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袁和平的兄弟們,有人做了道士,有人成了和尚,經典已不在

2020-12-14 香港電影懷舊

動作/武術指導是中國香港影壇獨創的一個電影職位,袁和平、劉家良、程小東、洪金寶、元奎等都是優秀的武術指導,他們都有各自的班底。其中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兄弟眾多,為袁家班出力不少。今天大聖為大家盤點一下袁家班的眾兄弟們!

袁家班最早的雛形是由袁小田創立的,他是香港影壇最早的武術指導之一,我們對他最熟悉的當是和成龍主演的《蛇形刁手》和《醉拳》,當時的袁小田也只是以一種玩票的心態支持兒子袁和平的工作,沒有想到大火,後來又拍攝了許多同類型的影片,至今他的老乞丐形象一直是影迷心中不可磨滅的記憶。

1、袁和平

成就最大的自然是袁和平,江湖人稱八爺,被譽為天下第一武指,更聞名於國際,《臥虎藏龍》成功打響國際招牌,之後又參與《黑客帝國》系列的動作設計。

和陳嘉上合作過《精武英雄》,和徐克合作過《黃飛鴻》,和星爺合作過《功夫》,和李安合作過《臥虎藏龍》,當然了,他自己也執導過不少經典影片,《醉拳》《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太極張三丰》等等。八爺設計的動作總能完美的體現導演的想法,這也是眾多導演為什麼喜歡和他合作的原因。

2、袁祥仁

袁祥仁是最喜歡上鏡的一位,他有兩個經典的形象,一個是繼承老爸的老乞丐形象,還有一個就是老太婆。《功夫》中推銷武功秘籍,看到網上《功夫2》馬雲的照片,實在想笑,確定不是來搞笑的。之後還有《武狀元蘇乞兒》中的老乞丐,他的乞丐形象似乎已經勝過老爸袁小田。

《鬼馬天師》《天師撞邪》中袁祥仁都是一人分飾兩角,一個像乞丐一樣的道士,還有一個老太婆,兩者任意切換毫無違和感。雖然這兩部影片沒有《奇門遁甲》出名,不過片中也是各種創新的橋段,搞笑的打鬥。

3、袁信義

袁信義一開始走的路線是忠厚老實型的,後來發現反派更加受歡迎,遂成了袁家班的反派專業戶,一般什麼大魔頭、大反派都是他,《奇門遁甲》的蝙蝠法師、《天師撞邪》大魔頭邪勝正、《鬼馬天師》星宿老魔,一次比一次兇狠。

還有一個經典的反派,就是《大內密探零零發》的雙面人,自以為換臉技術多麼高明,還是被星爺戳穿,一雙大腳露在外面。

《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中是一個好人形象,飾演神爺一角,對縣太爺的貪婪也表示不滿,可是沒有辦法改變,只能暗地裡幫助黃飛鴻和鐵猴子。

4、袁日初

袁日初算是幾個兄弟中長的比較好看的一個了,身材雖然矮小,卻比較靈活,當年袁家班力捧他做主角,諸如《奇門遁甲》的徒弟樹根,《天師撞邪》的遊白雲、《鬼馬天師》的阿超等等。娛樂圈最終還是看臉的,受到外形限制,袁日初很難大火。

後來有了甄子丹的加盟,哥哥袁和平開始力捧甄子丹,放棄弟弟,袁日初也就淪為了配角。最喜歡的還是他在《省港旗兵續集兵分兩路》中的表現,展現了靈活的身手,機場逃跑起來警察無可奈何。

90年代之後他就退出了娛樂圈,不知道是不是出演了太多關於道教的片子,如今成了一名道士。

5、袁振洋

袁振洋和上面幾位不是親兄弟,屬於堂兄弟,不過也是袁家班的一員。《奇門遁甲》中他也有參演,飾演罐中的人,被蝙蝠法師從小裝進罈子裡,受到非人的虐待。

袁振洋是一個非常有想法的導演,80年代就想到在影片中融合霹靂舞、足球等元素進去,使得電影變得面目一新。1994年執導了《達摩祖師》,由爾冬陞和樊少皇主演,可是爾冬陞入戲不深,他卻深受佛教的感染,之後遁入空門,在香港一家寺廟擔任住持。

袁小田總共有七位兒女,除了上面幾位,還有袁龍駒、袁振威兩位,目前還活躍在影壇的也只有袁和平和袁祥仁了。當年的《奇門遁甲》是袁家班的輝煌,如今袁和平再次聯手徐克,打造全新的《奇門遁甲》,你們怎麼看?是撲街還是延續經典!

