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茶類最全衝泡指南,新手必看!

2021-02-07 禪茶一味


中國是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裡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樹,更因為茶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中國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六大茶類怎麼區分的呢?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樹的葉子做成不同茶呢?


今天小編告訴你!其實是相同的一片葉子就可以做成六大茶類。



六大茶類分類方法是以制茶方法與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依每種茶類在製法中內質變化「發酵程度」,黃烷醇類氧化程度、快慢、先後等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澤為基礎的分類法,這種新的分類法系統地把茶葉分為綠茶、黃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紅茶六大茶類。


今天給大家講解中國六大茶類的基本認識!


綠茶:不發酵 講究新鮮


綠茶的特點是鮮葉採摘後高溫迅速滅掉其中酶類,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綠茶具有「三綠」的特點:幹茶綠,茶湯綠,衝泡後的葉底也是綠色的。 


綠茶加工工藝:



喝法:綠茶一般衝泡水溫以85℃為宜。綠茶與水的比例以1∶50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選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衝泡時不要蓋蓋子。



【最適合人群】


適合工作忙碌、用電腦較多的青年人;體質偏熱、胃火旺、精力充沛的人也可多飲用;注意:綠茶營養豐富,但對腸胃刺激較大,所以過敏體質、脾胃虛寒者不適合;神經虛弱者、易失眠者晚上也。


白茶:不發酵 製作簡單


白茶是製作最為簡單的一種茶類,經兩三天純天然醞釀而成,不經任何微發酵,不促進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幹茶多白毫,遠遠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皚皚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 tea。


白茶加工工藝:


如果是蓋碗衝泡,坐杯(每次衝泡茶葉的浸泡時間)的時間長一些湯色會是淺黃色或者杏黃色。白茶幹茶看起來太綠或者太紅都是不對的,這些都說明了製作工藝上的缺陷。



喝法:


泡白茶很簡單,選用沸水,抓一撮丟杯子,泡。


【最適合人群】


適合精神緊張、壓力大者;少年兒童喝白茶有利於保護眼睛。


黃茶很少見,甚至生活在黃茶茶區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黃茶。會燒菜的人都知道青菜悶在鍋裡就會變黃。黃茶也是這樣。黃茶在像綠茶一樣殺青之後,通過溼熱和乾熱兩種方式讓綠茶的茶葉變黃。



黃茶加工工藝:



喝法:與綠茶相似


【最適合人群】


適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者。


青茶:半發酵 特點折中


青茶也叫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但是這個「半」是不怎麼準確的。


因為在烏龍茶中,發酵程度最輕的包種茶快接近綠茶了,發酵程度最重的東方美人茶快接近紅茶了(這兩種極端的茶都是臺灣的)。


烏龍茶產量最大的是福建,大眾熟知的鐵觀音和大紅袍都屬於烏龍茶。



青茶加工工藝:


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乾燥


喝法:


泡烏龍茶選用容易茶水分離的器皿(蓋碗、一壺一杯或者飄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衝泡後要加蓋。注意,每一次衝泡都要將其中的茶湯倒乾淨才不會影響下一泡的滋味。


【最適合人群】


適宜人群最廣,尤其適合需要減肥、吃得過飽、心情急躁的人。



萎凋、揉捻、發酵都是為了促進紅茶中的茶多酚氧化。


茶多酚本身是一種無色的物質,其中的兒茶素在紅茶加工的過程中聚合形成了黃色的茶黃素和紅色的茶紅素,因此紅茶的茶湯紅亮、葉底也是紅色的。


只是紅茶在乾燥的過程中,由於水分的散失,茶葉表面的茶色素顏色加深因此紅茶的幹茶是黑色的。



紅茶加工工藝:



喝法:


泡紅茶最可以用90-95℃水,茶具可以選擇白瓷茶具,最後注意,紅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個月後飲用。 


【最適合人群】


最適合身體較虛、脾胃功能差、手腳發涼者飲用者,紅茶是調飲的最佳選擇。


黑茶:後發酵 茶馬古道


同樣是促進茶多酚氧化和內質轉變的茶,黑茶和紅茶的不同在於:紅茶的酶促反應動力來自茶葉自身的酶,而黑茶來自微生物產生的酶。


所以黑茶稱之為抑制茶葉自身酶活而促進微生物活動的後發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進消化和調節腸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黑茶加工工藝:



