

  2012年10月30日,康師傅相關負責人表示,從9月18日開始,康師傅就發現網絡上開始出現說他們是日資控股企業的消息,當時公司就感覺很奇怪,於是就開始搜集相關的證據,後來各種證據和現象都漸漸明朗了,就慢慢鎖定幕後操縱者是統一集團。

  康師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黑龍江到廣州,從浙江到烏魯木齊,在這些地區,他們都受到了抵制,所以康師傅相應地在這些地區的工商部門進行了舉報,同時也在國家工商總局進行了舉報,希望能夠制止他們的不法行為。此外,在公安部門康師傅也進行了舉報。

  對於康師傅方面認為統一集團就是幕後指使者的說法,2012年10月31日,統一集團新聞發言人楊壽正向記者回應稱:「對於外界的傳言,我們不知所云,也不會加入口水戰。」

  事態發展

  康師傅指統一也有日資血統

  既然康師傅認為統一在背後詆毀他們,那麼,康師傅背後的日資背景到底是怎樣的呢?對此,康師傅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1999年三洋入股康師傅之後,股權並沒有增持,還是二股東,頂新集團是大股東,這在業內並不是秘密,十多年前就已經發公告了,外界說康師傅是三洋食品控股就不準確了。

  據記者了解,康師傅於1996年2月在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兩大股東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分別持有該公司33.27%及33.18%的股份。

  事實上,作為康師傅的老對手,統一集團也有日資參股。康師傅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統一在中國臺灣大部分的企業都有日資合作,這家企業很聰明,如果查統一中國大陸的資料查不到日資背景這些信息,但在中國臺灣的部分,就能夠查到。

  據記者了解,「統一午茶風光」成立於2007年,由統一超商與日商株式會社SAZABY LEAGUE合資成立,自2008年起,陸續在臺灣及上海開店。此外,統一集團下屬許多子公司均與日資企業進行了合作。

  「康師傅和統一都是定位高端的方便麵,一山難容二虎,它們之間肯定存在競爭關係,出現目前的局面不奇怪。」有行業知情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康師傅在方便麵行業排列第一的位置,白象、今麥郎、統一在後面幾個位置上一直差不多,競爭很激烈,康師傅目前能夠佔據超過40%左右的市場份額,白象集團佔據17%左右的份額,今麥郎也是17%左右,統一能佔據15%左右的份額,剩下的70到80家的方便麵企業佔據約10%的份額。

  另有公開信息顯示,去年方便麵銷量為483億包,銷售額接近800億元人民幣,康師傅去年營收約491億元,其中方便麵業務銷售224億元;統一去年營收170億元,方便麵銷售60億元。

  記者調查

  方便麵三巨頭均引入日資企業

  目前,在方便麵行業,不僅康師傅與統一集團有日本企業的投資,今麥郎也引入了日資企業。

  業內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在方便麵行業日資參與投資康師傅並不是唯一案例,日本日清株式會社也參股了今麥郎食品,目前將近持有一半的股份了。

  早在2004年4月19日,今麥郎正式與日本日清食品株式會社成立合資公司「華龍日清食品有限公司」,當時的投資額是5.439億元。

  由於看好中國市場,日本日清株式會社增加對今麥郎的注資。今年4月27日,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宣布,今年日本日清株式會社將分兩次向今麥郎公司追加投資10.1億元人民幣,持有今麥郎的股份增至33.4%,今麥郎公司也正式變更為今麥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雙方將聯合打造中國大型食品生產企業。

  業內人士稱,日本人在中國方便麵市場的野心非常大,方便麵市場的四大巨頭3家有日資背景。不僅如此,幾年前,日本相關企業也找到了白象集團,想收購這家方便麵企業,但是最終被拒絕了。如果白象集團被日本企業收購了,那麼方便麵行業的四大巨頭都有日資的背景,中國的本土方便麵就幾乎全軍覆滅了。 據《華夏時報》

