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前天,丹江口水庫撈起一個大傢伙!長這樣……

2020-12-11 騰訊網

  十堰閱讀量最高的微信

  十堰晚報原創微信 歡迎分享 禁止轉載

  12月8日上午

  丹江口一漁業公司人員

  從丹江口水庫中捕獲一條

  體長超過0.5米、重6斤的野生鱖魚

  「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就連經驗豐富的漁業工作人員

  都驚訝不已

  這魚都長成啥樣了?

  //

  丹江口水庫驚現罕見野生「鱖魚王」

  //

  據十堰晚報記者了解,這條魚在丹江口市城區姚溝路附近的丹江口水庫水域被捕獲。

  「當時我們在下網捕魚,沒想到網收上來後發現了這麼一條野生鱖魚,挺意外的。」漁業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說,自己跟漁業打交道30多年,第一次見到個頭這麼大的野生鱖魚。

  據了解,鱖魚比較常見,在我國除青藏高原外,分布於全國各主要水系,各大河流水系及各淡水湖泊中均有繁殖。屬兇猛肉食性魚類,性兇猛,常以其它魚類為食,幼魚喜食魚蝦,成魚以吃魚類為主,冬季停止攝食。

  常棲息於靜水或緩水域底層,冬季在水深處越冬,春季天氣轉暖後常到沿岸淺水區覓食,覓食多在夜間。

  據介紹,目前市場上野生鱖魚每斤售價在100元左右。「不過,這條鱖魚我們不打算出售。」該公司老闆李清福說。他打算先將這條魚保存起來,等到元旦時在當地舉辦的「千人魚宴」上拿出來做展示。

  「鱖魚王」和正常體型的鱖魚進行對比

  //

  丹江口水庫曾出現過的稀罕生物

  //

  其實不光是這條「鱖魚王」

  丹江口水庫因其良好的生態環境

  及優秀的水質

  還曾出現過不少稀奇生物...

  青魚王

  今年1月16日中午

  在人民南路十堰大市場

  一條1.7米長的大青魚吸引不少市民的目光

  據魚主人曹先生介紹

  這條青魚是丹江口市一位漁民

  早上從丹江口庫區打撈起來的

  當時稱重近150斤

  魚主人現場再次量了一下魚的長度

  魚體1.7米,足足有一人多高

  眾人紛紛驚嘆:

  「這魚也太大了吧!」

  周邊的老百姓和打魚的都說

  近三十年都沒見過這麼大的魚

  黃金甲魚

  今年6月份

  十堰一男子在丹江口水庫捕獲一隻

  通體金色的甲魚

  6月13日上午,十堰一男子在丹江口水庫收穫一隻金黃色野生甲魚。丹江口市水產局專家稱,這種金黃色的甲魚,在江浙一帶以及黃河邊上比較常見,像丹江口水庫這種淡水裡發現這種甲魚實屬罕見。

  這隻甲魚通體金黃色,800克左右,和普通的甲魚比較起來,活潑好動。

  據介紹,出現這種金黃色的甲魚是基因變異造成的,不過這種變異成金黃色的甲魚極為罕見,只有幾萬分之一的機率,臺灣和東南亞等地區稱這種甲魚叫黃金鱉,又稱金水魚,是觀賞鱉中難得一見的珍品。

  桃花水母

  比恐龍還古老

  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15億年

  它被喻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

  它有個美麗的名字——桃花水母

  據了解,

  它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

  只能生存於無毒無害、潔淨的水域

  今年10月13日,長江科學院水環境所

  在丹江口水庫庫中心約1500平方米的水域

  發現了桃花水母群聚

  該所副所長黃茁說,這是丹江口水庫有史以來,發現的桃花水母群聚面積最大的一次,也是首次現場採集到桃花水母的活體標本。

  一方水土養一方生靈

  為丹江口水庫優質的水資源點讚!

