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楂丸是消食導滯的高手?兒科醫生說出了用法和答案

2020-12-16 葉醫生在科普

朵朵2歲了,最近總是積食,而且胃口時好時壞,朵朵媽媽給她買了大山楂丸吃,但每次都是吃完之後胃口很好,但接著就會幹嘔,想吐,食慾再次下降,反覆幾次之後,朵朵媽媽對大山楂丸產生了懷疑。

前段時間朵朵媽媽在給孩子去醫院看病的時候,聽到中醫大夫給一個家長說孩子積食的時候可以吃點大山楂丸,所以就記了下來,回到家就買了一些準備著,等朵朵積食的時候就給吃了,但為什麼效果不好呢?

大山楂丸是消食導滯的高手?兒科醫生說出了用法和答案

大山楂丸的主要成分是山楂、六神曲(麩炒)、麥芽(炒),用蜂蜜和蔗糖輔制,看成分都是消食導滯的,而且六神曲和麥芽還都是炒過的,消積的力度就更大了,為什麼朵朵吃著不好用呢?

兒科醫生說,問題就出在這裡。大山楂丸開胃消食的力度非常大,但孩子的脾胃極其嬌嫩,根本承受不住如此大力度的消積導滯行為,一般來講3歲以下的孩子都不建議吃大山楂丸,即便是3歲以上的孩子,一次最多也就吃半顆,而朵朵在剛一表現出積食時,媽媽就給吃大山楂丸,再加上朵朵本就脾胃不好,肯定就受不住大山楂丸的力度了。

一般來講,小孩的身體變化快,是不太適合大山楂丸的,所以雖然它很經典,消食很厲害,但最好不要給孩子吃。

小兒積食是怎麼回事?

我們很少能聽到大人積食的,一般積食的都是小孩,孩子先天脾胃虛寒,再加上飲食不節、餵養不周等,就很容易出現積食,而孩子原本的脾胃功能就不全,一旦積食,根本沒有自我調節能力,所以積食一來,百病就出現了,積食導致脾虛,脾虛使肺金不足,孩子出現咳嗽、扁桃體炎、鼻炎等呼吸道問題;積食鬱熱時孩子還會表現為發燒,上火,口腔潰瘍等;脾虛還會導致肝木過亢,讓孩子情緒暴躁,愛發火,沒有耐心,所以如果媽媽發現小孩近期情緒異常,先別急著責怪他,排查一下是否是積食了。

如果孩子積食了,媽媽應該怎麼處理比較好?

1、溫和消食

小孩脾胃嬌嫩,一定要選擇溫和的方法消食,其實即便是3歲以上的孩子也不一定非要吃大山楂丸的,除了大山楂丸之外,消洩力度比較大的還有一個六物膏,不解決積食的根本問題。

溫和消食,適合家庭常用的是柳果刺鋅,其中主要以柳果、山藥、雞內金、麥芽、橘皮等食材配伍而成,全方以溫和的性質去化解積食,在顧護脾胃的同時去調節脾胃的功能,與很多消食藥不同的是,柳果刺鋅更適合小孩脾胃,因為它所選用的食材全部都是藥食同源的,哪怕是作為日常的預防積食,也可以喝,都不會有刺激,所以父母可以完全放心。

2、注意健脾

像上面的朵朵媽媽還犯了一個錯誤就是每次只想著給孩子消積,卻不在意健脾,其實健脾非常重要,為什麼很多中醫建議柳果刺鋅就是因為它還有健脾的作用,在孩子積食化解之後一定要改善他脾的功能,否則吃進去的食物仍然是吸收不了的,脾旺才能不受邪,日常飲食中可以用橘皮給孩子泡水喝,吃些蒸的山藥,喝點小米粥之類的,都是可以健脾的,淮山也是健脾的經典,但淮山更注重補脾陰,如果在用淮山時父母要確定孩子是脾陽不足還是脾陰不足。

3、多多運動

中醫上講,脾主四肢肌肉,孩子運動量上來了,那麼脾一定會好,為什麼不讓晚餐吃得太多,就是因為晚餐後活動量變少,脾胃的受納和運化速度減慢,會導致積食,若是日常白天運動量不達標的話,脾胃蠕動跟不上,也會導致積食,所以建議讓孩子多多運動,增強脾胃功能。

