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相機、目的地,下一站,不告訴你。大家好,我是旅行箱,來這世上一趟,一定要努力去看看所有的美好。今天,旅行箱帶大家走進北緯三十度神秘線上的一大奇觀——花山謎窟。
每每說到黃山,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天下第一奇山」——黃山。為了更好的開發和利用黃山風景區的旅遊資源,便將徽州改為現在的黃山市,深厚的人文造就了徽州大地。花山謎窟是黃山市眾多旅遊景點中最為神秘的一處,關於它有眾多的未解之謎。
為什麼要鑿出這麼多的石窟
花山謎窟是當地村民無意間發現的,一共36個石窟,這些石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依靠人力一點一點鑿出來的。對於為什麼要鑿出這麼多的石窟並沒有史料記載,對於它的認知可以說是一片空白。關於這些石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說法:越王勾踐伐吳秘密基地說、屯兵說、採石場說、徽商屯鹽說、功能轉化說、住宅說、十三陵說等。
旅行箱個人認為徽商屯鹽說最有可能,因為徽州被稱為「徽商故裡」,從這走出了眾多富可敵國的商人。因為新安江流經徽州境內,所以,徽商運送貨物的方式主要以水運為主,這個時候,徽商就需要自己的倉庫用來存放貨物,而花山謎窟位於山中,非常的安全,極有可能是徽商用來做倉庫之用。當然這只是旅行箱的個人看法,對於每個說法都有一些理由在裡面,至今為止,都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
什麼樣的人可以鑿出如此龐大的地下工程
據考證,花山謎窟距今已經有1700餘年的歷史,這不得不又引人深思,是什麼樣的人,又是怎樣的毅力可以鑿出這麼多石窟。花山有大大小小36個窟,這些石窟大小不一,大的似地下宮殿,小的猶如一個小山洞。和黃龍洞、太極洞那些天然溶洞不一樣的是,這裡的石窟是純手工一點一點鑿出來的,在石窟內部還可以看見曾經的鑿紋。
在1700年前,勞動力低下,依靠原始的工具鑿出這些石窟顯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此龐大的地下工程耗時、耗物、耗人一定都是相當驚人的。因此,石窟群又給大家帶來一連串的謎。
鑿出來的石頭都去哪了
36個大小不一的石窟,就像36個問號。在鑿的工程中,產石量一定是非常驚人的,因為每個窟就像要把山掏空一般。這些鑿出來的石頭運去了哪?用來幹什麼?也成了花山石窟的未解之謎。
石窟鑿了多久、是怎樣開採、怎樣運輸的……這些都是花山謎窟的未解之謎,花山謎窟也一直在那等著我們去探索它的真相。
花山謎窟現在對外僅開放幾個窟,其他的窟在哪也不得而知。因為溫差,夏季在石窟洞口經常飄散著水霧,使得花山謎窟更加神秘,洞口便宛如仙境。開放的幾個石窟內部大致相同,幾根巨大的石柱稱起了整個石窟,走得越深,越令人驚訝,依舊清晰地鑿紋近在眼前,稍微一伸手就能觸碰到。閉上眼睛摸著這些石窟,似乎可以聽見「叮叮噹噹」的鑿石聲。
在這些石窟中最為特別的是位於花山湖上的水窟,花山湖的修建使得這個石窟隱藏在了水中,想要進去就必須得另行購票喲。花山湖中飼養了許多黑天鵝、水鴨、孔雀等動物,乘船去水窟的路上可以與黑天鵝共舞,是不是很有趣呢?但是,現在花山湖景區升級當中,水窟也就關閉了,這些小動物也搬家啦。
花山除了這些石窟,自然景觀也是非常幽美的,作為一個小眾景點,去的人並不多,所以花山顯得格外安靜。漫步山中,可以欣賞到優美的自然環境,沿河棧道更是散步閒聊的好去處。山中還有一對姐妹洞,洞裡面供奉著人文始祖皇帝,很多人都會進去燒上一炷香,以表敬意。
對於花山謎窟,它有自然、有歷史、有人文、有摩崖石刻、更有眾多未解之謎在等著大家,是不是對於這些未解之謎很心動呢?心動不如行動,不如親自去這裡走一遭,說不定下一個解密的就是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