  晚報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文、圖/十堰晚報記者 何利 特約記者 陳華平

  編輯/餘人 責編/曉芳 終審/郭應均

相關焦點

  • 丹江口水庫捕獲104斤鱤魚 漁業員工:30年第一次見
    (原標題:丹江口水庫捕獲104斤鱤魚,漁業公司員工:30年第一次見)
  • 丹江口水庫今年首次開閘洩洪
    (視界網 單金濤 攝)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中朝、通訊員吳濤、王耀勝)7月23日8時,按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調度指令要求,丹江口水庫今年首次開啟一個深孔洩洪閘門,下洩流量由150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2300立方米每秒。
  • 馮元興:走,去丹江口水庫看大壩
    我平生第一次零距離接觸丹江口水庫,站在水庫岸邊,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碧水連天的江面;遠處隱約可見丹江口水庫大壩猶如一條巨龍橫臥水中;近處的江水清澈透亮,平靜得似一面鏡子,岸邊的青山被它盡情地攬入懷中;一對白鶴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貼著水面暢翔。青山、碧水、巨龍、白鶴繪出了一幅絕世畫卷,我頓時有了一種如入仙境的感覺。此情此景不由得使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 湖北一水庫驚現「巨無霸」,重達172斤!漳河也曾出現...
    「如此之大的青魚十分少見。」魚行老闆單先生稱自己賣魚已有二十多年,還是第一次見這麼大的青魚。「這條鱤魚是從丹江口水庫的漁民手中收購的,現在已經很少能看到這麼大的鱤魚了,上百斤的更是第一次見到,我們四個人一起才把它抬回來。
  • 歐陽田軍:大美的丹江口水庫
    那麼,丹江口水庫「一」該是什麼?那就是一種「大美」,是萬物之源美,生命之脈美。這種大美恰如《大河北上》歌裡所唱「清澈醉人甘泉深情款款地來,滿目金色的麥田為它敞開火熱的胸懷,這不是夢中的幻境,也不是畫中的粉黛,這不是天上的銀河,是南來的水彩。」我愛這種大美,因為這兒文化美。
  • 最美公路-丹江口水庫環湖路自駕遊記
    引言環丹江口水庫公路,經過前幾年的規劃建設,如今路況整體很好,沿途設施完備,名副其實的一條最美公路,名氣也是越來越響了。(攻略連結:環丹江口水庫最美公路線路圖)了解越多,對旅途越期待,期盼著有一天能最終成行。但每年回老家的日子屈指可數,總是來去匆匆,如蜻蜓點水,於是,環丹江口自駕遊的夢想,一直長埋心底。
  • 美麗丹江口水庫垂釣
    丹江口水庫橫跨河南、湖北兩省,東西寬為20多千米,庫區水位最深處在湖北省丹江口市與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的省界江心,深處80餘米。丹江口水庫是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曾是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
  • 丹江口水庫蓄水量首次突破200億立方米
    丹江口水庫蓄水量首次突破200億立方米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0-24 15:13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武漢10月24日電(記者 熊金超、李偉)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水位24日再創新高,丹江口水庫蓄水量首次突破200億立方米。
  • 泛舟亞洲第一大人工湖--丹江口水庫
    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國家第一水源保護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始建於1958年,總面積846平方千米,丹江口大壩加高后,水庫總庫容達到290.5億立方米。今天我們有幸從河南省,淅川縣八仙洞景區旁,駕一葉扁舟進入美麗的丹江口水庫。
  • 丹江口水庫捕獲與人一樣高的100多斤大鱤魚!
    丹江口水庫有漁民捕獲一條重達104.4斤的鱤(Gǎn)魚!2019年10月5日,從漁民處收購到這條鱤魚的漁業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己做這一行30年了,第一次看到超過100斤的鱤魚!10月5日,網絡上出現一條大魚的視頻。視頻中一條魚有一人高,經稱重顯示,魚重達104.4斤。
