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呂華
「如果,給你換一種人生,讓你重新活一次,你願意嗎?」「劇本殺」玩家經常掛在嘴邊的這句話,道出了這款新型益智類社交遊戲的魅力所在。雙節期間,青島大小戶外景點人氣爆棚,而作為戶內娛樂新寵,「劇本殺」也以它獨特的玩法在90後、95後年輕群體中「殺」出重圍。作為「後浪」們最受歡迎的新型線下社交方式,「劇本殺」開啟的劇本時代已經到來。
遊戲進行中。
戲精,請開始你的表演
全場燈光關閉,只留下幾盞燭臺,燭火搖曳,陰樂漸起,「劇本殺」遊戲《古木吟》的DM(主持人)媛媛開始介紹劇情背景:「現在你們所在的地方是一所亡靈校舍,操場附近,幼童笑聲迴蕩;教學大樓,學生離奇失蹤……究竟,你們能不能走出這個詭異的地方呢?現在,請開始你們的表演。」氣氛正好,漸入劇情。6位玩家需要扮演自己領到的角色完成故事,故事進行中還需不斷搜證、推理、破案。
據DM媛媛介紹,「劇本殺」最吸引玩家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表演性,「每個玩家領到的角色和任務都不一樣,大家都以第一人稱視角進入劇情,不知道其他人的身份,這個時候就只能相信自己。」「只知己,不知彼」的情況下,要想完勝,必然要添加一些表演的成分,來隱藏自己或者「套」出別人。「我之前玩過一個『失憶本』,第一頁寫著:『你失憶了,為了避免因劇本厚度引起別人懷疑,我們為你準備了四頁白紙。『哈哈,開篇一句話,其餘全靠演。」玩過劇本《杜鵑血》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他的遊戲史。
而事實上,真正的遊戲過程中,男生反串女生,女生反串男生,都是常有的事情。「這次的《孤城》裡,我反串的是一名俠肝義膽的大英雄鐵男,任務是解救自己被綁架的女友麗麗娜依。」剛救完美的英雄郝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很享受這種「換一種人生」的體驗,真人實演,破不破案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過把戲癮。「我經常選跟現實中的自己差距很大的角色,表演一段別人的人生,自己也能收穫不一樣的成長體驗。」
玩家集中推理。
劇本殺=高端相親大會
「如果問有什麼方法能讓當今的90後、95後們放下手機、與人交流?『玩劇本殺』絕對算是一個。」來自「醉裡探案社」的DM慧穎告訴記者,單集「劇本殺」的時長短則4個小時,長則7個小時左右,人數在4~14人之間。「很多玩家都是素不相識的,需要現場組隊,幾個人湊一桌,一玩四五個小時,中間還不允許看手機,大家很快就能熟識了。」在慧穎看來,「劇本殺」打破了「社畜」們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它的社交屬性早已大過了娛樂屬性,甚至連她本人,都是通過「劇本殺」這個遊戲找到的男朋友。「當時他飾演的男主,我剛好飾演的女主,我們倆從相識到相熟,再到無話不談,就用了一次推本的時間。」
無獨有偶,記者隨機探訪了《孤城》本的玩家,7位玩家中就包含了兩對「因戲生情」的情侶,剩下3位還都是女生。「『劇本殺』=高端相親大會。」某問答平臺給出了妙喻。對於年紀輕輕就承擔了婚戀焦慮和工作KPI的「社畜」們來講,「劇本殺」無疑是為他們找到了自甘肥宅和強顏社交的平衡點。一場遊戲,既得到了休息,又不失社交與獵奇,何樂而不為?「我基本上每個周末都會過來玩本,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高玩兒」阿彤告訴記者:「我們『車隊』現在有一百多個人,玩本不用提前預約,隨時組隊,隨時上『車』。」
