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身價八位數的人,試駕奧迪 e-tron

2020-12-24 42號車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純電平臺、 OTA 以及輔助駕駛成為衡量一款新能源車優秀的標準。似乎做不到這些功能的新能源汽車,只看參數表,都可以在摸都沒摸過的情況下,直截了當地說「它不行」,我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隨波逐流。

在接到 e-tron 試駕通知的時候,我的內心其實是糾結的,作為一個常年混跡大眾奧迪「美容圈」的 R20 車主,曾經被一臺改了三階百公裡加速 2.7 秒的 S3 死死拿捏。奧迪也曾是我的熱愛,我怕我的熱愛會變成「什麼玩意兒」。

在試駕 e-tron 前一個寂靜的凌晨,我陷入了深思,什麼樣的用戶會從錢包掏出 70-80 萬元的軟妹幣,買一臺奧迪電動車。我試圖尋找答案,拼命得想多了解一些 e-tron,但終究無功而返,直到我莫名得找到了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一張圖。

瞬間,我的內心從糾結到了「期待」。

我用 e-tron 佔了兩個車位

「就很奧迪」,是我對 e-tron 的第一印象。車頭保留的中網中間部分,會根據電池溫度自動開啟或關閉是一大不同點。關於外觀,其他的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了。

坐到 e-tron 的車內,其實我有點陌生,陌生到差點不知道怎麼掛擋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關注新勢力的發展,沒有去關注奧迪了,竟然不知道原來奧迪內飾設計早已換代。說實話,如此科技,很不傳統。

我還陷在什麼樣的人會買 e-tron 的問題裡,為了尋找這一答案。我駕車前往陽澄湖,我把 e-tron 停在了湖邊一個車流量較大的露天停車場。為了吸引眼球,我還特地佔了兩個車位。

第一個來搭訕的是 30 歲左右的特斯拉 Model 3 車主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實車」,說完他的出場臺詞後,他掏出了最新的 iphone 12,對著 e-tron 開始一波瘋狂輸出,然後滿足地走了。至於他是不是拍照,我也不確定,也許只是用二維碼驗真假。

第二個來搭訕的也是大概 30 歲左右的奔馳 C 200 車主,「這是純電動的奧迪嗎,續航有多少」連續的兩個問題,展現了他濃厚的興趣。在知道指導價在 69.28 萬元起後,一句「太貴了」結束我與他萍水相逢的緣分。

第三個來偶遇的路人,我跟他聊了比較久。他是一位大概 45 至 50 歲之間的大叔,「小夥子,這個車有空氣懸掛嗎」,光聽這問題,我就知道這大叔不一般,果然我遇到了一位大眾途銳以及奔馳 V class 的車主。據他介紹,奔馳 V 級主要是公司商務用,途銳是自己開,但車齡已經 8 年了,所以有換購的想法,之前也了解過一些純電動車,但沒有合適的。「我就想花跟途銳差不多的錢,買臺跟途銳差不多舒服的車,但總不能再買一臺途銳吧」透露出他的無奈。

我用 e-tron 教育了 C 63

突然,我對 e-tron 用戶有了一個大概的畫面,「這也許是一臺給奧迪 A8L 以及大眾輝騰車主們,自己開的一臺車」。基於 e-tron 的售價,我嘗試著把自己帶入同等消費能力的用戶情境中。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把 e-tron 帶到限速 120 公裡的高速上,

舒適模式下,e-tron 加速踏板前段的非常沉穩,並不像一些電動車,低速比較竄。奧迪的工程師很明白一臺豪華車在加速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表現,「我一身價八位數的人,可不喜歡在這車上有莫名的推背感」。 同時,e-tron 優秀的 NVH 表現,完美詮釋了一臺豪華車應該具備的素養,絲毫不影響我在車上跟客戶談妥一個「小目標」的項目。

跟著潮流,四驅系統中央差速器也在往電氣化發展,多片離合器正在蠶食託森的市場。作為一個把託森搬運到 R20 上的人來說,雖然我為此感到惋惜,但電氣化取代機械化的過程是無法阻擋的。

正常情況下奧迪 e-tron 是依靠後軸電機驅動, 但在感應到車輪失去附著力後,四驅系統 可以實現任意單獨車輪 0-100% 扭矩分配,也就是即便三個車輪都失去了附著力,這套系統可以把 664 牛米的扭矩全部釋放一個有附著力的輪胎上,使得這臺重達 2.6 噸大胖子,就可以完成自救。

突然我想起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作為大佬的我,日常的行程安排就比較急促,我需要一臺車能夠快速帶我去目的地。