相關焦點

  • 當年日資媒體如何控制中國輿論場?
    日資媒體當年可分:全日資報紙和日元津貼報紙。報紙的重要性外國報紙在中國創刊,必然與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均有密切聯繫,可謂影響深遠,但他們登什麼是以本國利益,本國觀點為前提。他們在中國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是家常便飯,民主自由那是用來裝點門面的。
  • 康師傅袋裝方便麵又漲價了 統一方便麵跟進提價
    東方網3月4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繼去年11月1日康師傅部分方便麵產品提價10%,從2元一包的零售價漲到2.2元後,時隔4個月,康師傅再次傳來漲價0.1元的消息。此次,國內另一方便麵巨頭統一公司也與其步調一致,同樣提價0.1元。原材料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再次成為漲價的理由。記者走訪市場後發現,部分超市已經完成了調價。
  • 康師傅統一互揭內幕 中國方便麵業被日本控制
    一場行業龍頭企業間的「無間道」被撕開一條裂縫,整個方便麵行業幾乎被日資控制的現狀也暴露出來。  800億元的方便麵市場正瀰漫著硝煙,而這緣起於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師傅」)莫名遭遇的「日資門」事件。
  • 康師傅方便麵真的使用了地溝油嗎?康師傅是日企嗎?
    這名憤怒的女導遊在視頻中稱,此前,頂新集團旗下的眾多產品包括大眾常見的康師傅方便麵在臺灣發生餿水油事件,(餿水油也就是我們平時經常吃的地溝油)……女導遊還說,現在,全臺灣正在進行一個「滅頂」行動,消滅頂新集團,直到頂新集團完全退出臺灣。她呼籲大陸遊客共同抑制頂新集團,因為康師傅方便麵在大陸使用的餿水油是臺灣的56倍。
  • 中國公司衝繩購4幅地建酒店,日媒稱日本2%國土被中資買走
    中國公司衝繩購4幅地建酒店,日媒稱日本2%國土被中資買走 澎湃新聞記者 李曉青 2017-10-23 17:51 來源
  • 兩大方便麵巨頭業績比拼 康師傅營收破600億元超統一近3倍
    ■本報記者 夏 芳     3月25日,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業績公告稱,2018年康師傅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其中,方便麵業務穩健發展,而飲品業務在結構化調整策略下,也逐步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方便麵巨頭企業統一也於3月22日交出了2018年財報數據,對比兩家公司財務數據可見,康師傅2018年全年營收以606.85億元的營收穩居行業第一位置,而統一2018年全年的營收為217.72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相差近3倍。
  • ...螞蟻集團上市再近一步;全球資管巨頭Vanguard亞洲總部遷移上海...
    全球資管巨頭Vanguard「撤離」香港和日本,亞洲總部遷至上海3. 2019年末香港資管市場規模增長兩成,資管總額達28.8萬億港元大公司1.、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和中國建設銀行組建一家財富管理合資公司。銀保監會官網公布的「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中,在回答對外開放進展時,發言人稱,今年上半年又有來自世界各地多家知名優質的外資銀行保險機構獲準批設。
  • 三大日資便利店vs中國新式便利店—前者提供示範經驗,後者則擁有...
    在精細化運營的層面,它們是否還需要繼續做那些日資老牌便利店的學徒?而它們所謂的各種顛覆式創新,到底又能否自圓其說?   武漢市礄口區的中山大道附近有一家Today便利店,和另外一家本土連鎖便民超市隔街相望。步入後者的門店,平價方便麵、含糖量頗高的威化餅乾、辣條等大眾類商品被大片地堆積在貨架上。
  • 方便麵巨頭中報"冰火兩重天" 康師傅淨利增長 統一下滑
    ■本報記者 夏 芳  8月21日,隨著康師傅公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的發布,兩大方便麵巨頭中報業績全部出爐。  對於公司上半年業績變現,康師傅在中報中稱,方便麵和飲品業務都面臨原材料成本上升導致毛利率有所下降,方便麵業務業績向好主要基於公司良好的成本控制和中高端新品的持續貢獻。而飲品業務方面,公司積極布局渠道多元化建設、發展多價格帶,成本優化管控所致。
  • 中國方便麵市場25年暗戰:康師傅慘勝,統一不玩了
    文|AI財經社 唐煜編|楊舒芳8月8日晚間,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00220.HK)在港交所公開了2017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統一企業中國收益約為108.861億元,下降7.1%;毛利率為33.6%,下降3.3個百分點;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為人民幣5.69億元,下降26.5%。
  •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會同在日中資機構再次向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贈送...
