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考驗埃及經濟韌性

2020-12-08 金臺資訊

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石油、旅遊、蘇伊士運河和僑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均受到一定衝擊。世界銀行日前表示將向埃及提供5000萬美元貸款,幫助埃及實施緊急醫療措施並增強其經濟韌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行董事會也批准向埃及提供約27.7億美元貸款援助,幫助埃及應對疫情的衝擊。

儘管疫情暴露了埃及經濟依賴外資的結構性弱點,但不少國際機構認為,埃及仍有望成為中東地區今年唯一可實現經濟增長的經濟體。世界銀行、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對埃及今年經濟增速的預測分別為3.7%和4.1%。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近日發布《區域經濟前景》報告,預測埃及2020至2021財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為3%。

IMF中東和中亞地區部主任吉哈德·阿祖爾認為,埃及近年來實施的經濟改革計劃增強了埃及抵禦疫情衝擊的能力。2016年,面對公共債務增加、國際收支狀況惡化和外匯嚴重短缺等問題,埃及政府出臺了許多措施刺激經濟增長:發布「2030年願景」,與IMF籤署了一項120億美元的貸款協議。埃及政府為此啟動為期3年的經濟改革計劃,包括削減補貼、增加稅收和本幣埃鎊實行浮動匯率等措施。

改革計劃取得了明顯成效,埃及通貨膨脹率和財政赤字下降,外國投資者對埃及經濟的信心回升,財政和國際收支壓力得到緩解。2018至2019財年,埃及經濟增長率達到5.6%,是11年來的最高增幅。日益穩定的社會環境也吸引了更多遊客,2019年埃及旅遊業收入達130.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蘇伊士運河收入達到創紀錄的59億美元。外匯儲備從2016年10月的195億美元增長到今年2月的約455億美元。

疫情發生後,埃及總統塞西宣布劃撥1000億埃鎊(約合450億元人民幣)用於抗擊疫情,並對低收入群體和受疫情衝擊嚴重的產業提供補貼。埃及議會通過了多項法律修正案,允許政府減少或免除公司房地產稅,允許公司分期繳納社會保險並減少個人所得稅等。

埃及國家規劃院研究員希柏·賈邁勒對本報記者表示,埃及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歐洲對輕工業和農業產品的需求將成為埃及企業的發展機遇。埃及經濟在後疫情時代還將持續向好。首先,埃及25歲以下人口佔總人口比例接近50%,和老齡人口較多的國家相比,可以更快從疫情中恢復,屆時,埃及僑匯收入將再次迎來增長。其次,疫情將減緩地區內衝突,促進區域內各國加強合作。埃及在地理位置、人口結構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將有望帶動中東地區實現經濟復甦。

(本報開羅電)

