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最愛哪家生煎?問了七個人,七個答案都不同

2020-12-19 企鵝吃喝指南

在消費升級、網際網路和城市拆遷的作用下,上海街頭小吃是這樣的畫風:一百多塊的小籠,排隊+限量的蔥油餅,和奢侈品做鄰居的豆漿油條……

只有生煎,像個原地踱步的固執老人。

餐飲行業急劇動蕩的這些年,生煎的格局卻沒怎麼變,如果你問一個上海人:最喜歡吃哪家生煎?得到的答案大概也不會變。

儘管小楊的粉色招牌是不少外地人關於生煎(甚至上海美食)的啟蒙,但這絲毫不影響生煎在本地人心中的出廠設置。沒有消費主義的裹挾,你可以去百年老字號裡一窺生煎歷史,也能在社區弄堂裡找到上海人的日常味道。

我們問了七個上海人,得到了七個不同的答案。這裡是他們最愛吃的生煎:

1|舒蔡記

6元/4個

藏在來福士背後的一條小路上,鄰居是家美髮店,舒蔡記一副嵌在街頭的樣子,有人稱它為「生煎之神」。

師傅拿出發好的生煎,等著鍋裡溫度上升,一小碗水均勻潑下,蓋上木蓋,開始熟練地轉動大鍋,緩慢而有節奏。

七八分鐘後,揭起鍋蓋,灑下一把綠蔥和白芝麻,站在街對面都可以聞到香味。

喏,出爐了長這樣:典型渾水派,厚底,薄皮,多汁。

舒蔡記的鍋,一半是鍋貼,一半是生煎。鍋貼往往是先好的,要耐心等生煎。雖然是同一個大鍋,但師傅對火候控制了熟於心。通常,大家還會追加一份菜飯;)

2|曉賢生煎

6元/4個

一客生煎從6毛賣到6塊,曉賢在董家渡路上開了二十多年。店鋪小而暗,兩張舊桌椅早已上了年頭,唯一的裝飾是牆面上掛著的生煎簡介:

底板金黃,汁多味美,個大皮薄,老少皆宜。

一個住在附近的大叔,從自己上初中吃到小孩上初中,他說,面前的生煎還是一樣。隔壁桌的老爺爺,也會豎起大拇指告訴你,生煎就該這個味兒。

曉賢的師傅每天凌晨五點開始忙活,六點第一鍋出爐。食材也講究:肉餡要選腿肉,夾心五花都不行,皮凍也要自家燒,才能保證味道。

3|光頭生煎

7元/4個

老虹口有不少上海小吃,光頭生煎老店就躲在山陰路上。兩旁的梧桐透著股老上海的文藝,店鋪窗上大大的「生煎鍋貼」粗暴醒目,瞬間注滿地氣。

牆上「海上第一肉」的招牌坐鎮,透著股老店自信。

光頭生煎和曉賢一樣,都是傳統半發酵,皮薄餡大底子酥脆,咬一口,湯汁都能飛出來。

除了周圍居民,也有不少來打卡的遊客,每天差不多要四五十鍋生煎才夠。包好的生煎就靜靜躺在鐵盤裡,師傅氣定神閒,掐好了點:這邊生煎剛下鍋,外面就一定排起了隊,穩;)

4|飛龍生煎

6元/4個

曾經在南京路、四川北路擁有大批追隨者的飛龍,再次拆遷後去了虹口體育場,現在,生煎只在早餐時段供應。

搬遷對飛龍的影響很大。以前飛龍只賣生煎,用的都是五斤的大鍋,店裡從早到晚都是等生煎的客人。現在,來吃生煎的人少了許多,鍋子從五斤改到三斤,也總有剩餘。

但……還是很好吃啊!餡料是老闆娘親手調的,肉餡緊密,滿是鮮甜。

給個厚底的特寫:

別看賣相普通,吃起來是真好。褶子朝下煎,得到帶著焦香的厚底,非!常!酥!

