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淪為「共享廣告牌」,背後有風險,市民可舉報

2020-12-16 北晚新視覺網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多個共享單車集中停放點,發現不少共享單車幾乎淪為「共享廣告牌」。

從房屋出租、建檔掛號,到代開發票、代取公積金……儘管車身上已經用醒目文字告知「嚴禁廣告」,然而還是有很多小廣告照貼不誤。其中,尤以「收駕照分」居多。

共享單車小車筐被貼成大花臉

一個車筐貼五張

「收駕照分」常見

上午10時許,位於豐臺區的五號線劉家窯地鐵站外停放著大量藍綠色的青桔單車。記者清點一番,看到絕大部分單車的車筐內側、車梁上方被貼上各類小廣告,「倖免於難」的單車不足十分之一。從內容來看,多為「收駕照分、低價處理違章」。此外,還包括代取公積金、幫落戶、房屋出租等。

位於朝陽區的六號線青年路地鐵站外,數十輛共享單車也沒能躲過小廣告的侵襲。記者調查發現,部分單車僅一個車筐裡就貼有五張,這還不算那些已經破損或被清理的殘片。除了最常見的「收駕照分、低價處理違章」外,廣告內容還涉及代開發票、建檔掛號、色情服務、網貸等。

在海澱區的十號線車道溝地鐵站外,記者查看了停放在這裡的上百輛共享單車,也發現幾乎每輛車上都被貼了多個小廣告,而車筐、車梁是重災區。小廣告的內容集中在房屋出租、違章刷分、代取公積金以及同城交友等類別,每個小廣告上都印有醒目的聯繫電話,有的還附上二維碼。慈壽寺地鐵站外,共享單車成了小廣告的流動載體。數十輛共享單車中,只有四輛車身上沒有被貼廣告,而其中三輛的車筐和車梁上還殘存著曾經被貼過廣告的痕跡。

十號線知春裡地鐵站外,小廣告同樣泛濫。記者試著摳了下貼在車梁上的一張小廣告,發現其粘得十分牢固,邊緣撕開後也只能揪下一點紙片。還有一些小廣告甚至使用白色油漆直接印在車筐底部,很難清理。

在附近工作的閆先生表示,他曾於下午三四點外出辦事時,在地鐵口旁邊見過有人正往共享單車上貼小廣告。「那會兒單車很多,不像早晚高峰單車都被騎走了。」據他回憶,一個小個子年輕人沒有背包,手裡握著一沓不乾膠小廣告,把背紙揭開,「啪」的一下拍在車筐裡。「動作非常快,幾分鐘就能貼完一大片共享單車。」作為經常使用共享單車的上班族,閆先生對小廣告內容並未過多在意。「只是覺得車都很新很漂亮,貼了小廣告很難清除,有點可惜。」

對於小廣告的存在,共享單車企業早已有所察覺,也採取了一定的措施。記者在調查中看到,不少共享單車在車身上特意用醒目文字告知「嚴禁廣告」,但收效甚微。一些小廣告還是赫然貼在這四個大字下面,甚至直接將其覆蓋。

二維碼誘導誤掃

廣告背後藏風險

「小廣告不光有礙觀瞻,有時候還幹擾正常用車。」在朝陽大悅城附近工作的程女士表示,自己有一次掏出手機正打算掃碼開鎖,沒想到屏幕上卻彈出一個健身教練的微信。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掃到的是貼在車把上的小廣告二維碼,「有的更過分,居然把開鎖的二維碼都給蓋住了。」

「嚴禁廣告」的提示下被貼上小廣告

提起誤掃的經歷,劉先生也有些憤憤不平。「白天也就罷了,相對來說還比較容易看出來。可晚上要麻煩許多,光線本來就不好,很難分辨哪個二維碼是共享單車本身的,哪個是小廣告故意蹭關注的,稍不留神就會搞錯。」在劉先生看來,一旦誤掃,既耽誤時間,又存在隱患,「沒準兒有的小廣告二維碼會盜取個人信息,甚至給手機植入病毒,帶來安全風險。」

六號線海澱五路居地鐵站附近,上百輛共享單車也都「長著牛皮癬」。記者看到,部分貼在車筐側面的小廣告,把使用單車的步驟說明擋得嚴嚴實實,直接影響使用者獲取相關信息。而在六號線青年路地鐵站附近,還有不少小廣告將車筐內特意張貼的「限重5公斤,嚴禁載人」的警示牌蓋住,導致原有的告知功能蕩然無存。