相關焦點

  • 《奇門遁甲》主演們身在何方?樹根做了道士,罈子裡的人當了和尚
    袁和平執導,徐克監製的2017版《奇門遁甲》即將來襲,不過許多網友看到大鵬主演,立馬表示求放過。還有人表示超越不了35年前的老版,那才真真正的奇思妙想,真正硬橋硬馬的功夫。35年前的《奇門遁甲》由袁家班合力創作,集思廣益,各種移形換影、隔空點穴、釘影定形、飛陀放劍、七星木頭人全都讓我們大開眼界,就算放在現在也不過時。那麼昔日的主演們身在何方?
  • 有人好奇既然大家都是吃素,為什麼道士都很瘦,而和尚卻很油膩?
    有人好奇既然大家都是吃素,為什麼道士都很瘦,而和尚卻很油膩?在中國,有很多人都信仰佛教,道教,佛家遭人修身養性,記住雜念,一般佛寺都會選擇在深山老林裡,為了就是眼力,省事,在我們印象中道士和尚,他們先是每個大區別,而且都是吃素的,但是在外表上卻有很大的差異,所以不是而且感到好奇了難不成是和尚偷偷地給自己加油說了。
  • 力捧親人都不紅,合作外人都成巨星,袁和平的袁家班怎麼了?
    曾經香港功夫電影的班子,我最服氣袁家班,洪金寶的洪家班人才最多,成龍的成家班最拼命,但是袁家班的武術招數最經典,所以八爺袁和平才能橫行全球,成為世界第一武指。
  • 同樣都是吃素,怎麼和尚一個個大腹便便,道士卻恰恰相反呢?
    有心人甚至藉此攻擊和尚們,認為他們只是表面的素食者,背地裡可能還在吃肉呢,實際上還真不是這樣,大家可千萬別誤會了。提到這個問題,想必有人會站出來說,道士是不用吃素的,可以吃肉,實際上道教在飲食上的規定也是比較嚴格的,道士也是分兩派的。
  • 和尚的釀酒史:法國修道士的美酒、祈禱與夢想
    修道士來到勃艮第後,他們停了下來法國勃艮第地區出產的葡萄酒稱得上的是法國傳統葡萄酒的典範,但是少有人知道,這個產區葡萄酒的盛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修道院西多會修士們的日常修行除了誦讀宗教經典以外,為了更好的領悟《聖經》教義,他們通過每日不停歇的勞動來苦修。由於修道士勤勞能幹並且掌握了比普通農民更多的先進知識,所以漸漸積累了不少的財富。
  • 和尚道士都是出家人,那為什麼道士很瘦,和尚卻大多很胖?
    現在人們很喜歡拿道士跟和尚進行比較,特別是有一個問題經常被人們提起。這個問題就是:道士和尚都是出家人,那為什麼道士很瘦,而和尚卻大多很胖呢?其實,這個問題的原因並沒有人們想的那麼複雜,主要還是跟他們各自的追求有關。在現實生活中,道士給人的感覺確實是很瘦,和尚給人的感覺也確實很胖。
  • 賈寶玉曾被跛足道人所救,為何後來出家做和尚,而不是做道士
    正是危難之際,兩個大救星出現了,也就是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最後癩頭和尚救了鳳姐,跛足道人救了寶玉。似乎兩人的出現,是有備而來的。在《紅樓夢》裡,他倆經常成對出現,也有單獨現身之時,但分工之明確,似乎是從來不會變的:那就是和尚負責度化女士,道士負責度化男士。我們姑且不論,這一僧一道的出現,到底有何玄機。
  • 和尚道士都吃齋,為什麼和尚胖而道士瘦?
    為什麼和尚胖道士瘦?來聽聽孫悟空在五莊觀是怎麼說的在許多人的印象中,和尚都是一個個肥頭大耳,白白胖胖的福相,道士則是瘦骨嶙峋,手捧拂塵一派仙風道骨的模樣,但不管是道士還是和尚,都要持戒吃素,為何在我們的印象中卻是截然相反的體態形象呢?
  •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為什麼和尚看起來肥頭大耳,道士骨肉如柴?
    大家都知道道教是我們本土的宗教,是一代一代道士傳遞下來,如今不少人都崇尚道教,而佛教更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如今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早就融入到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和這塊土地上了,如今不管是信佛還是不信佛的人,去了寺廟都會立馬莊重起來,信佛的人更是會經常拜佛,念佛經,做好事,為自己積累功德,那麼傳佛的人就稱為是和尚,傳道的人就稱為是道士,這兩者之間除了思想上大有不同
  • 袁家班往事:力捧小弟不紅,外人摘桃子都成了巨星
    袁和平和成龍是師兄弟,當時一個是小有成就的動作指導,一個是常年龍套的武師。兩部電影都是袁和平傾注心血導演的力作,開創了功夫電影的熱潮。為了拍攝這兩部功夫電影,袁和平甚至請出了隱退的父親袁小田出演,袁小田作為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武術指導,在電影中塑造的世外高人老師傅的角色,為電影增色不少。
  • 袁家班就認識袁和平?其實還有更多傳奇故事
    袁和平的武術指導不僅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也受西方電影人的歡迎,原因在於他會根據影片的整體風格和導演的意圖來設計動作,經典的好萊塢電影《黑客帝國》系列和《殺死比爾》系列,都是他的武術指導作品。他所獲得的「最佳動作指導」獎項也是不勝枚舉。於2016年,袁和平獲得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2019年,獲得紐約亞洲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和尚多道士少
