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餛飩
大餅、油條、粢飯加豆漿,被老寧波譽為早餐四大金剛。吃生煎要多花幾角碎銀,還經常需排隊等候,算是早餐界的輕奢品。
每天早上7點前後,臨街的生煎攤往往被食客半包圍。生煎要趁熱吃,賣完一鍋再煎一鍋。想吃火熱的生煎,需要花10分鐘左右耐心等待。
火熱生煎香、脆、鮮,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之一。那麼,哪家生煎好吃呢?恐怕每人心裡各有各的白月光,有的喜歡三橫王生煎、嵊州生煎;有的惦記著老小區大門口的生煎
只要趁熱乎吃,都脆香無比,而精髓要數這一口酥脆焦黃的底子
柴火生煎
阿國柴火生煎
奉化阿國生煎算得上是寧波最早的生煎店之一。阿國老闆出道已經三四十年,藝高膽大,擅長柴火生煎。一早用木柴生火,待青煙散盡,熊熊火焰上支起一口平底大鐵鍋,鋪上小包子就開始煎烤。
阿國生煎堅持老面發酵,麵團發酵完全後,搓成長條,再切成一個個小小的面劑子,按下一個小窩窩,嵌入一小坨肉餡,左右捏幾下,胖乎乎的生煎包就可以下鍋煎烤了。
在沒有電磁鍋的年代,多數生煎攤用煤球或者煤餅作為燃料,而阿國師傅喜歡用柴火。「柴火溫度高,速度快,生煎味道特別香。」不過柴火火候很難控制,需要不斷地翻動木柴,一不小心就會燒焦。現在擅長柴火生煎的師傅不多,就算在阿國生煎店裡,現在也不用柴火了。
只有遇到集市,阿國師傅才會出手做幾鍋柴火生煎。只要柴火一點燃,吃貨們立馬就圍過來,速度特別快。一會兒工夫,底子微焦的阿國生煎就可以鏟起了。「皮子厚厚的有嚼勁,肉餡不算多,不過特別鮮。」「餡料都是熱氣土豬肉做的,口味不一樣的。」阿國師傅會補上一句。
菜油生煎
嵊州生煎
開在寧波的嵊州生煎店分布廣、數量多。多半店面不大,在背街小弄或者菜市場附近,如果聞到菜油香,10米之內必有一家嵊州生煎。
「這都是農家菜油,顏色正,香味足。」嵊州師傅拎著油壺,沿著鍋邊澆上一圈黃燦燦的菜油,煎熟後,包子的褶子上粘滿菜油黃。
師傅會說一口嵊州調寧波話和你慢慢解釋,語氣溫和,語速緩慢,好聞的菜油味直往你的鼻孔鑽,真的很香!
嵊州生煎多半會搭配一碗紫菜蝦皮湯,每隻空碗放上一小撮紫菜和蝦皮,講究的還會加幾根蛋絲,用滾水一衝,就著生煎慢慢吃,非常愜意。
生煎和鍋貼
三橫王生煎
寧波人吃早餐,三橫王和味一是繞不過去的,兩家店穩坐「王」和「後」的位置。
三橫王生煎皮子不厚也不薄,餡料不多也不少,底子脆黃,屬於非常標準的生煎。
和生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要數鍋貼生煎餃子了。味一的鍋貼皮薄底脆,肉餡鮮美,皮子未經發酵,嚼勁很足。
生煎和鍋貼一家親。象山爵溪的有銀生煎,每一小鍋都是生煎包子和鍋貼對半開,生煎包子鬆軟,鍋貼嚼勁足,各有風味。
「白富美」生煎
小楊生煎
皮薄、個大、餡料足的小楊生煎,薄薄的皮子輕輕一咬,裡面一包火熱的湯水,心急的吃貨就會被燙一嘴。
小楊生煎屬於湯包系列,餡料花色多,除了鮮肉餡,還有薺菜餡、蟹黃餡檔次明顯高出一截,當然價格也要高一些,屬於生煎包子中的「白富美」。
柴橋老街生煎
離市區近一個小時車程的柴橋老街生煎,遠在北侖,在市區的知名度卻特別高。這家生煎的餡料很有特色,老闆告訴我,新鮮豬肉煮熟後,切成碎末,再拌成餡料,這樣可以把豬肉的鮮味全部提煉出來。
這家店的另外一個特色是,餛飩皮子全部手工打制,每張皮子呈透明狀,煮熟後,一隻只餛飩漂在水面,很像金魚的裙擺。
蛋底生煎
蛋底生煎
街角、路邊的生煎店,有時還能吃到帶冰花或者雞蛋液鋪底的生煎,生煎將熟時,澆一勺薄薄的水澱粉,就會生成漂亮的冰花,倒入雞蛋液,就會生成金黃色的底子。
這類生煎顏值非常高,有時很想吃一口冰花生煎,遍尋不著。不經意間,街邊也許就會遇到一家。寧波晚報記者謝昭豔文/攝
來源:中國寧波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