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真是個很神奇的城市,各種各樣的元素都能在這裡得到完美融合。
它有二次元聖地秋葉原,也有時尚與流行齊聚的澀谷;它有深夜食堂的孤獨慰藉,也有遍地神社寺廟的歲月靜好。仿佛,不論誰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
來到東京旅行,自然是要感受這樣多元的奇妙體驗。而這其中,一定不能缺少的,就是舊時昭和風情的東京模樣。
雖然上野、淺草也頗具復古風情,但絡繹不絕的遊客、人聲嘈雜的喧鬧總是會衝淡些老街本有的靜好與時光留下的淡淡寂寥。
而在東京附近,電車30分鐘的距離,柴又老街還是舊時的模樣,流淌著復古的昭和風情,且帶著一種不被打擾的「他世」之感。
柴又老街是電影《寅次郎的故事》的拍攝地,也因此成為日本老一輩人中的經典記憶。
《寅次郎的故事》是自1969年至1995年跨越30年製作的共48部的喜劇影片,是目前世界最長的系列電影。這部影片演繹了寅次郎人生的悲歡喜樂,也濃縮著那個年代的日本人的生活變遷。經常看日劇日影的朋友們都知道,影像世界對布景極為講究,不論是擁擠狹小的榻榻米房間,還是雜貨商鋪林立的商店街,都極具溫情,非常貼合生活。而柴又老街正是保留了這一份真實和人情,才會一直被作為《寅次郎的故事》的拍攝地。
一走出柴又的車站,就能看見一個提著公事包帶著紳士帽的銅像,它便是《寅次郎的故事》主人公寅次郎的雕像。
而不遠處則立著一個遙望寅次郎的女性雕像,這裡便是再現了影片中的經典場景——同父異母的妹妹櫻花送別哥哥寅次郎的一幕。
為了永遠紀念這部經典,在飾演寅太郎的渥美清去世後,商店街的大家便集資塑造了這兩座有故事的雕像。而據說摸寅次郎雕像的左腳就會收穫好運,所以雕像的左腳已經被摸得金光閃閃了。
出了車站,對面便是有名的長長的帝釋天參道,也就是凝聚著柴又人情的主要老街。
老街兩旁儘是明治時代留下來的老房子,開著各種存在於舊時記憶裡的小店鋪,稀稀拉拉的行人或悠閒地散步,或在店內短暫地流連。
若是碰上晴朗的好天氣,這樣歲月靜好的氛圍,真讓人忍不住感嘆時光竟也能停住。
無論是只在日劇中會出現的富士見精米店、可以"無限加料"的傳統刨冰店,還是懷舊風味的零食、甜點和遊戲機的雜貨店,都值得進去看一看,仔細感受一番。
對了,也別忘記去品嘗只有這裡才有的蕎麥口味的冰淇淋哦~
在老街走著走著,自然就會遇見影片中的拍攝地——高木屋老鋪和寅屋。
高木屋老鋪其實是一家和式點心老店,作為影片的拍攝舞臺,店內的牆上掛著大量的老照片,也可以說是柴又的地標之一了。
這裡的糰子是大家來柴又一定會買的特產之一,而且願意的話,還可以體驗親手製作和式點心的樂趣。價格也不貴,幾十塊人民幣便可以感受日式傳統。而寅屋便是電影中寅次郎的家了,是一家飯糰店,店外的一側還貼著當年的招貼畫。
在老街隨便晃晃,便能遇見好些百年老店,也難怪這裡的昭和氛圍是如此地濃鬱了。老街走到盡頭,便是片中經常出現的帝釋天題經寺了。平日裡,到這裡參拜的人不多不少,不擁擠也不冷清,一切都是剛剛好。
寺內的建築物有二天門、鐘樓、帝釋堂和大客殿等,而最值得一看的便是殿內精美的雕刻美術館。
柴又帝釋天主要掌管病除,進入一塵不染的殿內參觀需要脫鞋。門上、梁上的木刻十分精美,栩栩如生,每一幅都讓人嘆為觀止。
而寺內北邊深處還有一處「邃渓園」,屬於日本傳統庭院中的「池泉式庭院」,也是一處值得觀賞的好去處。
離開帝釋天題經寺,不遠處便是寅次郎紀念館和該片導演山田洋次的紀念館。
不管有沒有看過影片,這兩個紀念館都是值得前去參觀的。因為館內不僅保留著大量拍攝時的影像資料、電影腳本和服裝道具,還依照昭和年代還原了很多復古又精緻的影片場景,更是讓人感覺掉進了時光隧道,回到了昭和時代。
而山田洋次更是日本電影史上有名的導演,除了本片,還執導過《東京家族》《幸福的黃絲帶》等經典電影,斬獲了文化勳章、菊池寬獎等,在他的紀念館裡,便可一窺他的電影世界觀。
參觀完紀念館之後,可以步行到其後方的柴又公園。
說是公園,其實是一處沿江戶川河堤而建的觀景處。視線之內是大片的草地和寬闊的河面,再加上偶爾吹過的清風,在這裡放空真是再適合不過了。
附近,還有一處經典景點——矢切渡口,得名於鄧麗君演唱的歌曲《矢切渡口》。若起了興致,便可從渡口出發,登上小船,一覽江戶川美景。
流淌著昭和風情的柴又老街並不算長,卻處處給人放鬆與親切之感。這裡的景點密集,只需花上半天,輕鬆地步行遊覽即可。
悠閒地逛一逛老店,品一品懷舊的日式小吃,遊一遊頗具意義的知名景點,最後再在江戶川邊坐著吹吹風,如此一來,那種舊時光緩慢的感覺便出來了,整顆心也跟著沉靜下來。來東京旅行,就來柴又老街走走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