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線上二次元服飾走向線下,它還香嗎?

2020-12-16 投資界

泛二次元文化市場正在迎來資本青睞。

近日,據36氪消息,面向泛二次元生活方式的線下集合店「十二光年」完成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蜂巧資本。據悉,十二光年店內的產品元素覆蓋漢服、JK制服、Lolita、IP衍生等。

無獨有偶,除了集合店,二次元服飾的單品類也正在吸引資本的眼光。

今年9月,有著多年漢服設計經驗的漢服品牌「重回漢唐」完成了新一輪戰略融資。

上個月,成立僅4年的漢服品牌「十三餘」也完成了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投資方為著名天使投資人王剛的覺(JUE)資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十二光年暫時未在線上設購買渠道之外,重回漢唐和十三餘都採用了「雙渠道」模式,在線上線下均開設了店鋪。

據IT桔子的數據顯示,2019年,漢服、JK制服、Lolita服的總體市場規模達到135.2億元,而這個數字預計還將繼續增長。一個由小眾文化撐起的新市場正在被打開。

然而,即使得到了大眾乃至資本的關注,但基於小眾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和高門檻,二次元服飾的商業化發展路徑似乎仍舊有待驗證。

小眾文化「大眾化」: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這兩年,二次元服飾格外火,lo裙、漢服以及JK裙可以說是輪番上陣。

去年還滿大街都是「lo娘」和漢服小姐姐,今年卻明顯已經成了「JK們」的天下,小萌款(類似於我們普通穿搭中的爆款)「溫柔一刀」、「山吹」更是一度引發哄搶。數據顯示,今年4月,「溫柔一刀」再販僅19分鐘,銷量就突破了25萬。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實際上,二次元服飾這種小眾文化之所以能夠逐漸走向大眾,除了有抖音、小紅書等內容營銷平臺的助力之外,更大的原因來自其在供需兩端都碰上了好時機。

1. 供給方面:國牌崛起,二次元服飾門檻降低。

以「lo裙」舉例,由於過去市場上還沒有出現相對靠譜的國牌,而以AP(Angelic Pretty)、Baby(Baby The Stars Shine Bright)等為代表的日牌不僅價格貴並且購買渠道也不多,真正能秒到小萌款的「lo娘」可以說少之又少。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最近幾年,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國牌不論是在設計還是質量上都有了很大提升,一些過去搶不到日牌的「lo娘」們也開始願意嘗試國牌的小裙子。

購買力強的可以選擇古典玩偶、長耳朵與尖耳朵等高價品牌,購買力稍低的也有南瓜貓、DC(DearCeline)等不那麼貴的品牌可供選擇。

這樣一來,原本買日牌的那批人自然買得起國牌,原本買不起日牌的人開始買得起國牌,而原本沒有入坑的「新人lo娘」也會因為價格美麗願意嘗試「入坑」。

當高門檻被降低,市場就徹底被打開了。

以漢服為例,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13日,經營範圍內包括漢服的企業有481家,其中就有273家是2019年的新增註冊企業。

2. 需求方面:新消費人群十分願意為「小眾」買單。

「JK裙」、「lo裙」並不是這兩年才出現,但卻是這兩年走紅的,背後的原因除了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的助推,更重要的是出現了願意為其買單的「新消費人群」。新消費人群追求的「個性」「小眾」恰好能在這些二次元服飾裡找到共鳴。

「lo圈」有個名詞叫「地球人」,原意指的是和lolita服飾毫無關係的人或事物。但更多時候它指的是普通著裝的人群。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這些「圈外人士」。當原本普通的「地球人」穿上華麗的「lo裙」以後,就能和其他人成功區分開,所謂的小眾圈層也就誕生了。

新消費人群是願意為「小眾」買單的。入坑一年半的Lily告訴「螳螂財經」,她覺得「JK裙」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剛畢業的她前前後後已經入手了十幾條裙子。她還表示,無所謂萌不萌款,只要喜歡都會想買下來。

在被問及是否有意願邁入「lo圈」時,Lily頗有些無奈地說道:「目前有了兩條jsk了,屬於偏日常的lo裙,沒一下子入坑說到底還是窮……」

可以預見,一旦購買能力上來了,Lily邁入「lo圈」也是遲早的事。

一方面,願意嘗試二次元服飾的人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急於「脫坑」的也不在少數。

