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遭車禍,漢中小夥賣麵皮撐起一個家,還贏得愛情

2020-12-24 狗頭牛眼看世界

今年22歲的黃浩在父母遭遇車禍,父亡母癱之後,憑藉自己聰慧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在寧強縣城南大街開了一家米皮店,成功創業的同時,還收穫了甜蜜的愛情。一時間,黃浩的故事在寧強縣城大街小巷傳為一段佳話,並激勵著許多青年人立志奮發圖強。

黃浩是寧強縣鐵鎖關鎮人。2013年1月,他的父親因駕駛摩託車操作失誤發生車禍當場死亡,後座上的母親身受重傷,歷經兩次開顱手術後勉強活了下來,卻喪失了一切行動能力。正在部隊服兵役的黃浩不得不提前退役,回家與姐姐一起照料母親。給父親料理後事和給母親治病不僅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還欠下了好幾萬元的債務。

家中的不幸並沒有壓倒年輕的黃浩和姐姐黃婷。他下定決心,一定要撐起這個家,一定要掙錢給母親繼續治病,再也不能讓姐姐跟著受苦受累。2015年,姐弟倆經過反覆商量後決定,把母親送到勉縣定軍山愛心公寓,然後共同去打工掙錢並負擔母親每月3000多元的護理費用。此後一段時間,黃浩先在孕嬰用品店、飲食店打工。在寧強一家飲食店打工期間,黃浩虛心向師傅們學習米皮等飲食製作工藝。經過一年多的磨練,以及多次到漢中、西安考察學習,黃浩終於掌握了米皮等飲食製作技能。2016年10月,黃浩籌集8萬元盤下了寧強縣城南大街一家店鋪,辦起了自己的米皮店,店鋪40多平米,房租一年1.8萬元。

一切都是緣分。開店不久後一天上午,一位漂亮的姑娘來到黃浩的店裡吃飯,兩個人就多閒談了幾句。這位姑娘就是李歡歡。她對黃浩一家的不幸深表同情,對年輕能幹又勤勞的黃浩愛慕有加。後來一來二往,他倆就確定了戀愛關係,從此,李歡歡成為為黃浩的得力助手。李歡歡除了在前臺收錢之外,還要負責洗碗、打掃衛生等工作。

由於李歡歡至今還沒有熟練掌握蒸米皮的技術,打米漿、蒸米皮、調味道等都是黃浩親自在炒作,黃浩蒸的米皮、調出來的味道客人們吃了都說味道不錯,都情不自禁地為他豎起大拇指。黃浩只能利用顧客少的時候教李歡歡蒸米皮、調米皮。

由於生意越來越好,黃浩兩個人忙不過來,不久前請了一位婦女來店裡幫忙。黃浩說,他準備利用下午或傍晚賣其它飲食。雖然累點苦點,但能再增加一些收入。他還打算貸一點款,再開一家分店,以減輕生活的壓力。

黃浩說,我們本來打算掙到錢在今年年底前就結婚,但現在店才開了近一年,各種費用又大,不得不把婚期推遲了。

我們衷心地祝願黃浩的米皮店越來越紅火!祝願黃浩與李歡歡早日完婚!