喝法:


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著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衝泡喝。


【最適合人群】


去脂解膩效果強,適合肥胖、血糖高、血脂高、抽菸喝酒、便秘的人。由於性質溫和,虛寒體質者較適合。



很多茶友表示自己在家很難泡好一杯茶,因為不清楚出湯時間。其實要想泡一壺好茶,出湯時間很關鍵,它影響著一杯茶的口感,而很多茶友不知道一泡茶要多久出湯,造成了泡出來的口感時好時壞。


下面為大家整理六大類茶葉的出湯時間。



綠茶是未發酵茶,茶葉中保留了鮮葉的大部分營養物質,在衝泡的時候水溫不能太高,衝泡的時間也不能太長,否則會破壞茶葉中的活性物質。


另外綠茶的幹茶是分幾種類型的,下面按茶形分別來說:



碧螺春就是典型的捲曲茶,因為幹茶緊裹在一起,所以第一泡需要比別的綠茶多些時間浸潤,讓茶葉舒展一下,第一泡建議15秒;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溫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溫可用100℃。半捲曲的綠茶很多,第一泡建議10秒就夠了;第二泡20秒;第三泡30秒,水溫也可以升高5℃到95℃;第四泡40秒,水溫可用100℃。龍井和毛峰都是非捲曲型綠茶的代表,泡法和半捲曲型一樣。黃茶是輕微發酵的茶,與綠茶的特性比較接近,衝泡的時候只要比綠茶的衝泡時間稍微長兩三秒鐘即可。紅茶,一般情況下浸泡時間都不需要太久,前幾泡十秒以內就可出湯,如果時間過長,則容易造成茶湯苦澀,在這個大原則基礎上,再根據自己的口感偏好和實際情況,做一些微調。滇紅是大葉紅茶的代表,祁紅是小種紅茶的代表,它們的泡法是一樣的:茶水比例1:30,通常5泡,前四泡都是95℃的水溫,10秒左右出湯就好,第5泡水溫和浸泡時間都稍微增加,100℃的水溫15秒出湯。新白茶用蓋碗泡,通常出5泡就好了,前3泡10秒出湯,第4、5泡就不一樣了,第4泡需要100℃水溫浸泡20秒出湯,第5泡需要100℃水溫浸泡30秒出湯。老白茶雖然經過陳化,但也不能悶泡太久!如果是老白茶餅,可以在新白茶的基礎上,從第2泡起,每泡適當延長3-5秒鐘出湯就可以,也不能悶泡太久。如果是老白茶散茶,因為陳化多年,內含物質更加豐富些,出湯的時間,更要快。否則,茶湯也會苦澀。因為烏龍茶的製作過程中非常注重做青,茶味茶香釋放快速,所以第一泡的衝泡時間也不長。烏龍茶分非球型(各種單叢)和球型(「鐵觀音」之類),下面按茶形分別來說:非球型第1泡,5秒出湯,2—4泡,10秒出湯,5—7泡,20秒出湯,8、9泡40秒出湯。球型烏龍因為要緊一些,裹起來的。所以第一泡需要10秒時間來浸潤,從第2泡開始,跟非球型一樣!相對於其他茶葉,黑茶也更耐泡,第1泡20秒出湯。(記住先要洗茶!)黑茶的原料比較粗老,經過發酵以後,茶葉中的可溶物浸出速度比較慢,並且黑茶多為緊壓茶,經過壓制的茶葉需要一定的時間舒展開來。如果是煮黑茶,三次就差不多了,茶水比例1:80到1:100左右,每次煮的時間不超過3分鐘。以上是六大茶類第一泡的出湯時間,茶友們可以參考,畢竟在實際衝泡過程中很少按著秒表來泡茶,不過經過長時間的摸索,相信大家一定能夠泡出真正屬於自己的茶味。


