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專家:疫情形勢下 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

2020-12-12 國際在線

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課題組負責人赫芭·賈邁勒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米春澤、劉素雲):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近日,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課題組負責人赫芭·賈邁勒博士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她認為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她相信疫情過後,中國將在激活全球經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赫芭·賈邁勒博士長期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目前擔任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研究課題小組負責人。在她看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造成了巨大衝擊。不過她相信,中國經濟將在疫情過後快速復甦,並發揮激活全球經濟的重要作用,「今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影響波動明顯,(但我認為,)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中國經濟將在疫情過後快速復甦,這不僅源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資本市場所衍生出的強大韌性,也得益於中國相關政策的前瞻性,中國政府的治理遠見在此次疫情危機中更為彰顯。」

赫芭指出,從疫情防控效果來看,中國能夠在疫情初期採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並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病毒的傳播,體現了中國強有力的協調力和國民秩序,「無論是此次疫情期間或是其他困難時期,中國總能以自信的姿態順利渡過難關,我認為這種『國家自信』也為每一位中國人賦予了力量。」

赫芭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初期,一些國家未能積極應對,錯過了防控疫情傳播的寶貴時間。中國抗擊疫情的舉措在國際上也遭遇了個別冷嘲熱諷的聲音,這些現象與全球化進程中尋求穩定國際秩序的趨勢是相違背的。她說,現在對中國來說,恰好是一個展現其全面治理能力的機遇;對世界而言,則是一個重新審視中國作用的時刻。

赫芭特別指出,通過中國向伊朗、義大利等國陸續提供醫療援助、派出醫療專家組等一系列行動,可以看出中國為幫助世界其他國家而付出的努力,「這體現的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國家的道義,更是一種國際責任。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許多國家正在陸續借鑑中國採取的種種舉措,努力控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速度。」