「這些小廣告好多都是慫恿人去做違規或者違法的事情,就衝這個也該好好管管。比如收駕照分,顯然是被禁止的,居然也敢明目張胆貼出來。」丁先生幾乎每天上下班都要使用共享單車,對於上面的小廣告頗為反感,「有的小廣告還可能存在詐騙嫌疑,萬一有人上當,後果很嚴重。」

事實上,丁先生的擔心不無道理。以小廣告中最為常見的「收駕照分」為例,多地已對此類操作進行相應處罰。有關部門提醒,買分賣分均屬違法行為。經調查取證以後,相關人員會依法受到治安處罰甚至追究刑事責任。同時,賣分存在其他潛在風險。例如,買分人存在肇事逃逸等違法行為,賣分人也可能被捲入其中。在買分賣分過程中,還會造成個人身份信息和車輛信息洩露,相關信息有被二次轉賣的風險。

最高罰五十萬元

市民可致電城管

「我們嘗試對車筐進行改造,通過採用鏤空設計等做法,儘量避免被貼小廣告。」美團單車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常維護中會為運營人員配備清潔工具,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並做好清潔,及時清理車身張貼的小廣告,必要時還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

近年來,已有多家共享單車企業選擇依法維權。2018年8月,經上海浦東新區法院調解,被告上海會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就未經摩拜同意,在車座上貼置廣告的行為進行公開道歉,摩拜單車獲得賠償十萬元。

今年1月,珠海市香洲區人民法院也審理了一起在共享單車上張貼醫療廣告的案件。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擅自將廣告張貼在原告的共享單車車籃內,車籃底部的太陽能電池板被張貼廣告全部覆蓋,故被告的上述違法廣告行為不僅破壞了共享單車車身外觀,還直接影響共享單車的正常充電,導致共享單車無法正常運行,因此造成原告清理廣告及進行維修產生相關損失。最終,法院判處違法張貼小廣告的珠海某外科醫院賠償哈囉單車六萬元。

北京億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宋積虎也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明確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當事人同意或者請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發送廣告。」否則,將「由有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對廣告主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同時,《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也規定,擅自利用或者組織張貼、塗寫、刻畫、噴塗、散發標語、宣傳品和廣告進行宣傳的,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按照規定,在共享單車上貼小廣告,可以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處理,也可以視情況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處理。小廣告內容違反法律法規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依法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記者致電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詢問共享單車小廣告的舉報問題。工作人員表示,粘貼小廣告行為屬於城管執法範圍,如果車輛固定,市民可致電12345進行舉報,告知具體位置,執法人員會去現場處理。「但如果短時間內車輛就被騎走了,我們過去也找不到,因為我們主要處理的是小廣告上面的手機號碼。」工作人員建議,如果知道具體位置,市民可致電相應區的城管執法局,這樣執法人員去現場會比通過12345轉派更快一些。

至於這些小廣告背後的貓兒膩,記者還將繼續關注,進一步展開調查。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宗媛媛 周明傑 魏婧