*圖文源自網絡整理,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處理。


點擊下圖,解鎖雲南白茶

相關焦點

  • 六大茶類的衝泡方法,很詳細,值得收藏
    我國的茶葉按照種類的不同,可以劃分為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及紅茶,也就是俗稱的「六大基本茶類」,除此之外還有花茶等再加工茶,每一種茶類的衝泡方法都不盡相同。1、綠茶綠茶原料比較鮮嫩,衝泡水溫不宜過高。綠茶的衝泡方法2、黃茶黃茶和綠茶類似,只不過多了一道悶黃的工序,溫度可以比綠茶稍微高一點。
  • 六大茶類應該如何搭配茶具衝泡
    而喝茶最重要的是「品」, 好的茶也需要配上好的茶具,每種茶的茶性不一樣,在衝泡中也應該選擇合適對應的茶具泡飲,這樣才能發揮出茶質最好的一面。常見的茶葉有鐵觀音、龍井、花茶、普洱……事實上,茶葉只分六類:綠茶、紅茶、青茶(烏龍茶)、黃茶、白茶、黑茶,其區別主要在於加工製作工藝的不同(前文中有詳細介紹),還有花茶和最近幾年流行的花草茶,同時還有老茶和新茶之分,向有「老茶壺泡,嫩茶杯衝」之說。
  • 六大茶類的衝泡方法了解一下
    在我國,茶葉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主要將茶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黑茶,即俗稱的「六大基本茶類」。但是,這六大茶類的衝泡方法是有講究的。
  • 茶文化入門必看,六大茶類哪一種茶最適合你?
    各位看官在去茶店買茶時是否經常會聽到除了綠茶和紅茶外的其他茶類呢?是否常常在各種茶類之間糾結不定呢?到底哪一種茶類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下面隨我一起來看看吧。1.綠茶綠茶呢,是所有茶類裡最受歡迎的茶類,也是最普遍的一種。
  • 了解六大茶類基礎版
    茶可大俗——有道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它是「開門七件事」中的一種,完完全全地融入了大眾的日常生活;茶亦可大雅——常言說,「琴棋書畫詩酒茶」——它是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媒介,可以讓人超凡脫俗物我兩忘。正因為茶葉雅俗共賞,使得它不單純是一種飲品,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六大茶類你了解多少?六大茶類的茶性特徵教你入門!
    根據各種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六大茶類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對茶的本質屬性保持的最為完整,故綠茶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留了新鮮茶葉的綠色主調。綠茶味苦性寒,有著清熱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在製作工藝上是採摘茶樹的新葉或芽,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
  • 六大茶類之「烏龍茶」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 、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烏龍茶也被稱作為青茶,它既不屬於紅茶,也不屬於綠茶。烏龍茶有半發酵和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成的優質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清代雍正年間前後。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此外四川 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 5分鐘看懂中國六大茶類!
    中國茶類眾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茶方式。很多茶友甚至分不清其類別和正確的泡茶技巧,而錯過最佳的品茗體驗。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茶文化,看懂中國六大茶類。衝泡時,只需比綠茶的衝泡時間稍微長兩三秒鐘即可,即15秒內。黃茶衝泡前,可用開水預熱茶杯,用90℃左右的水溫,以玻璃杯或蓋碗衝泡。注水可先至半杯出,使茶芽完全吸水,然後將水衝至七八分,即可觀賞茶芽浮動「三起三落」的景觀。
  • 六大茶類,泡茶的茶具我們要如何選擇?
    玻璃杯泡綠茶六大步驟 黃茶:黃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也是我國特有的茶類,屬於輕微發酵茶。襯茶色,聚攏茶香 衝泡青茶首選是小巧精緻的宜興紫砂壺或小蓋碗,杯具可選用景德鎮生產的若琛甌,這種容水量在3ml~4ml的白色小瓷杯。至於紫砂壺,則是年代越久越好。因為紫砂壺用的時間越久,泡出來的茶葉香氣就越醇厚。 黑茶:黑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於後發酵茶,是我國特有的茶類。