相關焦點

  • 醫生支招消食導滯方
    在消食導滯的「明星」藥方裡,除了經常推薦的三星湯外,「三字輩」的消積方,還有炒三仙和焦三仙。其溫和的藥效,同樣很適合寶寶們服用。不過,比起三星湯,很多家長對炒三仙、焦三仙的功效比較陌生,甚至經常弄混,覺得差不多,隨便用。其實,雖然名字相像,這幾種藥方也是不可以互相替代,隨便亂用的。今天,我們來好好講講炒三仙、焦三仙的用法和功效。
  • 消食冠軍已公布,不是雞內金,常喝,消食導滯又健脾
    3、寶寶五心煩熱,即兩個手心、兩個腳心和胸口位置的溫度比其他部位要稍高。4、口中有酸腐的氣味非常明顯,大便中異味也比較重,非常臭,大便顏色也偏深。5、鼻梁部位突然出現青筋。二、常用這些食材,比雞內金管用,每天喝一次,消食導滯又健脾其實中醫上對小兒積食有很多的方法,根據小孩的體質特點來緩解,但小兒天生都會屬於氣虛質,所以中醫會用柳果刺鋅來作為消積的根本,也就是不用擔心會對孩子體質造成什麼影響,所有的孩子都可以用的,它其中的主要食材也都是在顧護孩子脾胃的基礎上來調節積食的。
  • 消食高手已公布,並不是三星湯,醫生:常做這3件事能消積健脾
    3、胃口變化有的孩子積食之後,會出現厭食,挑食,偏食的表現,這說明孩子的積食在胃中,屬於輕度積食,而有的孩子積食之後,突然胃口大開,吃了很多東西,但是也不見長肉長個子,而且面部也更加消瘦了,這說明孩子已經長期積食,損傷了脾胃功能。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小兒節後厭食患「食滯」
    ■ 本報記者 陳怡    春節長假原本是放鬆身心、調理身體的好機會,但因為暴飲暴食,高脂、高熱的油膩食物吃得太多,春節過後醫院裡一些患者出現「食滯」
  • 食滯吃什麼消食好?這些食物有助消食
    原標題:食滯吃什麼消食好?這些食物有助消食   或許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肚子裡有一口氣在堵著,嗝不出氣堵在胸口讓人十分難受。造成胃脹氣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僅是一時的不適。但不管是什麼原因,胃脹氣總是讓人難受,這個時候吃什麼食物會比較好呢?   食滯有哪些症狀?
  • 寶寶「食滯」: 兒科中醫教你怎麼破
    孩子過年食滯應怎麼處理?孩子不愛吃東西又該怎麼辦?如何區分厭食症和「疳積」?記者日前專門採訪了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中醫兒科主任醫師李薔華。專家還特別推薦了幾款暖心健脾養胃的小兒食譜和小兒推拿手法,家長們趕緊收藏備用,讓孩子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春節。疑問孩子不吃飯、脾氣暴就是「疳積」?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什麼時候播出?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劇情介紹演員表
    「童心限定禮物」版海報童話感十足,幾位兒科醫生的臉上充滿了溫暖和希望。作為入選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發布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薦播出參考劇目的電視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主旨和關注點都非常具有社會性和現實意義。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破解兒科醫療資源緊缺
    從2015年開始,國家先後出臺了一系列醫改政策,鼓勵醫生多點執業、創業,倡導社會辦醫。在市場與資本的推動下,一批民營兒科醫療服務機構湧現,一些兒科醫生嘗試著走出體制,開始了自己的多點執業之路。但由於醫生缺乏融資、管理、承擔風險等方面的經驗和能力,一旦走出體制面臨有技術難以發揮的尷尬境地,且社會資本流入兒科市場非常少,加之兒科醫療相比其他醫療專業風險大,這讓很多醫生望而卻步。
  • 江蘇兒科醫生奇缺 每萬名兒童僅兩名醫生
    說起給孩子看病的地方,很多人都會想到兒童醫院和兒科。看病難的問題,媒體多次報導過。不過大家也許不知道,兒科醫生在業內並不是個吃香的工作。兒科的工作,不僅醫生避之不及,就連醫院也都對它們意興闌珊,這加劇了兒童看病難的問題。在本次省政協的會議上,就有委員注意到了此種現象,並提案建議改變兒科現狀。
  • 兒科醫生徐曉軍30年堅守「良心藥方」
    一大早,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院兒科診療中心,主任醫師徐曉軍的門診前已經排起長隊,這些患兒家長中不乏有人凌晨就來掛號,此刻卻仍秩序井然,個個耐心等待。 仔細洗完手,戴好聽診器,徐曉軍開始迎接守候在門診外的患兒家長。 徐曉軍為何能受到這麼多患兒家長的信任?答案是他堅守了30年的「良心藥方」。
