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項向榮
據瀟湘晨報報導,近日,有女子發視頻稱高鐵乘務員拒絕為其冷藏母乳,並因此質疑高鐵服務。視頻中,女子稱高鐵上「有冰箱放著飲料,放兩袋母乳怎麼都不行,理由是食品安全」。
對此全國鐵路熱線客服告訴記者,按照規定要求,高鐵上的冰箱用於冷藏售賣的飲料,旅客自帶母乳需要自行保管。有律師也指出,冷凍母乳不是鐵路公司的合同和法律義務,其次母乳是特殊食品,存在汙染高鐵冰箱中其他物品的可能性,冰箱物品也有可能對母乳造成汙染,孩子喝了不也是遭罪嗎?
很多網友支持高鐵的做法,質疑那位母親為什麼不自己帶個保鮮袋或背奶包(就是母乳冷藏包)?畢竟出門在外,首先把自己的東西預備齊了,凡事不要老指望依賴別人。何況現在還是疫情期間,母乳有可能會攜帶新冠病毒或者其他微生物,所以高鐵拒絕那位母親的要求沒有錯,是在保證食品安全,是對所有乘客負責。
的確,按照法理,高鐵的做法沒錯,從道理上講也沒有什麼問題,乘客也不能因此道德綁架高鐵有關方面。但是,就沒有更好的方法解決這事了嗎?
那位母親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民眾的日常訴求。生兒育女是每個家庭的大事,也是整個社會的大事,女性在其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社會也理應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很多商場都設有母嬰室,這麼多年的實踐證明,只要管理到位,於人於己都是有益處的。
同理,如果高鐵可以配備專門的隔離保鮮袋,為帶嬰兒的母親儲存並且冷藏母乳,不是更好嗎?再不濟,弄個一次性包裝袋給母乳密封一下,也不難啊?既不會因此造成食物交叉汙染問題,還可以為高鐵動車組樹立關懷體恤女性與母親的形象。
有特殊需求的人並不全是蠻橫無理取鬧,他們有的確實需要特殊幫助,高鐵可以為母嬰增設一點便利服務。 這也是一部分支持者質疑此次高鐵做法的理由所在。
就事論事而言,此次這麼一個小事之所以激化,與雙方的溝通方式可能存在一定關係。求助方可能在求助的方式上不妥,高鐵在服務意識上也還有待改進,不能僵化思維,上來就拒絕。有沒有好方法,完全可以在不違反實質規定的基礎上想想辦法,服務意識是永無止境的。
如今一些公職崗位還或多或少存在一種現象,不關我的事,一腳以不符合規定的理由將皮球踢開。的確社會需要剛性的法規,但也需要柔性的服務。社會福利、保障、公共服務設施的人性化提高,需要服務提供方的更上層樓。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