  • 不同茶類衝泡方法,喝茶人必備
    在中國大地上分布著四大茶區(西南茶區、華南茶區、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中國茶又分為六大類(綠茶,白茶,黃茶,烏龍茶,紅茶,黑茶)。不同茶類發酵程度不一樣,製作工藝也不同,所以不同茶類的衝泡方法也大同小異。只有掌握正確的泡茶方法,才能泡出一泡好茶。綠茶是不發酵茶葉,保持了茶葉天然顏色。綠茶以湯色清澈,茶湯中綠葉飄逸沉浮的姿態聞名。
  • 六大茶類的泡茶基本功!
    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茶類根據製作方法和先後發酵的程度不同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黃茶和烏龍茶六種,每類茶都有自己的泡茶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們常見的六種茶類的衝泡方式。綠茶:綠茶是我國品類最多的茶葉,綠茶給人感覺非常的清雅,要說最經典的還是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也屬於歷史名茶,很多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在清代的時候,西湖龍井還被稱為「貢茶」是家喻戶曉的名茶,綠茶的衝泡方法很傳統,選擇100攝氏度的開水,在水中浸泡2到3分鐘,然後倒出,經過高溫開香之後的綠茶,茶味清新,可以進行7到8次的反覆衝泡,茶味由濃變淡,各有不同。
  • 六大茶類——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是六大茶類當中加工工藝最簡單的,可分為萎凋和乾燥兩步。兩道工序的作用我就不贅述了,今天想聊一聊關於白茶的題外話。2008年北京奧運前,曾舉辦過「五環茶,迎奧運」的茶文化節。其中,福建福鼎大白茶被選為「奧運五環茶」的底色。
  • 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冬日暖陽,窗簾外蕩漾著柔柔的光,眼之所及,全是洋洋灑灑的散光。於是,今天就專門來說一說,六大茶類中,綠茶,白茶,紅茶和巖茶,分別需要什麼水溫衝泡?《2》綠茶,白茶太嫩了,只能用85℃溫水衝泡?不對。
  • 【六大茶類】最全知識,助你成為喝茶高手!
    茶葉發酵篇 六大茶類的劃分基礎是在製作中,由茶葉發酵的不同程度決定的。| 葉黃湯黃、金黃明亮,甘香醇爽 青茶 | 也叫烏龍茶,青綠金黃,清香醇厚 紅茶 | 香高色豔味濃,葉紅湯紅,濃厚甘醇 黑茶 | 茶色粗大黑褐、口感陳香醇厚 花茶 | 種類繁多,香味濃鬱,茶湯色深 以上這些都是形容詞,最重要是親自體驗
  • 一套六大茶類分布圖的旅行指南
    >他們會說茶葉都產在哪啊都有產什麼茶所以,去茶葉產地旅行還需要有一套茶葉分布指南>綠茶綠茶是六大茶類中唯一的不發酵茶(以古六大茶山為例)整理了好久,喜歡就收藏吧!
  • 六大茶類的「最全」細分(建議收藏)
    中國的茶葉歷史源遠流長,茶葉品種繁多,茶類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作方法和茶多酚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綠茶(不發酵)、白茶(輕微發酵)、黃茶(輕發酵)、青茶(烏龍茶、半發酵)、黑茶(後發酵)、紅茶(全發酵)。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六大茶類分布在中國的哪些地方吧。
  • 簡單易懂的六大茶類入門知識,沒有之一,看不懂你找我
    常有讀者在後臺問小茶,六大茶類說起來也不多啊,為什麼我總是分不清呢?的確,說起六大茶類真不多,可不是還有很多小類嗎?比如看到安吉白茶和大紅袍,有些茶友就會露出迷茫的小眼神,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那到底該如何快速分辨呢?
  • 中國六大茶類,它們分別屬於哪個發酵程度,你知道嗎?
    小二經常聽到有人說中國按照發酵程度分為六大茶類,分別是紅茶、綠茶、烏龍茶(也稱作青茶
  • 尋味六茶,茶葉不僅僅只有紅茶綠茶哦,六大茶類的系統區分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安徽農業大學茶學系的陳椽教授依據茶葉加工工藝的不同將茶葉分為六大茶類: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小小嘚瑟一下,陳椽教授就是六茶小姐姐的祖師爺,吼吼吼。和王澤農教授一起開創了安徽農業大學的茶學系)一、六大茶類的區分:六大茶類嚴格的來說是根據茶葉的製作工藝來區分的,並不是直觀的看茶葉顏色來劃分。
  • 茶藝小知識:六大茶類是如何產生的?
    制茶的過程往往會有意外驚喜,六大茶類的誕生和制茶工序密不可分。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是指採取茶樹的新葉或芽,未經發酵,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而製作的飲品。其製成品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存了鮮茶葉的綠色格調。常飲綠茶能防癌,降脂和減肥,對吸菸者也可減輕其受到的尼古丁傷害。黃茶是中國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