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莊遊客大幅減少 苗慄縣仍欲興建遊客中心

2020-12-16 中國新聞網

馬家莊遊客大幅減少 苗慄縣仍欲興建遊客中心


2008年07月21日 16:0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苗慄馬家莊(圖:臺灣《聯合晚報》)

  中新網7月21日電 臺灣苗慄馬家莊在馬英九當選後突然成為熱門景點,造訪的遊客絡繹不絕。但隨著馬英九的民調下滑及馬家莊新鮮感漸失,近來到馬家莊的遊客已大幅減少。當地商家憂心說,馬家莊能否維持熱度,變數越來越多。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導,當地商家說,「馬英九奮鬥館」議題發酵時的那一次周末,馬家莊單日遊客曾破5000人,現在平日不到千人,假日約有2000名遊客,且有越來越少的趨勢。其中較為穩定的是來自臺灣各縣市的旅行團。

  帶領一團臺北縣遊客到馬家莊的導遊黃小姐說,馬家莊就在交流道下,通常會安插在去、回程的路上,帶旅行團順便去玩,大約停留半個多小時就走,大部分團員也都很開心,可以一睹馬家莊,但以後會不會再排馬家莊行程,她也不敢打包票。

  而一般自己開車去馬家莊的遊客則開始減少。家住新竹的張先生說,油價高漲,如果沒有順路玩其它地方,特別開車跑一趟馬家莊不是很划算,剛選舉完會覺得新鮮想來看看,但來看過後會覺得「沒什麼好玩」,應該不會再來第二次。

  另一位王先生說,他自己來過,也陪朋友再來,他覺得比起一開始,馬家莊外圍環境現在經過整理,看得出當地的用心,既然有進步,他不排斥再來。

  苗慄縣府今天也針對馬家莊道路拓寬等公共建設再次舉行說明會,縣府仍計劃要興建馬家莊遊客中心,販賣地方特產、呈現客家文化。但香港遊客從7月起不再到馬家莊已是警訊,馬家莊如何建設才能吸引遊客,當地商家認為仍須審慎評估與完整配套。

