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聰工程」是針對貧困家庭耳疾患者的大型公益慈善活動,旨在幫助耳疾患者解除病痛,恢復聽力,重享「有聲世界」,重拾生活信心。該公益活動是由香港耳聽心言基金和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傳意科學研究所發起、在中國醫學界大力支持下於2005年首次在中國大陸舉辦。2015年首次在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至2020年連續成功舉辦六屆「惠州市耳聰工程大型公益慈善活動」,救治了上千名耳疾患者。
「惠州市耳聰工程」已經成為惠州市一個靚麗的「慈善醫療名片」。
2020年11月,惠州市第六屆耳聰工程在惠州市隆重舉辦,以此為契機,廣東省惠州市文明辦與中國新聞社圖片網絡中心聯合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辦「中國夢·耳聰美」惠州市耳聰工程攝影比賽,徵集惠州市耳聰工程為貧困家庭耳疾患者「回到有聲世界」的醫療救助、復聰培訓、社會贊助等感人事跡的相關攝影作品,藉助影像的力量和傳媒的影響力,向社會公眾展示耳聰工程一路走來取得的豐碩成果。
中國夢·耳聰美
展示六年來,惠州市耳聰工程為貧困家庭耳疾患者「回到有聲世界」的醫療救助、復聰培訓、社會贊助等感人事跡。
主辦單位:惠州市文明辦 中國新聞社圖片網絡中心
協辦單位:惠州報業集團,惠州文明網,惠州志願服務網,中新社廣東分社,視覺中國,圖蟲
承辦單位:中國新聞圖片網,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作品徵集時間:2020年11月20日-12月31日
作品評選時間:2021年1月
作品展示:主辦單位將發布獲獎作品名單,並以線上線下圖片展覽的形式,在組織機構的官方網站或政務新媒體展示優秀作品。
註:根據作品徵集情況徵集時間和和評選時間可進行微調。
廣東省惠州市社會各界人士、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在職人員、離退休人員、規培生、進修人員等。
1.一等獎1名,獎金或獎品;
2.二等獎2名,獎金或獎品;
3.三等獎3名,獎金或獎品;
4.優秀獎24名,獲獎證書。
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由評委評選,獲獎者將獲頒獎金(或等值獎品)以及獲獎證書。轉籤到中國新聞圖片網稿件的作者,可優先成為中國新聞圖片網的籤約攝影師並享有相關權益。
官網:中國新聞圖片網(http://www.cnsphoto.com/)
新攝薈H5手機投稿平臺入口:m.cnsphoto.com
中新社圖片微信號手機投稿平臺入口:中新社圖片
電話:+86-010-68328095
(一)投稿方式
方式一:關注「中新社圖片」微信號並點擊下方「攝影投稿」入口進入「中國夢·耳聰美」活動界面。
方式二:微信搜索小程序「新攝薈」進入「中國夢·耳聰美」投稿界面參賽。
方式三:在電腦端瀏覽器的地址欄中輸入http://www.cnsphoto.com/hz/zgmecm.html,點擊進入「中國夢·耳聰美」活動界面進行投稿。
(二)作品要求
1.投稿作品電子文件須為JPG格式,作品長邊不低於3500像素,圖片大小不小於2M。拍攝設備不限,拍攝時間不限。
2.彩色、黑白不限。每位參賽者投稿單幅、組照合計不超過10幅(組),組照的圖片數量應在5-20幅之間。
3.參賽作品須保留其原始信息,對於不能提供原始信息的參賽作品,主辦方將視其為無效作品。
4.投稿作品必須為投稿者本人拍攝,作者對作品擁有獨立、完整的著作權。如參評作品出現雷同,主辦方有權就雷同作品向作者索取創作證明。
5.投稿作品不得對原始影像進行刪改、添加、合成等技術調整。僅可作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的適度調整及構圖剪裁等必要的後期處理,包括轉換為JPG格式。
6.翻拍的圖片不得投稿。
7.投稿作品將視為作者默認同意組織單位用於相關主題宣傳。
(三)權責說明
1.投稿作品不得侵犯他人的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若有第三方對圖片中的人、建築或其他事物提出權利方面的異議,投稿者應對圖片引發或可能引發的法律事務承擔全部責任。
2.對於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一經發現將取消入選資格。「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為」包括但不限於可能嚴重誤導公眾認知、具有欺詐性質等一切違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情形。
3.本次活動不收取費用,不設退稿。所有徵集作品,主辦方有權在本機構組織開展的展覽、畫冊、報刊、視頻等主題推廣宣傳活動中使用並不再支付報酬,同時有義務在使用過程中尊重作者和版權所有者的署名權。
4.參賽作品可用於中國新聞圖片網上展示,如被中國新聞圖片網絡中心以外組織機構作為商業用途,將按照中國新聞圖片網籤約攝影師供稿體系的有關規定支付版權費。
5.參賽者一旦上傳作品,即視為同意並遵守以上規則和注意事項。凡不符合徵稿要求的作品,一律取消參賽資格。
6.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本次評選評委的作品不可參加送評,一經發現,將取消參賽資格。
7.本次活動最終解釋權歸主辦方所有。
(四)注意事項
1.參評者註冊與填寫信息必須真實有效,並保持通訊暢通。主辦方將通過電話和郵箱兩種方式與入圍作品參評者聯繫,要求參評者在指定日期內提供相關資料,逾期者視為自願放棄。
2.因獎品獲得者未能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而導致未能收到相應獎品、獲獎證書的,責任由獲獎者本人負責。
3.終評獎不得重複獲獎,如有重複獲獎,僅頒發所獲最高獎的獎品及證書,並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