相關焦點

  • 多味齋 | 漢中麵皮蘊鄉愁
    秦巴山脈間的小城漢中,正緩緩醒來。大街小巷,幾乎每隔數十米,就有一家麵皮店。蒸籠裡升起嫋嫋霧氣,砧板上刀切麵皮哐哐啷啷,勾勒出一幅恬淡的生活圖景。  一天的生活,由一碗麵皮打開。在幅員遼闊的漢中盆地,早餐多是麵皮稀飯,包子、油條、麵條這些常常只是早餐飲食中的一個補充。深受本地人民喜歡的,毫無疑問,是漢中麵皮。
  • 漢中麵皮大賽今天盛大開幕!
    〖公主杯〗漢中麵皮大賽暨首屆漢中麵皮飲食節今日上午十一時在漢中市南鄭區漢山廣場隆重開幕。來自漢中九縣兩區的頂尖麵皮製作高手角逐金銀銅獎。漢中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屈佔權宣布活動開幕(圖:掌閱漢中)漢中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王平安致辭(圖:掌閱漢中)南鄭區委副書記、區長曹俊強主持開幕儀式(圖:掌閱漢中)出席今天開幕式的領導有:省人社廳副巡視員楊若飛、省人社廳就業促進處主任科員朱英傑
  • 漢中人喜歡吃麵皮,吃的不僅是美味,還有濃濃的思鄉之情!
    麵皮它不僅是一道美食,它還代表著在外面打工的漢中人對家園的一種寄予與思念。在外打工的勞動者,每天吃一碗熱騰騰的麵皮,已是對思念家園的種表達了。這冬季降臨,便是離春節不遠的標誌,這念家情感的寄予,也伴隨著"麵皮"的滋味回到家園了!這類小攤一般都不大,一間門面足矣。門口盤起大灶,灶上支著大鍋,鍋中燒著沸水,水上架著一層層壘起高聳的蒸籠。
  • 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漢中熱米皮
    兩漢三國,真美漢中。漢中,因漢水而得名,自古有…「天漢」之美稱,也是兩漢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素有「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而一說到漢中,我們除了想到了油菜花,還有一個就是漢中的熱米皮了>麵皮技術培訓市面上常見的涼皮,米皮,早先熱米皮還不被大家熟知,想要吃到美味的漢中麵皮也是很不容易,然而隨著信息的發展,漢中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漢中的美食美景,美景不常在,但是美食卻可以常有,因此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商機,可以選擇經營一家熱米皮店
  • 三國演義裡的漢中,陝西的豪放與婉約,都融在那一碗麵皮裡
    打開中國地圖,我們把目光聚焦在祖國960萬平方公裡疆域的正中心,找到一個地方,那個地方就叫漢中。這個名字起的好啊,正好是大漢子民的正中心,也是漢作為一個民族的正中心。這個地理位置和這個名字,註定了漢中是一個不平凡的地方。
  • 漢中小夥子路邊賣水煎包,1元1個只有1種餡,1天900個不夠賣
    每天早上伴隨著城市甦醒的是每一家早餐店冉冉升起的熱氣,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溫度,能夠撫慰人心,在漢中有一家水煎包,才開了短短三年時間,就成為了附近街坊的心頭好,一出鍋就被搶光,一天900個水煎包都不夠賣,這家小攤為什麼有這麼大的魅力呢?漢中是有名的天府之國,有魚米之鄉之稱,是陝西的歷史文化古城,因為漢水而得名。
  • 小小煎餅攤撐起一個家 餅留餘香江城大愛永不竭(圖)
    丈夫突然身患重病,讓這個勉力維持的家更加艱難,她想著靠一己之力,靠一個煎餅攤,繼續撐下去。10年前,汪天姣和丈夫李義棟,像身邊的很多人一樣,懷揣著夢想,從監利縣黃歇口鎮的老家,來到武漢,為生活打拼。但命運並沒有給這對夫婦應有的眷顧,夫妻先後打過工,開過小廣告公司,後小廣告公司難以為繼,夫妻倆不得不將門店關張,另謀出路。
  • 幸福家味道|你家的年味是什麼味?對,就是這個漢中味!
    城固麵皮相傳始於秦漢,它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浸泡,磨成米漿,加水稀調相宜,上特製的籠蒸熟,待冷卻後切成細條,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再輔以豆芽、菠菜、胡蘿蔔絲,調上辣椒油、大蒜汁、五香粉、精鹽等佐料,拌後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發展到現在,城固麵皮不僅是以大米為原料,還可以用苕粉和洗了麵筋的面水做,做出來的麵皮更筋道、更柔軟。
  • 舌尖上的美味:來陝西漢中必吃的兩樣特色美食麵皮和菜豆腐!
    漢中特色小吃漢中麵皮與菜豆腐搭配是漢中人最喜歡的美食,如果你來漢中遊玩千萬別錯過這兩樣舌尖上的美味,給你一個難忘的味道,歡迎全國各地遊客前來品嘗。漢中麵皮漢中麵皮,是漢中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相傳始於秦漢,漢中麵皮因為柔嫩、勁道恰似皮條而得名,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上籠蒸成薄皮兒,趁熱抹上菜籽油,切成條狀,具有色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依個人口味調入油辣子、味精、精鹽、醋、醬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涼拌後紅綠相映、黃白互襯、色澤鮮亮,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當地多熱食,稱熱麵皮,亦可置於通風處降溫後涼拌(當地稱冷麵皮或涼麵皮)。