有些是被所謂的「JK警」、「lo警」勸退的。部分「圈內人」仗著自己入坑早,對萌新並不友好,不是指責她們「身材不適合」就是指責她們「知山穿山」。面臨的指責多了,這些萌新們慢慢也就失去興趣,選擇「脫坑」。這種屬於「被動脫坑」。

還有一些是「主動脫坑」。比如覺得自己年齡不再適合,想要回歸「地球人」的裝扮。再或者入坑一段時間後興趣慢慢淡了。「脫坑」以後,她們有的是繼續保留這些服飾,有的是送給其他小姐妹,再有的則是轉到二手平臺賣掉了。

在閒魚等二手平臺,經常能看到那些被追捧的小萌款正在售賣:

總之,圈子還是那個圈子,但裡面的人卻一直在變動,至於她們會堅持多久,誰也說不準。

線上馬太效應加劇,線下會是新出路嗎?

對於消費者來說,不管「入坑」還是「脫坑」都還算容易,但對於想賺錢的商家來說日子就沒那麼好過了。

隨著市場越來越大,想分到蛋糕的店家也越來越多,馬太效應正在加劇。

一般來說,JK裙的誕生流程大致是先找畫師買圖稿,然後製作版圖並種草宣傳,最後交給工廠並對染色織布、壓褶等工藝環節進行把控。

由於店家「入圈」的時間有前有後,各自手上擁有的資金和掌握的工廠、畫師資源也千差萬別,因此整個過程下來,最終出來的裙子不管從風格還是質量上差異都挺明顯的。再加上各個店家在營銷成本上也會有輕重之分,因此能火起來的裙子其實還是佔少數。

像國牌中目前相對比較有知名度的是中牌制服館、兔縫縫、燕子家等,而他們的小萌款也成了所謂的JK入門必備的。像是中牌的沙華和山吹、兔縫縫的雪松和溫柔一刀、燕子家的四季奶青等。

前文也說過,這些小萌款基本上只要再販就會很快被搶光。神奇的是,一輪接一輪的飢餓效應並沒有勸退「坑內人士」,她們反倒越來越上頭,甚至掐著鬧鐘蹲再販。賣得多了,基本上只要質量不出現大翻車,對這個店的信任度都能慢慢培養起來,店鋪口碑也就上來了。

但新店來說就沒這麼幸運了。一方面店鋪沒有口碑,加上有能力的畫師又很少接新店的單,爆款路線也走不通,所以到最後基本上就只能壓縮成本,靠低價銷售來賺錢。

但成本壓縮並不簡單。想保證質量就得找有經驗的工廠,有經驗的工廠一般要價都會高一些,想優惠只能加大訂單量。但在前期在沒有流量的情況下,多數新店並不敢貿然下大單,這就導致最後成本沒有降下去,售價還不能提太多,虧錢的依然是自己。

在馬太效應之下,紅的店鋪靠著小萌款們越來越紅,不用宣傳都有買過的「老客戶」打廣告,賺得盆滿缽滿。而新店不僅得捨得砸錢還得碰上好運氣,否則到最後幾乎都是血本無歸。

從這個角度看,不掌握生產端,而是以代理模式切入線下的十二光年或許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由於十二光年店內已經覆蓋了JK裙、lo裙和漢服等多個品類,加上實體店有著線上店鋪難以比擬的體驗優勢,因此很容易積累人氣。

目前,「十二光年」在杭州、上海、貴陽、西安、深圳共開設了7家實體店。而小紅書上關於「十二光年探店」的筆記已經有了900多條,隨便點開幾條,幾乎都是好評。

但這並不意味著十二光年的線下之路很好走,因為它並不是唯一一個開到線下的二次元服飾店。

開篇提到過,漢服品牌「重回漢唐」和「十三餘」都已經在線下開設了店鋪。而單品類店鋪中,還有專注JK裙的「汝汝同學JK制服」也日漸火爆。由於店內還為JK制服愛好者們準備了教室等實用的拍照場景,正在成為備受追捧的網紅打卡地。

(汝汝同學JK制服的「教室」場景)

