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藥治療是甲亢常用的治療方法之一,很多人圖簡單就長期服用西藥,不可否認西藥能控制甲亢病情,使疾病趨於穩定,但長此久往的服用西藥還是難免會給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並且容易因為藥量的問題出現病情反覆發作。昆明中研甲狀腺醫院告訴大家在服藥之前一定要注意和知道以下這些方面。
1、抗甲狀腺藥物是一種激素嗎?
抗甲狀腺藥物是抑制甲狀腺激素合成的一類藥物,本身不是激素。但是在用藥過程中,由於其抑制了甲狀腺激素的合成,甲亢患者的高代謝和高消耗會明顯得到改善,以至於被誤認為是激素。
2、甲亢治療過程中,劑量一定要及時調整
部分甲亢患者,由於缺乏甲亢知識或因為經濟原因,在首次進行抗甲狀腺藥物治療後,再沒有回到內分泌門診複查——這是非常危險的。服用甲亢藥物治療的過程分為初治期、減量期及維持期:初治期藥物劑量最大,而維持期僅以小劑量藥物維持治療。
3、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甲減是否屬於治療失誤?
甲亢藥物治療時出現甲減,一般是由於抗甲狀腺藥物劑量相對較大引起的,此時只需將甲亢藥物及時減量,甲狀腺功能就可以逐漸恢復,除非患者合併橋本甲狀腺炎,此時除需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外,可能還需要加用左旋甲狀腺素片維持正常甲狀腺激素的水平。因此,甲亢藥物治療中出現甲減不屬於治療失誤。
4、甲狀腺功能指標都正常,就可以停藥嗎?
有些患者服藥2~3個月後自覺症狀好轉,或因每天多次服藥帶來不便,或擔心藥物的副作用,開始自行停藥。其實甲亢患者的臨床症狀,如怕熱、心悸、出汗等,通過抗甲狀腺藥物的治療,2~4周即可緩解,甲亢指標也逐步恢復正常,但患者血中的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轉陰的時間較臨床緩解晚10個月左右,過早停藥容易導致甲亢復發。因此一般建議在維持劑量階段,服用1.5~2年後再停藥。
5、為什麼必須隨訪肝功能、血常規?
在甲亢藥物治療過程中,大部分患者會按時檢査甲狀腺功能、血常規和肝功能。抗甲狀腺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引起皮疹、肝功能損害和白細胞減少,尤其在開始治療的3個月內。但是由於早期肝功能損害和白細胞減少沒有任何症狀,一旦發生嚴重的肝功能損害和粒細胞缺乏症是非常危險的。由此可見,在甲亢治療過程中千萬不要忽視肝功能和血常規的隨訪。
6、有的患者為什麼在治療過程中脖子越來越大?
有些患者經藥物治療後,症狀緩解但脖子卻越來越大,這其實是甲狀腺腫大加重,甚至伴有突眼加重,而這並不是甲亢本身加重的結果。在甲亢控制後,原本抑制的TSH升高,由於TSH能刺激甲狀腺表面免疫相關抗原分子的異常表達,TSH升高可能加重甲狀腺的腫大。出現這種情況,應儘快減少抗甲狀腺藥物劑量,並加用左旋甲狀腺素片,使FT3、FT4、TSH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
總體來講,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亢雖然能控制病情,但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在治療過程中要求較多,患者必須遵循醫囑,定期複查,根據醫囑進行藥物的增減,避免在西藥治療中出現其它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