編輯:官志雄】

相 關 報 道

相關焦點

  • 馬家莊:苗慄縣難得出現的觀光商機
    苗慄縣長劉政鴻要在縣境內的馬家莊興建「馬英九奮鬥館」,引發爭議。劉縣長決定將館名改為「族群融合紀念館」,但建館意志不變。     反對者認為,劉縣長此舉,是拍馬「總統」馬屁;劉縣長的說法是:馬英九當選後,已有大陸和島內的遊客,紛紛到馬家莊參訪,使只有十八戶人家的馬家莊頓時熱鬧起來。
  • 馬家莊暴紅過後遊客減 苗慄縣長堅持建"馬奮館"
    馬家莊暴紅過後遊客減 苗慄縣長堅持建"馬奮館" 2008年07月07日 14: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來源:臺灣「今日新聞」   中新網7月7日電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馬英九上任後,位於臺灣苗慄通霄鎮的馬家莊暴紅,成了新興的熱門觀光景點
  • 拼旅遊 臺灣苗慄馬家莊要蓋「馬奮館」
    拼旅遊 臺灣苗慄馬家莊要蓋「馬奮館」 2008年06月01日 13:47 來源:-- 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苗慄小村馬家莊 馬英九的第二故鄉
    馬家莊並非他祖厝(閩南人稱祖傳的老房子)的真正所在,只因兩個馬家的祖先是同鄉。確證這一淵源後,馬英九每年春節必親赴馬家莊祠堂祭祖,15年來風雨不輟。「慎終追遠」這一美德,於是和他的政治形象對號入座。苗慄縣通霄鎮楓樹裡的馬家莊原本寧靜安詳,是夜卻鞭炮聲此起彼落一個小時不歇,慶賀同鄉馬英九勝選。馬家莊是個只有16戶、23位居民的小村子,當晚竟湧入了十多臺SNG衛星電視新聞轉播車與上百位記者,一時間在臺灣各大媒體上頻頻露臉。此後,這裡便成 了馬迷們爭相參觀的熱門景點,逢節假日數十輛載滿旅客的大巴擠在鄉間小道上的場面屢見不鮮。
  • 沾馬英九的光 苗慄通霄馬家莊被遊客塞爆
    5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英九做臺灣地區領導人,臺苗慄通霄馬家莊也跟著沾光,上任後第一個星期假日,馬家莊擠滿遊客,狹窄的產業道路,連會車都很困難,馬家宗親或是附近的人都來這裡擺攤,想搶搭順風車,發一筆馬英九財。
  • 韓媒:赴韓中國遊客大幅減少 致明洞街道冷冷清清
    據韓國亞洲經濟中文網報導,被稱作「購物天堂」的韓國首爾明洞曾是眾多中國遊客赴韓旅遊的首選血拼聖地,但最近這種繁盛景象正逐漸消失。從去年起,赴韓中國遊客大幅減少令商家賺錢愈發困難。中國遊客減少致商家生意慘澹近來,赴明洞購物的中國遊客大幅減少。華燈初上,曾經喧囂熱鬧的明洞街道如今冷冷清清。商圈胡同內,一些位於一層的門店正在出兌。業界認為,中國遊客是明洞的主要遊客群體。薩德事件等因素,成為赴韓中國遊客減少的主要原因。
  • 馬英九赴苗慄通霄馬家莊祭祖 低調未發福袋紅包
    記者張弘昌/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每年大年初二都到苗慄縣通霄鎮馬家莊祭祖,卸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職務後,首次農曆春節返馬家莊祭袓,以不擾民、低調安排行程,除苗慄縣縣長徐耀昌率一級主管陪同,與馬家莊返鄉過年宗族,齊聚宗祠賀歲拜年,馬英九也未如往年發放福袋、紅包。
  • 大陸遊客減少 高雄10家旅館業者欲退場
    原標題:大陸遊客減少 高雄10家旅館業者欲退場   據中評社稱,莊茂進說這10家打算出售的飯店都是個人品牌,不是連鎖業者,這些旅館業者認為現在投資風險過大,還在興建中的旅館連建築物、執照都一併打包出售。   莊茂進說,其實這段時間陸客已開始減量,大約少了1/3左右。以他自己為例,他的客戶裡有4家專門做大陸參訪團的高雄旅行社,過去每個月固定需要50間房,但是3月則連1間也沒訂。
  • 濟州島遊客減少,企業稱並非大比例依靠中國遊客
    「以前在濟州島的街上,大晚上都是遊客,熱鬧得可以跳廣場舞。」一名住在韓國濟州島的居民告訴第一財經,但現在即便是在大白天,位於濟州島中心的新羅免稅店,也顯得相對冷清。根據韓國觀光社統計,2017年訪問韓國的外國遊客人數為1334萬人次,同比減少22.7%,其中訪韓的內地遊客為417萬人次,同比大減48.3%。
  •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因大陸遊客大幅減少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觀光工廠因為能夠體驗手工製作,還能試吃和購買伴手禮,曾深受大陸遊客喜愛,但從去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陸客大幅減少,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人力成本增加,許多觀光工廠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門停業。據數據統計,新北市去年觀光工廠的參觀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5萬,多家觀光工廠悄悄結束觀光業務,或求售,或轉型謀生。從業者:(關閉)至少有10(家)吧,因為觀光工廠要2班替換啊。
  • 中國遊客大幅減少 北海道特產「白色戀人」暫停生產
