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看懂中國六大茶類!

2020-12-21 ZENS哲品生活筆記

中國茶類眾多,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泡茶方式。

很多茶友甚至分不清其類別和正確的泡茶技巧,而錯過最佳的品茗體驗。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茶文化,看懂中國六大茶類。

01綠茶,一年之鮮

我國茗飲中,綠茶的品類最多,歷史最為悠久。

綠茶的製作工藝精細縝密,採摘茶樹的嫩芽或新葉,經殺青、揉捻、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而成。

由於綠茶是未經發酵的茶,水溫不宜過高,以80-90℃為宜,12秒內出第一泡茶湯。

綠茶不耐泡,因而品質好的綠茶不需要洗茶,以玻璃杯或白瓷茶具衝泡,能更好的發揮綠茶的清甜鮮美。

綠茶茶湯清澈明亮,呈淺綠或黃綠,茶湯清新,芳香持久,口感綿柔,細膩滑潤。

代表品類:西湖龍井、綠劍茶、碧螺春、信陽毛尖、安吉白茶、恩施玉露、信陽毛尖

02黃茶,貴如黃金

黃茶,雖說名不見經傳,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底蘊,早在中唐時期,黃茶已是高級貢品。

黃茶與綠茶的特性接近,屬於輕發酵茶,核心工藝為「悶黃」。

衝泡時,只需比綠茶的衝泡時間稍微長兩三秒鐘即可,即15秒內。

黃茶衝泡前,可用開水預熱茶杯,用90℃左右的水溫,以玻璃杯或蓋碗衝泡

注水可先至半杯出,使茶芽完全吸水,然後將水衝至七八分,即可觀賞茶芽浮動「三起三落」的景觀。

其湯色鵝黃明亮,香氣清醇,滋味清甜,令人回味無窮。

代表品類: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遠安黃茶、霍山黃芽、北港毛尖、廣東大葉青、海馬宮茶

03白茶,素心一瓣

白茶的記載,最早出現在《茶經》中,宋徽宗更是將其譽為「天下第一茶」。

新制白茶的外形芽葉完整,滿披白毫,香氣清鮮。

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而後漸漸轉變為有著濃鬱藥香的老白茶,柔和靜謐,如銀似雪。

白茶屬於輕發酵茶,不炒不揉,為日曬茶,因而茶味自然清淨,不需要洗茶。

白茶適合以蓋碗、玻璃杯、白瓷衝泡。以90-100℃的水溫為宜,可採用「定點注水「的方式,保證茶葉的原滋味。

衝泡白茶,前3泡出水時間要快,之後根據茶湯的濃度延緩出水時間。

老白茶湯色澄紅,毫香足顯,彌香濃鬱,入口甜柔,湯水糯滑。

代表品類: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天山白、首日芽

04青茶,人間煙火

青茶,亦稱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介於綠茶和紅茶之間。

烏龍茶既有紅茶的鮮亮馥鬱的色香,又有綠茶清爽可口的味感,同時沒有綠茶的苦和紅茶的澀,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

通常蓋碗或紫砂壺衝泡,清洗一遍即可,也有醒茶的目的,而且還能保留有茶葉的香氣和滋味。

宜以100℃的水溫衝泡,不要直接將水衝在茶葉上,可在杯壁定點注水,這樣泡出來的茶不會有苦澀感。

烏龍茶濃鬱甘醇,高香撲鼻,醇正鮮爽,幽香芬芳,品飲後唇齒留香,後韻回甘強。

代表品類:鳳凰單樅、安溪鐵觀音、凍頂烏龍、鳳凰水仙、東方美人

05紅茶,性溫如玉

紅茶是目前國際市場中銷量最大的一款茶類。

風靡全球的紅茶,其發展歷史不算久,始於300年前的明末清初。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衝泡前應先以沸水溫壺,衝泡時間以3~5分鐘為佳。

最好用玻璃杯、白瓷來衝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約1/10的熱水燙杯,再投入3~5克茶葉,最後沿玻璃杯壁倒水進行衝泡。

經衝泡後的紅茶,即可先聞其香,再觀其湯色。

上等的紅茶,茶湯紅豔明亮,邊緣有一道明顯的「金圈」。

味甘氣香,高山韻顯,桂圓味明,回甘持久。

典型代表:正山小種、祁門紅茶、滇紅工夫、川紅工夫、英德紅茶

06黑茶,生命之飲

黑茶,屬於後發酵茶,是所有茶類中加工最複雜的一種,核心工藝為渥堆發酵。

由於黑茶較老,可用蓋碗、陶壺或銀壺,以沸水衝泡,也可煮飲,待茶芽完全舒展開即可飲用。

蓋碗衝泡黑茶時,沿著蓋碗邊緣注水下去,採用環圈注水或螺旋注水皆可。

第一泡洗茶,出湯要快速。第二泡開始可以正常飲用,第2、3泡適當悶10秒,接著悶久點出湯飲用。

黑茶湯色橙黃,香氣純正或帶松煙香,滋味醇正略帶澀味。

典型代表:雲南普洱、安華黑茶、廣西六堡茶、湖北青磚茶、安徽安茶、陝西茯茶

以上就是六大茶類基本知識,你都掌握了嗎?

