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講:「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2020-12-11 葉諾說文化

古人講:「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茶為雅士飲,酒為豪傑品,茶和酒作為我們國家非常重要的兩種飲料,在古人的生活當中,這二者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之處是清茶,濁酒一杯千萬裡,相見何處是天涯?一個讓人回味無窮,一個讓人唇齒留香,一個讓人心神安寧,一個讓人忘卻憂愁。

如此看來,兩個飲料都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情緒,而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字句間飽含著諸多的深意,但是帶上了「茶和酒」兩個字之後,深意便不在深意,其中的道理,你知道嗎?

茶和酒在我們國家的歷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君不見關羽溫酒斬華雄,後有中國大量出口茶葉到外國,不管是經濟交易還是小說故事,它們的身影隨處可見,而在現實的日常生活當中,茶和酒尤為重要,雖然酒的初衷是用來治病的,但是流傳至今早就變成了大眾飲品,日常午飯,有些愛酒的朋友總要小酌兩杯,不愛酒的,吃過飯之後為了消化食物也要喝幾杯茶,清清腸子。在國外,都有下午茶一說。英國普遍都是一天兩餐制,他們以晚餐為主餐,下午的時候會有下午茶加茶點。

如此咱們再回到「茶是花博士,酒是色媒人」這句俗語上,先來看第一句,或許大家會疑惑,博士這個詞怎麼會出現在古句當中,古代還真有博士這個位置,當然多是一種官職,在秦漢時期博士便已然存在,大多是掌管書籍,後來又指一些在學術上非常精通的人,從而從事教育學生的官職。

比如明朝時期,就曾經有很多有文採的人被封為文學博士,這都是逐漸演變的結果,在一開始的含義裡,則是指在某些方面精通才能的人,比如說茶館裡的師傅就會被稱為茶博士,而酒館裡打酒的夥計則會被稱之為酒博士,或許你會疑惑,這些個服務性的工作怎麼能夠稱之為博士?畢竟在古代,現在博士的含義多是舶來品,咱就不細說了。

再來看花和色,這裡指的便是女性了,說到此處,大家就應該能夠聯想到這句話的本來含義了,茶和酒可以幫助男生去結識女性。在現在撩妹子一般流程當中,也會有請人家吃飯一說,雖然看起來比較老套,但也是必要的環節,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多時候都會先看電影什麼的,不過對於宅男來說,很多時候都是在尬聊中開始,在尬聊中結束。

雖然咱們總說酒後亂性,有很多人借著酒勁一說幹些壞事,然而事實上,喝酒很多時候能夠讓人的大腦變得更加活躍,思維更加清晰,只有少數幾個才會醉的不省人事,男女之間的隔膜也會借著酒勁來衝開,打破心靈的窗口,然後順勢而為。由此看來,酒確實能夠提升認識女性的成功率,那麼為什麼要把茶也給牽扯進來了?

雖然現在提倡自由戀愛,但是有很多人因為工作或者其他的緣故耽誤了戀愛的時間,便來到了相親環節,相親時候喝什麼?喝酒總是不適合的吧,於是便會點些咖啡茶品之類的,雙方坐在一起喝點茶水,感受著舌尖的唇齒留香,寧心靜氣的聊一聊彼此所需,理性的認識自我,感受他人,覺得對方合適了,那就進一步發展,不合適那就各奔東西。

