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尋訪桃花源的人,都將桃花源視為一個與仙境有關的夢。而一道道凝結了當地人千百年生活智慧的美食又為這個美夢染上了一層人世間的煙火,不由得感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古人的智慧,雖為仙境,卻在人間。走進桃源,一個異彩紛呈、變化多端的美食世界將呈現在你面前。
觀桃花,品擂茶,被推為桃花源雙絕。桃源擂茶歷史悠久,在《後漢書•馬援列傳》中就有記載,享譽扶桑茶界的多田侑史先生大發感慨:「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生情。我終於找到了日本茶道的源頭!」
在秦人村,若有貴客臨門,酒飯可以從簡,一桌熱騰騰香噴噴的擂茶卻是萬萬少不得……趁熱喝上兩口,頓覺身心舒暢,肝脾舒適,回味綿長。佐以充滿秦人風味的辣藕、薯片、米泡、鍋巴、醃壇菜和蒿葉粑粑之類的搭茶,細品慢嘗,酸、鹹、甜、脆、香,一碗擂茶下肚,頓時筋骨舒展,精神抖擻。
產於桃源縣,飼養歷史悠久,據《桃源縣誌》記載,桃源餵養這種雞已有300多年歷史,乃全國著名雞種。桃源雞因其羽毛顏色金黃,雞腿形似銅錘,故又名銅錘雞。桃源雞因體型高大而馳名,公雞體重可達7千克,母雞可達5.2千克,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故又稱桃源大種雞。桃源雞為肉蛋兼用型,體內脂肪少,肉嫩味美。
桂花糖原名陬市「洋糖」,起源於明末清初。桃源桂花糖以其「片薄酥脆、清香爽口」深受人歡迎。它不僅味美,且有補脾理肺,化痰養神等作用。桂花糖選用油沾大米蝕糖煎制,以白糖桂花為心糖,火功適宜,上麻均勻,支條整齊。桂花糖對桂花的選擇十分嚴格,製作也很考究。用來製作的桂花必須新鮮芬芳,待到桂花盛開,才把鮮花從樹上採下。再加白糖密封,便成了作心糖的原料。
桃源縣有名的食品之一,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製作酢粑肉要以炒熟的大米(掌握好火候)磨成粉,並拌上紅曲、八角茴香粉、花椒粉和食鹽;將豬肉切成200克重的塊片,拌上已和好的大米湯料子,放進罈子裡,用黃泥封住壇口,到次年春插前後即可食用。眼下正是春和景明、萬物更新的季節,也是食用酢粑肉的最好時節。在罈子裡醃製了半年的酢粑肉,味正香濃,不僅受當地百姓喜歡,也很受到遊人的青睞。
瓦兒崗辣椒俗稱「七星椒」,即一束七顆,尤如七仙女,因產於常德桃源瓦兒崗而得名,相傳這裡的農民已有一千多年辣椒種植歷史。瓦兒崗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產出的七星椒色澤紅豔、香辣質脆、口感細膩,素有「辣口不辣心、味辣不上火」的美譽,品質上乘。對於無辣不歡的湖南人而言,以瓦兒崗七星椒為原料製成的辣椒醬是佐餐伴食的佳品。2012年瓦兒崗七星椒成功通過農業部地理標誌保護認證。
千年古櫧生長於常德市桃源縣太平鋪鄉湖塘村吉家灣。據立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的《古樹碑誌》記載,湖塘村的古苦櫧「相傳數朝,年深月逮」。相傳北宋詩人蘇東坡邀黃山谷遊此賞樹,留有「遠觀沅陵三渡水,近看太平一棵櫧」的吟唱。據推定,古櫧樹齡不少於1200年,可以將其命名為「雪峰櫧王」。苦櫧的果實叫苦櫧子,一種個頭挺小的帶有深棕黑色硬殼的圓形小果實。可用作豆腐。「苦櫧豆腐」是防暑降溫的佳品。
(古櫧因年代久遠,不再結果,圖為示例)
詩因樹而詠,樹因人而彰,古櫧承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
延泉黑豬因產於桃源延泉而得名。清《桃源縣誌》對延泉黑豬作了記載。1968年,延泉黑豬被吸引往越南飼養,深受好評。延泉黑豬外形可描述為「號筒嘴、螳螂頸、蝴蝶身、鯽魚肚、鯉魚尾」,具有早熟易肥,蓄脂力強、味道鮮美、肉質細嫩的特點。
據桃源縣誌記載,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這裡就已開始種茶。如今,桃源不僅有種茶、制茶的高手,也有營茶、銷茶的儒商,還有品茶、撰聯的大家。您如果能到桃源走一走,瞧一瞧,無論在茶亭、茶室,還是在茶樓、茶館,都可以看到一副副幽默工巧、妙趣橫生的茶聯。湖南省楹聯家協會的知名會員為怡清源題寫的兩副茶聯:玉人烹玉液;仙客醉仙音。五言重二字,讀來朗朗上口。全聯僅用了八個字,便道出茶葉之好,茶女之美,茶藝之精,茶客之陶醉。「仙音」又發人些許遐想。秦人避世,萬端感慨,問流水桃花,何處為樂土?雅客怡情,一盞清心,品佳茗玉液,此地是仙源。
桃源由於地理氣候適合,盛產多種優質茶葉,主要有:茉莉花茶、柚花茶、桃花源烏龍花茶、桃源大葉烏龍茶、古洞春銀毫、烏雲毛尖、桃源杉針、古洞春芽、龍鳳茶、野茶王。
九溪橘紅產於桃源九溪、黃石等地,是地方名特產品。一般單果重500克左右,最大可達900克,呈橢圓或卵形,皮色橙紅或橙黃,質脆少渣,汁多味濃,酸甜適度。
桃源年產桃子萬噸。本地所產桃子質量高,果個大,口味脆甜,著色百裡透紅,光滑鮮亮,實為最佳水果。
信息來源:部分信息來源於頭條網
桃 源 電 視 臺
①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②複製「TYTV_tygdtv」,在「添加朋友」中粘貼搜索號碼關注。
③點擊微信右上角的「+」,會出現「添加朋友」,進入「查找公眾號」,輸入「TYTV_tygdtv」,點擊關注
時事新聞、民生熱點、人文地理——盡在桃源電視臺公眾微信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