相關焦點

  • 中國六大茶類有哪些?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茶葉小知識,今天小茶想和各位分享一個知識點,中國六大茶類具體都有哪些?中國六大茶類分別是:綠茶,紅茶,黃茶,白茶,青茶,黑茶。每個不同的茶類是以發酵程度不同而分類的。綠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於不發酵茶葉,較多地保留了茶樹天然的味道,所以口感較為鮮爽,綠茶能夠護膚養顏,能夠抵抗皮膚衰老 尤其是能夠減少電腦手機等各種電子產品帶來的輻射。其中比較有名的,比如西湖龍井,碧螺春,安吉白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
  • 公共基礎知識:中國六大茶類
    在我省事業單位和省考中均出現過對茶類的考查內容,難度相對較大,同學們在遇到這類題時常常束手無策,那在這裡總結了一下這六大茶類的分類,可以更加方便學生學習和掌握這類的知識點。【例題】下列哪一樣茶不是半發酵的茶 :A.大紅袍 B.鐵觀音 C.凍頂茶 D.龍井茶以題幹的內容為例,茶類的考查方式基本為單選多選或者判斷題,這道題主要考查了半發酵類茶的種類,所以就需要同學們能夠記住茶的分類。
  • 六大茶類你了解多少?六大茶類的茶性特徵教你入門!
    中國茶葉品種繁多,按照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方法。根據各種茶制近中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程度由淺入深而將各種茶葉歸納為六大類。六大茶類包括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綠茶是中國的主要茶類之一,對茶的本質屬性保持的最為完整,故綠茶的色澤和衝泡後的茶湯較多的保留了新鮮茶葉的綠色主調。綠茶味苦性寒,有著清熱去火,生津止渴的功效。在製作工藝上是採摘茶樹的新葉或芽,經殺青、整形、烘乾等工藝製作而成。青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烏龍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六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
  • 了解六大茶類基礎版
    中國是茶的故鄉,不僅因為這裡培植出了世界上第一株茶樹,更因為茶已經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中國人文化和性格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值得收藏的六大茶類特點 綠茶—六大茶類之首 零發酵,茶多酚最多 性微寒,微苦,回甘 清熱去燥,提神醒腦 不適合腸胃較弱的人
  • 如何科學鑑別六大茶類?
    今天筆者就給大家說說如何科學鑑別中國六大茶類?哪六大茶類眾所周知,中國具有十分厚重的飲茶歷史與文化,具體要追溯飲茶的起源或許就要從上古時期說起,茶聖陸羽在《茶經》中道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而這個故事也就是中國飲茶起源最普遍的說話,也是流傳最廣的飲茶歷史。說完神話故事我們再返回來說說茶葉,茶的品種主要分為以下這六種,它們是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以及黑茶:那麼茶葉為何要分為這6大茶類,面對這麼多茶類,我們又該如何科學的鑑別呢?接下來筆者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六大茶類
    人們通過長期的實踐,創造並採用了不同的加工製作工藝,發展了從不發酵,半發酵到金髮酵一系列不同茶類,逐步形成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六大茶類——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至於花茶、緊壓茶、速溶茶、濃縮茶、風味茶、保健茶及液態茶飲料等,乃是以六大類茶葉為原料,經再加工而成的,所以,也有人將它們歸屬為再加工茶類。
  • 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
    白茶又稱福鼎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白茶屬輕微發酵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根據採摘芽葉的不同,白茶可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新工藝白茶等,近年來,根據市場需要又推出緊壓白茶等。白茶種類之一:白牡丹白牡丹茶,採用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
  • 六大茶類工藝分類科普
    或者說六大茶葉的工藝區別到底在哪裡?今天我就帶大家來看看六大茶類的工藝分類。六大茶類按照發酵程度分別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紅茶、黑茶。除此之外還有再加工茶:花茶、緊壓茶、茶飲料等。茶葉加工從採摘開始,鮮葉——乾燥。
  • 六大茶類的泡茶基本功!