    4月24日,宋耀明公使代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會同在日中資機構再次向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贈送愛心口罩。宋耀明公使代表孔鉉佑大使轉達了祖國和駐日使館對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的關心和問候,希望大家保重身體,共抗疫情。
  • 多家方便麵調料包被曝含重金屬
    媒體稱檢測發現康師傅、統一等方便麵油包中含重金屬;統一回應「重金屬含量符合國家標準」  國內知名方便麵品牌康師傅和統一被曝產品中含有重金屬。臺灣媒體日前報導稱,檢測發現包括康師傅、統一在內的多家方便麵的油包中分別含有鉛、砷、銅、汞等重金屬。統一企業11月14日回復新京報記者稱,公司方便麵醬包中的重金屬含量均符合國家標準。
  • 泰國最大規模旅遊整治:打擊低價遊,清查多家中資背景企業
    泰國最大規模旅遊整治:打擊低價遊,清查多家中資背景企業 梁建剛/上海觀察 2016-09-13 09:46 來源:澎湃新聞
  • 湯達人方便麵在紐西蘭被責令召回 統一企業中國稱沒有質量問題
    日前,媒體刊發報導,據紐西蘭食品安全局(NZFSA)消息,2019年9月25日,StVeyron Trading Ltd正在召回多款統一湯達人方便麵,因為這些產品含有未申報的過敏原---大豆、雞蛋、魚和芝麻。
  • 繼星巴克後,又一美國巨頭永久關閉100家門店!大批中資加速回國
    據媒體報導,繼星巴克之後,又一家美國巨頭宣布永久關閉百家門店。與此同時,大批的中資也在加速回國,這不可避免地對自詡活力、繁榮的美國金融市場產生影響。在雙重壓力之下,為了讓外界恢復對美國的信心,美國經濟顧問甚至不惜對外喊話,下半年美國經濟將實現20%的增長。
  • 在日中資機構積極向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捐贈防疫物資
    在日中資機構積極向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捐贈防疫物資  日本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後,駐日本大使館經商處發出倡議,號召在日中國企業協會各會員單位等中資機構為7.8萬名在日中國技能實習生捐贈防疫物資。各單位積極響應,截至目前共收到3.4萬隻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資。該批物資大部分已經中企協會員及經商處工作人員分裝,陸續寄送至廣大技能實習生手中。
  • 中國方便麵銷量世界第一?2019年中國方便麵市場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7月17日,美國諮詢公司裡斯諮詢發布報告稱,2018年全世界方便麵銷量達到1036億份,中國市場佔了402.5億份,佔全球方便麵銷量的38.85%,排名第一。方便麵品牌方面,目前國內方便麵市場品牌除了中國以外,也有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的產品。目前,國內方便麵市場品牌繁多,一些品牌推出具有特色的產品以搶佔更多市場,但整體來看方便麵巨頭康師傅依然領跑市場。據數據顯示,康師傅方便麵產品在市場中所佔的份額超40%,其次為統一方便麵,二者合計所佔市場份額遠超過半。
  • 兩巨頭相愛相殺:統一賣不動方便麵,康師傅賣不出包裝水
    來源:證券日報網希紅市公眾號日前,兩大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相繼發布了2019年財報,股價卻雙雙遭遇大跌。發布財報後的第二天,3月26日,統一股價報收於7.08港元/股,跌幅縮至1.67%,總市值305.81億港元。統一在方便麵、茶飲料、果汁、咖啡等領域均有涉獵。其中,方便麵業務和飲品業務是統一的兩大收入來源。
  • 方便麵「回暖」?這可能是個假象
    世界方便麵協會數據則顯示,國內方便麵銷量在經歷連續幾年下跌後,於2018年起出現明顯回升,預測2019年中國方便麵銷量有望維持在400億份以上。9月12日,中國方便食品大會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會議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工業營收與利潤雙雙實現增長,其中方便麵行業經過轉型升級,呈現出積極、穩健的增長態勢,我國方便麵銷量佔全球近四成。
  • 日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稱不與金茂大廈比高(圖)
    日資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不與金茂大廈比高度(圖)  【新民網·獨家報導】據日本媒體29日報導,在建中的「89層高」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大樓(含施工設施)已與金茂大廈「比肩」。新民網自3月以來一直關注該大樓的建設。據4月27日上海環球中心向新民網提供的「91層」的數據推斷,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含施工設施)高度已超過金茂大廈,晉級為大陸第一高樓。新民網就此新聞向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求證,對方表示「不方便透露,不想與金茂大廈進行比較。」  據日本《產經新聞》29日報導,「世界超高層建築」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目前地面高度達到391米,89層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