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3歲的畢可芳曾是事業單位的員工,丈夫是單位的上層領導。11年前,丈夫林峰痛風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撐起一個家,畢可芳從單位內退,十一年如一日地照顧丈夫,撫養女兒,不管生活多困難,都沒有一聲抱怨。今年,她的女兒結婚了,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轉,她覺得,好日子終於來了。
堅持每天為丈夫按摩
畢可芳是威海市環翠區環翠樓街道辦塔中社區的普通居民,原本她有個美滿幸福的家庭,自己與丈夫工作不錯,還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日子過得其樂融融。可是天有不測風雲,11年前,丈夫突然身患痛風,導致生活不能自理,那時候,單位每個月只給幾百元生活費,女兒剛上大學,除了丈夫每個月的醫藥費,還要負擔女兒上大學的費用,所有的重擔一下子壓在了畢可芳的身上。
「攤上了就要積極面對,要不這個家就垮了。」堅強的畢可芳沒有被生活的磨難打垮,一個人挑起了家庭重擔。畢可芳每天細心地給丈夫擦背、翻身,按照醫生叮囑,合理安排丈夫的營養餐,堅持每天為丈夫按摩,鍛鍊丈夫的腿部肌肉,防止丈夫因為無法行走而導致肌肉萎縮。丈夫患病10多年來,在畢可芳的悉心照料下,丈夫從沒生過褥瘡。皇天不負苦心人,丈夫的病情終於有所好轉,這使得畢可芳更有信心了。
「從她跟著我,就沒享過福」
林峰的病是痛風引起的,病情還是很嚴重,手和腳都腫脹得變了形。看著妻子每天忙得團團轉,林峰也希望能儘快好起來,再次站起來,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呵護這個愛著自己的女人。 「從她跟著我,就沒享過福。我以前是學體育的,身體好得很,現在反倒成了拖累。」林峰說,他和畢可芳是1986年結婚的,之後不久他就因為經常痛風成了「藥罐子」,1998年,病情加重的他年紀輕輕就從單位內退了,每個月只拿幾百元的工資。看病、買藥、家裡的開銷,所有的費用都是妻子辛苦工作掙回來的。
看著妻子為自己受苦,林峰希望早一天治好病,先後做了4次大手術。2007年,第一次手術,在手術臺上,8個醫生8個小時為他縫了400多針,因為時間很長,他險些沒有醒過來。2012年,林峰做了第二次手術,但效果仍然不理想。
今年,林峰因為病情加重先後又做了2次手術,如今,雖然林峰能做到的只是站起來幾分鐘,但他對未來充滿信心。
拆紗布、消毒、包紮……這麼多年,畢可芳成了半個護士,護理丈夫一絲不苟。
為了一個家,再苦再累也無悔
今年5月,為了參加女兒的婚禮,林峰延遲了看病的時間,可這一耽誤,險些要了他的命。他又先後做了兩次手術,因為術後感染等原因,病情一度加重,醫生甚至將病危通知書交到了畢可芳的手中。拿著病危通知書,那一刻,畢可芳心如刀絞。 「不管生活多麼艱難,我都沒有抱怨過,日子好點差點沒關係,只有他在,這才是一個完整的家。」畢可芳說。如今,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林峰的病終於緩了過來。
為了讓丈夫樂觀地生活,畢可芳不斷鼓勵丈夫要有信心,勇敢地面對眼前的困境。怕丈夫每天悶在家裡心情不好,天氣好的時候,畢可芳經常帶著丈夫到外面散步。每次散步,畢可芳都要來回跑好幾趟,先把輪椅、拐杖拿到樓下,再扶著身高1.8米、體重200多斤的丈夫下樓。每次扶丈夫上下樓,畢可芳都累得滿頭大汗。鄰居們看了不忍心,勸她說少帶丈夫下幾次樓。畢可芳說,自己累點沒關係,丈夫能有個好心情,看著他開開心心的,自己也跟著高興了。
10多年來,畢可芳每天都奔波在醫院、家之間,她默默地為這個家任勞任怨、無怨無悔。畢可芳說, 「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生活,再苦再累我都願意,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一路走來,我的女兒結婚了,丈夫的病也好多了,我挺過來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