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裡的扶桑神木,到底有多神奇

2020-12-14 五小煜

在我的人生中,第一次被花驚豔到是在小學畢業,即將升上初中之時,那一株神奇的植物叫扶桑。

那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走出農村,走出我們的廣袤大山,跨越了幾個鎮,來到大姐教書的中學。按說看慣了青山綠水,應該對植物沒什麼特別的感覺,但,那棵扶桑花實在開得太大,太紅,太豔,我從來沒看見過開得這樣好看的花,所以,被吸引著連續看了好幾天。

那時,我還不知道它的名字。

雖然現在再看扶桑花,早已沒有當初的驚豔之感,但是扶桑仍然是萬花叢中能夠吸引人目光的那一個特別的存在,令人無法忽視。

扶桑是錦葵科、木槿屬的常綠大灌木,學名朱槿。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頗深的淵源,人們還將其視為神樹,《山海經·海外東經》云:「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扶桑,即扶桑樹也,雖與現在的扶桑不同,但也許它的起源與此有關,扶桑花開大紅色,而山海經中的扶桑上有十日,亦是炙熱的紅。

《楚辭·九歌·東君》也有記載:「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說的也是扶桑樹。

當然,古時記載的扶桑,也並不全是扶桑樹,也可能只是一個地名。漢代志怪小說《海內十洲記》中就有一個叫扶桑的地方的描寫,「扶桑在東海之東岸......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萬裡。上有太帝宮,太真東王父所治處。地多林木,葉皆如桑。又有椹樹,長者數千丈,大二千餘圍。樹兩兩同根偶生,更相依倚。"這裡說的扶桑是一個很奇異的地方。

直到西晉,人們對扶桑的研究才更加細緻,西晉植物學家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就有扶桑的記載,內容如下:「朱槿花,莖葉皆如桑,葉光而厚,樹高止四五尺,而枝葉婆娑。自二月開花,至中冬即歇。其花深紅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條,長於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插枝即活。出高涼郡。一名赤槿,一名日及。」

朱瑾即扶桑,其中描述已與我們看到的出入不大,花深紅色,並有蕊一條,長於花葉,更是細緻描述了扶桑的特點。

扶桑多嬌豔,詩人甚愛之,各朝代都有特別喜愛扶桑的詩人,多有作詩讚賞。

如晉代詩人楊方《扶桑》詩云:「豐翹被長條,綠葉蔽未華。因風吐微音,芳氣入紫霞。我心羨此木,願徙著吾家。夕得遊其下,朝得弄其花。」

朱槿的各種名稱,現代已經混用,可以稱呼所有類型的朱槿,但古代卻不一樣,各名稱的定義也不一。

如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記載,:「朱槿,產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色者尤貴,呼為朱槿。」只有紅色才能被稱為朱槿。

晚清屈大均所著的《廣東新語》有曰:「佛桑,枝葉類桑,花丹色者名朱槿,白者曰白槿.......」

花絲管上有花瓣的朱槿,中國古代以佛桑、花上花等名稱之。

關於扶桑的名字,我們不必細究,但是關於它的花,我們卻還是能夠細細品味的。

扶桑花枝丫舒展而優美,葉片四季常綠,與常開的紅花相互照應。

扶桑花期全年,秋夏最盛,由於自然和人工變種的問題,花瓣有單瓣和重瓣之分,花色也從深紅到淺粉、不同深淺的黃色到純白皆有,其中最具特色的還是扶桑花的雄蕊,長的可以生長到八釐米,最短也沒有少於四釐米,柱頭俏皮可愛,像是小孩手中把玩的紅絨球。

回到現代,扶桑依然風頭不減,不僅是馬來西亞國花、蘇丹國花、斐濟國花,也是美國夏威夷州花、中國廣西南寧市市花、中國臺灣高雄縣縣花、中國廣東省茂名市市花。

可見扶桑的受歡迎程度。它品種繁多,全球有3000種以上,以夏威夷為最多。

扶桑,是一種熱情的花,她會感染身邊的人,一起喜悅,一起喝彩,它能夠帶來更多明媚的光芒,照亮你我,照亮世間的某一個角落。

來源/月明萬花谷

文/五煜,喜歡無所事事,喜歡花草,喜歡讀書,喜歡一個人......