說到底,茶和酒與我們而言是一種交流的途徑,酒能夠幫助人們打破隔膜,茶能夠緩解氣氛,酒也能看出一個人的隱藏性格,茶則體現一個人的平常氣質,如何把握,還是得看個人。

相關焦點

  • 俗語: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單身人士不妨看看
    俗語: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啥意思?單身人士不妨看看茶與酒是中國人發明的兩種最重要的飲品,他們兩者霸佔著,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生活。茶與酒卻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東西。茶,在於清淡,令人回味無窮,使人心靜安神。
  • 農村俗語「春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春為花博士:這裡的春是指立春或春天,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春的意思是春氣始而建立,從立春的這個節氣開始嗎,氣溫會逐漸上升,日照強度也會增多,所以天氣自然逐漸溫暖,春回大地,自然是百花即將開放的時節,立春時節一候迎春花開,二候櫻桃花開,三候望春花開,所以花開的越來越多。
  • 侃茶:諺語「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有道理嗎,它是什麼意思?
    小談侃茶:第6集談到茶我們多理解為風雅,而說到酒則覺得是亂性。二者也經常拿來做比較,比如說:「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其實茶與酒孰高孰低,這個爭論了千年的話題,真的沒那麼重要。倒是一些流傳下來的諺語值得我們好好細讀一番。為什麼說「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這句話有道理嗎?這句話的出處,應該源自《金瓶梅》第四回 「自古『風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少頃吃得酒濃,不覺春心拱動。一回生,二回熟,有了再次幽會,那婦人自當日始,每日踅過王婆家來,和西門慶做一處,恩情似漆,心意如膠」。
  •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
    俗語:「窮人心腸好,富人心如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理嗎?俗語有著很明顯的教育意義,很多的俗語雖然第一次讀起來沒有太多的意思,但是在自己感悟之後,我們就會發現,老祖宗的話中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起碼在當時是有教育意義的,今天我們來了解一句。
  •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
    識人俗語:「耳大有福,眼斜心不正」,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有理嗎分析問題,我們常用的步驟是由點及面,即通過一個小的方面來分析,進而覆蓋全面,找出問題所在。而在古時候,人們也是這樣來識人,只不過是通過人的外貌來識別對方。
  • 農村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不過很多人即使討厭農村人的封建守舊,但是對於農村老人講的一些老話,還是很認同的。在農村除了天氣、節氣的俗語比較多外,具有教育和警醒意義的俗語也是相當多的,像「財不進急門,福不進偏門」、「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等,這兩句俗語還很好理解,而且前後意思連貫,邏輯性很強,還有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俗語表面看起來沒有什麼關聯,各說各的,其實仔細品味,方知其深意,例如「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
  • 古語說:「變古亂常,不死則亡」,啥意思?老祖宗總結的有理嗎?
    古語說:「變古亂常,不死則亡」,啥意思?老祖宗總結的有理嗎?「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句話經常被人們所提及,它想給我們傳遞的信息就是我們只有遵守各方面的準則,這個社會才能正常運轉。今天筆者給大家分享的就是出自於《史記.晁蓋列傳》中的一句話,它就是「變古亂常,不死則亡」,史記在文學史上地位之高無可厚非,那麼這句話到底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其中的種種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 老祖宗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快過年了不妨看看
    老祖宗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快過年了不妨看看過年的時候不僅要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年後還要去各家親戚拜年,維持親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很多人在過年的時候會吃胖,其實不是在家裡,而是在親戚家。
  • 農村俗語「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災」啥意思,怎麼理解?
    農村俗語「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災」是什麼意思呢?在浩如煙海的農村俗語中,關於介紹怎樣飲食形成好的習慣的俗語佔了很大一部分,裡面記錄了以前農村人們是怎樣生活作息,保持好的狀態的。其中有一些俗語講的內容到現在仍然適用,有的卻只能聽聽而已了。那麼這句俗語「早茶夜酒黎明色,害己傷身是三災」說的是什麼意思呢?「早茶夜酒黎明色」講了三種生活狀態,「害己傷身是三災」就是說這三種狀態對人都不好,以後要減少這幾種行為。
  • 俗語:「出門千裡不拿針」,針代表什麼意思?老祖宗看得很通透