相關焦點

  •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開羅5月13日電 財經觀察:埃及經濟韌性面臨考驗   新華社記者閆婧   截至12日,埃及累計新冠確診病例突破一萬。   埃信華邁公司經濟師戴維·歐文解釋說,為防止疫情擴散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令經濟活動陷入停滯,許多受訪埃及企業表示國內銷售和國外需求下滑明顯。   同時,埃及就業數據4月繼續惡化。歐文認為,長期疲軟的商品生產可能導致未來更大範圍的裁員,由於重啟經濟取決於疫情控制和措施解禁,勞動力市場短期內前景黯淡。
  • 埃及專家:疫情形勢下 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
    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課題組負責人赫芭·賈邁勒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米春澤、劉素雲):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沉重打擊。近日,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課題組負責人赫芭·賈邁勒博士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她認為中國經濟是全球經濟的「穩定之錨」。她相信疫情過後,中國將在激活全球經濟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赫芭·賈邁勒博士長期致力於中國問題研究,目前擔任埃及國家規劃院「一帶一路」研究課題小組負責人。在她看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都造成了巨大衝擊。
  • 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專訪瑞士再保險首席經濟學家: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發展韌性  中新社記者 王恩博  瑞士再保險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安仁禮(Jérôme Jean Haegeli)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表示,看好疫情之後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將關注此次中國兩會上的改革議題。
  • 評論:對數字經濟提升四川經濟韌性及應對疫情挑戰的思考
    面對疫情,省內各級單位堅決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以及四川省委省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把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當前重大政治任務。我們堅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會快速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這次疫情,考驗的不僅僅是每個人的免疫力,更是考驗社會經濟的免疫力,抗疫下半場的經濟走向,敢問路在何方?
  •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
    新華社開羅6月4日電 綜述:疫情持續衝擊埃及經濟新華社記者閆婧隨著新冠疫情在埃及持續蔓延,疫情對當地經濟的衝擊日益顯現,主要支柱產業遭受重創,黃金、房地產等市場也顯現疲態。旅遊業是埃及支柱產業之一,疫情導致埃及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埃及政府採取宵禁、關閉海灘和酒店、暫停所有國際航班等措施,使旅遊業蒙受巨額損失,預計年內旅遊收入將減少50億美元。同時,由於疫情導致國際貿易受阻,蘇伊士運河收入受到影響。
  • 賀一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露澳門經濟韌性不足
    中新社澳門7月9日電 (記者 龍土有)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9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再次暴露了澳門產業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博彩業、經濟韌性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澳門經濟發展委員會當天召開2020年全體大會,會議由賀一誠主持。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在會上介紹了澳門今年的經濟情況,多位委員也就推動疫後澳門的經濟復甦提出了意見及建議。賀一誠在發言時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為全球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各國疫情反覆,令世界經濟復甦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 「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與活力」——外國媒體和機構積極評價中國...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國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基礎上,率先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恢復經濟正增長。外貿回暖、投資增速、新動能逆勢增長……中國經濟正穩步前行。多家外國媒體和機構對此予以積極評價,認為中國經濟加快復甦展現了其巨大韌性和蓬勃活力,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和發展注入了重要動能。
  • 記者手記:疫情下埃及政府推進經濟恢復計劃
    新華社開羅6月19日電記者手記:疫情下埃及政府推進經濟恢復計劃新華社記者吳丹妮 李碧念截至當地時間6月18日晚,埃及境內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5萬例,疫情給當地經濟帶來巨大衝擊。近日,埃及政府逐步放鬆防疫限制措施,推進經濟恢復計劃。
  • 疫情之後,如何建立汽車產業的韌性?這場線上研討會給出了答案
    儘管如此,疫情對中國經濟和汽車產業的影響仍是不可小覷的。如何在危機中尋找發展機遇?如何藉助新動能增強汽車產業的韌性和長期競爭力?這一系列的問題,成為了當前汽車產業不可迴避的話題。6月3日,在由世界經濟論壇主辦的主題為「建立韌性產業,立足長期發展」的研討會上,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高管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深度討論。
  • 經濟日報:疫情是考驗領導幹部的「試金石」
    經濟日報2月1日消息,連日來,從中央到地方,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舉措相繼部署:中紀委印發通知,要求對疫情防控中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嚴肅查處、推動整改;湖北省黃岡市衛健委原主任唐志紅在中央指導組督查組針對防疫情況詢問中,含糊其辭、一問三不知,被火速免職。
  • 捷克共和國前總理:以協同和韌性應對世界經濟的不確定性
    「亂砍濫伐、生物多樣性減少和氣候變化,都提高了疫情的風險。亂砍濫伐拉近了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距離,增加了人畜共患病毒跨界傳播的可能。為了發展自然導向型、公共福利型綠色循環經濟,我們需要找到事情發生的誘因。」
  • 埃及經濟加速回暖(國外經濟觀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發布的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埃及有望成為今年中東地區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增長率可達3.5%。埃及《金字塔經濟周刊》日前撰文指出,埃及2021年經濟增長率預計達到4%,2022年可達4.6%,前景可期。
  • 疫情中斷埃及經濟向好勢頭 旅遊和外國投資等支柱產業受重創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給眾多國家經濟帶來巨大波動,疫情造成的經濟後果日益凸顯,埃及國內主要經濟支柱受到重創,旅遊業、外國投資等蒙受嚴重損失,近年來逐步向好的埃及經濟發展勢頭被中斷。IHS馬基特公司經濟師戴維.歐文(David Owen)解釋說,為防止疫情擴散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令經濟活動陷入停滯,受調查的埃及許多企業強調國內銷售和國外需求下滑明顯。
  • 中國經濟站穩2020:GDP增速由負轉正 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
    來源:央視原標題:中國經濟 站穩2020丨GDP增速由負轉正,中國經濟彰顯強大韌性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延續了穩定復甦的發展態勢,並為世界經濟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 【紐西蘭聯儲公布金融穩定報告】紐西蘭經濟頗具韌性;金融系統並未...
    【紐西蘭聯儲公布金融穩定報告】紐西蘭經濟頗具韌性;金融系統並未承受本應受到的嚴重考驗;銀行系統維持強勁的緩衝;若房價大幅下跌或失業率上升,房地產行業高槓桿可能導致風險;將恢復貸款價值比限制;截至目前,失業率低於預期;經濟前景仍面臨顯著下行風險;低利率確保紐元匯率的競爭優勢;刺激措施將繼續支撐經濟復甦;銀行利潤下降,但仍在「合理」水平
  • 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新網北京1月5日電 題:專訪埃及前總理沙拉夫: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中新網記者 劉旭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全球經濟面臨巨大考驗。埃及前總理伊薩姆·沙拉夫日前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惠及沿線國家經濟發展,未來中國將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世界在疫情後重回正軌。 「一帶一路」倡議惠及全球「首先,我想強調『一帶一路』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沙拉夫認為,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
  • 疫情觀察丨後疫情時代下的埃及面面觀
    埃及的冬天將至,大中小學都已在17日正式複課,而各方面對於埃及可能出現疫情反彈都發出了警告,為埃及未來疫情防控工作帶來更多壓力。 今年的世界精神衛生日在疫情特殊情況下舉行,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也給埃及醫療系統帶來了新的負擔。受精神疾病困擾的患者已經被隔離,而防控疫情的限制措施無形中又增加了他們的隔離程度。
  • 中國駐埃及使館經商處韓兵公參表示:中埃貿易在疫情下逆勢上揚...
    但是,據中國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與埃及的雙邊貿易額是66.9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7個百分點,保持了增長勢頭。那麼,面對疫情的衝擊,中埃雙方都採取了哪些具體舉措來促進兩國貿易?中國與埃及的貿易往來又呈現了哪些特點?就此,中國駐埃及大使館經濟商務處韓兵公參接受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埃及記者的專訪。
  • 法國統籌施政強化經濟復甦韌性
    新華社記者 高 靜攝  2020年,法國經濟可謂風雨飄搖,一波三折。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原已步入穩定復甦區間的法國經濟遭受了二戰後最嚴重的打擊,市場表現持續黯淡,前期結構性改革紅利消耗殆盡。  面對嚴重的疫情形勢與艱難的復甦挑戰,法國政府出臺了大規模經濟復甦計劃,旨在對衝疫情負面影響,彌合疫情在經濟領域撕開的巨大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