圖/網絡

相關焦點

  • 《山海經》中的不止動物很神奇,植物們也有話說
    《山海經》對我們的影響bai首先表現在日du常生活中,甚至可以說zhi對孩子們的啟蒙發揮著dao巨大的作用。眾所周知,《山海經》中記載著許多的遠古神話故事,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在《山海經》中就有類似內容。所以說,我們小時候聽的很多故事的雛形都來自於《山海經》,這些奇異的故事豐富了我們的童年。
  • 山海經記載遠古戰爭,后羿射日或是地球保衛戰,扶桑神木就在美國
    后羿射日的傳說大家都曾聽說過,這個傳說最早出現在古本《山海經》。除此之外,幾乎每個民族都有射日的傳說,而且整個過程大同小異。為何不同族群記錄了一件相同的事情,這僅僅是神話故事,還是說歷史上確實發生過類似的事件,所以被記錄了下來?
  • 晨讀書摘|《山海經》裡的扶桑國在今天哪裡
    如《山海經》的《海內北經》早就寫著:「倭國在帶方東大海內。」當時所謂「帶方」,即今之朝鮮平壤西南地區,漢代為帶方郡。後來的史籍包括《梁書》、《南史》等在內,也一概稱日本為「倭國」,與「扶桑國」區別得非常清楚。在這些史書的《東夷列傳》中,「倭國」和「扶桑國」都分開立傳,顯然是兩個國家。從地理位置上說,這兩個國家的距離也很遠。
  • 考古發現盤龍神樹,估測高達5米,專家說這是《山海經》裡的扶桑
    ,但是扶桑神樹到底長什麼樣,是不是真存在過,位置在哪,眾說紛紜。《山海經》對扶桑樹有詳細描述,《海外東經》篇記載:「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黑齒就是黑齒國,國人牙齒漆黑,既吃稻米也以蛇為食,再往下就是湯谷,湯谷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和「虞淵」相對,虞淵是太陽落下的地方。
  • 扶桑國到底是日本還是墨西哥
    只要一提到扶桑,人們總是會想到日本,認為扶桑就是中國古代對於日本的代稱,但越來越多的學者通過研究,發現扶桑並不等於日本。
  • 扶桑指的是什麼
    「扶桑」一名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這裡的扶桑是神話傳說中的神木,沒辦法考實。在後世的文學作品中扶桑作為神木的形象也多次出現,如《楚辭·九歌·東君》、《淮南子·天文訓》等。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名字由樹木變成地名。漢代的《神異經·東荒經》中記載了扶桑山:「腳巨洋海中,升載海日,該扶桑山有玉雞。」
  • 《山海經》記載的扶桑國,或許是墨西哥,中國古人發現了美洲?
    扶桑,這個詞的含義有很多,指代的東西也不少。
  • 三星堆出土上古大樹後,卻禁止繼續挖掘,專家:與山海經記載一致
    在《山海經》中記載著這樣的事物:《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載於烏。」大意為:在湯谷上有一顆神木,這個神木由兩棵樹交纏而成,樹長兩千丈,上面居住著10個太陽,這棵樹名為扶桑。
  • 古人為什麼稱日本為「扶桑」?
    扶桑是古書裡記載的一種樹名,在《山海經》裡最早提到這種樹。傳說中,太陽出於扶桑之下,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因此有時也用「扶桑」指太陽。據說扶桑樹最高可長達四十多米,葉子略像桑葉,春季花朵與葉同放。喜歡陽光,多生於山麓河谷,秋葉鮮紅。漢唐時人所認為的「扶桑樹」,多指這種巨樹。
  • 中國古代為什麼把日本叫做「扶桑」?
    佛桑又名扶桑,因為其葉子像桑葉,花朵又碩大,四季開花,所以人們稱之為扶桑。在一些古書上,我們有時候也會把日本稱之為扶桑,這跟扶桑花有關嗎?答案是肯定有關的,《山海經》裡面說,太陽從扶桑樹下升起,因而認為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扶桑也就有了指代太陽的意思。但是太陽所倚的神木究竟在哪裡,並沒有明確的資料記載。屈原有詩云:飲餘馬於鹹池兮,總餘轡乎扶桑。
  • 世界上的4大神秘傳說,亞特蘭蒂斯上榜,最神奇的卻是一本書!
