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廢品」發明家手工耿登上了央視科教頻道,他的媽媽也自豪的無以言表,接受採訪時哭著說道,沒想到自己兒子會有今天。這句話雖然有歧義,有點讓人哭笑不得。但是手工耿其中的艱難心酸恐怕不是外人所能理解的。
手工耿,真名耿帥,江湖人稱發明界的泥石流、河北愛迪生、保定樊少皇。雖說「耿哥出品,必屬廢品」,但網友被其腦洞與才華所徵服,日夜催更。他的手工視頻單個播放量,能達到1000多萬次,擁有上百萬粉絲。
耿帥出生於保定定興縣楊村,家裡三代都是電焊工。自己和弟弟從小也跟隨同為焊工的父親,學習電焊,學成後到北京打工。做了一段時間北漂的耿帥發現自己並不適合北京,於是返回保定農村老家,思考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接下來的路怎麼走,他其實並不知道。甚至一度在家裡啃老,算是同齡人中人生失敗的典範了。由此可想而知,當時耿帥的媽媽受了多大的壓力。
一次機緣巧合,耿樂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內容是一個電焊工把幾個廢管做成了一把模型槍,特別精美,並且賣了4000多塊錢。這個事情啟發到了耿帥,他自認為自己也可以做這些。
耿帥認為,自己喜歡做手工,並且自己做的和買的機器做的現成的,質感肯定不一樣。於是,耿帥把銷售人群對準了男性他群體,因為男性對金屬的質感追求更多,更有感覺,容易銷售出去。
於是耿帥開始製作具有自己獨特創意的手工品,並上傳製作視頻和試用到網上,耿帥獨特的創意點,迅速吸引許多網友注意,從那以後,耿帥就在自家院子裡開始精心打造自己的手工自媒體平臺。
指尖陀螺是他賣出的第一個手工品。小小螺母,焊接到一起,可以多種形態,可以做大炮,鞋,等等。
耿帥總能從身邊普通物件入手,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創意靈感。
腦瓜崩輔助器。
秘制鼻毛夾。
菜刀手機殼,外表像菜刀,裡面能當手機殼放手機,銷售也特別好。
鐵皮撥浪鼓。
耿樂表示,我做東西的沒有到達手工發明家、手工匠人的級別,只是自己是個手工做人。
自媒體越做越好,耿帥還說服在外打工的父親和弟弟,回來和他一起幹。之後,粉絲越來越多,耿帥的父親和弟弟一起幫他,全家齊上陣,共同打造手工耿品牌。
耿帥的父親樸實的說道,耿帥從小都有些與眾不同,現在又趕上了好時代,網際網路太神奇了,如果換到以前,這樣做可能會餓死。
耿帥也常說,自己非常幸運的搭上短視頻蓬勃發展的浪潮。耿帥用自己的行動,改變了家裡人的生活。耿樂媽媽還每天看兒子的自媒體有沒有增加粉絲,一家人都很關心耿樂的手工事業。
雖然,耿樂一家手工事業紅紅火火,甚至外國媒體都慕名前來採訪。但仍有很多人說,手工耿的東西都是無用的東西。
對此,耿樂笑稱,無用之用,無所不用。他們說沒用就真沒用嗎?
「 所謂「無用」的東西,是一種自由的感覺,對你精神上是一種安慰,比如說最簡單的,這個東西讓你快樂了。」
耿帥還說有的一個網友的評論寫的特別好:讓你得到的,恰是沒有用的知識;令你快樂的,卻是沒有意義的事情;讓你富足的,恰是人無我有的驕傲。
耿帥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無論有用還是無用,都能給網友帶來快樂。耿帥的媽媽也說,有人給耿帥評論,看耿樂的視頻很快樂,也就不用在意別人說有用還是沒用了,快樂最重要。
然而,給他人帶來快樂的同時,卻給耿樂自己帶來的無窮的壓力。因為,無數朋友都在催更,催他更新視頻,老是留言為什麼還不更新呢。
耿樂表示,還是對自己要求比較高了。剛開始做的自媒體的時候,三天一更新,那時候自己做的東西比較小,也比較簡單。而現在野心越來愈大,想做點複雜的,製作周期就會變長,所以更新速度就慢了下來,也比較焦慮。
耿樂媽媽也心疼的說,哪有那麼容易的發明呢,每一個發明都是耿帥親自試過,親自使用的,非常耗費精力,也希望他別太累了,能休息休息。
但是,網絡平臺競爭激烈,視頻平臺更新的速度,創意點好壞,都匯聚成一股壓力,催著耿帥一直往前趕,不能停歇。
耿帥也說:「網絡的世界需要每天創新,每當想到這些,有時候也挺煩,也有沒耐心的時候,就想著是不是不做了,所以,壓力大了就去田地裡走一走,看一看之類的。」
除了面對製作壓力,耿帥還面臨著誘惑,不斷找上門來的商業合作,讓他一直猶豫不決。耿帥說,拍視頻還好,處理商業合作之類的事務,感覺真的是力不從心。內心來說,不想接商業廣告,但是廣告商給的誘惑是很少人能抵擋的,以前自己家境並不好,對待誘惑就更糾結。
在外界越來越多誘惑和衝擊下,耿帥時常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我的初心就是能不能讓自己快樂一點,能不能更好的增加點收入即可。」
隨著網絡關注度越來越大,耿樂也發現自己現在更是有一種責任,自己的這種喜愛也變成一種壓力,想做一個好榜樣,做對他人有益的一些事情。
耿帥嚮往的生活就是,有間大房子,去慢慢的,不著急的做一些自己喜歡小手工,小製作。
還是那就話:無用之用,無所不用。
創意沒有盡頭,雖然很多人認為耿樂發明的東西多為無用之物,但他給我們帶來的樂趣跟思索,確實很多。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的目的性,非常的強,都想問問為什麼?到底自己快不快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