5|月亮生煎大王

5元/4個

大概沒有幾個老店能像月亮一樣幸運,可以三十年不換地。這為月亮積攢了一大票忠實的粉絲,說是餐廳,其實更像是一個社區食堂。

下班時間人多了,生煎師傅還沒來,老闆娘親自上陣。生煎的大鍋也在店外,老闆娘做生煎的空檔還能和鄰居打個招呼,逗逗小孩。

五塊錢四個生煎,幾乎是上海灘最便宜的價格,學生放學聊著天就拐進了店裡,先一客生煎再繼續剛才的話題。

生煎個頭小小的,熟悉的家常味道。比起生煎,店裡的人情味更美味。

6|大壺春

7元/4個 起

四川中路的大壺春,紅色磚牆,黑匾金字,透著股江湖大哥的派頭。

快百年的老字號,日復一日做著全發麵生煎,還被米其林評為必比登餐廳。不過對於老食客來說,頭銜什麼的無所謂,重要的是,面前的生煎夠不夠鬆軟酥脆。

大壺春的師傅有絕招,根據天氣調整麵皮配方。除了酵母,偶爾也會加點老面。揉好的麵團要醒發十五分鐘,等麵團略微膨脹才拿去切劑子包餡。

小鍋生煎

全發麵,褶子朝上,煎制前就蘸好芝麻蔥花。鬆軟的麵皮帶香氣,餡料緊實,大口嚼底部焦脆,有一種特別的滿足感!

都說大壺春褶子朝上是「正統」,

其實蝦仁生煎為示區別,也是褶子朝下煎

7|東泰祥

8元/4個 起

能與大壺春抗衡的,自然是東泰祥。

東泰祥的半發酵做法,是申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筋麵粉、水和酵母的比例都有規定;牆上掛著溫溼度監測儀,師傅要根據每天的溫度溼度,拿捏發酵的分寸,保證一年四季的生煎都是熟悉穩定的口感。

東泰祥的皮是很多人的心頭愛,麵皮韌,肉餡緊實,鹹鮮,蝦肉和肉包在一起,口感鮮嫩。湯汁不多,也就一勺的量。

黑芝麻每天現炒,香氣很足。加碗11塊的咖喱牛肉湯,味道濃厚,配生煎剛好。

24小時營業也讓東泰祥成了這個城市裡最暖心的角落之一,餓的時候,來這裡點一份生煎,配一碗熱湯,整個人就活過來了。

在這座大城市裡,哪家生煎,是你疲倦時心心念念的一點溫暖?我們按發酵流派分了個類,方便你找到喜歡的那一家。

(如果好奇生煎流派可以點擊這裡:大壺春、東泰祥、小楊…上海人吃個生煎都能吵架?)

半發酵流派:皮薄湯多,底板金黃

東泰祥:黃浦區重慶北路188號

曉賢生煎:董家渡路385號

舒蔡記: 雲南中路142-146號(福州路廣東路之間)