流程編輯:TF024

相關焦點

  • 共享單車是「黑車」?手機掃碼可查詢、舉報 |組圖
    新京報訊 5月20日下午,記者在宣武門地鐵站周邊使用「共享自行車掃碼核查」功能,隨機對摩拜、ofo、滴滴小藍、哈囉等共享單車進行了測試。其中,連續被掃的兩輛哈囉單車均屬於未備案的車輛,而其他品牌的單車則沒有問題。
  • 一款能解鎖任何共享單車的APP,致哈囉等單車淪為「奴隸」!
    一款能解鎖任何共享單車的APP,致哈囉等單車淪為「奴隸」!而這一次,哈囉單車卻不慎淪為其他人的「奴隸」,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近段時間,某公司研發的一款號稱能解鎖任何共享單車的APP—「全能車」,遭到了哈囉等共享單車的聯名舉報,據悉,這款APP影響到了很多共享單車公司的正常運營,已經導致哈囉等共享單車損失3億元,這到底是一款什麼樣的APP呢?能給哈囉等單車造成這麼大的損失!
  • 看到共享單車破損、違停,怎麼辦?在這兒,你可以拍照舉報
    共享單車佔道違停,壞了的單車隨處亂扔,這是目前很多地方都遇到的問題。今天(10月27日),記者從南京交通部門了解到,南京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監管平臺目前已經上線試運行。以後,市民舉報的車輛違停、破損信息,將第一時間通過該平臺傳達給單車企業。企業如果不及時處理,將直接影響到其服務評價,甚至被限制新車投放。
  • 狠治共享單車身上的「牛皮癬」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張典標  近日,不少南京市民發現,一批嶄新的共享單車投入使用沒多久,就被貼滿了小廣告。這些小廣告像「牛皮癬」一樣,哪裡有空粘哪裡,有的甚至蓋了好幾層,遮住了車身上的二維碼和太陽能電池板,讓共享單車徹底「癱瘓」。
  • 共享單車必須直面押金風險
    本報評論員 胡蓉 在共享單車清明假期「擠爆」深圳灣公園之後,深圳陸續出臺一系列應對措施。6日,深圳市出臺《關於鼓勵規範網際網路自行車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企業投放規模與全市或者區域設施承載能力、市民出行需求及企業線上、線下管理水平等相適應。7日,深圳市公園管理中心公布,即日起逢周末及法定節假日,深圳灣公園禁止自行車入園。
  • 共享單車,死不足惜
    前兩年,還風光無限好的共享單車,沒想到這麼快就涼了。20多家共享單車倒閉,創始人跑路,押金難退……共享單車一地雞毛背後,還有更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根據交通部信息,到今年2月,全國已經有77個共享單車企業,已經投入了2300萬輛共享單車,也就是說從呱呱墜地的嬰兒、到步履蹣跚的老人,平均每50多個國人就有一輛共享單車。
  • 共享單車漸回暖
    昔日省城街頭的共享單車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記者王曉峰攝恢復生產以來,不少上班族開啟了「一輛單車闖天下」的通勤模式,各大共享單車平臺騎行數據恢復增長的背後,似乎預示著行業自「寒冬」之後又出現了新拐點。記者在採訪中得知,隨著濟南各行業逐漸開始復工,上班族成為各共享單車平臺的主要「生力軍」,各共享單車平臺的日常騎行量相比之前均有較大的上漲。「主要是為了上下班,現在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乘坐公交車或者打車都不是特別安全。有時候一輛公交車車內人流量過多,還要等下一輛車,騎共享單車上下班不僅不用等,還能自己掌握出行時間。」
  • 共享單車上布滿「牛皮癬」,要注意可能有風險!
    近日,有媒體報導北京的共享單車,小廣告特別多,不僅影響市容,而且如果輕易相信,還存在安全風險。之前荔枝新聞也報導過南京共享單車上的小廣告也不少,那麼,最近狀況如何呢?這些貼在共享單車上的牛皮癬又該如何清理呢?
  • 廈門市民注意:用App軟體開9種共享單車 有資金風險
    另外,相比摩拜等App,消費者在「全能車」App內繳納押金和充值存在更大風險。因為摩拜等共享單車企業已投放了大量單車,有較多資產在社會上流通,而開發類似「全能車」這樣軟體的公司,只是單純通過技術手段解鎖車輛,如果吸納大量資金後,經營者選擇退出,用戶繳納的押金找不回的風險就非常大。
  • 500多輛共享單車亮相合肥街頭 市民可掃碼租車
    記者體驗後發現,這種新型的租賃自行車,可以通過手機掃描車上的二維碼進行解鎖,也可下載共享單車APP解鎖,然後就可以隨便騎行了。記者發現,自行車騎起來還比較舒適,但由於沒有GPS,目前只能定位到人、無法定位到車,中間會出現一些找車誤差。  據了解,共享單車按每小時1元的標準收費。騎行結束後,隨便停在馬路邊,鎖上車就可以離開。
  • ...共享單車·共享文明》倡議書 希望每位市民都做文明騎行者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新業態,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民短距離出行和公共運輸接駁換乘的重要方式,其以便捷、綠色、環保等優勢,受到廣大市民青睞,但是在享受便利低碳出行的同時,一些不文明現象隨之出現。