換裝室。
沉浸式體驗成「新寵」
「之前市面上的玩法大多是『發卡式』的,就幾個人圍著一張桌子,證據、線索都在DM發給你的卡片上,代入感很差,現在我們玩的都是『沉浸式』體驗。」DM媛媛告訴記者,所謂的「沉浸式」體驗,就是通過實景布置、換裝、演繹故事、現場搜證等方式,讓玩家產生身臨其境、身在局中的錯覺。DM媛媛換了個直白點的說法:「在『恐怖本』中,你會真的遇見NPC(玩家以外的人)扮演的『鬼』,在『沉浸本』中,你也是真的在走劇情在落淚。」
沉浸式布景。
剛結束《古木吟》推本的幾位玩家眼角還閃爍著淚花:「這個劇情太好哭了,於念(女主)的代入感好強,最後李明昊(男主)讀信的時候,我真的以為眼前就站著一個溫柔的、真摯的、此生再也不能相見的白衣少年。」據DM媛媛介紹,《古木吟》是他們店裡最受玩家歡迎系列,講述的是男主李明昊通過夢境救贖夥伴的故事,聚焦了青少年時期的親情、友情和愛情。「青春、別離,這類話題本身就能使人產生共鳴,再稍微給點氛圍,玩家就會沉浸其中。」DM媛媛認為,絕大多數玩家都是衝著「演繹劇情」的目的來的,能不能沉浸到角色裡很關鍵。「我們DM會在分配角色前做現場調查,比如學生時代比較內向、年紀偏小的女生,就推薦她玩不愛說話,安靜膽小的『瘦小女』角色,這樣最容易進入角色。」
據36氪先前統計,70%的國內沉浸式娛樂IP都是近兩年誕生的。2019年下半年,「情感沉浸本」迅速崛起,並且在年輕群體,尤其是女性群體中備受好評。據美團數據顯示,目前青島提供「劇本殺」項目的150多家店鋪裡,主打「沉浸式」體驗的已高達三分之一,像市南區的「唐人街探案」、「宮裡宮外」等頭部門店已經能夠支持玩家進入案發現場進行實景搜證。這就讓「劇本殺」徹底擺脫了桌遊的桎梏,開始真正地去倚重沉浸式劇情。
《皓川美術館》的玩家合影。
線上跑不通,機會在線下
很多人第一次知道「劇本殺」,是因為看了一檔叫《明星大偵探》的綜藝節目。2018年,熱播綜藝的聯動效應,帶動了周邊的產業鏈,「我是謎」、「百變大偵探」、「戲精大偵探」等APP紛紛上線,更有明星機構金沙江創投、經緯中國、魔量資本等加入其中。資本的進入使得這一新型的推理社交遊戲在普羅大眾之間迅速傳播開來。
2020年疫情期間,線上「劇本殺」曾迎來一個小風口,但很快就暴露出了弊端:線上「劇本殺」的留存不好,日活也難以保證。有玩家透露,「劇本殺」玩本的時間過長(三四個小時),線上很難產生沉浸感。此外,線上沒有主持人控場,很多用戶不遵守規則中途退場的情況也時有發生。較差的用戶體驗直接勸退了一大波玩家,線上平臺難以實現規模化盈利。
意識到了行業現狀,「我是謎」在今年2月份宣布要通過加盟直管的方式大規模進軍線下,預計今年要在全國鋪開至少50家店鋪,新一輪融資完成後,這個數字會被擴大到200-300家。據美團大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全國的「劇本殺」門店已經由1月份的2400家飆升到12000家,一年之間多出了近一萬家門店。
此外,線下「劇本殺」也早已開啟了「破圈」之旅,雙節期間,成都都江堰、長沙、北京等地都出現了與景區、山莊等旅遊場景結合的「兩天一夜」劇本殺項目,成都都江堰的「壹點探案」遊戲團購價僅為888元。「不管疫情什麼時候能全面過去,有一點不會變,年輕人永遠需要真實的線下社交。」「劇本殺」的資深玩家阿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