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伴隨著由笙、小提琴、鋼琴共同演奏的《雙小提琴與鋼琴小品》的響起,「遇見非遺——佛山非遺文化交流展覽音樂會」於12月4日晚在嶺南四大名園之一的佛山梁園拉開帷幕。來自德國、日本、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安哥拉等駐廣州總領事館官員和家屬應邀參加。
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陳新文,佛山市外事局局長、佛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姜亦福,德國駐廣州總領事Martin Fleischer,土耳其駐廣州總領事Kurtulus Aykan,來自日本、德國、法國、西班牙、土耳其、安哥拉等駐廣州總領事館官員和家屬出席晚會現場。
這場別開生面、「中西合璧」的音樂會讓夜幕下的梁園變得熱鬧非凡,佛山粵劇傳習所帶來男女對唱粵劇《花好月圓》,身穿紅色戲服的兩人一亮相,便引起在場嘉賓陣陣驚嘆。隨後,「Guangzhou Soul Project」為我們帶來《紅泥土》《狂熱》《街頭生活》三首精彩的爵士音樂,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Martin Fleischer更是現場演奏貝斯,將晚會氣氛推向高潮。
Martin Fleischer曾多次來到佛山,他認為佛山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城市,她張開雙臂擁抱外國文化,「我喜歡擁有開放精神的佛山人民。」他說。
在香雲紗服裝走秀環節,模特身穿香雲紗服飾踏上舞臺,這些服飾通過傳統香雲紗製造技術與年輕時尚設計有機結合,不僅延續了香雲紗面料古色古香的特點,更進一步演繹新中式的服裝風格。
穆皇天文化董事長楊雪靜透露,希望明年與德國駐廣州領事館總領事夫人龔迎春一起策劃,在佛山共同舉辦「中德時裝周」,屆時採用佛山順德的香雲紗來進行創作,讓佛山的非遺文化,佛山的香雲紗材料走出時尚,走向世界。
本次活動由佛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和佛山市外事局聯合主辦,穆皇天文化、天薏莨園和大唐陶業(大豐唐)承辦。此前,活動於11月27、28日分別在天意莨園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莨綢保護基地和佛山禪城區大唐陶業(大豐唐)順利舉行。晚會現場還設有活動創作展區,參與日前陶瓷創作體驗之旅的嘉賓作品在此處一一展出。
「這對我來說是個很不同的經歷。」土耳其駐廣州總領事Kurtulus Aykan向記者展示他製作的陶瓷作品,他表示,通過參加各項活動,發現同為絲路國家的土耳其和中國有很多共同之處,希望在任期內能成功發展並多樣化土耳其和廣東佛山之間的關係和文化交流。
佛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四大名鎮之一,有陶藝之鄉、武術之鄉、粵劇之鄉之稱,擁有1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48項省級非遺項目。活動現場設有剪紙和彩燈兩個非遺項目讓嘉賓們感受和體驗,饒寶蓮和楊玉榕兩位大師到場指導。
造型獨特、工藝精巧的佛山彩燈和剪紙一經展出便吸引了在場嘉賓的目光,有趣且容易操作的體驗項目,讓在場嘉賓齊齊動手參與其中,紛紛讚嘆佛山非遺項目的奇妙之處。
佛山市博藝彩燈工藝有限公司行政總監黃敏言表示,佛山彩燈和佛山剪紙有著悠久歷史,可以代表佛山的嶺南文化,這次活動可以讓外國領事近距離、親臨現場去感受佛山的非遺文化和豐富的嶺南文化。
佛山市文廣旅體局局長陳新文表示,大家在對佛山文化的體驗和了解中,更深入地掌握佛山嶺南文化的精髓,更懂得佛山,愛上佛山,佛山還有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待各國總領事官員到佛山發現、感受。這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期待著佛山和各位總領事所在的國家之間有更多文化交流。
佛山市外事局局長、佛山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姜亦福表示:「佛山是一個開放、包容、友善的城市,佛山始終敞開大門歡迎各國來賓。儘管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暫時打亂了我們的交往節奏,但我們相信,在經歷過疫情的考驗後,佛山與各界外籍友人的合作將更上一層樓。」
在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的堅守下,佛山非遺歷盡歲月仍熠熠生輝,佛山在注重非遺技藝保護與傳承的同時,也著力於將非遺連結創新設計。本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體驗香雲紗、陶瓷等佛山非遺技藝,藉助國際交流平臺,講好佛山故事,將佛山非遺項目和創新作品傳播到世界各地,弘揚佛山傳統文化,增進外國民眾對佛山的了解,以此助推佛山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佛山新聞網報導
記者:麥靖怡
視頻:蘇結華
部分圖片來源活動方
審校:王駿、鄒靜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