赫芭強調,應對疫情需要全球攜手合作,從公共衛生領域到經濟領域,都需要採取協調行動。

相關焦點

  • 專家:東北經濟恢復態勢已經形成,短期經濟形勢已經穩定
    近日,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暨新形勢下東北振興的機遇與挑戰專家座談會在北京舉行,會議對當前東北振興所面對的新形勢和主要任務進行了分析。與會專家認為,東北經濟再不會回到極端的下跌情況,經濟恢復態勢已經形成,短期經濟形勢已經穩定,這是東北振興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記者手記:疫情下埃及政府推進經濟恢復計劃
    新華社開羅6月19日電記者手記:疫情下埃及政府推進經濟恢復計劃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李碧念截至當地時間6月18日晚,埃及境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5萬例,疫情給當地經濟帶來巨大衝擊。近日,埃及政府逐步放鬆防疫限制措施,推進經濟恢復計劃。
  • 專家展望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02 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 經濟增長動力不足  2016年底全球經濟開始復甦,2017年出現小繁榮,這一波經濟復甦有望會延續到2018年。臺灣經濟形勢表現與國際經濟形勢發展軌跡十分接近,呈現幾乎相同的發展變化態勢。2017年,臺灣經濟明顯回溫,實現了2.58%增長。2018年,臺灣經濟會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預計增長2.3%左右,但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格局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  國際經濟形勢表現直接關係到臺灣經濟增長。有關國際經濟組織與機構普遍看好2018年全球經濟持續增長態勢,普遍預測增長3%以上。
  • 疫情考驗埃及經濟韌性
    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石油、旅遊、蘇伊士運河和僑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均受到一定衝擊。世界銀行日前表示將向埃及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幫助埃及實施緊急醫療措施並增強其經濟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也批准向埃及提供約27.7億美元貸款援助,幫助埃及應對疫情的衝擊。
  • 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全球戰疫丨平衡工業全球化與民族化:埃及經濟回暖中的思考
    據此可基本判斷埃及疫情形勢向好,拐點在即,但尚未完全控制。迫於經濟與社會壓力,埃及已經逐步復工復產,但疫情對各行各業影響深遠,短期內尚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增長態勢。即將從盧克索伊斯納醫院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埃及經濟屬於開放型市場經濟,服務業約佔GDP的50%。石油天然氣、旅遊、僑匯和蘇伊士運河是四大外匯收入來源。
  • 埃及前總理沙拉夫:期待中國經濟2021年再續輝煌
    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劉素雲、吳愛民、米春澤):埃及前總理沙拉夫近日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向中國人民致以新年問候。沙拉夫表示,中國是埃及的好夥伴,他期待中國經濟在2021年再續輝煌。
  • 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聯播+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講話中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八項重點任務,為明年經濟工作錨定航向。央視網《聯播+》欄目為您梳理會議內容,與您一起學習。
  •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新華社記者閆婧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智庫專家預見2021丨張明:下一年全球與中國經濟預測
    在「雙循環」新格局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金融行業在「十四五」時期迎來哪些機遇和挑戰?張明接受專訪時詳細解答了上述問題。  明年世界經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2020年的經濟形勢,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疫情,衰退,還有動蕩。
  • 觀察|埃及經濟為什麼可以在中東北非地區率先回暖
    在政府的積極防控下,埃及疫情從7月份開始逐漸得到控制,新增日增確診病例從8月份開始出現明顯下降,甚至一度降至兩位數,近期穩定在一百多例。作為中東、北非地區開放型市場經濟的典型代表,開放型市場經濟的特點決定了埃及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大。疫情肆虐全球,埃及與多個合作國家間的經貿活動銳減。內外雙重壓力之下,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石油、旅遊、蘇伊士運河和僑匯均受到一定衝擊。
  •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向好但挑戰猶存
    但分析認為,債務問題、安全問題及國際經濟形勢變化等因素,未來仍可能對埃及經濟產生不利影響。據IMF報告,由於出口增長和投資復甦抵消了國內消費疲軟的影響,埃及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從2016至2017財年(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4.2%升至2017至2018財年的5.3%。
  • 「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召開
    原標題:2021年中國經濟預見樂觀 進一步塑信心保安全促發展 「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召開12月5日,「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以下簡稱數計經所)代管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經濟社會綜合集成與預測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主辦,主題是「新形勢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分析」。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商務部研究院、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國家稅務總局、中國PMI分析小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國家信息中心、東北財經大學、武漢大學等單位五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 聯播+丨這八大重點任務錨定明年經濟工作新航向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在講話中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八項重點任務,為明年經濟工作錨定航向。央視網《聯播+》欄目為您梳理會議內容,與您一起學習。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人民日報年終專稿: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
    共同點亮全球經濟復甦之光(2020·年終專稿)   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投資急劇萎縮,人員貨物流動嚴重受阻,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遭受衝擊,世界經濟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世紀疫情疊加百年變局,世界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 埃及媒體人士:中國經濟實現了巨大成就
    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 塔裡格·蘇努提認為,中國第三季度經濟表現不俗,能實現4.9%的增長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報》副總編輯 塔裡格·蘇努提:中國第三季度經濟實現了4.9%的同比增長,這在全球經濟萎縮和疫情背景下是非常大的成就,近期全球都在採取各種防疫措施或實行封閉政策,而中國的表現證明了中國有能力應對疫情危機,中國經濟強大沒有被疫情擊倒,習近平主席領導的中國政府以清晰的經濟戰略進行了合理應對,在這一時期取得了顯著的發展和巨大的超越。
  • 埃及經濟加速回暖(國外經濟觀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埃及有望成為今年中東地區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增長率可達3.5%。埃及《金字塔經濟周刊》日前撰文指出,埃及2021年經濟增長率預計達到4%,2022年可達4.6%,前景可期。
  • ...會議分析半年度經濟和社會穩定形勢 穩中求進 以進固穩 努力交...
    今天上午,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分析研判半年度全市經濟和社會穩定形勢,部署下半年工作。市委書記李躍旗在會上強調,全市各級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精神,強化「重要窗口」建設的擔當,堅持穩中求進,以進固穩,努力推動經濟企穩回升向好、社會保持和諧穩定,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重要窗口」建設增光添彩,為全國全省大局多作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海平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元茂榮、陳偉義、芮宏等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 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題:感知中國經濟的溫度——國研中心專家聚焦2021年經濟社會熱點新華社記者鄒多為2021年,「十四五」開局。站在歷史新起點,面對當前新形勢,中國經濟怎樣邁好第一步、如何持續穩定恢復和推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