    是那時的一種出行的習俗,意思是出門在外,因路途遙遠(舊時大多靠兩條腳步行),不比平常在家裡,該花的錢要花,決不能太吝嗇了。如果捨不得花錢的話,一是出門在外,讓自己為一些只有「針」這麼大的小事為難;二是捨不得花錢的話,包括肚子餓了,該吃的不吃,人生病了,該看病的不去看病,等等,結果損傷了自己的身體,不但不划算,還有可能把性命丟在外面。這就是「出門千裡不拿針」真正意思。
  • 老祖宗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老祖宗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說的有道理嗎?古代社會除了農耕外,為了有更多的經濟來源人們通常還會在家中飼養一些家畜,而雞因為生命力強,投入少、回報高等優點深受人們喜歡,尤其母雞除了會吃害蟲外,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會下雞蛋。
  • 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有何含義?話糙理不糙
    文/清塵 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有何含義?話糙理不糙一轉眼就到了十一月份,農曆九九剛過半月,古代九為陽,九九就是重陽節,而且個位數內九是最大,九九和久久又是同音。現在不僅是登山拜佛,還有著對老人的美好祝願,所以重陽節又被稱為老人節,咱們多情的古人就喜歡這麼玩。大家過節就會出遊,飲酒作樂啦,那村裡有老者在我們出發前告誡我們一下「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聽了以後你們會不會覺得好像聽懂了一部分,好像又什麼都沒懂。 我來告訴大家這可是有點講究的。
  • 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讀: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玩累了依偎在老人的懷裡,聽長輩講各種有趣的故事。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雖說在有些人看來,俗語念起來比較糙,但細細品味的話,就會發現俗語其實蘊含了許多人生哲理。說它是民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一點也沒錯!不過還有一些耐人尋味的禁忌類俗語,卻讓人怎麼也想不通,比如這則俗語「門前一池塘,必有寡婦娘」,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古人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後來,我找了專業的人,專業的人在建造房子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最開始聽到這句話,根本不知道啥意思,後來詳細問了專業人士,我才明白了一點。說這句俗語之前,我先給大家說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
  • 水滸中多次出現茶博士,「茶博士」到底是啥意思?
    小談侃茶:第2集喜歡看《水滸》的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到一個名詞—茶博士,這和我們理解的博士是一個意思嗎?顯然不是。那麼他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這一稱謂,和茶到底有什麼關係,今天我就帶大家一塊看看,水滸中茶博士到底是怎麼回事。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茶和酒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篇幅,上至文人雅士,下到販夫走卒,都離不開茶酒,再沒有一個文明如我們對茶和酒有如此眷戀和數不盡的詩篇。茶聖陸羽、酒鬼劉伶,關於茶和酒,有不少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
  •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民間俗語「不做中不做保,不做媒人三代好」啥意思?老祖宗做人的智慧,太有道理了!文/農夫也瘋狂中國的民間文化也是博大精深的,農村文化就是極其重要的部分之一,迄今為止在農村裡還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農諺,而這些都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在今日依然是值得學習和借鑑的。
  • 招待客人有講究:古人講「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生活處處皆學問
    今天我們側重後者,談一談老祖宗留下的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其中到底有何深意?一、茶滿為何欺人?飲茶,在中國是一個古老的習慣。據說遠在神農時代,先民們就已經開始飲茶,時至今日,已經有4700多年的歷史。時間跨度久,且盛而不衰,繼而傳遍全球。
  • 古人講「四十多欲,大勢已去」是啥意思?後半句才是精華
    首先三十而立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說男人在30歲的時候就應該事業取得成功,擁有自己承擔責任的能力。至於四十不惑,意思也就是說到了40歲的時候人生已經有了相當多的體會和感悟。再也不是當年衝動莽撞的青年,遇事之後懂得冷靜和思考。其實我國古人關於年齡,還有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叫做「四十多欲,大勢已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
    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啥意思?可謂老祖宗的血淚忠告!在中國五千多年的發展歷程中,農村老人喜歡把自己的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語言來傳給後人,避免後輩們走了彎路,後來人們將這些口口相傳的語言稱之為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