  • 我的環保故事|我在丹江口水庫監測「南水」水質
    下面是河南省環保宣教中心、新浪河南站聯合報送的丹江口水庫環境監測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這裡是河南省南陽市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乾渠渠首,也是輸水工程水質監管的「咽喉」地區。為了全面掌握丹江口庫區水質現狀及變化趨勢,2014年,一個新的單位成立了,這就是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環境監測應急中心。
  • 丹江口水庫——野釣全攻略
    「中魚」,在拋下第一竿後,使用德州釣組軟蟲剛剛開始進行搜索,手中就傳來一個猛烈的咬口,抬竿刺魚一氣呵成,幾個回合一條4斤多重的大口鯰成功上岸。直到拍照的時候我還不敢相信,這是我在丹江口水庫的第一竿,這只是因為我的餌料開好後還在等待醒餌,順手拿起路亞竿的無心之舉,這個歡迎儀式也太隆重了吧,不過我很喜歡。
  • 「淡水魚之王」現身丹江口水庫,體圍如腰粗!將被製成標本
    丹江口現1.7米大鱤魚!有「淡水魚之王」的稱號,曾被人高價叫賣,如今將被製成標本!10月初,有漁民在丹江口水庫捕獲一條體型巨大的鱤魚,體長接近1.7米,體圍如腰粗,體重達到上百斤,這麼大的鱤魚在魚類資源豐富的丹江口水庫也很罕見。
  • 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丹江口水庫(河南區域)綜合執法檢查
    長江水利委員會開展丹江口水庫(河南區域)綜合執法檢查   本站訊 按照水利部部署,近日,長江水利委員會聯合河南省水利廳開展丹江口水庫(河南區域)綜合執法檢查。檢查組深入淅川縣香花鎮、馬蹬鎮等基層鄉鎮,對2017年綜合執法要求整改項目進行了現場督導。
  • 湖北管轄的「最大」水庫,灌溉區超200萬畝,不是三峽不是丹江口
    一般認為是三峽水庫,或者是丹江口水庫,這兩個都是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的巨大水庫,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的,但實際上,湖北省管轄的最大水庫既不是三峽,也不是丹江口,而是位於荊門的小水庫——漳河水庫,漳河水庫面積僅為104平方公裡,約為三峽和丹江口水庫的十分之一,蓄水量也僅為20億立方米,約為丹江口水庫的6%,約為三峽水庫的5%,但是,它是湖北省管轄範圍內最大的水庫,原因很簡單,三峽水庫位於湖北與重慶的交界處
  • 航拍南水北調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
    丹江口水庫,總面積達1022.75平方公裡,庫容339.1億立方米,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同時,丹江口水庫也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年平均可以為北方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20多個大中城市送水95億立方米。
  • 減輕漢江中下遊防汛壓力 丹江口水庫開始壓減下洩流量
    7月18日21時,丹江口水庫水位為160.80米,入庫流量為2660立方米/秒,出庫流量為1870立方米/秒;當日上午8時,水位為160.75米,入庫流量為2270立方米/秒。為減輕漢江中下遊防汛壓力,從7月11日12時起,丹江口水庫開始壓減下洩流量。
  • 丹江口水庫86歲移民:三代人50年兩次移民,「為了國家,光榮!」
    入冬了,丹江口的橘子又紅了。這幾天,張強時常會看到86歲的奶奶殷秀蘭,靜靜地坐在家門口,望著遠方煙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庫,獨自出神。她又開始掛念沉入江底的那六十棵橘子樹了。1968年深秋,殷秀蘭帶著一家老小八口人,趕在水線到達前的最後一刻,搬離了世代居住的黃家溝,從此再也沒能回去。
  • 農村水庫裡的巨物,其肉質緊實,味道鮮美,經常被誤認為水中巨怪
    古代一些人甚至宣稱曾經目擊過這種怪獸,有人說它長著大象的長鼻,渾身柔軟光滑,有人說它是長頸圓頭,有人說它出現時泡沫層層,四處飛濺,有人說它口吐煙霧,使湖面有時霧氣騰騰,各種傳說頗不一致,越傳越廣,越說越神奇,聽起來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