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白鷺滿綠池,不如戴勝知天時。走入新區江海溼地內,不僅可以看到白鷺在枝頭跳躍,也偶能發現戴勝、黑翅鳶等重點保護動物的身影。
據記載,新區共記錄鳥類16目45科147種,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就有22種。多種鳥類棲息於此、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離不開近年來新區紮根生態文明建設、厚植髮展淨土的努力與擔當。
種下一棵珍貴樹 增綠添彩正當時
走入河莊街道江東村,香樟、黃山欒、大葉女貞、廣玉蘭……各類喬木鬱鬱蔥蔥,仿佛置身於植物園中。
「我們的造林樹種選擇香樟、樸樹、銀杏、櫸樹、櫻花、桂花、臘梅、雞爪槭、海棠等多種珍貴鄉土樹種,應四季而種,每個季節都能欣賞到不同的林間景色。」據河莊街道江東村相關負責人介紹,江東村共種植有各類珍貴彩色樹種喬木4259株,共72畝。在後續的開發建設中,江東村將珍貴彩色示範林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建成集村民休閒、娛樂、健身為一體的珍貴林帶。
事實上,江東村種植的珍貴彩色林正是新區大力推進國土綠化造林行動的縮影。今年以來,新區積極推行「國土綠化行動」建設,開展植樹造林行動,力爭讓綠色成為區內發展的底色。「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新區牢牢遵循這項生態系統觀念,截至目前,新區本年度已實施造林946畝,提前超額完成百萬畝國土綠化行動年度任務,並順利通過市級驗收。下一步新區將持續推進國土綠化造林工作,不斷完善區內森林網絡,著力改善區內生態環境。
守好一條家鄉河 五水共治利民生
完成4個工業集聚區汙水零直排創建、61個汙水零直排生活小區建設、建設14個自動站在線監測河道水質……今年以來,新區持續加強五水共治力度,水質監測、河道治理、河道創建「三措並舉」,切實提升新區水質。
11月22日,白楊街道的5號渠成功通過市級「美麗河道」現場驗收,新區「美麗河道」隊伍再添「新軍」。克服河道養護專業多、路線長、情況複雜等特點,新區對5號渠全面開展河面保潔、綠化養護等河道養護工作,在保持河道潔淨的基礎上,著力提升5號渠的整體面貌。如今,5號渠河道公園內空間高低錯落、亭橋飛跨,河岸景觀疏密有致、色彩明媚,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閒娛樂的「不二之選」。
水質提升、河道潔淨……新區五水共治的工作與成效,區內居民看得見、感受到、更樂意參與其中。走近新區的任一河道,都能看到它的河長制「名牌」。負責的民間河長定期巡河、清撿垃圾、細心檢查排放口……他們用自己的責任與使命為河道潔淨立起一道堅實盾牌。此外,「河小二」等民間志願者隊伍的加入也增強了新區的五水共治力量,巡河、宣傳、水質監測……一場「護河提質」的全民行動已在全區鋪開。(記者 尹思燃 通訊員 任勍 韓濤 攝影 楊甬杭)