    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茶類根據製作方法和先後發酵的程度不同分為六大類,分別是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黃茶和烏龍茶六種,每類茶都有自己的泡茶方式,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我們常見的六種茶類的衝泡方式。綠茶:綠茶是我國品類最多的茶葉,綠茶給人感覺非常的清雅,要說最經典的還是西湖龍井,西湖龍井也屬於歷史名茶,很多的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歡,在清代的時候,西湖龍井還被稱為「貢茶」是家喻戶曉的名茶,綠茶的衝泡方法很傳統,選擇100攝氏度的開水,在水中浸泡2到3分鐘,然後倒出,經過高溫開香之後的綠茶,茶味清新,可以進行7到8次的反覆衝泡,茶味由濃變淡,各有不同。
  • 中國六大茶類全面介紹,盤點純乾貨茶葉知識「收藏版」
    自神農嘗百草以來,這種來自中國的神奇樹葉,一直變化著,到了今天,形成了六大茶類。其實中國的茶類劃分方法有很多種,公認的劃分方案是按照製作方法和茶多酚酶促氧化(發酵)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六大類:1、綠茶(未經發酵的茶類)2、白茶(微發酵茶類)3、黃茶(輕發酵茶類)4、青茶(也叫烏龍茶、半發酵茶及全發酵茶類)
  • 金宗北鬥喊你一起了解中國的六大茶類
    中國茶MTV▼ 了解中國六大茶類
  • 六大茶類最全衝泡指南,新手必看!
    六大茶類怎麼區分的呢?綠茶、白茶、黃茶、紅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樹的葉子做成不同茶呢?今天小編告訴你!其實是相同的一片葉子就可以做成六大茶類。六大茶類分類方法是以制茶方法與茶葉變色理論為基礎,依每種茶類在製法中內質變化「發酵程度」,黃烷醇類氧化程度、快慢、先後等不同而呈現不同的色澤為基礎的分類法,這種新的分類法系統地把茶葉分為
  • 六大茶類的衝泡方法了解一下
    在我國,茶葉的劃分有多種方法,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主要將茶分為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烏龍茶)、黑茶,即俗稱的「六大基本茶類」。但是,這六大茶類的衝泡方法是有講究的。
  • 六大茶類——白茶
    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是六大茶類當中加工工藝最簡單的,可分為萎凋和乾燥兩步。兩道工序的作用我就不贅述了,今天想聊一聊關於白茶的題外話。2008年北京奧運前,曾舉辦過「五環茶,迎奧運」的茶文化節。其中,福建福鼎大白茶被選為「奧運五環茶」的底色。
  • 六大茶類,泡茶的茶具我們要如何選擇?
    冰裂陶瓷壺 綠茶:綠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屬於不發酵茶,在綠茶的製作過程中,沒有發酵這一工序。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95--100℃初開沸水衝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加速下沉杯底,待3—5分鐘後開蓋,嗅茶香,嘗茶味,視茶湯濃淡程度,飲至三開即可。這種泡飲法用於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為方便。 可選用透明無花紋的玻璃杯,或是白瓷、青瓷、青花瓷無蓋杯等。
  • 六大茶類之「烏龍茶」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 、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烏龍茶也被稱作為青茶,它既不屬於紅茶,也不屬於綠茶。烏龍茶有半發酵和全發酵茶,品種較多,是中國幾大茶類中獨具鮮明中國特色的茶葉品類。烏龍茶是經過採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後製成的優質茶類,品嘗後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烏龍茶由宋代貢茶龍團,鳳餅演變而來,創製於清代雍正年間前後。主要產於福建的閩北,閩南及廣東。臺灣三個省。此外四川 湖南等省也有少量生產。
  • 中國六大茶類分別指我國的哪六類茶 這六類茶各有何特點
    中國六大茶類指的是我國所產的茶葉分為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白茶六大類。中國六大茶類中國六大茶類中國六大茶類:1、紅茶紅茶,英文為黑茶屬於六大茶類之一,屬後發酵茶,主產區為四川、雲南、湖北、湖南、陝西、安徽等地。傳統黑茶採用的黑毛茶原料成熟度較高,是壓制緊壓茶的主要原料。黑毛茶制茶工藝一般包括殺青、揉捻、渥堆和乾燥四道工序。
  • 普洱茶憑什麼能夠獨立於六大茶類之外?
    當前的分類無法滿足新物種的出現,這也是為什麼普洱能夠得到業界共識而獨立於六大茶類的主要原因。今天我想從大眾對普洱茶的常見誤解來解析一下為何普洱茶能夠跳脫出傳統的六大茶類而自立門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01誤解一:茶葉是按照顏色分類的根據傳統分類,我國的六大茶類分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和黑茶。
  • 【六大茶類】最全知識,助你成為喝茶高手!
    茶葉發酵篇 六大茶類的劃分基礎是在製作中,由茶葉發酵的不同程度決定的。 茶葉功效篇 綠茶 六大茶類之首,零發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