蔡記生煎:北京西路1060號2樓

光頭生煎:山陰路139號

光頭生煎海陽路店:浦東新區海陽路798號

全發酵流派:麵皮鬆軟,湯汁少,底部酥脆

大壺春:四川中路136號

飛龍:東體育會路25號

還有……這些你可能想知道

友聯生煎大王不營業了

四平路的又一村不做生煎了

飛龍生煎正在籌劃開分店,可能會重回四川北路

大壺春只有總店才賣小鍋生煎和鵝肝生煎

天平路的老吉士酒家不做生煎

海陽路的光頭生煎味道也很棒

對於老上海人來說,也許一疊生煎才是本命。

人和食物都在匆匆地追著時代的步伐,還好生煎沒變,不緊不慢,堅定站在樸實的那一邊。

圖,文|afra

編輯|blublu

相關焦點

  • 我的最愛!午餐後的上海生煎包
    香港一向不只是購物天堂,同事還是美食天堂,無論是世界各地哪個國家的菜都總能找到。不過身為中國人,當然還是中菜館比例上佔最多了,而當中最普遍的應該算是上海菜吧。雖然上海菜口味一向比較重,但名物甚多,如小籠包,生煎包或醃篤鮮等都是筆者最愛的食物。
  • 上海人最愛的生煎竟不是小楊生煎,還有一家更好吃,你知道嗎?
    關於德州及周邊的美食咱也說過不少了,今天咱們講一下上海的特色美食。提到上海,除了摩登時尚以外,還有很多美食值得稱讚。今天老崔就給大家分享下土生土長的老牌上海美食——生煎吧!生煎是上海人最愛的早飯之一,老崔我深有體會。脆脆的底配上裡面鮮嫩多汁的肉圓,蘸上一點香醋,吃上個一兩二兩的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 寧波哪家生煎最好吃?
    但是,吃生煎不但需要多花錢,還要排隊,真是早餐界的奢飾品。生煎一定要趁熱吃,賣完一鍋再煎一鍋。想吃火熱生煎,需要花上10分鐘等待。早上等吃生煎的過程,就會錯過三趟地鐵;油門一腳,兩三個紅綠燈已經越過。火熱生煎,入口香、脆、鮮,是寧波人兒時的美味。寧波哪家生煎好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 上海最正宗最好吃的灌湯包和生煎包在這裡,你竟然沒吃過?
    上海最好吃的灌湯包和煎包,哪家最強?當然是南翔饅頭店和大壺春。偶然的機會,在上海又住了半個多月,這段時間沒什麼事,就在主城區隨便亂轉,看下上海的環境如何,以便決定未來工作的地點,也來看看這裡的食物有沒有對得起在這生活的兩千多萬市民。
  • 上海哪家生煎好吃?魔都美味生煎地圖給您奉上
    上海哪裡的生煎好吃,底脆、湯汁多、肉鮮!小編今天就給愛吃生煎的小夥伴推薦一下滬上最好吃的生煎!家家都好吃的飛起來,愛到不要不要的~小楊生煎老闆哥哥是小楊生煎幹了八年跳槽的大廚,生煎質量絕對一流,一樣的個大汁多,底脆皮薄,也一樣的晴天雨天都有人排隊,粉絲眾多。性價比超高!陳記生煎
  • 生煎、還得是上海的
    ▲ 小楊生煎是每個老上海人心照不宣的異端,加什麼肉皮凍,要什麼爆汁,那是蘇北生煎好伐! 小楊生煎在上海人的眼裡屬於「混水派」,就是生煎餡心裡有湯汁,以鮮豬肉做餡兒,加肉皮凍出湯汁,個大汁多,好吃的要命。
  • ...帶他們七麼司?這一百種不可錯過的特色,史上最全武漢美食地圖!
    一到放假,總有人來問吃貨君,武漢有什麼好吃的?如何吃得像個武漢本地人?要問吃哪家,武漢人表示吃來吃去,屋裡出門左拐的熱乾麵最好吃;公司樓下的連鎖店也不賴。但如果你非要問出個答案,這11家不會讓你失望。但是吃貨君最愛武漢的湯包!
  • 魔都最全生煎指南|吃生煎,收藏這一條就夠了!
    說起生煎,很多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上海的生煎。在上海,生煎被稱為生煎饅頭,雖然跟饅頭一點關係也沒有。生煎可以說是上海土生土長的傳統小吃,不論還是地道的上海人還是外地到上海遊玩的遊客,都對生煎有著不解的執著。
  • 上海的生煎館,哪家是你最愛吃的?
    上海的生煎館,哪家是你最愛吃的?這生煎的江湖裡,「清水」「渾水」兩派各領風騷,誰才是正統,上海人爭了幾十年,始終沒個定論。一個好的生煎,肉汁兒或多或少,麵皮或薄或厚,說來也都各有滋味,但吃生煎的人一定有個通識,生煎底得要脆,要是少了脆底,也就少了靈氣。
  • 上海生煎的清水派和渾水派,哪一個流派才是最正統的上海生煎味?
    說到上海的美食,我想很多朋友一定對上海生煎頗有印象,那香酥的外皮,鮮香的肉餡和甜美的湯汁,讓這道上海經典小吃不僅在深受本地食客的喜歡,也被全國各地的吃貨朋友們所喜愛。那這裡毛哥突然有個問題,都說上海的生煎好吃,你知不知道正宗的上海生煎是什麼樣的?
  • 《西遊記》七仙女真的是王母娘娘的女兒?答案很現實
    在人間流傳的許多故事中對她們的身份有許多不同的猜測,較為廣泛的是認為她們是王母和玉帝所生的孩子,因為貪戀凡間美好而偷偷下界。但其實很多人對神話故事中的玉帝王母有一些誤解,這兩個人並不是夫婦啊,雖然神話故事當中他們經常一起出現,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夫妻啊,舉個例子一個單位有兩個領導,一男一女經常一起出現,但他們只是工作夥伴啊,所以王母並不是玉帝的妻子,她只是掌管著天下女性,她可是冰清如潔的女人啊,所以說,這七仙女絕對不可能是她的女兒。