  • 奇葩菜名:漢中麵皮雖然帶「面」字,但其實是米做的哦
    漢中麵皮雖然帶「面」字,但其實是米做的。 漢中麵皮雖然帶「面」字,但實際上是米做的:用一種漢中特有的米做成米漿,直徑三四十釐米的籠屜里舖上布,把米漿舀上去,蒸成一張厚一毫米的「皮」,依個人喜好切成一釐米到五釐米寬的長條,加上豆芽(還有人喜歡加黃瓜絲、土豆絲、胡蘿蔔絲、青菜絲),用辣椒油、八角 花椒 草果煮的調料水、蒜汁、醋、醬油、鹽調味,拌勻,冬天熱吃、夏天冷吃。
  • 洛陽獨腿「炸雞哥」年入近 20 萬元:用一條腿撐起了三個家庭
    大河報 · 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正在洛陽澗西街頭賣炸雞的杜龍龍在洛陽澗西街頭,每天下午有位獨腿殘疾小夥會擺起炸雞攤,他叫杜龍龍,今年 30 歲,18 歲時由於車禍失去了右腿。如今,他已年入近 20 萬,不僅和女兒住著自建的 200 多平方米的寬敞房子,還送大女兒上洛陽最好的學校。杜龍龍,用一條腿撐起了三個家庭和事業的一片天地。晚上 11 點多杜龍龍回到家,大女兒給他端上了茶水。
  • 30年的大廚教你製作漢中麵皮辣椒油,網友說:怪不得這麼好吃
    其中就有漢中麵皮這個早餐。漢中麵皮,它是公元前230年的秦始皇時期就有的。到了2008年被國內列入十大經典早餐之一。我們都知道漢中麵皮是非常好吃的。但是它裡面最為講究的就是辣椒油。可以這麼說。他是漢中麵皮的核心。如果這個辣椒油做的不好吃。它是可以直接影響麵皮的色香味的。既然辣椒油這麼重要,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做不出來正宗的漢中麵皮呢?因為漢中麵皮的辣椒油配方是獨一無二的。
  • 漢中麵皮為啥好吃?主要是這個調料秘制配方,拌啥都好吃。
    漢中麵皮,是陝西南部漢中地區著名特色小吃。相傳始於秦漢,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上籠蒸成薄皮兒,趁熱抹上菜籽油,切成條狀,依個人口味調入油辣子、味精、精鹽、醋、醬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 圖一:備好辣椒麵,並放入麵皮秘制調料。
  • 許海清:撐起風雨飄搖的家
    妻子不幸遭遇車禍,變成了植物人。他主動代妻子籤署湖南省人體遺體(組織)捐獻志願書——湖南日報新湖南記者 陳鴻飛 通訊員 周健一場車禍,妻子成「植物人」。上百萬的醫藥費讓他壓力巨大,衡東縣石灘鄉真陂村貧困戶許海清積極面對,用勤勞的雙手撐起風雨飄搖的家,讓生活依舊充滿陽光。 2015年底,在株洲學習養殖和種植技術的許海清和妻子參觀完「農家樂農業規劃項目」回家的途中,不幸遭遇車禍。搶救治療後,許海清沒什麼大礙,但是妻子卻成了植物人。
  • 90後小夥手掌厚7公分削磚如泥 靠鐵砂掌賺錢撐起一個家
    鐵骨錚錚的漢子,一個拳頭打下去,幾塊磚頭全部碎掉,這位聊城冠縣東賈村的90後小夥郭亮,通過自己不懈的堅持和夢想,練就成為了一名鐵砂掌高手,揮出的拳頭達1500斤,削磚如泥。鐵砂掌,顧名思義是使用鐵砂練出來的掌功,屬於硬氣功範疇,是少林寺武僧經常練習的一種功夫。
  • 洛陽獨腿「炸雞哥」年入近20萬元:用一條腿撐起了三個家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吉小平 正在洛陽澗西街頭賣炸雞的杜龍龍 在洛陽澗西街頭,每天下午有位獨腿殘疾小夥會擺起炸雞攤,他叫杜龍龍,今年30歲,18歲時由於車禍失去了右腿。如今,他已年入近20萬,不僅和女兒住著自建的200多平方米的寬敞房子,還送大女兒上洛陽最好的學校。杜龍龍,用一條腿撐起了三個家庭和事業的一片天地。晚上11點多杜龍龍回到家,大女兒給他端上了茶水。
  • 【頭條】西安人心中的漢中美食排行榜,新鮮出爐!
    這些美食我們全部都親自品嘗過,小夥伴們別再為去漢中旅遊時,吃什麼而發愁了,拿著這個美食清單去搜索美味吧。  13家特色美食  【1】熱麵皮  說說漢中小吃,大家一定首先就想到了熱麵皮!  菜豆腐是漢中小吃中我們最不愛的一個,但周圍的漢中朋友卻對它情有獨鍾。一般賣麵皮的地方都有菜豆腐,大家習慣性的用菜豆腐,沾著熱麵皮裡的辣椒汁一起吃,說味道很香。
  • ✪快來漢中看油菜花 吃名小吃啦!
    3月3日,中國最美油菜花海漢中旅遊文化活動新聞發布會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舉行。本次活動從3月中旬開始持續到5月份。  遊客來到漢中,除了觀賞到美麗的花海景觀,還可以品嘗到風味獨特的地方小吃,購買到種類繁多旅遊土特產品。
  • 【頭條】全國最美味小吃,漢中麵皮居然是排一名!
    在老上海人的眼裡,所謂的什麼沙拉,比薩都不是什麼好的早餐,他們心目中的早餐就是幾十年的一種餈飯糰子;第一次吃這種早餐的時候,感覺就是怪怪的,先把一團糯米擀成薄薄的一張麵餅,在上面放點榨菜,夾一根油條,捲成一個糰子,就這樣,這就是老上海人的傳統早餐
  • 漢中最全吃貨地圖,收好不謝!
    14、蓮湖東路朝陽園小區斜對面有家湖南湘菜館,毛氏紅燒肉、鐵板水晶粉,乾鍋包菜,辣椒小炒肉都不錯的,推薦等級五星。15、蔣家麵皮。不用多說,最正宗的味道還是在總店,友愛路萬邦西側自來水公司對面,他家還自製灌裝辣椒零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