    反觀在公元2世紀,誕生於我國的道教,以《道德經》為最高經典,以老子為道祖,以符籙、煉丹、行氣、服食為主要道術,地地道道的本土宗教,在我國道教宮觀僅僅約9000處,道士約4.8萬人。我們可以發現,佛教教職人員,22.2萬人,道教道士約4.8萬人,和尚比道士整整多出了五倍。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和尚多道士少的局面呢?
  • 道士和尚都吃齋戒葷,為什麼和尚胖道士瘦?並非因為佛教香火更盛
    佛教宣揚的思想很符合統治階級管理民眾的需要,所以他們總是帶頭做表率,積極宣揚佛教教義,對平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經過千百年的文化傳承,現代人漸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和尚似乎總比道士圓潤,胖和尚隨處可見,但胖道士似乎寥寥無幾,只是為什麼呢?有人開玩笑說,大概是佛教香火比道教更盛一些的緣故吧。
  • 在西遊記中,為何道士能夠求雨而和尚卻不能?孫悟空帶你領略真相
    令人想不通的是,在西遊記的故事情節中,只有道士才能求得下雨,而和尚們是根本不行的。這也成了他們獨有的特權一般,最典型的就是在車遲國,該國有不少的和尚,並且在這也得到了長久的生存,當伴隨著那時的乾旱,莊稼啥的都缺水,這時國王就要求進行求雨,他們卻推說只會念經,他們不會求雨。
  • 古代的和尚與道士鬥法,最終勝負如何
    道教與佛教,各有山頭和淵源,本來你修你的道,我念我的經,兩家相安無事,各不相爭。可是在佛教傳入的初期,佛教與道教可不像現在這樣和睦。最初,道教對佛教這個外來者十分敵視,兩家經常鬧矛盾,和尚與道士掐架十分常見,動不動就要你爭我辯。歷史上的佛道之爭,各有勝負,總體來說是佛教的勝率要高一些,不過爭來爭去,最後的結果還是相互吸收,共同發展。
  • 道教和佛教區別越來越大,是什麼影響了和尚和道士?
    朋友楞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他面前這位要解籤的人應該是寺廟裡的和尚。朋友抽籤原本就是要去解籤,解籤的話肯對會付些錢,但是這樣的明碼標價的行為讓朋友很是不舒服。這是另外一個朋友說:在南京大街上有的和尚說幫你算命,全是假的和尚。聽完這兩位朋友的吐槽,想到了那年去道觀遊覽的情景。去道觀遊覽的人遠沒有去寺廟的人多,所以略顯冷清。
  • 和尚吃齋,道士也吃齋,為啥和尚「壯實」道士「瘦弱」道理很簡單
    而他們的文化這麼多年之所以能夠傳承下來從一方面也能夠證明,這些文化確實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文化固然是好的,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道士吃齋,和尚也吃齋,為何道士瘦弱和尚卻壯實呢?現代的社會,人們對於美的要求已經越來越嚴格了,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瘦就是漂亮的,胖就是不漂亮的,甚至有人為了可以達到瘦的目標,不惜花費重金去買各種各樣能夠減肥的產品吃,所以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裡,胖反而成為了不受人們待見的一種體型那麼同樣是吃齋念佛的僧人,為什麼道教跟佛教兩個教派他們的弟子身材大多相反呢
  • 泰國人不明白:同是吃素,為何中國和尚如此肥胖,而道士卻很清瘦
    文/行走天涯泰國人不明白:同是吃素,為何中國和尚如此肥胖,而道士卻很清瘦雖然我國並非是佛教文化的發源地我國遊客會去泰國旅遊,碰上泰國人也會來到我國遊玩,那麼泰國人對我國的佛教文化也就非常的感興趣,可是當泰國人來到我國寺廟的時候,卻有一個疑問,泰國人非常的不明白,為什麼中國的和尚普遍看起來如此的肥胖呢?
  • 和尚的口頭禪是阿彌陀佛,那道士口頭禪怎麼說?有必要了解一下
    文/人文歷史新浪潮在當今社會,人們崇尚信仰自由,有人信奉佛教,有人推崇道教,有人信仰上帝,也有人相信科學。那麼道士們平時是怎麼打招呼的?愛說什麼口頭禪呢?作為中國人有必要跟隨筆者了解一下。佛教不僅在中國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宗教之一。佛教的信徒可謂是非常的之多,不僅是寺廟裡的和尚尼姑,還有很多俗家的弟子,影視劇中著名的方世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些雖未入佛門但是誠心信仰佛祖的老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 和尚和道士都吃素,為啥很多和尚都膀大腰圓,但是道士都很瘦
    很多去過道觀和寺廟的人都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和尚和道士都吃素,但是在寺廟中有很多膀大腰圓的和尚,而道觀中的道士都大多比較清瘦,這是為什麼呢?之所以佛教和道教中人的體型有很多不同之處,主要得到原因還是因為佛家和道教中人,在生活方式上有很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