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嗯的探店VLOG
全中國日料做得最好的城市,第一是香港,然後是上海和臺北。廣東深圳日料店本來不多,喜歡壽司的客人原來都會去香港吃,那現在也不能過去嘛,倒可以試試本土新店。
剛開一個月,已經不少人衝著「壽司之神徒弟」的名聲來光顧,我特意早到一會,等主廚忙完準備工作,拍了一小段採訪,打開視頻可以看看,這個在中國開店的日本男生(已婚)。
高口志郎 , 石田一弘
植庭是一間雙主廚的壽司店,兩位師傅去年來到深圳籌備開店,由米其林二星增田勵擔任監修,增田勵的師傅,就是小野二郎。
雖然有著壽司之神的血脈,可如今打著名店名徒旗號來中國騙錢開店的越來越多,到底怎麼樣還是要吃了才知道。
午餐:¥1680/位 ,晚餐:¥2380/位。
上次寫那篇《閉店潮來了,人均1000+的日料還有人吃嗎》現在看簡直打臉,剛開幕這個價位,板前12座全滿,粟米馬賽深圳真的太有錢。1/20
イサキ薄造り
伊佐木本身是脂含量較高的白身魚,到了夏天又再更肥潤一些,卷上時令的水海膽(塩水ウニ),開場小露一下進貨實力,清透的甘味迎合夏季的主題。2/20
3/20
4/20
真的就是涮毛肚的速度,數秒即可,斷生的魚片配上辣椒果醋蘸碟,追求甜脆嫩鮮,很有廣式海鮮火鍋的感覺。5/20
太刀魚焼き
烤帶魚,一般。🍣
不知道開頭那個視頻我有沒有拍清楚?慢放了仔細看,高口志郎的壽司,成品遞上來會輕輕沉降,在米粒間注入空氣感,形態優雅,入口輕盈。
6/20
第一貫,墨烏賊。
我總在夏天頻繁地吃壽司,墨烏賊又總在夏天最好吃,光滑地撫過舌面,令人懷念的甜糯。
7/20
第二貫,平貝。
抹上鹽和青柚,帶有柑橘清香。
他們家的純黑漆盤和小野二郎店裡是同款,壽司放上去像藝術品,拍出來非常好看。
8/20
第三貫,金目鯛。
不算江戶前壽司常見的魚,但在新派鮨店裡頗受廚師和客人喜愛,這貫用昆布漬,讓魚肉吸收了多一重鮮味。
9/20
三貫壽司過後,插播一道小菜。10/20
第五貫,鮪魚赤身。
壽司第二part,鮪魚三部曲的開篇。
健身的人新手看胸,老手看背;吃壽司也是這個意思,新手偏好Otoro,老手獨鍾Akami,熟成五日的赤身,血氣和酸香進一步凝縮,是成年人才懂的快樂。
11/20
第五貫,鮪魚中腹。
請欣賞這個漸變色,鮮味酸味平衡,太美了!
12/20
第六貫,鮪魚大腹。
鮪魚三部曲的終章,脂香轉瞬綻放,而後留下乾淨的餘韻,嘴裡的一場七月的花火大會。
13/20
第七貫,小肌。
有沒發現國內壽司店堆海膽總像不要錢,但菜單上很少見小肌,畢竟處理起來極麻煩,稍一失手就會車禍現場,難免吃力不討好。
這一貫酸味突出,搭配風格鮮明的醋飯,逐漸帶出飽滿的鮮味,放在鮪魚三部曲後,清爽的收尾乾淨利落。
14/20
第八貫,斑節蝦。
幾尾鮮蝦兩分鐘前才下鍋水煮,去頭剝殼捏成壽司。身型不算大,肉質彈牙蝦味濃。
15/20
第九貫,黑睦魚。
光澤漂亮,含水量足,帶有少許姜的辛辣。
16/20
第十貫,北海道海膽。
我在小野二郎店裡學到的一件事,不要在壽司師傅面前讚嘆海膽有多好吃,因為明明他們什麼都沒有做。
(尷尬度類似去朋友家吃飯然後誇可樂好喝…
17/20
第十一貫,星鰻。
煮得極軟,有入味,一口滿足的鰻魚飯。
18/20
第十二貫,玉子燒。
《壽司之神》裡的學徒中澤做200個玉子燒的片段已經是名場面了,這是小野二郎的正版玉子燒,配方來自數寄屋橋次郎,食譜裡有雞蛋、蝦仁、山藥泥,用小鍋慢慢炭烤,烘出金黃色和溫暖香氣。
溼軟蓬鬆的質地,溫潤柔和的香甜,如戚風蛋糕一樣的食感。
19/20
最後上味增湯和綠茶。
甜品是一片靜岡蜜瓜。
飯後送客人的禮物,一盒玉子燒!
第二天我當早飯了,從冰箱裡拿出來,冰冰涼的口感也很好吃。
開頭的視頻裡,我問高口志郎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壽司職人,他回答很簡單——挑魚的眼光,切魚的刀工,握壽司的技法,然後多去名店品嘗。
以上,乘以十年,即可。
植庭壽司
深圳福華路卓悅中心中央大街 N137 街鋪 1 樓
▼點擊看看更多日料
🍱北京 | 京城第一的日料店
🍣上海 | 開業十年的壽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