為了驗證這一功能,我開啟了奧迪動態模式,空氣懸掛降低車身且激活了 Boost 模式。為了試驗的趣味性,我喊上了朋友的奔馳 C 63,來做個簡單的一個紅綠燈起步。

全油門起步的那一刻,我就聽到隔壁來自奔馳輪胎打滑後不服的嘶吼,而四驅狀態下的 e-tron 則穩步衝出,奪得了領先。「5.7 秒 KO 4 秒,四驅 KO 後驅」,車廂裡我放肆地大笑,好在奧迪的工程師早就知道大佬都有些不想讓人知道的隱私,雙層隔音的玻璃,讓這個小秘密只留在車內。

當然,不要誤會,沒其他意思。大馬力後驅車全油門起步的打滑以及前驅車的扭矩轉向,在我們這些非專業車手操作下很常見,紅綠燈路口跑不過四驅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把賽道拉長,那結果肯定顛倒。

我用 e-tron 明白了個道理

經過幾天體驗,在我眼裡 e-tron 不僅是一臺豪華感十足,而且同時兼顧運動性。

隔音表現也好得不可思議,空氣懸掛的調教,也絕對是百萬級別車型的水平。

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奧迪對於 e-tron 花了很多心血去打磨,同時還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毫無疑問,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內,e-tron 的機械素質以及駕駛質感絕對是排名前列的。

那麼問題來了,那為什麼會被一些媒體所不認可呢?

這又讓陷入了深思,為什麼當初我願意花更高的價格去買一臺 5 秒的高爾夫 R,而不是去買一臺同為 5 秒、便宜得多且車機更智能的比亞迪秦呢? 0.01 秒後,我想明白了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更好的機械素質才是衡量一臺車優秀與否的標準」。

同樣的思維放在今天,也是一樣。現在的大環境都在盯著新能源汽車的續航以及智能化的發展進程,對最基礎的車輛本身的調教卻抱著非常寬容的心態。

雖然現階段,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補能體系以及智能化發展是新能源汽車的重頭戲。但長此以往,太多的目光放在這個領域,只會讓品牌方、廠商都覺得機械素質的調教差一些也沒問題,畢竟媒體和消費市場都不重視這塊。

時代的發展已經讓大排量 NA 發動機瀕臨退出歷史舞臺,大 V8 也變得越來越奢侈,沒人能阻擋新能源浪潮的撲來。但有得就有失,作為汽車的熱愛者、駕駛樂趣的擁護者,我們貪心的希望,失去的東西儘量少一點。

傳統豪華車企,大多都有自己的圖騰車型,例如奧迪 A8 W12、R8 V10 等,且營銷也是自上而下。新勢力中有圖騰車型的,也就蔚來和特斯拉兩家,自上而下的營銷模式,也相對比較成功。但不一樣的是,特斯拉與蔚來的圖騰車型,「那真的是掛在家裡的圖騰」。