  • 共享單車車身被貼小廣告 市民:誰管?
    本報記者 劉冕  車筐裡,車梁上,甚至車座上,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最近被小廣告黏上了,有些廣告貼紙甚至直接覆蓋了開鎖用的二維碼。無論誰想掃碼騎車,必須被迫瀏覽花花綠綠的小廣告。  為何小廣告黏上共享單車?市民張先生分析:「貼上了,誰管?基本沒人管。
  • 現在唐山還有幾種共享電單車?唐山市共享助力單車
    現在唐山還有幾種共享電單車?唐山市共享助力單車!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不少城市道路跟不上私家車暴漲的速度,導致出行效率過低,日常堵車成習慣,很多上班族經常在擁擠的道路中焦急等待,不管是自己開車還是坐公交都難免遇到堵車情況,唐山也是如此。
  • 共享單車在安慶
    楊超介紹,在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裝有電機,騎上單車後,只要踩幾圈,就會帶動電機,無論是平地還是上坡,都非常省力,滿電的狀態可騎行40公裡。由於安慶投放的共享單車為有樁式,必須在停車點才可停車,這不同於其他隨停隨走的普通型共享單車,因此有的市民感覺不太方便。
  • 共享單車「退燒」!全國多地共享單車投放量下降
    此外,廣州、深圳等地共享單車總量也呈下降趨勢。共享單車亂象頻生 用戶難拾信任作為曾經的共享經濟符號,共享單車從一擁而上無序發展,到各地接踵而至的總量控制,共享單車發展中的問題無法迴避。上班族:有把座卸了的,把鏈子輪胎卸走的都有。
  • 「牛皮癬」盯上各類共享單車
    繼前段時間,摩拜單車將座套小廣告受益方告上法庭後,針對目前大量城市「牛皮癬」盯上各類單車的行為,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顧大松教授表示,在上個月召開的南京城市治理委員會會議決議中,已經把包括單車小廣告在內的各種城市張貼列為加強治理對象,明確提出強調部門合力、控制源頭、共治共享的原則。
  • 共享單車,越騎離「共享」越遠
    定點停放的公共自行車,各地早已有之,由政府主導,充當毛細血管,解決公共運輸的「最後一公裡」。譬如杭州的「小紅車」,推出已有11年之久,2018年推出電子樁,與定點停放的共享單車無異。公辦公共自行車一般綁定市民卡,解決押金和租金的支付;採用實體停車樁,好處是井然有序,壞處是定點停取車,經常相距較遠,難以無縫接駁;有時空空如也,無車可騎,有時又樁滿為患,無法還車。這些用戶痛點得不到滿足,於是資本攜創業者入場,集成移動通信、行動支付、精準定位和大數據等技術,催生出隨取隨停的商業共享單車模式。
  • 廣州市叫停共享電單車上路:不同於共享單車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近期,部分城市的街頭出現了一種新型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儘管數量不多,但卻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也有消費者表示願意嘗試。但是,各地監管部門對這類共享單車卻普遍持謹慎態度。日前,廣州市交委就明確表示,廣州市政府早在2016年就發文禁止電動車上路,而自帶電動助力的共享單車也被歸為禁止行列,因此這類產品不準在廣州使用。繼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在國內快速發展後,近期國內部分城市街頭出現了一種「網際網路租賃電單車」,這些共享電單車外觀、收費模式與共享單車基本一致,也是只需繳納押金、掃碼即可開鎖使用。有經常使用共享單車的市民表示,願意嘗試下一共享電單車。
  • 長沙市城管:共享單車違規停放最高可罰運營企業2萬元
    紅網長沙8月7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熊曉宇)8月7日下午,長沙市嶽麓區城管執法大隊關於共享單車違規停放的整治行動正在進行中,數十輛違停單車被拖離,集中運至麓楓和苑小區旁的臨時停放點暫扣。   共享單車自2016年下半年進入長沙以來,迅速「騎進」城市的大街小巷,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的老難題,引領了綠色出行新風尚。
  • 共享單車出海路背後挑戰
    在盛讚、爭議、規制的複雜聲音下,發展結構逐漸成型,資本瘋狂湧入,行業併購、洗牌的消息尚且甚囂塵上,但是共享單車「騎行世界」的隊伍卻日漸壯大。海外擴張又意外拉長了共享單車在國內的撕扯戰線。  那麼,共享單車為什麼要急著上演騎行世界的大戲呢?  有人認為,共享單車在海外跑馬圈地,是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