除了單品類之外,和十二光年一樣覆蓋多品類的還有魔咒MOJO、奶油裙角、夢鯨嶼等。尤其是魔咒MOJO,它也同時覆蓋了jk裙、lo裙以及漢服三個品類,並且店面布置和十二光年一樣大氣,在小紅書上的人氣也不低。

儘管綜合來看,十二光年目前的品類可能是最全的,但由於覆蓋的人群、布點的區域各不一樣,因此以上這些線下店鋪都有希望逐漸樹立起好口碑,將十二光年店內的流量分流至自己的店鋪。

其實,不掌握生產端對這些線下店來說也並非全是好處。代理模式之下,山寨其實有了更多鑽空子的機會。這樣一來,就很難培養起那些牴觸山寨的二次元服飾愛好者在線下的消費習慣。

「螳螂財經」試著在百度搜索詞條裡分別鍵入「十二光年JK」、「奶油裙角JK」,發現這兩家店鋪排名靠前的幾個搜索詞裡,有兩條都是關於「山寨」的。說明不少人對這些陌生的線下店鋪還是保持懷疑態度。

此外,線下門店面積終究有限,即使是像十二光年這類的集合店,目前也只和織羽集、天使之淚、中牌制服館等頭部品牌有合作。這就導致店內雖然各個品類都有了,但每個品類之下的具體選擇並不多。

十二光年尚且如此,就更遑論那些品類更少的店了。

對於已經在線上形成購買習慣的二次元服飾愛好者來說,她們可能確實願意去線下店逛一逛、打打卡,但購買可能依舊傾向於款式更多的線上。

而以上這些問題,都是這些走到線下的二次元服飾店需要解決的。

總之,隨著二次元服飾、手辦、盲盒等為代表的泛二次元文化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些小眾文化撐起的市場也在進一步擴大。但與此同時,小眾文化自帶的高門檻、重原創、重IP等標籤也在形成新的桎梏,讓其線上線下的商業化之路都不那麼好走。

這中間,當然也有成功的案例。例如瞄準「盲盒」這一小眾文化的「泡泡瑪特」已經在著手上市了。據悉,泡泡瑪特港股IPO將於下周一啟動招股,目標集資為6億美元,公司估值約70億美元。

至於試圖在線下走出自己一番天地的二次元服飾店們能否成功,就只能等待時間的驗證了。

【本文作者圖霖,由投資界合作夥伴螳螂財經授權發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原出處。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投資界立場。如內容、圖片有任何版權問題,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相關焦點

