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唯品會表示,通過本次收購,唯品會布局線下奧特萊斯業務,並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特賣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特賣零售布局。
7月10日,唯品會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Vipshop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與杉杉集團有限公司和寧波星通創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在上海籤署收購協議,以29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杉杉商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份。唯品會表示,通過本次收購,唯品會布局線下奧特萊斯業務,並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特賣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特賣零售布局。
據了解,杉杉商業集團位於寧波,是杉杉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公司,旗下奧特萊斯商業板塊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2011年,杉杉旗下第一家奧特萊斯——寧波杉井奧萊開業,此後相繼在哈爾濱、太原、鄭州、南昌等地拓展,另外還有5家奧特萊斯廣場正在規劃建設中。根據公開市場數據,2018年國內奧特萊斯銷售排名前20榜單中,杉杉奧萊獨佔四席。
尾單少單價低,唯品會越走越窄
「一家做特賣的網站」是唯品會最初的市場定位。依靠尾單商品,用限時限購的營銷方法,充分迎合消費者「不買就虧」的消費心理,確實讓唯品會迅速站穩腳跟。
但時代與技術的更迭讓尾單生意越來越不好做。
隨著AI及大數據的應用,大品牌對庫存的掌控力度正在變強,都在極力避免庫存現象,其尾貨存量逐漸減少。並且庫存分銷電商如愛庫存、好衣庫、購拉拉等新型企業的出現,都對唯品會「品牌特賣」產生了實質性威脅。
與新興企業的戰爭尚未結束,在阿里巴巴此類綜合型電商面前,唯品會在低價特賣上的優勢也開始顯現出品類不足、選擇受限的劣勢。而淘品牌近幾年的迅速崛起,使得部分對品牌要求不那麼敏感,但對價格敏感的用戶轉投淘品牌的懷抱,唯品會正在失去特賣中「品牌」帶來的優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唯品會只得把大批淘品牌搬上平臺,成為了低價品牌聚集地,這與其「品牌特賣」的理念背道而馳。
「流量」加持,增添拉客入口
尾貨不足與大量淘品牌的出現,導致唯品會客單價下降,唯品會用戶增長舉步維進。
2017年年底,唯品會搭上了騰訊和京東的順風車。
騰訊和京東入股唯品會,騰訊成為了第二大股東。騰訊和京東為唯品會帶來了流量,騰訊在微信錢包等界面給予唯品會入口,京東也在其APP主界面中接入唯品會。
2019年2月底,,騰訊再次增持唯品會股份,持股佔總股本的比例升至約8.7%,再加上京東5.5%的持股比例,二者合計持股數量佔唯品會總股本的14.2%,超過沈亞持股12.7%的比例。
得到了騰訊和京東兩大「流量天王」的助攻,唯品會略有起色。
今年5月,唯品會披露了未經審計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務報告。報告顯示公司第一季度淨營收2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增速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按照通用會計準則,唯品會歸屬股東淨利潤為8.7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4.7%;毛利潤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
訂單方面,報告期內唯品會總訂單數為1.165億,同比增長29%;用戶方面,總活躍用戶數達2970萬人,同比增長14%。截至2019年3月31日,唯品會超級VIP會員數量為320萬。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季度內微信小程序和京東向唯品會貢獻了約25%的新客。
伴隨著騰訊和京東的大力支持,短期內活躍用戶恢復增長有助於訂單總量的提高,進而改善物流投入效率,攤薄物流成本。然而,高昂的物流成本正在擠壓唯品會的利潤空間,加之外界環境的種種變化,外援並非長久之計,若想持續獲得更多用戶,唯品會自身造血功能至關重要。此次收購線下奧萊業務,唯品會能否恢復「吸粉」能力,本刊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