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力改善區內生態環境,錢塘新區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

2020-12-23 騰訊網

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走入新區江海溼地內,不僅可以看到白鷺在枝頭跳躍,也偶能發現戴勝、黑翅鳶等重點保護動物的身影。

據記載,新區共記錄鳥類16目45科147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就有22種。多種鳥類棲息於此、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離不開近年來新區紮根生態文明建設、厚植髮展淨土的努力與擔當。

種下一棵珍貴樹 增綠添彩正當時

走入河莊街道江東村,香樟、黃山欒、大葉女貞、廣玉蘭……各類喬木鬱鬱蔥蔥,仿佛置身於植物園中。

「我們的造林樹種選擇香樟、樸樹、銀杏、櫸樹、櫻花、桂花、臘梅、雞爪槭、海棠等多種珍貴鄉土樹種,應四季而種,每個季節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林間景色。」據河莊街道江東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東村共種植有各類珍貴彩色樹種喬木4259株,共72畝。在後續的開發建設中,江東村將珍貴彩色示範林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建成集村民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珍貴林帶。

事實上,江東村種植的珍貴彩色林正是新區大力推進國土綠化造林行動的縮影。今年以來,新區積極推行「國土綠化行動」建設,開展植樹造林行動,力爭讓綠色成為區內發展的底色。「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新區牢牢遵循這項生態系統觀念,截至目前,新區本年度已實施造林946畝,提前超額完成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年度任務,並順利通過市級驗收。下一步新區將持續推進國土綠化造林工作,不斷完善區內森林網絡,著力改善區內生態環境。

守好一條家鄉河 五水共治利民生

完成4個工業集聚區汙水零直排創建、61個汙水零直排生活小區建設、建設14個自動站在線監測河道水質……今年以來,新區持續加強五水共治力度,水質監測、河道治理、河道創建「三措並舉」,切實提升新區水質。

11月22日,白楊街道的5號渠成功通過市級「美麗河道」現場驗收,新區「美麗河道」隊伍再添「新軍」。克服河道養護專業多、路線長、情況複雜等特點,新區對5號渠全面開展河面保潔、綠化養護等河道養護工作,在保持河道潔淨的基礎上,著力提升5號渠的整體面貌。如今,5號渠河道公園內空間高低錯落、亭橋飛跨,河岸景觀疏密有致、色彩明媚,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不二之選」。

水質提升、河道潔淨……新區五水共治的工作與成效,區內居民看得見、感受到、更樂意參與其中。走近新區的任一河道,都能看到它的河長制「名牌」。負責的民間河長定期巡河、清撿垃圾、細心檢查排放口……他們用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為河道潔淨立起一道堅實盾牌。此外,「河小二」等民間志願者隊伍的加入也增強了新區的五水共治力量,巡河、宣傳、水質監測……一場「護河提質」的全民行動已在全區鋪開。(記者 尹思燃 通訊員 任勍 韓濤 攝影 楊甬杭)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評論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共同建設我們的...
    有沙漠的綠化,毛烏素沙地茫茫沙海變成大片綠洲;有水和大氣的治理,黃河水質明顯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提升;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推進,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按照系統思維推進生態環保,日益成為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 【兩山論】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攝)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共同建設我們的美麗中國④  梳理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績,綜合性、系統性是一個鮮明特點。有沙漠的綠化,毛烏素沙地茫茫沙海變成大片綠洲;有水和大氣的治理,黃河水質明顯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提升;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推進,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按照系統思維推進生態環保,日益成為共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 人民日報評論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有沙漠的綠化,毛烏素沙地茫茫沙海變成大片綠洲;有水和大氣的治理,黃河水質明顯改善,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提升;有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推進,各項制度不斷完善。按照系統思維推進生態環保,日益成為共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
  •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要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
    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在山西和湖南考察時也反覆強調「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湖南地處長江中下遊,一湖四水連接三湘大地,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顯得尤為迫切。
  • 人民日報刊文: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符合生態的系統性,堅持系統思維、協同推進。
  • 人民日報評論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視野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符合生態的系統性,堅持系統思維、協同推進。
  • 濱海灣新區:打造「山水林田湖草」共同體
    濱海灣新區背山面海,擁有40公裡長的濱海岸線,茅洲河、磨碟河、太平水道等河網水系在此入海,濱海風光秀麗,生態環境優良,山、海、河、林、田、草等生態資源齊備,是東莞濱海形象的重要代表。    濱海灣新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構建「一廊三綠心三水系」生態格局,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藍綠空間佔比將達到62%,以生態優生贏取發展先機。一廊即串聯新區三大板塊的40多公裡的濱海景觀長廊,「三綠心」包括威遠島森林公園、中央農業公園、磨碟河溼地公園,「三水系」包括太平水道水岸公園帶、磨碟河水岸公園帶、茅洲河水岸公園帶。
  •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蘭山環境推進水環境治理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豔彩 通訊員 徐豔霞 臨沂報導蘭山生態環境分局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科學內涵,統籌推進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多舉措推動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大力推進環境執法的網格化管理,確保對轄區內涉水企業的日常監管頻次。同時,定期開展區域內河道水環境安全隱患摸排,加強日常水質監測,暢通環境信訪投訴舉報電話,及時防控河道水汙染等環境事故。努力創新環保宣教手段。藉助微博、微信等平臺,進一步加大對公眾水環境宣教的力度。
  •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十大基本方略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基本理念的創新,還需要管理模式和技術體系的創新,必須遵循生態學原理和系統論方法,構建全新的生態治理體系。
  • 張掖整體推進祁連山生態修復: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張掖整體推進祁連山生態修復: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路兩旁,積雪星星點點;不遠處,青海雲杉密密麻麻。這裡是海拔2700米的祁連山自然保護區張掖市山丹縣大黃山林場。
  •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基本方略
    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基本理念的創新,還需要管理模式和技術體系的創新,必須遵循生態學原理和系統論方法,構建全新的生態治理體系。
  • 系統治理——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2014年3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五次會議上,提出了「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代治水方針,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強調要用系統思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治理。
  • 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怎麼做?這份指南告訴你!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全面指導和規範各地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下簡稱「山水工程」)實施,推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
    原標題: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山西調研時指出,「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引導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 江西315億元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本報訊 江西省贛州市2016年入選全國首批4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地區以來,在中央財政資金20億元的支持下,省財政廳會同贛州市有關部門和縣(市、區)政府已累計投入資金315.48億元。其中,各級財政統籌安排274.13億元,帶動社會資本投資41.35億元,生態修復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 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十大基本方略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途徑。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基本理念的創新,還需要管理模式和技術體系的創新,必須遵循生態學原理和系統論方法,構建全新的生態治理體系。
  • 權威解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指南(試行)》
    落實中央部署 回應實踐需求「黨中央對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早就有部署要求,貫徹落實這些部署要求,需要指導實踐的準則。這是我國第一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念系統指導我國生態保護修復實踐、帶有通則性質的規範,是一項重要的標誌性成果。」
  • 天津: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
    昨日,在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周長林介紹了雙城生態屏障的規劃特色和亮點。雙城生態屏障位於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之間,自古為渤海退海之地,是內陸生態溼地系統向濱海灘涂溼地轉換的重要生態功能區。
  • 「山水林田湖草」刷新韶關生態顏值!
    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面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期、攻堅期、窗口期,韶關毅然決然:必須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以釘釘子的精神繼續做實做細做好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 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近年來,重慶按照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認真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方針,通過加強生態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正成為重慶新的靚麗名片。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