  • 線上馬太效應加劇,線下會是「二次元服飾們」的新出路嗎?
    新消費人群追求的「個性」「小眾」恰好能在這些二次元服飾裡找到共鳴。 「lo圈」有個名詞叫「地球人」,原意指的是和lolita服飾毫無關係的人或事物。但更多時候它指的是普通著裝的人群。換句話說,就是我們這些「圈外人士」。當原本普通的「地球人」穿上華麗的「lo裙」以後,就能和其他人成功區分開,所謂的小眾圈層也就誕生了。
  • 「二次元」頻頻走入線下開各類主題店 商機無限?
    除此之外,屈臣氏也與時下熱門遊戲《戀與製作人》展開合作,打造《戀與製作人》主題店。為何「二次元」頻頻走入線下?「二次元」又是否是一門好生意?  據了解,嗶哩嗶哩(bilibili)網站於2009年6月26日創建,現已成為極具互動分享和二次創造的文化社區,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B站」。目前B站活躍用戶超過1.5億,每天視頻播放量超過1億,其75%的用戶年齡在24歲以下。
  • 打造線上線下雙百億服飾集團 太平鳥如何實現逆襲
    2、太平鳥計劃在2018年線上業務實現30%的增長。2017年,太平鳥線上業務收入17.90億元,同比增長37.48%,營收佔比25.45%,2018年一季度,公司線上業務收入4.57億元,同比增長23.65%,營收佔比26.60%。
  • 盤點那些從線上走到線下的品牌:妖精的口袋、天貓國際、Keep……
    在線上、線下一體化趨勢愈加明顯的環境下,曾經專注在線上市場的品牌們不約而同走向線下,掘金實體店。從服飾、電商平臺到文創、休閒娛樂等各業態品牌,集體開啟線下擴張之路。如妖精的口袋(需求面積:120-200平方米)、茵曼、天貓國際、網易考拉、當當網、小紅書、YOHO!
  • B 站也開始做在線票務了,賣垂直二次元線下活動
    用戶點進首頁會員購的頁面,可以查看到近期各城市即將舉辦的二次元線下活動的信息,並進行門票的購買。漫展、cosplay 展、遊戲展、同人展、音樂會、見面會等各個類型的二次元相關活動都被涵蓋在內。而在 App 端 ,會員購的入口被設置在了頁面左上角一個並不起眼的位置上。
  • 從線上走向線下,唯品會距離「翻身」還有多遠?
    核心提示:唯品會表示,通過本次收購,唯品會布局線下奧特萊斯業務,並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特賣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特賣零售布局。唯品會表示,通過本次收購,唯品會布局線下奧特萊斯業務,並積極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的特賣模式,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全渠道特賣零售布局。 據了解,杉杉商業集團位於寧波,是杉杉集團旗下全資控股公司,旗下奧特萊斯商業板塊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2011年,杉杉旗下第一家奧特萊斯——寧波杉井奧萊開業,此後相繼在哈爾濱、太原、鄭州、南昌等地拓展,另外還有5家奧特萊斯廣場正在規劃建設中。
  • 星丘文化助力ACG生態圈 致力打造二次元線下新藍圖
    近年來各類Live、漫展在國內各大一線城市蔚然成風,線上到線下二次元線下活動的形式也在不斷增加,其中甚至已經催生出了一整套產業鏈。其中屬bilibili的live Bilibili macro link(BML)最大,B站作為一個國內知名線上ACG文化聚集地,到現在逐漸發展到線下,BML這個Live至今為止已經舉辦了五屆,今年的BML是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辦的,會場中18000個座位座無虛席,若加上其他的分會場活動,預計今年BML的營收將達到一個非常可觀的高度。
  • 二次元被下的直男癌魔咒已破:女權崛起
    億邦動力網發現,這背後藏著文化、經濟等歷史原因的作用,可能一定程度上還受到了男女性格差異的影響。女性向市場等二次元細分圈子裡的人都「嗷嗷待哺」,想切入這些垂直藍海的創業者可以怎麼做?乙女?BL?帥哥?這些都是「女性向」!「女性向」屬於日來詞,來自日語「女性向け」,它是「男性向け」的對應詞,指的是為女性考慮、創造的東西,或女性用品。
  • 嘉曼服飾IPO:線上線下難打通 高存高貸 存關聯交易嫌疑
    內容來源:和訊網在2020年第13次發行審核委員會工作會議上,證監會披露了北京嘉曼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嘉曼服飾」)將於1月9日首發上會。線下依賴百貨商場,線上渠道不成熟「水孩兒」品牌創立於1995年,是國內較早一批專業化童裝品牌,經過多年發展其市場綜合佔有率排名第六,可見這營銷策劃的品牌效應不怎麼樣。
  • 線上還是線下,這對戲劇是個問題嗎?