    世界上的4大神秘傳說,亞特蘭蒂斯上榜,最神奇的卻是一本書!亞特蘭蒂斯,傳說中亞特蘭蒂斯以海洋之神的子民自居,對大海有著強烈的崇拜。亞特蘭蒂斯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裡,具體是否存在一直都是一個謎!
  • 上古奇書《山海經》裡的事情不斷被證實,越來越多的神秘將被解開
    但是那個時代的人思維沒有現在這麼空前,很多事情都沒想那麼多,現在的人思想非常活躍,隨著上古奇書《山海經》裡的事情不斷被證實,越來越多的神秘將被解開。
  • 《山海經》中記載與三星堆文明高度重合,其中或暗藏上古地圖
    它到底來自何方,源自於哪裡,最後為什麼會不見甚至是毀滅,至今都無從考據。但是現在考古學者與古籍地質專家漸漸研究發現了一個神秘之處,三星堆文明竟然與至少4000多年前《山海經》所記載的環境地理位置與生物原貌都有著驚人的相似度。
  • 四川出土青銅神樹,山海經早有預言,專家:書裡記載了上古的秘辛
    看到這些青銅樹的造型後,專家們不約而同地想起了《山海經》裡關於「扶桑樹」的兩段記載:「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這兩段文字描述的是太陽的化身——金烏。
  • 中草藥趣談扶桑
    劉新樂《山海經》中說:東海有一處地方叫湯谷。兩樹同根而生,相依相扶,葉子似桑,故而叫做扶桑。這麼高大的樹,結出的桑葚卻與普通的桑葚一樣大。但這種桑葚九千年一熟。人若吃上一個,就會遍體發出金光,並可升到天空飛來飛去。更神奇的是,十個太陽都落在上面。每天,有一個太陽值班,從扶桑樹上升起,慢慢向西行走。傍晚,它就回來了,先在湯谷裡洗浴一番,然後飛到樹上休息。第二天,另一個太陽值班,又是這麼運行一遍。
  • 山海經記載遠古文明,外星基地在扶桑,建木是連接外太空的信號塔
    上古神書《山海經》曾記載,有十個太陽居住在扶桑樹上,每天清晨出現,晚上又回到虞淵。 除此之外,還有一棵叫「建木」的參天大樹也很神奇。
  • 上古時代的神木仙草
    《拾遺記》卷一三桑時代:上古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樹皆無枝。《山海經·北次二經》三桑無枝,在歐絲東,其木長百仞,無枝。《山海經·海外北經》竹(帝俊竹林)南有赤澤水,名為封淵。有三桑無枝。《山海經·大荒北經》三珠樹時代:上古三珠樹在厭火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一曰其為樹若彗。
  • 神奇神木,神秘神往!神木歡迎您!
    神木位於秦、晉、蒙交匯處,市域面積7635平方公裡,是陝西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總人口55.2萬。神木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黃河側著身子向南奔流,長城斜著腰身向西飛過,遠古的文明,蒼涼的大漠,遼闊的草原,險峻的峽谷,綿延的山巒和富饒的資源在這裡神奇融合,繪就了眾多傳奇。
  • 越來越多的未解之謎在山海經中被解開,記載開始被不斷地證實存在
    在中國的神話國度上,山海經作為是先秦古籍裡,主要記述了上古時期的各種神話故事。很多人認為 山海經是一本荒誕不經的奇書,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宇宙生存了150億年,神奇的地球也已經旋轉了46億年,生物歷史有33億年,人類歷史的300萬年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罷了,《山海經》可謂是無數神話的開山鼻祖,雖然幾經滄海桑田,但是裡面的故事,始終在激發著我們的探索求知慾。
  • 山海經中越來越多的謎題被解開,記載開始不斷被證實,細思極恐
    來自《山海經》記載了各種各樣奇怪的生物,因為超出我們的認知,所以我們只能將其認為是一本「語怪之書」來解讀,但仔細想想,它到底是不是一本神話傳說呢?到了21世紀後,山海經中的離奇記載不斷被證實,很多以前弄不懂的謎題都將被迎刃而解,仔細想一下,細思極恐山海經是先秦古籍,裡面主要記述了上古時期的各種神話故事、地理條件、物產、宗教、古史、民俗和醫藥等內容,很多人認為 山海經是一本荒誕不經的奇書,但也有部分人認為宇宙生存了150億年,神奇的地球也已經旋轉了46億年,生物歷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