  • 聚焦兒科就醫難:白天黑夜連軸轉,兒科醫生加班累病一片
    這則通知在微信朋友圈廣為流傳,有網友表示「仿佛看到了兒科醫生們一張張憔悴的臉,深切感受到他們的疲憊」,與此同時,也開始對「兒科醫生緊缺,兒科病緊張」這一問題有了更加切身的體會。武漢的情況如何?近日,楚天都市報記者走訪江城幾家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並陪兒科醫生一起坐診,體驗他們的辛苦。
  • 別總羨慕歐美,國外兒科醫生照樣不足
    如果要成為正式的兒科醫生,首先要讀完醫學院,其次還要成為若干年的住院醫生,之後才能成為正式醫生,前期需要投入10年左右的成本。和別的醫生相比,投入相同,但從業以後的收入不是特別令人滿意。兒科醫生的收入雖然比不上其他醫生,但比起普通職業,美國的兒科醫生也算是高收入。
  • 於立榮提案呼籲:加強北京兒科醫生隊伍建設
    於立榮呼籲:加強兒科醫生的培養和教育,大力扶植條件成熟的院校增設兒科專業,加強高校兒科醫護專業建設,對選擇兒科專業的醫護人員給予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持。現階段要解決兒科醫生的困局,建議要放開醫療服務價格管制、促進醫生多點執業,讓兒科醫生能為自己定價,能讓市場定價,回歸本來的價值。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大結局,編劇夫妻說:全劇44個病例,都有原型可...
    寫兒科劇,與親身經歷有關兒科並非職場劇的首選。在醫療屆,就流傳著「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幹小兒科」的說法。無他,兒科既是「啞科」,也是「祖宗科」。「醫生問診的時候,小朋友不一定能準確說出哪裡不舒服;它同時又是祖宗科,一個小朋友,旁邊圍著好幾個大人。」翁海鑫形容。
  • 吳明赴:「當兒科醫生,我不後悔」
    從事兒科臨床工作38年,具有紮實兒科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熟練診治兒科各種疾病,擅長於兒童危重症及新生兒疾病的診治。在省級以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參編兒科專著2部,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市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4項。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永強醫術差脾氣大,但一點卻做得讓人拍手叫好
    而當這些意外,在我們不確定的裡發生了的時候,我們最先想到的是找醫生。對,這個時候醫生成了結束孩子痛苦深淵的唯一使者和希望。每當父母懷揣著對醫生的無限寄望來到醫生面前時,哪怕我們得到的是一個善意的微笑,內心的恐懼和焦急都會隨之少一分。
  • 人才流失 有科室停診 「兒科醫生荒」調查
    培養時間長、待遇不高、工作壓力大、醫患關係緊張等多原因造成了我國兒科醫生緊缺的現狀。兒科醫生缺口大「兒科醫生難在什麼地方?第一是收入,第二是壓力。」範珍說道,「那段時間我很迷茫,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感覺自己像個機器,在流水線作業。發燒、拉肚子,兒科多發病的處理方法大同小異。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劇情有感情戲嗎 王子文和陳曉有感情戲嗎
    陳曉、王子文、賈青、于小偉、嶽躍利、朱嘉琦、李歡、張淞等主演的「寶貝」醫療劇《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暖心開播!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感情戲嗎?誰和誰是一對?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感情戲嗎?誰和誰是一對?
  • 兒科醫生說--寶寶揪耳朵一定是中耳炎嗎?
    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為什麼寶寶總是揪耳朵? 1.寶寶為什麼會揪耳朵? ●疼痛:當寶寶哭鬧時拉自己的耳朵,很可能是疼痛引起的,最常見的原因出牙,耳垢堵塞外耳道,或是耳部感染(例如中耳炎); ●玩耍或自我安慰:當寶寶3個月左右大時,就已經能夠意識到自己耳朵的存在了,這時寶寶有時會揪自己的耳朵玩耍,當寶寶高興或緊張時,他也會揪耳朵來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