    而我們悉知理論意義的「直播」從來不存在,因為技術原因——無論是導播處理還是數據延遲,現實與「現實的複製」之間必然存在時空的間距,哪怕家庭網絡已經從電話線進化到光纖電纜,線下與線上也永遠無法做到同步,只是「直播」讓這之間距小到可以被忽略,我們才以為它是「即時性」的。
  • 原創貓:線上平臺+線下對接的原創服飾設計交易平臺 | 獵雲網
    )介紹的原創貓是一個原創服飾設計交易平臺,為專業買手、服裝企業和淘寶店主與服裝設計師之間架起對接的橋梁。上線以來入駐設計師數量已有1000餘人,代理買手數量超過3000人,商品數量也有了1000餘款,並已經產生300餘萬的交易額,這源自原創貓線上平臺+線下對接的運營模式。
  • 嗶哩嗶哩7月動漫演唱會 二次元文化線下大派對
    二次元文化線下大派對  讓Macro Link成為品牌  2013年,bilibili在上海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舉行首次Bilibili Macro Link;2014年,上海國際體操中心舉辦的第二屆BML盛況空前。2015年,這場盛會將再次強勢來襲。
  • 把展位變直播間,四川年貨節首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帶貨
    本屆年貨節有多「香」?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全球好物扎堆,展館面積8萬平方米,法國、義大利、捷克、波蘭、澳大利亞、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40餘個國家和地區,共2000餘家中外企業攜20多萬種年貨精品參展參會,展品涉及進口商品、家電家居、5G通訊、智能產品、服裝服飾、美妝護膚、酒水飲品、肉製品休閒食品、糧油調味品、特色農產品等十大主題。
  • B站做了個上萬人的線下活動 但商業化之路還很長
    在舞臺邊的大屏上,同步直播的B站畫面則飄過無數的「大佬冷靜」、「土豪淡定」等。BML是由BILIBILI主辦的圍繞二次元文化的系列演唱會,同時也是B站UP主們的聚會。除了會場內上萬觀眾,上百萬名的用戶正在觀看BML 2017的現場。與此同時,傳統品牌方也看中了活動背後所能觸達的年輕用戶群。早在半年前,眾多公司即為BML找上了B站,希望能成為參展商,最終B站從中挑選了6家。
  • 線上線下全面銷售 廉江紅橙香飄四海
    「我們已幫果農銷售廉江紅橙30萬斤,線上六成,線下四成。今年我們的目標是賣出100萬斤廉江紅橙。」近日,在廉江市城北市場新開張的紅橙專賣店裡,劉志豪開心地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成長故事,而銷售廉江紅橙則是故事中的他認為最值得自豪的一部分。
  • 成立11個月融資500萬,二次元服裝店破圈,計劃1年開店10家
    曾幾何時,「二次元」還是一種亞文化,只在小部分群體中流行。而在如今,二次元文化正在突破「次元壁」,走向大眾的視野。而泛二次元文化(與二次元相關的周邊文化),也開始破圈。泛二次元圈子雖然還不大,但流量卻不小。
  • 優衣庫新零售體驗經濟:線上線下同步優惠、門店提貨
    在去年多個類目冠軍優衣庫眼中,新零售體驗經濟是通過線上線下同步優惠、線上下單門店提貨等方式,給消費者帶來「升級的購物體驗」。   根據大促前期的調研,優衣庫發現,消費者對雙11最大的期待在於線下同步優惠和收貨速度,因此優衣庫推出了部分商品「網上下單,24小時門店速提」;同時,如消費者在門店消費也可獲得多重價格優惠。這些政策,也剛好迎合了天貓雙11提出的關鍵詞「全渠道」。
  • Urban Outfitters打造線上線下多元化潮流集合店
    涵蓋了服飾系列,鞋履系列、家居系列、音樂區和美妝護膚領域等多個品類。   以多業態集合店的形式在加拿大、美國、法國、德國、瑞典、英國、西班牙等多個歐洲國家地區共設有分店,截至2015年1月底,全球共有237家Urban Outfitters店,其中179家位於美國,16家位於加拿大,43家位於歐洲。據了解,2016年還將開出 24 家新店,每家店的店鋪設計都完全不同。
  • 最前線|即使虧損,B站也要把上萬人線下活動開到北京,為什麼?
    從今年B站在20日-22日舉辦的線下泛二次元聚會看,展會場館是去年的三倍大,表現形式也有變化,如今年展會裡新增遊戲機制,加入了補充體力、存檔等玩法;同時,所容納的年輕面孔更多了,36氪從B站獲悉,三天BW和BML人流量共17萬,相比去年10萬的數量,接近翻番。但B站依然需要墊錢舉辦活動。
  • 線上線下活動一片火熱 bilibili影響力再次升級
    最早,bilibili是一個基於動畫和二次元視頻創作的社區,到後來衍生成為包括音樂、生活、娛樂、科技、時尚、舞蹈、遊戲等一系列衍生的品類。目前,整個bilibili上面有超過7000個文化的創作圈子,百萬的創作者在這裡邊創作著各種各樣的豐富視頻。沒有多少宣傳,口碑卻在不斷發酵,憑藉著「自來水」好評的口口相傳,近日,又有一部名叫《尋找手藝》的紀錄片在bilibili上走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