    中國僑網2月24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受到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預計前往日本北海道旅遊的旅客大幅減少。位於日本北海道札幌市的零食生產廠家將在接下來的近1個月期間內暫停生產其作為當地土特產的人氣主力商品。
  • 苗慄縣桐花怒放 遊客用花朵排心形圖案(圖)
    原標題:苗慄縣桐花怒放 遊客用花朵排心形圖案(圖)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中新網3月31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春分前後百花怒放,繼欣賞櫻花和杜鵑後,苗慄縣銅鑼鄉桐花樂活公園客家大院的桐花,部分已搶先怒放,30日一早就有遊客撿拾飄落的花朵
  • 隨著近來韓國日趨嚴峻,每天前往濟州島的遊客數,出現大幅減少
    中韓通訊社 韓國金禪子 隨著近來韓國新冠疫情形勢不容樂觀,每天前往濟州島的遊客數也出現大幅減少。韓國濟州道觀光協會16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15日前往濟州道的遊客數為1.9511萬人。其中韓國遊客為1.9425萬人,外國遊客為86人。這一數字與上月同期(4.3719萬人)相比,減少55.4%。數據顯示,今年10月,曾有100多萬名遊客赴島旅遊。11月團體遊客出現增多,濟州旅遊業恢復至疫情前水平。然而時間僅過了一個月,前往濟州島的遊客就出現了大幅減少的趨勢。
  • 日本衝繩外國遊客數大幅下降 中國遊客減少是主因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日本衝繩縣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7月訪問衝繩的遊客數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約6%,達到約58萬人。而赴衝繩旅遊的外國遊客人數減少4%,約為6.5萬人。該縣分析稱,從上海始發的大型郵輪在衝繩縣停靠次數減少是主因。《日本經濟新聞》消息說,8月15日,衝繩縣發布了7月到訪該縣的遊客情況報告。
  • 遊客大幅減少奈良小鹿到餐廳討食物被婉拒
    日本媒體稱,受疫情影響,奈良公園遊客大幅減少,幾乎無人再給鹿群餵食,這兩頭鹿也許是太餓了,才會來「討飯吃」……奈良小鹿到餐廳討食物被婉拒【來源:央視新聞】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鎌倉市海水浴場遊客數今夏大幅減少 颱風天氣影響大
    人民網東京9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日本神奈川縣鎌倉市14日公布消息稱,材木座、由比濱、腰越三處市內海水浴場今年夏季接待的遊客總數約為59萬6700人次,同比去年減少9萬5千人次。這是自1963年統計以來,除2003年48萬5330人次之外,屬於遊客數最少的一年。
  • 【苗慄縣】蔡美齡:苗慄也有個「大三通」——大湖、三義,通宵三地
    主持人:大家好,我是葉青林,歡迎各位繼續關注由中國臺灣網、東南衛視、新華網聯合推出的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特別訪談,今天我們請到的嘉賓是臺灣苗慄縣觀光旅遊協會的蔡美齡代表。歡迎您,蔡女士。苗慄的山水風光非常美麗,您準備為大陸遊客推薦苗慄最精華、最亮眼的旅遊資源?  蔡美齡:苗慄可以旅遊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我做了一個歸納,大陸朋友一到苗慄會享受到什麼樣的套裝行程。兩岸有「大三通」,我們苗慄也有一個「大三通」——大湖、三義,通宵三地。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大陸遊客大幅減少,臺灣阿里山觀光榮景不再,伴手禮業績大跌
    大陸遊客大幅減少,臺灣阿里山觀光榮景不再,伴手禮業績大跌大年初六是新的一年第一天上班日。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停車場車輛眾多,說明那裡的經典生意火爆。但是細心的管理員發現這裡的旅客多以臺灣人為主。臺灣的旅遊景點如日月潭和阿里山等一直吸引著大陸遊客。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上臺後就大力推動臺灣旅遊業的發展,馬英九通過大力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使得大陸的海協會同臺灣的海基會籤訂了開放大陸遊客去臺灣旅遊的協議,這樣就使得臺灣旅遊業迅速發展。大陸遊客去臺灣的自行遊更是讓大陸遊客更好的體驗臺灣的美景。
  • 赴臺遊客人數減少 臺北西門町酒店業者開打「割喉戰」
    大陸遊客赴臺遊客人數持續減少,已嚴重衝擊全臺國際觀光飯店以外的中小型、中平價位旅館飯店生計,除原本只為搶熱錢而一律只接待大陸團生意的旅館飯店,因無團可接而欲拋售以斷尾求生外,一些不欲見投資付諸流水的業者,為拉抬因陸客減少而滑落的住房率,開始殺價搶攻港、澳、新、馬與日、韓客源市場,市場行情已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