作為特斯拉、蔚來以及前 R20 車主,我知道新勢力的好處,但我也知道新勢力的不足。

現在的市場環境,鼓吹汽車從硬體定義到軟體定義的風氣太盛,讓本來就屬於小部分汽車發燒友所倡導機械素質的聲音越來越輕,而我要為這部分用戶「帶鹽」。

相關焦點

  • 【一電試車】在阿布達比試駕奧迪e-tron後,我對中國電動車企很擔憂
    在奧迪e-tron完成其首發之後,中國媒體也迎來這款車的首次試駕,而奧迪選擇的試駕地點卻是以盛產石油著稱的阿聯首都阿布達比。將一款純電動汽車的試駕安排在這裡,我想這既是新能源向傳統能源的挑戰,也是奧迪對自己信心的體現。
  • e-quattro大顯神通 冰雪試駕奧迪e-tron
    【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既然領教過奧迪e-tron在鋪裝路面上的優秀性能表現,小編此次受奧迪之邀,來到了冰雪皚皚的長白山,為大家帶來這款車型在高寒氣候+冰雪路面下的試駕體驗。冰雪路面駕駛前作何準備?小編心裡是100%相信的,因為奧迪e-tron對於行駛裡程的計算,是小編開過的電動車中最為激進的。舉個例子,開個座椅加熱,馬上少了1-2公裡;開個HIGH加熱,續航立馬掉了15-20km;一腳地板油一腳剎車地暴力開,續航可能又會減少20%……總而言之,這套系統會根據近50km的能耗表現,來估算剩餘電量能支撐e-tron跑多遠,而且還是精確到個位數的。
  • 把遊戲搬入現實 奧迪e—tron告訴你什麼是駕駛樂趣
    然而對於那些喜歡駕駛的人來說,電動車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千篇一律的駕駛感受讓他們對此提不起一絲一毫的興趣。對於本次活動的主角 奧迪e-tron來說,它的誕生絕對不是僅僅為了代步那麼簡單,它打破了電動車市場的沉悶乏味。和其他試駕場景不同,這次的試駕活動,既不是上雪山,也不是下賽道,而是特地來到張家口天漠坦克實驗基地,在低溫以及惡略路面的環境下,奧迪e-tron能有著怎樣的表現?請讓我們拭目以待!
  • 靜距離體驗奧迪A3 e-tron,兩天一夜長途之旅
    在絢麗奪目的奧迪A3e-tron發布會後,26日小編正式踏上了奧迪舉辦的兩天一夜e-tron試駕之旅。清晨,在乘坐一個半小時擁擠的北京地鐵後,我終於到達了來廣營北京華陽奧通奧迪4S店,在進行短暫的媒體記者籤到後,在4S店二層主辦方進行了奧迪A3e-tron產品介紹和試駕培訓。
  • 你大哥還是你大哥,稻城亞丁親密接觸奧迪e-tron
    10月15號作為奧迪車主和電動汽車深度用戶身份(6年多),我被奧迪官方邀請到稻城亞丁試駕奧迪e-tron,稻城亞丁是新興的網紅打卡旅遊勝地,海拔4200多米,典型高原地貌,在這裡試駕體驗奧迪電動汽車,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興奮體驗?作為中國最早一批特斯拉蔚來小鵬多品牌電動汽車車主,我迫不及待!相信我的結論也是真實的,可以給很多迪粉們作為參考。
  • 奧迪增資140億歐元布局電動化 e-tron領跑豪華純電時代
    隨著首款純電動車型e-tron全球試駕會舉行在即,奧迪更是發布重磅投資計劃——拿出140億歐元,布局電動汽車!大手筆!在伯藍·紹特的談話中,提到了「更加聚焦」一詞,意在表明奧迪加速投身電動汽車的決心和戰略意義。從之前公布的時間軸來看,未來五年的規劃期內,奧迪預計將投入共計約400億歐元。到2025年,奧迪會在全球重要市場中投放12款純電動車型,覆蓋各級別細分市場,純電動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佔總銷量約三分之一的份額。
  • ...接近燃油車駕控感受的電動車,為什麼說這是對奧迪e-tron的溢美...
    一汽-大眾奧迪e-tron用一場「XR玩家」試駕活動告訴我們,駕駛樂趣依舊是評價一款電動車非常重要的標準,也是汽車從簡單的機械代步工具到成為人們重要的私密場所的原因之一。 但即使是這樣,在被告知兩款試駕車輛分別是奧迪Q7和奧迪e-tron後,極為相似的操控感受,還是幾乎讓人難以分辨。
  • 視界之外純電駕趣,XR玩家奧迪e-tron高能駕享體驗
    可能大部分人都玩過駕駛類型的遊戲,在遊戲中我們駕駛各種跑車奔馳在賽場。當遊戲中的場景搬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你是否感到驚訝呢?你真實的駕駛一輛車,只看視頻開車,你是什麼感受呢?帶著疑問我們來為大家揭曉奧迪e-tron在全黑場景下,帶XR玩家們跨越虛擬與現實的獨特駕乘體驗吧。
  • 奧迪e-tron上市售價65.88萬起,推4項服務策略
    北京時間11月18日,奧迪品牌旗下兩款純電動車型,奧迪e-tron和Q2L e-tron在深圳正式上市。奧迪e-tron市場指導價69.28-80.08萬元,先享價為65.88-76.68萬元。Q2L e-tron共兩款車型,市場指導價22.68萬元和23.73萬元。