  • 上海生煎,頂頂好恰!
    >最受歡迎的上海小吃僅僅在徐家匯,國慶前三天就有超11780人點了生煎外賣!這份數據還顯示十一長假期間上海人特別愛點外賣玩到哪裡,就點到哪裡在全國24個熱門旅遊城市中上海人點外賣的戰鬥力都排在前三而上海人最愛點的特色小吃是西安肉夾饃、生煎饅頭、長沙臭豆腐看來,在嘗試各地美食的同時阿拉上海寧還是非常想念這一口生煎饅頭的必須時不時點個外賣慰藉一下自己飽受思念之苦的胃
  • 為何很多團體都是七人?盤點動漫中七個七人團體
    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很多團體都是七個人組成。為什麼是七人呢?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七是「陰陽」和「五行」的總和。在佛教故事中,佛祖出生就能走路,向東南西北各走了七步,步步生蓮。在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中有七美德和七宗罪之說,在《聖經》中七代表了完整,完美。
  • 七大聖七小聖,江南七怪,七葫蘆娃,七劍下天山,為何都是七個?
    但是最神奇的恐怕還不是數字九,反而應該是小一些的數字七,這個數字是真的神奇,如何理解呢,其實只要提到這幾個大家就懂了:齊天大聖孫悟空七大聖,二郎真君楊戩七小聖,射鵰英雄傳郭靖的師父江南七怪,特別Q彈的七個葫蘆娃,俠肝義膽的七劍下天山。
  • 上帝的旨意是在七天之內創造人,讓七個人受苦嗎?
    這部電影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尤其是在故事情節緊張、好看的時候,也許很多人看到開始就能猜到結局,他不僅是說教,更是讓觀眾思考和檢討我們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各種不良習慣。在影片中,所有的暗示都與七有關,故事發生在七天之內,七個人,七場雨,第七天在晚上七點結束。這七個人代表著人類的命運。
  • 大壺春、東泰祥、小楊…上海人吃個生煎都能吵架?
    愛吃生煎的人站定了一個派系,就容易指摘別家做法的不妥。吃著老字號長大的老上海與年輕人聊起生煎,十有八九要發展到吵架的地步。皮子厚還是薄?湯汁多還是少?收口褶子應該朝上朝下?隨便拎一個辯題出來,都足以引發舌戰。
  • 《陰陽師》七人岬問題答案介紹
    《陰陽師》遊戲中七人岬一共有幾位?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問題,可以看得出遊戲為四周年慶用心了,很多玩家表示不知道這道問題的答案,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陰陽師》七人岬問題答案介紹,一起來看看吧。這是一道非常有趣的問題,可以看得出遊戲為四周年慶用心了,很多玩家表示不知道這道問題的答案,那麼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帶來《陰陽師》七人岬問題答案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小編推薦:《陰陽師》4周年求知惡靈答案匯總
  • 上海生煎,天下第一!
    要說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一定少不了生煎。每個精明謹慎的上海人,只有在談到生煎的時候才會有那麼一刻不理智:上海生煎天下第一!儂曉得伐?那雪白鬆軟的麵皮,飽滿緊實的肉餡,香濃滾燙的湯汁,焦香酥脆的底板,是上海人記憶中最美妙的滋味。
  • 包子控:3月3日探店【上海生煎王】&【羅春生煎】
    >探店地址:丁公路推薦分數:上海生煎王80分,生煎,大排以及配餐,都不錯,滿足堂食需求;羅春生煎79分,環境衛生減分,不過其實可以無視的,對吧,因為人家就是打包外賣。 包子控第二天,丁公路上兩家生煎店,到底哪家更好吃呢。
  • 盤點動漫中那些厲害的「七人組合」,為什麼總是七個人?
    要說到動漫中的組合大家肯定都能說出很多來,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組合中很多都是只有七個人的,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七人的組合。葫蘆娃首先,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我國的葫蘆娃了。說到他們為啥是七個的話,有的人說是在道家,「七」有完整圓滿的寓意,這代表的是一個完整的循環。虹貓藍兔七俠傳這也是當年90後的童年了,不過可惜的是後來因為暴力被禁播了,反正讓人很無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