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們可能都有一個思維誤區,誤以為劇情好,還要有深度、有內涵的電影才是好電影。
《帕丁頓熊2》無疑是顛覆了這種看法,它沒有複雜、燒腦的劇情,也沒什麼深度、內涵,更不能從中悟出人生哲理、普世價值,它就是一部合家歡電影。它沒什麼野心,只為給觀眾帶來歡樂。
但在合家歡領域,《帕丁頓熊2》又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堪稱合家歡電影教科書式的典範,以至於你明知道電影劇情簡單、結局好猜,也會毫不猶豫地給它好評。
還記得三年之前看完前作, 就像冬天喝了一杯熱飲一樣被暖意包裹。這一部裡依然是那只用無限可愛和善意萌化四周的小熊, 依然是那個多元迷人來了就再也不想離開的倫敦。而畫面更漂亮, 情節更詼諧, 細節更有趣, 有驚喜客串, 反派Hugh在裡面呈現了前所未有的一面, 作為粉非常滿足【片尾有不看後悔的彩蛋!】
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是帕丁頓。帕丁頓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它就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它對人類社會缺乏經驗也鬧出不少笑話,比如用果醬粘客人的頭髮;用嘴巴把客人頭上的果醬舔乾淨;用身體擦窗戶;揭布坎南的老底,說他是過氣演員,只能接狗糧廣告;放下花盆導致自己被水桶拉上去……
因為一些原因,從偏遠的小城來到人人羨慕的國際都市,舉目無親,無依無靠,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和腦子尋求生存的機會。如同帕丁頓熊一樣,我們帶著幼稚和「愚蠢」,在城市裡橫衝直撞,屢屢碰壁,沒有退路,默默承受所有的譏諷和打擊。在一次又一次的跌倒與爬起來的過程中,我們練就了一身抗擊打能力,也漸漸關上了自己心門,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不再輕易被人欺負,也可以能輕易識破別人的花招,甚至擁有了欺負別人的能力,而且,我們真的這麼做了。我們成了布朗先生周圍那些世故又狹隘的鄰居,成了監獄裡無人敢惹的「鐵拳」,成了深陷欲望卻毫不自知的布坎南。
唯獨沒有成為帕丁頓。
帕丁頓笨拙、守舊,甚至有點固執,看似與「國際化的城市」格格不入。但它有原則,用溫柔、真誠和善良去對待身邊每件事每個人,發自內心的熱愛生活。哪怕過程中,會受到傷害。反觀我們自己,一路走來,丟掉了多少善良和純真?
在越來越浮躁的時代,「信任」成了所有人避而遠之的問題。信任一個人,意味著你同時要承擔可能發生的背叛所帶來的傷害,如同帕丁頓越獄後被獄友拋棄。然而無論受到什麼樣的傷害,帕丁頓總是相信人性本善,在真正的背叛發生之前,它選擇無條件去相信別人。電影借用布朗先生之口誇讚帕丁頓,同時也點出了影片主題:它總能發現別人身上的善良,所以它無論走到哪裡,都能交到那麼多好朋友。
內心善良的人,才能喚醒他人內心沉睡的善良。
正如布朗先生批評鄰居庫裡先生說:「你從一開始就對帕丁頓心生偏見,但它卻試圖在人們身上尋找善良的一面,而且總能找到。」
正因為它對每個人都很好,大家才願意幫助它,鄰居們幫助布朗先生推汽車的一幕非常溫暖,獄友跳進水中幫助帕丁頓的片段也著實治癒。
而故事的最後,布朗一家給露西嬸嬸買了一張機票,使得帕丁頓和家人重聚,這也是帕丁頓最大的心願。
結局仿佛是說:如果你有夢想,全世界人都會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