  • 龍遊淺灘遭蝦戲:70萬起的奧迪e-tron要上市了,怕是有點生不逢時
    e-tron。如果拋開動力提供方式,單從設計來看,奧迪e-tron和其他的產品並沒有太大區別,有著家族化的設計風格,不過車型在科技方面的打造非常完美,有著和Q7一樣的車身曲線,前臉雖然保留了格柵,但卻是封閉設計,相比其他新能源車企拋卻格柵的設計,e-tron看起來反而更好看一些,淚眼式的前大燈加上側面導流口的設計,無不突出其運動的一面,不過國產版和目前海外版設計上有區別
  • XCX-體驗營第一期 與你駕駛奧迪e-tron去上山下海
    一行人駕駛著奧迪 e-tron 從繁忙的生活裡,逃走一會兒的時候,去一個不遠的海邊,看潮汐起伏,感受海風在耳邊呼嘯掠過,一不小心就和輕鬆自在碰了個滿懷。2019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太快,總有新出行網友說摸不透,想開的車太多。那我們開個新專題吧,就叫「 XCX -體驗營」,在拿到上市新車後,邀請新出行微信社群的朋友們與編輯部同事一同對它進行一場趣味深度體驗(我出錢請你出門浪~)。
  • 任復興中路清冷如畫,掩不住奧迪e-tron濃烈科技範兒
    全新的系列,從設計細節革新開始,電氣化被融入到奧迪e-tron先進的設計中,包括主動開閉式八邊形單幅進氣格柵、矩陣式LED前大燈、e-tron專屬車門迎賓燈、橙色制動鉗和裝飾性尾部擴散器等
  • XCX -體驗營第一期 與你一起駕駛奧迪e-tron去上山下海
    一行人駕駛著奧迪 e-tron 從繁忙的生活裡,逃走一會兒的時候,去一個不遠的海邊,看潮汐起伏,感受海風在耳邊呼嘯掠過,一不小心就和輕鬆自在碰了個滿懷。2019 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太快,總有新出行網友說摸不透,想開的車太多。
  •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奧迪e-tron照進純電豪華SUV市場的第一縷曙光
    由此可見,奔馳似乎並沒有對新能源車市場格外上心,由奔馳GLC「魔改」而來的奔馳EQC,更多只是承擔了「人有我也有」的任務。至於銷量的多少,其實奔馳並不關心。然而,國內還有一個豪華品牌也正在布局新的電氣化產品線,但它與奔馳的發展路線截然相反。無論是在投入的成本、車輛研發的周期、各種細節的把控上,都明顯更加的「走心」。
  • 新能源車春風盛 奧迪e-tron的關鍵詞是「升級」
    不只是代步 新能源車迎來消費升級作為一款全尺寸純電動SUV,奧迪e-tron長寬高分別為4901mm、1938mm和1629mm,軸距達到2928mm,其行李箱總容積可達660L,適用於日常出行及周末郊遊等各種場景,該車配備的最大輪轂尺寸可達22英寸。
  • 聽車主說 奧迪e-tron叫板特斯拉Model X
    此外,考慮到奧迪也曾在之前試水過多款e-tron插混車型,所以在核心技術上也無需多慮。 最重要的一點是,奧迪e-tron的超高顏值確實很難令人抗拒。 當然,標準模式下的奧迪e-tron同樣適合城市駕駛,例如轉向、剎車、動力都十分線性、易控,除此之外充電速度與續航裡程也達到了主流水準。 交換體驗奧迪e-tron
  • 奧迪e-tron Sportback轎跑版:電氣革命的驅動者
    預言中的「電氣革命」就在這裡,為想要的人提供了無聲,無排放的運動。奧迪的首款全脂電動汽車e-tron令人印象深刻,但對樣式的了解可能並不需要看起來像傳統的電動汽車。奧迪憑藉e-tron Sportback,具有所有環保理念的汽車以及更多風格獲得了支持。
  • 華山論劍|重塑豪華純電市場新格局,奧迪e-tron 是怎麼做到的?
    熟悉奧迪的朋友對於奧迪e-tron這個概念應該並不陌生,早在2009年,奧迪e-tron概念車就首次亮相於德國法蘭克福車展;2013年,奧迪R8 e-tron亮相。此後數年間,奧迪還發布了奧迪Q7e-tron、奧迪A6L e-tron等量產版車型。
  • 舊金山今夜無眠,奧迪e-tron自信首秀,照亮電動出行之未來
    e-tron,奧迪準備了整整的一天時間。在看過奧迪e-tron的這場發布會後,車透君感覺,很多媒體及車企都會度過一個不眠之夜。生理上的原因是還在倒時差,心理上的原因則是奧迪這一電動化宣言,更像是一聲春雷,讓同樣懷揣各種電動車夢想的造車新勢力及傳統車企都吃了一驚。
  • 標準版轎跑版齊發 奧迪e-tron家族明年3月上市
    兩款車型均已在2020北京車展上首發,在設計語言上高度類似,只不過e-tron Sportback採用了溜背式造型。網易汽車12月18日報導 日前獲悉,奧迪e-tron(參數丨圖片)家族將於2021年3月正式上市,包括一汽-奧迪e-tron車型和進口奧迪e-tronSportback車型,兩款車型均已在2020年北京車展上首發亮相,兩款車在外觀和內飾設計方面高度類似,只不過e-tronSportback採用了溜背式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